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遜反唇相譏道:“孫副使真是杞人憂天,官府沒有工坊,難道不能收稅?對於民間工坊,收取重稅以充國庫,有何不可?”

吳夢擺了擺手道:“張樞相,尊駕這法子有失偏頗,現今大宋天下之商稅務多如牛毛,運河上下收取過稅之場務怕不下幾十處,收取重稅,在下想問問張樞相,此間稅費最終是何人承擔。”

張士遜道:“自是民間工坊交稅。”

吳夢搖頭道:“張相,除了官府和大宋軍隊所用之器物,工坊製出的貨物最終都是百姓來使用,工坊商賈利慾薰心,怎會承擔稅費,必將此高額稅費轉嫁於百姓頭上,請問張樞相,這是誰在與百姓爭利?”

張士遜一時語塞,吳夢又道:“諸位想想,工坊所賺獲利最大的是誰?不管官府如何收取稅費,工坊都將獲利,吃虧的皆為百姓。百姓一旦買不起工坊所產之物,那商賈定是將工坊一關了之。故重稅之策絕不可行,這才是與民爭利的禍端。”

張士遜又想開口,吳夢懶得跟他廢話,擺了擺手止住了他的發言,繼續說道:“臺灣日後有無數新奇技藝面世,大宋必將工坊遍地,官府不搞,那麼民間必然會搞。

諸位又有沒有想到,將來的工坊主賺取了大量錢財,除了稅費,他們還會給朝廷額外的進項麼?屆時朝廷與百姓雙雙落敗,得利的只會是奸詐商賈。

既然收取高額賦稅會轉嫁於百姓身上,而朝廷又想國庫充盈,便只能主動開辦工坊,將多數收益掌握在官府手中。為避免張相和孫侍制所說的官吏貪墨、質量不佳的問題,當實施官督民營之策試行。”

頓了頓又道:“朝廷有了錢財,方可大興水利,大修官道,減少稅務,輕徭薄賦,實施仁政,如此天下方可大興。張樞相,你可知在下從蘇州一路北上,沿途見到不少黃河兩岸的災民,都是官府賑災,那些豪門大戶幾個有善心來賑災?

一群群幾歲的孩童蹲在集市裡賣身為奴,只為得到一口飽飯,那些豪門大戶此刻又在哪裡?尊駕還想放任土豪劣紳來篡取天下之財麼?張相,你可知曉放任豪門大戶施為會造成天下貧富分化日趨激烈,前朝的教訓歷歷在目,你莫非不看史書否?”

張士遜被吳夢一連串的反問問的瞠目結舌,無法回答,頓時氣的臉紅脖子粗。

吳夢從史書上就知道此人是個頑固的儒家文人,其實並不精通經世致用之術,對他並不感冒。

他喝了口茶水繼續說道:“故在下以為,小型工坊和商鋪當放手讓民間商賈施為,大型工坊商鋪朝廷應當掌控,也可採取民間商賈佔份子的方式自主經營,官府只掌管賬務即可。”

晏殊見張士遜被吳夢噎的半天緩不過氣來,連忙轉移話題道:“吳先生,在下還有一事請教,黃河在天禧三年、四年三度決口,開封府去歲卻又大旱,天災不斷,民不聊生。聞聽先生在蘇州的治水之策甚是得力,不知先生可有良策治理這黃河。”

吳夢正好想提此事,真是自己瞌睡來了晏殊送上枕頭,於是道:“此事在下已有腹稿,這便給諸位細細道來。”

吳夢拿起紙筆,將自己構想的黃河治理之法一一說出,包括黃河邊的洩洪區,加大梁山泊的洩洪範圍。

以及在滑州一帶再開挖一大湖,疏浚黃河,開展航運,逐步移民,保護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等等措施。

吳夢的做法簡單又粗暴,現在的大宋有的是土地,凡是水災多的地方乾脆遷走,何必在那裡等死?

待以後黃河上游泥沙少了,水患根除,再回來時土質也改善不少。

吳夢有時對古人的做法很不理解,開封西南邊的鄧州、南陽、襄州這塊區域至今尚是地廣人稀,大批荒廢的土地,偏偏百姓們死守著洛陽、開封、京兆府周圍已經貧瘠的土地不放。

吳夢講完後指著規劃中的滑州大湖道:“有了此湖,開封大旱引水灌溉便是,何愁天老爺不下雨。”

張士遜剛才被吳夢一頓搶白有些惱羞成怒,立即出言反駁道:“吳先生,你剛才所言黃河泥沙過多,久而久之這湖也淤積,怎會有蓄水之功?”

吳夢笑道:“此湖本就是個暫時性措施,日後党項處得以根治,此湖能用則用,不可用可另選他處洩洪,此處復耕即可。湖底淤泥甚多,也是上好良田。”

孫冕捋了捋鬍鬚,思索了一下向著趙禎行禮道:“太子殿下,自蘇州前歲開挖陽澄湖以來,再未有暴雨成災,陽澄湖防止水旱災害能力可見一斑,故老臣以為吳先生此法可行。”

晏殊對治水有些心得,問道:“吳先生,汴河秋日水量甚少,五、六百石漕船無法行駛。而春夏之交暴漲,開封飽受水患,請問先生有何根治之策。”

吳夢問道:“晏學士可帶了輿圖?”

晏殊早有準備,忙喚來隨從將輿圖取出展開在案几上,吳夢看了看輿圖,汴河的水取自黃河,自然泥沙甚多,多年沉積導致河床過高,於是黃河枯水季節汴河無水,黃河洪水季節汴河暴漲。

最粗暴的法子便是將汴河斷流,徹底清理一次,但運河斷了開封府的人吃啥?看來還是不能一步到位,只能慢慢來。

吳夢指著輿圖上的汴河與黃河交匯處的河陰說道:“可在此處修築堤壩與黃河隔斷,黃河東岸開挖蓄水湖泊,豐水期用虹吸法吸取上層泥沙較少之河水經湖泊沉澱後再引入汴河,減少黃河水帶來的泥沙。

枯水期則開啟黃河水閘供水。有了水閘,每隔十數年可將汴河之水斷流,徵發大批民夫將汴河疏通一次。”

想起自己要搞的蒸汽機正好可以用來吸水,又道:“如若等上三五年,臺灣自有燒石炭引水機器,用於自動吸取黃河之水,枯水期亦是無礙。”

吳夢此言一出,眾皆譁然,此處修築水閘可非等閒之事,黃河暴漲之時水位甚高,水閘哪有如此輕易能開啟。

孫奭問道:“吳先生,黃河水如若暴漲,怎能保證水閘順利開啟關閉?”

吳夢知道古人沒有見識過後世機械的巨大動力,回答道:“如若水閘太大,自然無法順利開閉,諸位只考慮了一個汴口,為何不多開幾個引水渠?至於水閘的牽引,自然由蒸汽機和減速機構來實現。”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禎激動的問道:“先生,那蒸汽機當真能弄出來。”

陳坤給趙禎當了伴讀,蒸汽機趙禎當然知道,吳夢當下也不隱瞞,抱拳道:“啟稟太子殿下,不才正在努力試製,三五年內當可做出蒸汽車船和蒸汽抽水機。”

趙禎笑道:“先生若是弄出了蒸汽機,水閘開閉有何難題,修築汴口水閘之事完全可行。”

除了吳夢和丁睿、陳坤,其他在座諸人對蒸汽機一無所知,晏殊一頭霧水問道:“吳先生,何謂蒸汽雞,公雞還是母雞,難道區區雞犬還能有如此之大的力氣拉動船閘。”

丁睿“噗嗤”一笑,解釋道:“晏學士,此“機”非彼“雞”,是機器的“機”,以水汽之力推動,做到極致,十萬石海船一個時辰亦可走上四五十裡水路。”

眾人一聽頓時駭然,萬石海船居然可走這麼快,孫奭問道:“那豈不是漕船可直上黃河,一直到河口瀑布處再轉運?既如此西北邊境還搞什麼沿邊入中?”

吳夢道:“孫侍制,沿邊入中法暫時不可荒廢,蒸汽機即便三年內可出,黃河也需疏浚,船隻也需要數年打造積累,並非能一揮而就,至少需要七、八年之過渡。”

晏殊興奮了,忙道:“那西北邊境可就太平了,怪不得曾經聽說吳先生要將此處的百姓逐漸遷移。

軍糧有了運輸之法,那處的百姓確實可以回遷,限制耕牧,樹草茂密,黃河泥沙便會減少,此乃一舉數得,吳先生,蒸汽機可謂是重中之重啊。”

聽完吳夢的構思,眾官人一起興奮的展望了蒸汽機的遠景,連張士遜都發了幾句感慨,這時,趙禎又提及了三冗費用的問題。

吳夢稍稍沉吟了一下,他的看法這些就不是什麼三冗,而是必須開銷的費用。

該如何向太子解釋呢?他想了想道:“太子,在下以為,所謂的三冗主要還是朝廷的收入不夠,大宋的官員其實並不多。至於冗兵,災民編入廂軍亦是古今未有之善政,禁軍暫時也只可維持現狀,畢竟契丹還是很大的威脅。”

吳夢想到歷史上仁宗節儉,曾經為了省錢,龍袍打補丁,晚上想喝碗羊肉湯都捨不得,大宋真有那麼窮嗎?

仁宗仁慈不假,但是也不能一碗羊肉湯都捨不得喝,他繼續說道:“太子殿下,此乃小事耳,說來說去就是沒錢,日後有了開封的工坊,天下六成以上的良田一年兩熟亦或三熟,加之蒸汽車船運糧,去往西北邊境的糧食又少了損耗,自然節省不少。

且我大宋富甲天下,土地廣闊,海外還有無數島嶼,大量礦藏,何愁朝廷沒有賦稅?”

對於吳夢這種有著現代經濟眼光的人來看,大宋怎麼可能窮?四、五千萬百姓,還有大批尚未開發的優質土地資源和礦產資源,簡直是富的不能再富了。

現在的問題無非是生產力不夠大,若蒸汽機這逆天神器一出現,大宋根本不需要去發愁什麼冗費的問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