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興元年二月十九日,流落契丹的丁睿在林貴平的保護下終於回到了蘇州城。

林氏一見到丁睿,眼圈就紅了,林貴平用六百裡加急送來的書信,全家人一一看過,可把林氏嚇的要命。

她把丁睿從上到下好好看了一遍,發現全身無缺才放下心來,撫摸著丁睿的臉蛋道:“兒啊,可把為娘擔心死了,小小年紀何以遭賊人擄掠,好在還平安歸來了,否則你讓為娘怎麼活的下去。”

說罷淚如雨下,丁睿拿著手絹給孃親擦了擦眼淚,笑道:“孃親,孩兒不是回來了麼,孃親就別哭了,孩兒已經長大,會保全自己的。”

丁大勝板著臉斥道:“你多大了,不過才十三歲,你以為你多大本領?以後萬萬不可四處亂跑,你可知爹孃有多擔心,看了書信之後,你娘日日落淚不已。”

丁睿摸了摸自己的鼻子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吳夢想不到這小子居然膽子如此之大,然後還能逢凶化吉,無名大師的預言果然十分準確,也不知道他是如何能未卜先知的。

當晚,丁府大擺宴席為丁睿壓驚,丁睿將自己歷險的過程詳詳細細講了一遍,沒有一絲隱瞞。

丁家兄妹聽得張大了嘴巴,景靈、陳本蓮、丁成繡聽到丁睿勇鬥禁軍**,打殘攔路剪徑的賊人,不由一同掩嘴驚呼出聲。

林氏卻是笑眯眯的問道:“兒啊,那耶律家的小娘子多大了,長的可是標緻。”

丁睿不解其意,老老實實回答道:“那小娘子比孩兒小兩歲,長的挺標緻的,穿著打扮皆為漢裝,只是性格爽直,不似江南小娘子那般扭捏。”

景靈知道林氏的意思,笑著追問道:“睿哥兒是喜歡爽直的,還是喜歡扭捏的。”

丁睿心思都在學識裡面,加之年少,對男女之事根本不在乎,大大咧咧的答道:“自然喜歡爽直的,有什麼說什麼,扭扭捏捏的甚是煩人。”

丁成繡打趣道:“三郎,那你是喜歡那個契丹小娘子啦?”

丁睿稀裡糊塗的答道:“喜歡,怎麼不喜歡,孃親沒有給我生個妹妹,這耶律小娘子就像妹妹一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林氏和景靈對望一眼,知道丁睿根本不解男女之情,當下不再提及此事。

吳夢聽完丁睿流落契丹的過程,不由嘖嘖稱奇,這小子還真如無名大師所說的“一遇春風便化龍”,跑到外邦遊歷了一圈,數次遇難成祥,還談成了交易,看來以前將他護在身邊也是不對,他今年已經十二週歲了,在大宋是快要成年娶親的年紀,以後還是要放他出去多多歷練。

丁睿眨巴著眼睛問道:“師父,大宋和契丹邊境百姓們的矛盾就不可調和麼。”

林貴平冷笑道:“有什麼好調和的,對於這幫連祖宗都不認的雜碎,大軍一到,即刻化為齏粉。”

吳夢知道林貴平是個民族憤青,懶得理會他,略略沉吟了一下,對丁睿說道:“契丹立國之初是為了自己族人的生存,到了後來就變成契丹貴族為了自身利益與中原作對,煽動境內漢人仇視大宋朝廷,為師給你說說這契丹一百多年的大致經過。”

景靈聽到吳夢又開講了,趕緊拿過一個錦凳坐了下來,靜心聆聽。

吳夢將契丹的歷史簡要講述一遍,遼國的民族之號為“契丹”(鑌鐵),意思便是遼國百姓的意志堅固而不可摧毀,契丹疆域東到日本海,西至阿爾泰山,北到額爾古納河、大興安嶺一帶,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溝河。

契丹族源於東胡鮮卑,與同樣說蒙古語的室韋、庫莫奚是同族異種。唐朝唐太宗在契丹人住地設定松漠都督府,酋長任都督並賜李姓。

五代時契丹迭剌部的首領耶律阿保機乘中原內亂統一各部,五代十國子年(916年)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即遼太祖,建皇都臨潢府(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的波羅城)。

遼太祖攻滅渤海國,隔年在回師途中病倒去世。他的妻子述律平宣佈攝政,以次子耶律德光總攬朝政,屠殺政敵數百人以穩定政權。耶律德光在述律平的支援下即位(930年),即遼太宗。

六年後,後唐發生內亂(936年),河東節度使石敬瑭以自稱兒皇帝、割讓燕雲十六州為條件,請求遼太宗支援發兵攻打後唐,最後協助石敬瑭攻滅後唐,石敬瑭得以建國後晉。

契丹國由此獲得燕雲十六州,漢人失去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最好屏障。遼太宗大同元年(947年)元月,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佔開封滅後晉,耶律德光在開封登基改汗稱帝,並改國號為大遼。

又過十五年,耶律察割發動政變(951年),殺遼世宗並自行稱帝,遼太宗之長子耶律璟和耶律屋質等率兵殺死耶律察割後,被立為帝,即遼穆宗。

遼穆宗經常酗酒,天亮才睡,中午方醒,因此長時期不理朝政,國人稱之為“睡王”。遼穆宗本人喜好殺戮,經常親手殺人。同時又愛好打獵到“竟月不視朝”,最後於被侍人所弒。耶律賢被推舉為帝,即遼景宗,改元為保寧。

時年宋太宗進攻幽州,遼景宗派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率軍與宋軍大戰於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成功擊敗宋軍。由於遼景宗體弱多病,有時無法上朝,軍國大事大多由皇后蕭綽協助處理。

遼景宗病逝(982年),現今皇帝耶律隆緒繼位,尊蕭綽為皇太后,並由蕭太后攝政。當時耶律隆緒才12歲,蕭太后先重用大臣耶律斜軫、韓德讓參決大政,南面軍事委派給耶律休哥,蕭太后攝政二十七年。

蕭太后西征高麗,南侵大宋,趙恆御駕親征,寇準親至澶州(今濮陽)督戰,擊敗遼軍前鋒,遼將蕭撻凜戰死,遼軍怕腹背受敵,故提出和約。次年初宋遼訂立和約,協定宋每年贈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雙方成為兄弟之邦,此即澶淵之盟。

蕭太后死後,兒子耶律隆緒登基親政,他六徵高麗,除了第一次勝利攻破開京,後來不是慘勝就是大敗,輸多贏少,把國庫都耗盡了。

丁睿聽到這裡說道:“師父,此事我聽耶律古說了,高麗那彈丸小國一個七十三歲的老頭兒把契丹大將蕭排押殺的丟盔棄甲,我大宋如此富庶,戰兵幾十萬,為何卻打不過契丹。”

吳夢笑道:“此事甚是複雜,一兩下說不清楚。且勝敗乃是兵家常事,輸了不要緊,簽了合約也不要緊,要緊是知恥而後勇,從戰場上失去的在談判桌上是找不回來的,還得從戰場上打回來。”

林貴平激動的大聲說道:“先生說的好,對於契丹,大宋軍人就要打回來以雪前恥。”

林氏“啪”的一巴掌打在林貴平的頭上,喝道:“打打打,你就知道打仗,若是在戰場上有個三長兩短,叫你渾家他們孤兒寡母如何過得下去?”

林貴平雖然桀驁不馴,可著實怕這個比他大了許多的親姐姐,他摸著腦袋訕訕說道:“姐姐,我也眼瞅著快三十歲的人啦,人前給點面子,可不要總是打人。”

吳夢見林貴平吃癟的模樣,私下裡幸災樂禍的竊笑。

林氏又要發作,丁大勝趕緊攔住了她,岔開話題問吳夢道:“吳先生,家父也是盼了一輩子大宋擊敗契丹,可至死未能如願,敢問先生有何良策擊敗契丹?”

吳夢笑了笑,大宋簽訂澶淵之盟是正確的,可後來的發展卻是不盡如人意,後世說什麼宋朝皇帝怕死不敢打仗,其實並非皇帝不想打,而是軍隊沒有核心思想,戰鬥力差,對戰西夏屢打屢輸,國庫耗空了,又要加派賦稅徵發民夫運糧,結果老百姓面對生活水平的下降也反戰,屢戰屢敗導致皇帝也跟著厭戰了。

其實這裡面還有個大問題便是官僚主義,宋朝內部官員眾多,互相牽扯,有功勞就搶,有過錯互相推諉,這也並非是大宋獨有之弊政,而是從古至今的通病,由於缺乏民眾監督的手段,權力只對來源負責,所以朝廷官員只對上層官僚負責,拍好上級的馬屁,選邊站隊,即可萬事無憂。

這樣的結果就是把所有官員的稜角全部磨平,整個社會缺乏進取心,得過且過,哪會有開疆拓土的雄心壯志。

吳夢想到此處說道:“打敗契丹不難,打下來燕雲十六州如何能收服人心,鞏固領土才是難事。”

丁大勝卻有些不信,林貴平瞧見姐夫的神色笑道:“姐夫,吳先生說的不錯,現今臺灣的兵器可把把都是神兵利器,強弓硬弩遠超契丹党項,雨天使用亦是無礙,欲擊敗這兩個大敵真是不難。”

丁大勝問道:“吳先生,那為何不打?”

吳夢道:“員外,一是大宋自身還未壯大;二是如若打下燕雲,於是乎一批土豪劣紳、貪官汙吏蜂擁而上氣搶奪土地,有何意義?臺灣現下可是土地公有,以後新拓的疆土也應如此,絕對不允許土地私有化。在大宋的土地方略未明晰之前,不可妄動。”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