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預定計劃,天聖元年臺灣將交付五艘蒸汽車船在運河處進行拖曳測試,開始試跑杭州到東京城的河道,每艘船後面拖曳兩艘小型漕船,用於傳遞朝廷和地方官府之間的文書和各種急需貨物。

新年正月初六的基隆港口旁,鼓吹班子賣力的吹奏著《壯行曲》,吳夢、燕肅、林貴平、丁睿來到港口送行。

吳夢交待前去的周立道:“此次前去,試航不是問題,主要是幫助朝廷的工匠學會蒸汽車船的維修。聽聞三司的廣備攻城作和弓弩院將臺灣進貢的蒸汽機拆解了,想自行打造,估計有了些基礎,周立,給你四個月,務必回來,此處還得生產三脹式蒸汽機,明白嗎?”

轉過頭對著周良史道:“大郎,你也一般,這車船和扳舵與大宋只有稍稍不同,給你三個月,五月底前務必回到臺灣,三脹式蒸汽機裝上三千石的大船要近海測試,還需要遠航測試,你必須回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又對著言福浩和仲安兩個弟子說道:“福浩、仲安,你二人好生與大郎學航海之術,日後也得出海遠航,明白了嗎?”

言福浩和仲安抱拳道:“謹遵師命。”

吳夢最後對著抱有特殊使命的智慧和尚和幾名弟子道:“大師,此次去京師,可是風險莫測,大師只需將小區的底細摸清,戶部住建務的賬目徹查後交給陛下即可,切莫旁生枝節。”

周良史和周立齊齊拱手稱是,兩人往棧橋而去,周立哂笑道:“蒸汽機如此之難,朝廷妄想自行打造,也不怕爆炸,簡直是草菅人命。”

周良史也笑道:“不自量力,臺灣府有吳先生在,有你們這幫學了八年的學子,還有如此多的機床,都搞了快一年才能裝上車船使用,廣備攻城作太想當然了。”

隨著一聲汽笛響起,碼頭上鞭炮齊鳴,五艘嶄新的蒸汽車船船身兩側的槳葉緩緩轉動,捲起船身兩側一片浪花,車船一艘接一艘離開港口,向著大宋本土駛去。

吳夢在碼頭上向著離開的周良史揮了揮手,心裡默唸道:先帝,你的心願在下已經完成,你九泉之下可以瞑目了。

吳夢想罷重重舒了口氣,終於完成來到大宋後最重要的科技任務,此後就是一些教學和完善手上工作的事情,還有三月的科舉,其他便沒有那麼緊迫,待淡水那邊移民穩定下來,他還想去看看後世的臺北,順道拜訪下李太後。

西去的旗艦上,周良史心情激盪,他終於實現了願望,全天下第一個駕駛機動船馳騁在大海深處,他大手一揮,向旗手下令:“升帆,加速駛向婁江港,儘快到達本土報喜。”

自去歲五月第一艘試驗性車船下水,經過兩個多月的試航,找出了不少毛病,經過改進後的蒸汽機終於裝上了在港口躺了幾個月的五艘裸船,又經過幾個月的近海試航才有了今天這五艘船的順利遠航,不容易啊,周良史嘆道,更加佩服吳夢的精深學問。

車船兩桅風帆吃飽了風,水手用水流計測定了大概的船速,迅速報告道:“提舉,現在船速十三節,還在加速中。”

周良史嚇了一跳,連忙對著船上的喊話筒喊道:“動力艙,減少蒸汽壓力,減速。”

他不敢跑快了,雖然船上有加強的鋼製龍骨,可船太小,而且是海河兩用船,吃水淺,跑的太快怕翻船。船上旗手打出旗語,吩咐其他幾條船跟隨旗艦減速,將船速穩定在十節的樣子。

這樣夠快了,一個時辰可以跑上七十裡了。從基隆港到長江口只有不到一千六百裡,日夜兼程只需跑上二十三個時辰,如果夜間不降速,也就是兩天就到了。

以前從婁江港到基隆需要跑上四五天,逆風更慢,得十幾天,如今還管他什麼順風逆風,逆風降帆光靠蒸汽機也能跑到十節,真是好東西啊,周良史感慨道。

船上的水手們也是興奮異常,以後往返大宋與流求就不要在海上一呆就是半個月,幾天就可以跑個往返,又賺了錢又能過快活的日子了。

隨著流求的生活越來越好,水手們的家眷已經全部遷來了流求,流求的生活水準高出大宋本土很多,糧食和各種吃食都便宜,隨著食品廠的擴產,蒸汽破碎機的執行,粉條、罐頭、蜜餞的產量越來越高。

唯一遺憾的是清爽透氣又保暖的棉布現在要大量供應西北軍需,不對流求發售,只有學童們才會每年發上兩身衣服,不過今歲大宋本土開始種植棉花,想必以後也可滿足臺灣自身民眾需求。

船隻經過兩天的航行,在元月初八日巳時末到達了長江入海口,蒸汽車船溯江而上,這時周良史吩咐降帆,蒸汽船隊時停時走,測定長江各段的江水流速,否則無法準確測定船隻的準確逆流速度,要不然就得上岸用路由車來測定距離,再測船速,周良史沒那個閒工夫。

經過十幾段流速的測定,蒸汽車船逆流而上的船速不高,大約七節,最大蒸汽壓力下只有九節,這還是輕載,如果滿載,估計只有五、六節,不過這也夠了,比拉縴那是強多了。

蒸汽船隊經過梅山鎮稅務,江上劃過的廂軍巡檢船一看那黑煙滾滾,冒著白氣飛速逆流而上的蒸汽船隊嚇壞了,連忙避讓不迭,船上鳴起汽笛向他們打招呼,那巨大的汽笛聲反倒讓巡檢船拼命朝岸邊劃去,還以為是碰到了妖怪。

蒸汽船上的水手們在望遠鏡裡看到廂軍們驚慌失措的樣子轟然大笑,言福浩也在望遠鏡裡看到了,他忍住笑,命令減速,逐漸靠攏了巡檢船。

那船上的廂軍這才回過神來,見蒸汽船上懸掛著大大的“宋”字旗幟,才知道這是本朝水軍,方定下神來。蒸汽船靠攏了巡檢船,言福浩朝著巡檢船行了個軍禮,如今的蒸汽船隊都是廂軍編制,他和仲安、周良史和水手們都入了軍籍。

那巡檢船也回了個叉手軍禮,問道:“上官,你們是哪裡的水軍,怎的這船怪模怪樣的?”

言福浩道:“我等是臺灣廂軍水師,奉令前往東京城,這船是最新的蒸汽機船,無帆無漿亦可自行,日後這水軍都會用這樣的船,你們也一樣。”

那廂軍欣喜的說道:“上官說得可是真的,這大江裡划船太吃力了,經常追不上那些走私的鹽船。”

言福浩笑道:“放心,三年內,你們必定用上。”這是規劃中的事,長江和黃河入海口很重要,必須上蒸汽船,攔截一些外來船隻,以防走私和細作潛入。

告別了巡檢船,蒸汽船橫渡長江,進入通州港(南通)加煤加水。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