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興二年十二月底,朝廷的邸報傳至臺灣府衙,吳夢隨便翻了翻,卻看到明年改元為“天聖”。

吳夢嘴巴癟了癟,“天聖”這個年號終於冒了出來,劉娥這想當皇帝的念頭還挺強的。這幫文人士子馬屁也拍的挺好。

晏殊這個八面玲瓏的人,居然提出“群臣奏事太後者,垂簾聽之,皆毋得見”,這垂簾聽政之策太貼劉娥的心了,看來又快要升官了。

對於朝廷的破事,他懶得去理會,看了看就丟在一邊,拿起孫冕的兩封書信看了起來。孫冕將住建務的事情在信裡詳細說了一遍。

吳夢越看越有意思,官本位的社會想根治官吏的貪汙受賄根本是不可能的,集體貪墨的事情在蘇州會發生,在東京城同樣會發生,更何況是房產這樣大量錢物進出的專案,那就是腐敗的重災區。

第二封信是請吳夢幫忙收留石錟的家眷一事,這個倒是容易,不過仔細想想卻是一種悲哀,執著正義的人反倒要逃離東京城,那些貪墨的朝廷大臣反倒堂而皇之站在朝堂上慷慨陳詞。

吳夢想了想後給孫冕寫了一封回信,答應了他的請求,同時又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這抓捕貪墨的官吏要限定在住建務內,不可擴大化,先把蒼蠅打了,老虎有劉太后護著只怕也動不了,再說如今的大宋還未到徹底變革的時候,沒必要搞得人心惶惶。

最後一封是趙禎的來信,他在信裡面問了關於交子的問題,吳夢看完信後,方才想起益州路的這件大事。

他仔細的想了想,這是件好事,但還是有些問題存在,比如交子的面額較大,只能在商賈間流通,對直接提高百姓的交易幫助不大,百姓直接使用交子還是有不少障礙的,最好的法子就是交子與銅錢並行,慢慢取代銅錢。

但川蜀之地沒有銅,且運輸困難,蒸汽車船暫時還上不去三峽,臺灣府雖然有大把的銅錢,但運到益州的代價太大了。

吳夢嘆了口氣,此事還得靠蒸汽機的升級換代才可一勞永逸的解決,如今的商賈們的大額交易都是走官府的飛票。

對於紙幣的應用吳夢暫時沒有好的法子,他提筆給趙禎寫了封回信,詳細的闡述了貨幣的真實用途,告訴趙禎貨幣就是貨物交換的憑據,並不一定要用等價交換的方式來鑄造銅錢。

將來的大宋朝廷用交子來作為貨幣是必定的趨勢,如今之計只需穩定交子的兌付,藉助交子來促進商賈的交易,繁榮經濟,降低民生產品的物價。

待蒸汽車船升級到可以直上三峽時,再將銅錢運到川蜀之地,直接發行小額的交子,可以保證隨時兌換,那交子將逐漸流通川蜀之地乃至全天下,以後大宋將不必再浪費寶貴的銅來鑄造貨幣。

寫完給趙禎的書信後,想到孫冕也是三司副使,還是管收錢的部門,便抽出給孫冕的書信,將交子的事情也講述了一遍,請他確保交子這一利國利民的紙幣順利發行。

貓冬的日子總是很快就過完了,轉眼間天聖元年的元日到了,臺灣第五個年頭裡最忙碌的一年也終於熬過去了,盤點這一年臺灣府的收穫,計劃的事情都如期完成,朝廷也打了個大勝仗。

雖然官家去世了,但有了他的遺詔,臺灣府與大宋本土、契丹的貿易依然風平浪靜,貨物進出還算正常。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淡水的大市場十二月中正式開業,燕肅手書的“淡水大市場”招牌下人流稀少,遠沒有基隆市場開業那般火紅。

乾興二年淡水諸人都在大修水利,修築軍營,每月工錢僅有八百,口袋裡也沒剩下幾個子兒,市場裡看熱鬧的人多,買的人少。

河口官營商場內,一群怯怯的百姓們四下打量著玻璃櫃檯內的商品,手卻是緊緊捂住口袋裡不多的銅錢。

他們琢磨著快過元日了,想著家中的孩子眼饞的目光,下定決心好歹買些好吃的回去,左瞧瞧右看看最便宜的就只有蜜餞,

臺灣的水果還是不缺的,唯一缺的是蔗糖,現在食品廠裡皆為自大宋買來蔗糖製作蜜餞,導致成本還是偏高,為了豐富元日的食品供應,蜜餞是以成本價賣出。

百姓們看著玻璃櫃檯裡的誘人的蜜餞,最終還是不忍心讓家中孩子的期盼落空,掏出銅錢來買了大包小包的蜜餞帶回家中給孩子們嚐鮮。

其實臺灣並非不能種甘蔗,甘蔗對土質要求也不高,關鍵還是個人手不足的問題。

目前小麥和芋頭這兩種作物全部用於製作粉條供應西北軍需,本身還得進口糧食,所有的運力都用在了鐵礦、糧食的輸入,粉條、武備、大車等工坊產品的輸出上,這一窘境在天聖元年(1024年)只怕是難以改善了。

其實要解決此事也不是沒有辦法,臺灣東北部就是琉球群島,那裡冬季裡最低氣溫都有20℃,種植甘蔗非常合適。

根據歷史記載,此時的琉球群島根本沒有統一成後世的琉球王國,十二世紀才形成南山、中山、北山三國,分別在琉球群島的南部、中部和北部。如今只怕還是部落制社會,但是語言不同,很難溝通,他還沒有想好辦法來如何來同化琉球島上的土著。

吳夢對某些穿越小說中描寫的捕奴隊非常反感,後世社會人人平等的道理都學到狗肚子裡去了,像畜生一般跑到古代來撒野,誰不是爹孃生養的,怎麼能忍心讓他人當奴隸。

但蔗糖這個問題始終還是要解決,廣南西路可以種甘蔗提煉白糖負責南方的供應和海貿,而臺灣和琉球島上的甘蔗則可向日本、高麗、契丹貿易,還可滿足大宋中部、西部、北部的需求。

琉球島離基隆港直線距離約一千二百裡,中間全是大海,如果用帆船航行,碰上風向不同時只怕要半個月才能到達,中間沒有海岸避風,在六月到九月間航行十分危險。

只有蒸汽車帆船用十節以上的船速兩三天到達才是最好的方式,待到蒸汽車船出來之時便是想法子去墾殖琉球群島的日子。

臺中有肥沃的土地需要開發,不過吳夢可不捨得用這裡的土地來種植甘蔗,那裡一馬平川,蒸汽機再發展幾年定然能做出蒸汽耙犁。

臺中這片土地可是絕好的集中式農場,這裡將執行嚴格的輪耕休耕制度,節省地力,絕對嚴禁私人耕作。基隆還會開闢一些土地作為休耕的替補,但絕對不會再增加農業人口。

如今臺灣的產業需要大調整,從純工業模式朝著農工均衡的方式轉變,日後想到大宋購入大量糧食的想法定是會落空的,臺灣需要自己收穫一部分。

另一部分需從東南亞用海貿的方式交換一些糧食,不能把寶都壓在劉娥的身上,且自從福建的百姓混上了島,州衙諸人均以為沿海之防備必須加強,今歲手頭上的事務依然繁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