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軍士抬頭望去,寨子正門兩側處,生番們拿著樹木和藤蔓紮成的六七條梯子靠在寨牆上往上爬,寨牆上的白衣閩越人則拼命用叉子推開樹梯。

已經爬到寨牆跟前的生番手持長槍和守城的閩越人互刺,下面的生番手舉刀劍吶喊助威,這攻城的沒有章法,守城的手忙腳亂,戰況激烈,連旁邊出現一隻騎軍都無人知道。

鄭鈞看得不屑一顧,這簡直是兒戲,他卻不知,這臺灣本來人煙稀少,文明程度極低。

鄭鈞舉起右手,眾騎軍鋼弩上弦,大宋承平日久,禁軍也沒有實戰,一個個躍躍欲試,此刻全身盔甲,又是精良的馬刀加強弩,對付這四五百名蠻人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鄭鈞的手用力向前一揮,騎軍排成一個雁行向著生番們衝去,隆隆的馬蹄聲驚醒了正在苦戰的雙方,寨牆上的人面露喜色,生番們卻驚恐萬狀,正爬在樹梯上的攻城生番大聲怪叫,滾瓜似的從雲梯上掉下。

離生番們還有五十步時,後面一聲鑼響,宋軍弩箭齊發,一百餘只弩箭飛蝗般射向生番,無數慘叫聲響起後倒下一大片生番。宋軍收起鋼弩,縱馬狂奔,抽出雪亮的馬刀,見人就砍,騎軍所過之處,馬蹄翻飛,血肉四濺,慘叫連連。

一名身高體壯的生番舉起手中的青銅槍對著衝過來的騎軍奮力刺去,那騎軍揮起手中的馬刀一砍,“嗆”的一聲青銅槍斷成兩截,戰馬從生番旁一掠而過,後面跟來的騎軍馬刀一揮,生番的頭顱飛上了半空,他最後看到的一眼便是自己那鮮血狂噴的身軀。

眨眼間宋軍便衝了生番一個對穿,平原上的騎兵是當之無愧的霸主,直到栓動步槍和火炮出來後才遏制住騎兵,這生番如何是對手。宋軍穿過敵陣,在後方轉彎整隊,一聲吶喊又對著生番衝來,反應過來的生番發一聲喊,四散奔逃。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宋軍便四處追擊,凡是抱頭求饒的便不殺,繼續逃跑的追上便是一刀,一邊倒的屠殺沒有持續多久,這平坦的地帶兩條腿如何能跑得過四條腿,除了蹲在地上的一百多名生番,其餘的統統被砍死,地上血流成河。

大宋承平十幾年,這些軍士都未經沙場,一腔熱血的拼殺之後,再低頭一看地上的碎屍碎肉和白白的腦漿,不少軍士都噁心欲嘔。

宋軍此戰無一例傷亡,戰況完全是一邊倒,殺到後來眾軍士也自覺沒甚意思,這一幹生番毫無抵抗之力。寨牆上的人心驚膽戰的看著宋軍拼殺,剛才還和自己殺的如火如荼的生番,頃刻間便被宋軍砍殺殆盡。

鄭鈞吩咐將俘虜們集中起來,戰場就不用打掃了,讓閩越人自己處理。數了數俘虜,有一百二十七人,少部分有輕傷,重傷的救也無用,天氣炎熱很快就會死掉,如果是閩越人重傷,鄭鈞還會拿酒精出來救治,這些生番鄭鈞便當作陣亡的不管了。

劉都頭按照鄭鈞的吩咐點清人數,再扒掉生番身上的衣服將手腳捆住擲於地上,寨牆上的人呆呆觀望,不知道這幫捲土重來的大宋軍隊要做甚。

上次遠去基隆的族長還沒有回來,寨子裡能做主之人都無。鄭鈞取出書信,拿過一隻弩箭折斷箭頭,將書信縛上,一箭射在寨牆無人之處,扭頭帶著騎軍們向著遠處的河流奔去。

城牆上的閩越人戰戰兢兢的撿起無頭之箭,看到上面有一封書信便遞給了暫時為首之人,那人粗通文墨,看了來信,便高興告訴大家宋軍是來幫大家的,族長不日即將歸來,今冬的糧食大宋也會提供,閩越人一聽一個個大聲歡呼,為首之人這才想起應該迎宋軍入寨,可他們已經到了河邊,彷彿在砍樹和搭帳篷。

閩越人開啟城門,將俘虜壓進寨子,寨裡的男女老少都出來幫忙,收拾屍體,扒掉屍體身上的衣物,至於錢財,那是絕對沒有,臺灣的生番兩三百年後還是用貝殼當錢交易。

卻說鄭鈞砍樹砌軍營,眾軍士知道苦日子來臨了,他們從現在起到移民來臨之前的任務便是造木屋。黃昏時分,鄭鈞吩咐打尖,正午砍殺,下午伐木搭帳篷,哪有力氣去獵鹿,只能吃點乾糧裹腹。

正在唉聲嘆氣,卻看見遠處走來了一隊穿著白衣的閩越人,挑著擔子往這邊而來,估摸是來勞軍的。鄭鈞迎上前去拱手行禮,卻見閩越人齊刷刷的放下擔子跪地行禮,鄭鈞聽林貴平說過他們的規矩,便呼喝廂軍們上前扶起。

領頭的正是守城的為首之人,他感激的望著鄭鈞嘰哩哇啦說了一通,奈何鄭鈞聽不懂,只能笑容和善的不停拱手。

為首之人終於明白他們不懂閩越語,便回頭吆喝一聲,閩越人從籮筐裡拿出剛煮好的米飯和鹿肉遞給宋軍,宋軍們拿著飯食不由感慨,大宋的一些百姓對軍人存在偏見,像這種自發犒賞的行為實屬不多,只有在臺灣待了三年的軍士們習以為常,他們早就和臺灣的百姓們打成一片了。

翌日午時,四艘大船靠岸停泊,鄭鈞迎上前去將昨日作戰之事稟報給林貴平,旁邊的黃德一翻譯給植連聽了,植連感激不盡,上前學著宋人拱手作揖,並歡迎宋軍入寨。

林貴平卻笑笑沒有答應,這小小寨子如何能容得四百多廂軍和一百多匹戰馬,他還是命所有工匠和船工及軍士們明日便開始伐木,在指定地點先建軍營。

林貴平吩咐全體廂軍整隊集合,讓今日拼殺的一百多騎軍出列面對其餘廂軍,手中拿著個薄鐵話筒,對著廂軍們喊道;“眾軍士,今日我臺灣廂軍與生番一戰,全殲三百餘名,生俘一百一百二十七人,無一傷亡,此一戰,戰出了大宋軍人的威風,我大宋臺灣廂軍萬勝。”

眾人高呼三聲:“萬勝、萬勝、萬勝!”後來的廂軍還不知道騎軍們有如此輝煌的戰績,不由看著對面的騎軍一陣豔羨。

林貴平又喊道:“還有值得稱道之處,我臺灣廂軍不以首級論功勞,今日鄭指揮率領的騎軍很好的執行了方略,大宋軍人是為保衛我華夏子民而戰,而非為首級而戰,此次新來臺灣的皇城司禁軍當切記此事。今日記騎軍一功,也是我皇城司禁軍來臺灣的首次戰功,望諸位再接再厲,精忠報國,誓死衛我大宋、衛我臺灣!”

眾人又齊聲高呼:“精忠報國,衛我大宋,衛我臺灣!”

聽得是來臺灣後首次戰功,沒有參加的廂軍們那個專案嫉妒恨哪,就是不要賞錢,這功也要立啊,指不定名載史冊,參戰的騎軍們一個個志得意滿,昂首挺胸,鼻子都要朝上天空了。

訓話完畢,鄭鈞起了調子,大夥高唱《精忠報國》:“狼煙起、江山北望......堂堂大宋要讓四方來賀!”

黃德一在旁邊將林貴平的話翻譯給植連和一旁的閩越人聽,他們都驚呆了。

旁邊剛來大宋的工匠們更是驚奇,一直以來大宋百姓以賊配軍稱呼廂軍,可這裡看到的廂軍軍容整潔,作風彪悍,完全是虎狼之師,特別是林貴平喊出來的“大宋軍人是為保衛我華夏子民而戰“這句話,讓旁觀的民眾感慨萬千。

這一場戰鬥和戰後的總結訓話,還有閩越移民表現出來的感激之情,讓這幫東京來的禁軍初步有了人民軍隊的概念,讓他們知道軍人的榮譽是建立在百姓擁戴的基礎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