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手作別巡檢船,蒸汽船橫渡長江,進入通州港(南通)加煤加水,此處半年前就開始設立加煤點了,就是為了流求上行的蒸汽船所準備的。

碼頭上瞭望臺上的廂軍旗手老遠就看見了黑煙,情知那應該是蒸汽船,他們等了好幾個月,終於等來了蒸汽船。

廂軍旗手興奮的打出旗語,然後抄起鐵皮喇叭對著碼頭上其他廂軍喊道:“蒸汽車船來了,快來看稀奇啊。”碼頭上的廂軍聞聽,呼啦啦的齊齊跑向碼頭。

一聲汽笛鳴響,五艘蒸汽船緩緩駛入專用棧橋,碼頭上的廂軍們紛紛揮手向臺灣水手歡呼,周良史站在船頭滿面春風的連連抱拳致意。

船停穩系好纜繩,滑輪吊杆將一筐筐石炭吊上蒸汽船,周良史跳下船來,在碼頭賬簿上簽名畫押用印。

碼頭廂軍都頭不無豔羨的望著蒸汽船,拱手問道:“這位兄臺,請問此船可行多快?”

周良史答道:“在海上若是升起風帆,一個時辰八十裡以上,逆行在江水裡估摸一個時辰三十裡不到。”

廂軍瞠目結舌,愣了半天道:“能跑這麼快,那運河上還拉什麼纖。”

周良史笑道:“蒸汽拖船日後便負責拉縴,拉縴的廂軍們會調去負責運河的疏浚。”說罷抱拳道:“兄弟還要奉令上京,就不多聊了。”

此時碼頭上熱鬧的很,碼頭的廂軍和船上的水手熱烈攀談,從蒸汽船的船速到臺灣的現狀無所不問,周良史笑著搖了搖頭,當初招募的時候許多人不願去,嫌棄太遠,如今想去還找不到門路,皆是百姓們自己選擇的命運。

蒸汽船一聲汽笛鳴響,又離開了通州港往真州而去,沿途不斷碰上運鐵礦到臺灣的船隊,蒸汽船鳴笛致意,帆船也打著旗語致意。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以後運礦的帆船將陸續改成蒸汽車船,帆船在江水裡逆行實在是太慢了。

岸上的行人和江中的船隻漸漸多了起來,眾人好奇的盯著江水中的蒸汽船,打魚的漁夫驚得連漁網都丟在江水裡,周良史也不理會,令船隻加速,天黑前要到第二個補給點淮陰港,在江水中行船就是這點不好,夜裡無法行船,怕發生擱淺和撞上礁石。

蒸汽船行駛四個多時辰後到達淮陰港,停船一夜修整,天微微亮時接著出發,又行駛一天來到泰興港,第三日抵達小沙港(後世揚中市),第四日到達揚州船閘。

此時的揚州運河經過船閘改進,枯水期也可走四百石的漕船。算算日子,從長江入海口到揚州船閘需要四天整,若是帆船拉縴行進,需要十天以上,基本上到自流求到太平州鐵礦走個來回要接近兩個月,臺灣若不是買了四十條海船,根本保證不了鐵礦的需求。

在等待船閘開啟排隊時,前前後後的船隻都好奇的盯著蒸汽船看,有幾個想跳上船來看稀奇的被河中巡邏的廂軍趕走,這可是朝廷最高機密,哪裡會允許普通百姓靠近。

進了船閘,周良史才知道這船為何造如此之小,就是為了保證能過船閘,再寬些連船閘都進不去,這不進船閘還是拉縴的廂軍拉進去的,根本不敢用槳葉划水,怕碰到岸邊的水泥垛子。

過了船閘後,運河的水流平緩,蒸汽船可跑到十節以上,把那些如蝸牛般行進的漕船遠遠拋在身後,漕船上的水手紛紛站在船頭好奇的張望,拼命揮著手打招呼。

兩天後,蒸汽船過了淮陰磨盤船閘,進入洪澤湖,周良史吩咐升起風帆,測試蒸汽船的最高船速,蒸汽壓力加到0.55兆帕。

車船在風帆和蒸汽機的帶動下,如脫韁的野馬般在湖水中馳騁,水流計顯示車船此時的航速高達十五節,周良史心知這是風帆蒸汽車船最高的船速了,吩咐降速,以十二節的航速行駛。

一日時光船隻就渡過洪澤湖,周立告別了周良史,帶著一些工匠在此下船,此處將組建一個蒸汽車船維修工坊。

蒸汽車船隨後進入汴河,此處至開封還有四百六十裡水路,車船以九節的時速前行,路過當初丁睿看到廂軍拉縴的地方,丁睿曾經與周良史說過拉縴廂軍的辛苦,周良史眺望沿岸埋頭拉縴的廂軍,心道:睿哥兒,你的心願很快要實現。

岸上拉縴的廂軍們遠遠望著蒸汽船搖手歡呼,蒸汽車拉了一聲汽笛與他們打了招呼,廂軍們終於快要告別這倒黴又辛苦的拉縴差事,過上向往已久的河道廂軍生涯。

當年為父親擦汗的孩子已經十三歲了,他高興的跳躍著,對著父親高聲大叫道:“爹爹,很快你就不用拉縴了,咱家可以天天在一起過日子。”滿身腱子肉的父親看著蒸汽車船一臉憨厚的笑容......

三天以後,蒸汽車船終於進入開封外城,汴河裡巡邏的廂軍看到聞名已久的蒸汽船來了,連忙划著快船將汴河上的漕船和商船趕到一側,並快馬通知上游的巡檢司禁止船隻下行,從快船上跳上來一個領路廂軍,指引蒸汽車船上行。

周良史連忙吩咐船上的司繚將桅杆放倒,啟動蒸汽機駛入東水門,進入內城時,五艘蒸汽船同時拉響汽笛,五隻汽笛長鳴聲震開封。

車船一路上行,開封城內的百姓們紛紛跑到汴河岸邊來看稀奇,一群群的士子們也跑到汴河便來看熱鬧,鄭戩和葉清臣聞訊後跑得氣喘吁吁來到汴河旁,片刻後,五艘蒸汽車船捲起大片的浪花從他們眼前駛過。

東京城裡人潮洶湧,御街上的小商販們都顧不得販賣物什,把籃子寄放在熟識的店鋪內,紛紛吶喊著往州橋上跑去,州橋上人頭攢動,那情景比上元節時還熱鬧。

百姓們眼望遠處冒著黑煙的蒸汽車船,紛紛評頭論足起來。

“看,真是不用帆不用漿,逆流行駛如飛。”

“這臺灣島的吳先生莫非朕是當世的活神仙,竟然打造出如此之神物。”

“那是自然,聽聞吳先生是昔日陳摶老祖的弟子,從天上下凡來造福大宋天下百姓的。”

“真的麼?聽那些商賈們講,吳先生把臺灣府治理的好生興旺,如今的富庶不下於東京城,那處百姓可真是有福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