三月二十二,東京開封府,金明池,今日是瓊林宴的日子,趙禎遵照趙恆在遺詔上的淳淳囑託,新科進士遊歷金明池和瓊林宴統一,以節省費用,故中榜的新科進士們齊齊匯聚金明池趕赴瓊林宴。

陽春三月裡的金明池池水幽碧、雄樓接風,湖畔的柳樹發了新芽,滿園春花爛漫,處處生機盎然。

碧綠的湖水中不時有進士們划著畫舫戲水,不少官宦人家的小娘子們也在此處遊覽,她們難得出門,如今出了籠子,呼吸著金明池清新的春日氣息,在湖心殿和駝虹橋上偷偷打量著遊覽的才子們,看看有沒有自己心儀的才子,金明池裡一片春意綿綿。

金明池中央地帶是皇室和重臣聚會的臨水殿,趙禎和孫冕立於大殿外的湖畔白玉欄杆旁交談,孫冕抱拳笑著問道:“陛下,臺灣那試題若是官家去做,成績如何?”

趙禎臉色赫然道:“若是朕去考試,定然奪了狀元。可是勝之不武啊,那個史小娘子可是朕的師兄們教出來的,如何能與她一較高下。不過最後那道策論可是真難,朕想到了幾點,又不好意思問師父,只好偷偷寫了封信給睿哥兒,讓他替朕瞧瞧答的對不對。”

王欽若笑道:“陛下不必在意,那道題放眼大宋天下,能夠答出來的寥寥無幾,老臣思索了半夜,結合臺灣那《自然》書,才想到了一些,也不知對不對。”

趙禎來了興趣,問道:“王相公且說來聽聽。”

王欽若抱拳行禮道:“陛下,老臣就拋磚引玉說上幾點,一是這集中人力耕作,步調一致,方法一樣,不會出現農家耕作那般收成參差不齊。

二是所有作物分門別類在合適的土地種植,農場地方大,容易調派土地,農家能有多少土地,如何能用合適的土地耕作。

三是節省人力物力,少量的人可耕作大量的土地,譬如這農家只有三四十田地,也需養上一條牛,耕作完了這牛也歇氣了,最多拉拉車,能有多大作用,而農場可是有大片土地,牛的利用高多了。”

若是吳夢在此,定然很佩服王欽若這個奸臣,真是有能力有眼光。

趙禎道:“王相公說的是,朕也想到了一些,不過不及相公想的這般深。”

王欽若趕緊抱拳道:“陛下過獎了,老臣也是粗略的思量了一下。不過陛下有沒有思考過,為何大宋的皇莊、營田司無法達到臺灣那般的豐產,除卻地力之外,是否還有其他訣竅,老臣就不得而知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王欽若當然不知道後世的管理獎懲手段,還有科學種田,輪耕休耕這些法子。

卻說皇太后劉娥這邊,她看了燕肅的奏章後,有喜有憂,喜的是臺灣府為女子正了名,女子也可中狀元,讓她管理朝政有了說法。憂的是臺灣日益壯大,已成了她的心腹大患。

劉娥不是沒有稱帝的想法,那坐在大殿上一言決天下的感覺太美妙了,要她放手是不可能了。

現下得要想想法子看能否將臺灣的大權奪到自己手中,但是劉娥對吳夢又頗為忌憚,這個廢人可不一般,劉娥相信若是她敢對趙禎不利,吳夢必然打上門來。

這傢伙隨便幫火藥工坊改進了一下,那火藥威力大增,還不知道在臺灣還搞了什麼厲害的兵器。

現在的臺灣針插不進水潑不入,那邊可是有先帝詔書供奉在大殿,裡面說的清清楚楚,非謀反不得干涉臺灣府之行為,問題那裡都是皇城司的禁軍,謀反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正當劉娥冥思苦想的時候,西京留守錢惟演偷偷湊上前來喊道:“太后。”

劉娥睜開眼睛道:“是希聖哪,你不在外邊飲酒作詩,來陪我這個老婆子作甚。”

錢惟演笑道:“微臣聽聞臺灣上奏疏請求朝廷派通判和知縣,不知太后可有了人選?”

劉娥想了想道:“好像臺灣府點名要了鄭戩、葉清臣、胡宿、張先等幾人,還有什麼范仲淹、張亢,其他人等讓朝廷調派。”

錢惟演媚笑道:“太后,這可是天大的機會啊,正好安插幾個親信大臣的子弟,將臺灣府牢牢看住。”

劉娥呵呵一笑,她素來精明,一眼就看出錢惟演的心思,問道:“希聖啊,你在京師呆了許久,還是儘快回洛陽去吧,省得朝中大臣說閒話,你有什麼想法就直說吧,是想讓你的大郎還是二郎前去,老身定然了結你的心願。”

錢惟演嘿嘿笑著抱拳道:“太后果然英明,這就看太后的意思了,微臣的孫兒錢景純才學皆憂,定然聽太後的話。吳瘸子算哪根蔥,待微臣的孫子到了島上,這臺灣府工坊的機密不就慢慢知曉了,日後大宋也可自產蒸汽機、鋼鐵之類,臺灣府翹起的尾巴自然垂了下來。”

劉娥收到奏章後就有此想法,只是一時之間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她當政不久,能信得過的馮拯死了,目前賬下有王欽若、錢惟演、張耆、楊崇勳、夏守恩、夏守贇等等數個鐵桿心腹,掌握軍政大權,至於那又臭又硬的魯宗道和王曾她看著就心煩,若不是她的親信能力太差早就換人了。

劉娥想了想,既然臺灣府也識趣,給了自己一半的名額,那就順勢打入幾顆釘子,定然叫那瘸子不太舒服就好。

不如就讓王欽若、錢惟演、張耆的兒子組團前去,日後再慢慢塞些人進去,隨著臺灣府日益擴大,自身的學堂要兩年後才有學子結業,那些什麼縣丞、主薄、縣尉定然奇缺,這次再塞上兩個縣尉進去,量他們也不敢不收,否則老孃把糧一斷,你們就要喝西北風。當下便答應了錢惟演。

她判斷的還是挺準,吳夢他們真還沒有這個實力與大宋朝廷抗衡,收到詔令後是捏著鼻子把這些人都收下了。

吳夢也想得通,既然你敢送,某就敢收,看是你的手段厲害,還是臺灣府同化能力更強,如果連這些人都做不到同化,日後自己不在了,丁睿哪有這個能力去改革大宋天下。

吳夢後來乾脆又讓燕肅上了一到奏疏,讓朝廷再將什麼縣丞、主薄全部派齊。但是要求用新科進士,這與後世的外資企業只願招收應屆畢業生一個道理,一張白紙好寫字。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