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夫婦倆便急匆匆的走向州衙,他們住的村落離州衙有五、六里遠,需半個時辰才能走到。

翌日一早來到衙門口,看著站的筆直的帶刀衙役守在門口,兩人又畏畏縮縮的不敢進去。

燕肅今日來晚了些,辰時後放到州衙,只見一對穿著粗布麻衣的夫妻盯著榜文淅淅索索的小聲說著什麼,便走了過去,和藹的問道:“二位鄉鄰,可是來應募制皮工匠的。”

夫婦倆看見燕肅一身官袍,知道是個大人物,有點哆嗦起來。

十二郎大著膽子道:“官...官...官人,我夫婦倆來自大宋秦鳳路,祖輩制皮,昨日來交糧時看到招募榜文,故此前來。”

燕肅驚喜道:“哦,你夫婦二人都懂制皮,來來來,快隨本官進來。”

說罷帶著戰戰兢兢的夫婦倆走入衙門,順便吩咐站在一旁的衙役道:“速去請吳先生前來。”

衙役稱是,騎著馬飛奔而去。燕肅請二人進入值房,吩咐衙役看茶,夫婦倆從沒受過官府如此之好的待遇,受寵若驚。

燕肅和氣的說道:“二位不必驚恐,喝茶解解暑。”

夫婦倆才端起茶碗喝著涼茶,燕肅便有一句沒一句的隨便瞎聊,沒一會便將夫婦倆的底細摸的清清楚楚,心裡已經信了七八分。

過不多時,吳夢被丁睿推了進來,遠近聞名的吳先生誰人不識,十二郎的兒子還上過吳先生的算術課。

夫婦倆趕緊站起來叉手行禮,吳夢抱拳回禮,燕肅道:”先生,這二位來自於陝西路,祖輩制皮,今日前來應募。“

吳夢高興道:“這可是好事,二位鄉鄰可否隨我前去一觀。”、

吳夢這是要簡單考查一番,免得找了兩個吃閒飯的,不過敢來官府應募,一般都是熟手,民眾還是害怕吃官司的。

夫婦二人有什麼不可的,隨著吳夢去了州衙的倉庫。

丁睿吩咐管倉的戶科書辦開啟硝石倉庫,帶了了夫婦倆進去,便問道:“請這位鄉鄰賜教,此處那種是鞣製皮革所用?”

嘴裡說著賜教,實際上就看看這夫婦倆懂不懂芒硝,如果懂芒硝,那他們十有八九便真幹過鞣製獸皮。

十二郎和周氏上前一看,便指著芒硝道:“這便是鞣製獸皮的芒硝,旁邊那筐是火硝。”

“這獸皮是如何鞣製的?“

”小官人,這獸皮先需溫水浸泡洗淨,颳去獸皮上的雜物,再加以芒硝、麵粉鞣製。“’

“我這裡還有一法,你可試試,每張鹿皮用精鹽五斤醃製,方法我待會寫張條陳與你,你可試試哪種法子更好.“丁睿呵呵笑道。

兩口子嚇了一大跳,五斤精鹽得多少錢,大宋鹽價是50文一斤,這不得250文,現在臺灣的鹽是配給制,基本就沒花什麼錢。

實際上在海邊曬鹽煮鹽沒多少成本,別的地方還得砍柴煮鹽,基隆地下到處是煤,秋天曬鹽,雨季煮鹽,根本不愁。

吳夢看著兩口子驚訝的樣子,笑笑:“賢夫婦不必驚訝,鹽儘管找我來要便是。”

四月初,大宋臺灣州,趙恆的批覆下到了州衙,對臺灣的奏疏全部應允,派三司四十名工匠前來協助鑄錢,吳夢笑了,這下內藏庫和三司有的是賬算了,他正好脫身安心辦實體。

臺灣的金礦和銅礦已經開採了不少,全部用火煉後儲存在礦場裡,吳夢還不清楚大宋是如何處理銅、金、銀伴生礦的,他本身對礦冶的知識很是貧乏,煤鐵知識是穿越前惡補的。

雖然後世有色金屬的先進冶煉方法他帶來的書上都有,但是都要用到大量的化學原料,環境汙染很大,還不如先用土法來冶煉。

金銀銅三種齊全,臺灣的貨幣體系就建立起來了,將來可逐步推動大宋貨幣體系的改良,隨著蒸汽機的應用開始,物資配送體系的建立,信用貨幣就呼之欲出。

臺灣的錢監建在基隆山下的海邊,吳夢沒有採用大宋通用的鑄幣法,那樣速度太慢,而是採用模具衝壓法制幣。

臺灣的錢幣正反面是是個大字,正面是乾興通寶,背面是大宋臺灣,為防止利慾薰心之輩剪下硬幣的邊緣,衝壓出來的硬幣邊緣正反面都有有凹陷的齒痕,中間都是圓孔。

吳夢規定了銅錢一文是4克,半文是兩克,根據大宋一兩銀子兌換一千文銅錢,每宋斤是六百四十克,剛好一枚四克的銀幣面值十文,而大宋民間的黃金價格又是一兩黃金兌換一萬文銅錢,那麼一枚四克的金幣面值是一百文。在此基礎上又製作了八克的五文銅幣,五十文的八克銀幣,五百文八克的金幣,以及一千文十六克的金幣。

隨著銀監的確立,兩臺打造出來的小型蒸汽機用海船運到了此處,蒸汽衝壓機的速度遠非水力衝壓機可比。

六臺衝壓機開始衝壓臺灣貨幣,衝壓件的精美程度遠非鑄幣可比,沒有蒸汽衝壓機想自行仿造,只怕褲子都要虧光,自此臺灣的工錢發放皆是採用自制貨幣。

為了禁止臺灣的貨幣外流,吳夢費勁了心思,成立儲蓄所,一個網點在婁江港,一個網點在臺灣島上。

凡是本島百姓想捎帶些錢財給大宋本土的親戚朋友,或是想購買島外的商品,一律自儲蓄所臺灣網點劃賬,由婁江港網點用大宋的銅錢匯出,外地商人購買臺灣貨物,先到婁江港交錢換取錢引,再到臺灣購貨,錢引沒有使用完,回到婁江港可以換回銅錢。

錢監的都管好說,繼續由學子班的寧隆來擔任就是,但是儲蓄所的勾當官卻是不好找,這個勾當官將來就是臺灣銀行的提舉,吳夢與智慧和尚商議了一陣,給盛隆商鋪的張財神修書一封,讓他推薦個合適的錢莊掌櫃,總比瞎子摸象好的多。

五月,西北在緊鑼密鼓佈置打擊李德明的騎兵,臺灣也沒有閒著,明州打造的第一艘車船掛著風帆,蹬著車輪獎來到了基隆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良史、丁睿、張巖林、周立帶著一批工匠在港口處吊裝蒸汽機,吳夢也懶得去看,那只不過是個時間問題,蒸汽車船唯一會存在的問題便是轉向的問題,由於暫時沒有合適的材料做出兩側槳葉的離合器,無法實現兩側槳葉差速轉向,現在只能是停止槳葉轉動擺舵來轉向。

不過也無所謂,技術總是要進步的,待銅冶煉上了臺階,用銅片來做離合器的摩擦片算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