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在算計福建的移民,殊不知福建百姓同樣在唸叨臺灣的好日子。

卻說乾興二年七月,福建路興化軍興化縣武化鄉興教裡,兩個穿著粗布衣衫的少年正沿著山坡上漫步,大一點的少年年約十二三歲,小點的少年不過十歲上下,兩人正說說笑笑,指點著山上的美景。

小點的少年指著山坡上一片大大的陂塘道:“二兄,那處好多人啊,他們是在幹什麼啊。”

少年的二兄手搭涼棚看了看,那裡有一夥家僕與一群農民百姓手持鋤頭耙子正在對峙,於是說道:“高哥兒,那裡恐怕是有爭執,我二人還是不要上前的好,以防被誤傷。”

高哥兒卻不幹了,嚷著要看熱鬧,他二兄無奈道:“那你隨二兄站到高處再看,可不許近前了。”

高哥兒點了點小腦袋,調皮的笑道:“襄哥兒,高哥兒知道了,快走吧。”

襄哥兒看著自己的弟弟笑了笑,領著他爬上了半山坡,居高臨下看著下面陂塘旁邊的爭執。陂塘上的兩夥人互不相讓的爭執著。

一個中年男子手持鋤頭大聲怒喝道:“陳清,你還是不是人,有沒有點良心,此處多少年前就是灌溉山下田地的水源,你如今要把這陂塘填湖造田,日後我等的農田哪來的溪水澆田?”

家僕中間一個肥胖員外一臉不屑道:“此處有萩蘆陂開渠引水,山下的水田如何會缺水,爾等這些刁民真是毫無道理,無非是看到某家中的田多,妒忌罷了。告訴爾等,知軍老爺、知縣老爺已經答允某將此處造田,你們處處阻攔,莫不是想吃官司麼?”

中年男人悲憤的揚天怒吼道:“蒼天不開眼啊,地主惡霸勾結官府,毀我良田,害我百姓,莫非要將我等百姓逼上絕路不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中年男子身後的一個二十出頭的漢子勸道:“二叔,我等不要與這些惡霸講什麼大道理,想毀了我等的田地,哪能放過他們,先打了再說。”

後面的百姓群情憤湧,一個個捧著農具往家僕衝去,肥胖員外陳清臉色一變,連忙揮手道:“速速給某上,打出事了有某家來承擔。”

家僕們嗷嗷叫著也衝上前來,上百人在陂塘旁大戰在一起,不過片刻功夫就有數人頭破血流,山坡上看熱鬧的高哥兒頓時驚恐起來,緊緊捏著哥哥的手道:“二兄,我怕,他們怎麼不要命一般,我們還是快走吧。”

襄哥兒靈動的眼睛看著陂塘旁的群毆,腦海裡卻是在思索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看到自己的二弟害怕,便安慰道:“不怕,我們不下去便沒事,二兄帶你再爬高一些。”

兩兄弟剛爬高一些,襄哥兒轉身看去,卻見山谷裡冒出了十幾個衙役,急匆匆的往陂塘跑去,襄哥兒笑道:“高哥兒,你瞧,縣衙來人了,這衝突就會平息了,不用怕了。”

雙手捂著臉不敢觀看的高哥兒聞言從指縫裡瞧去,果然見衙役衝上了陂塘,大聲呵斥著村民和家僕放下棍棒,他才敢放開了遮臉的雙手。

自古雲民不與官鬥,百姓還是怕官的,見官府的衙役上來了,兩邊鬥毆的人群都停了手,帶隊的押司吼道:“爾等刁民,為何阻止陳員外填塘造田,還打傷陳員外的僕人,藐視王法,且與某上縣衙一趟,看大板子抽不死你們。”

中年男子上前抱拳道:“這位官人,陳清七八年前填掉了兩座陂塘,其後兩年連續大旱,我等百姓家中的幾百畝良田無水澆田,全部荒廢,如若這三個陂塘還被他霸佔,那我等家中的水田都會拋荒。官爺,他這不是把我等往死路上逼麼?”

押司嘴巴對著萩蘆陂努了努道:“此處有恁大的溪水,如何會無水澆田,莫要糊弄官府,明明是爾等見不得陳員外家中田多,心生妒忌,故此巧言令色。”

中年男子苦笑道:“官爺明鑑啊,這萩蘆陂的水時多時少,若是天旱不雨,陂裡的水也會乾涸,我等便靠其他的陂塘蓄水來澆田,如若陂塘全部被陳清填掉,我等的水田遲早會荒廢。”

陳清呵呵冷笑道:“爾等真是不曉事,如今縣衙的賦稅吃緊,知軍嚴令須得加緊收稅。若是將此陂塘填掉後造田,可收不少田賦,也減少了爾等的賦稅苦役,明明是好事,爾等偏偏要阻擋,真是愚笨之極。”

押司早就收過了陳清的好處,他懶得與村民囉嗦,吆喝著衙役們將未受傷的幾十名百姓押往縣衙,讓知縣和縣尉去處罰。

三十多個青壯漢子氣憤的扔下了農具,卻又無可奈何的被衙役們壓著走下了陂塘。

陳清得意洋洋的對著家僕喊道:“爾等今日表現不錯,每人一百賞錢,傷了的人某出湯藥費,今日回府擺上酒席犒賞諸位,明日裡再來填塘造田。”

家僕們聽說有賞錢,個個高興萬分,扶起受傷的同夥們吆喝著往山下走去,陂塘旁還躺著二十幾個被打的頭破血流的百姓們,他們互相攙扶著坐了起來,嘴裡怒罵著狗奴才、貪官,扯下衣袖包裹著傷口。

山坡上的襄哥兒見官府的衙役和那陳員外一行人走遠了,拉著弟弟的手下了山坡,來到陂塘邊,蹲在一個已經包紮好傷口的村民旁邊問道:“這位兄臺,你們為何要與這員外和官府爭鬥?”

那村民滿臉沮喪道:“小哥,我等哪敢與官府爭鬥,只是這陳員外欺人太甚,八年前他填掉了一個大陂塘,我等就被荒廢了幾百畝上好的水田,如今他還要把三個陂塘填掉,村裡千畝良田都會毀於一旦,還會殃及其他村裡的水田,我等百姓就是靠著這水田過活,沒有了水田我等哪有活路啊。”

襄哥兒那出手絹來替這村民擦掉了臉上的血珠,聽著這村民慢慢講述了一遍事情的緣由,武化鄉有陂塘五所,勝壽、西衝、泰和、屯前、東塘,自來積水灌注塘下沿海鹹地一千餘頃為田,約八千餘家耕種為業。大中祥符年間,大地主陳清見萩蘆陂開渠引水可以灌注塘下民田,就想將五所陂塘填平,以地為田,當時的官府卻沒有答允他,於是陳清只能偷偷的填掉了其中一個大陂塘。

今歲年中,陳清卻與官戶勾結一起,共同上請填塘造田,興化軍衙和興化縣衙徇私曲理,答應了陳清將屯前、泰和、東塘三所陂塘去水為田。

村裡的百姓聞言甚為恐慌,跑到州衙和縣衙去喊冤,州縣卻一反常態根本不予審理,於是百姓們自發組織起來不讓陳清填塘,如今人也又被打了還被抓去衙門,這事能上哪裡說理去?

高哥兒年幼,聽得懵懵懂通,襄哥兒雖然只比他大兩歲,卻自小聰慧,又和弟弟五歲起邊跟隨外祖父唸書,對天下事知道不少,雖然不能徹底分清內中的是非曲直,但也能體會出百姓的冤屈,但這又有何用,他不過是個十一、二歲的孩子。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