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祥符九年秋,大宋東京城,柔柔秋風拂面,微微夕陽斜照,汴河旁的青青楊柳搖曳生姿。

自景德五年(1008年)開始的天書封禪已經持續了八年,這場封建迷信運動並沒有給大宋帶來好運,反倒是災禍不斷。

先是大中祥符八年的火災,一把火從榮王趙元儼府上燃起,蔓延至皇宮國庫,將太祖、太宗兩朝積蓄燒了個乾乾淨淨。

接著又是地震,又是水旱災害,更嚴重的是今歲七月開始,一場大面積的蝗災肆虐了江淮和中原大地。

趙恆慌亂之中並未組織各州縣滅蝗,反而齋戒數日,到玉清昭應宮、開寶寺、靈感塔燒香祈禱,禁宮城樂五日。

而各地州縣被近年的封禪搞昏了頭腦,紛紛建壇、祈禱上天免除天罰,爾後便是粉飾太平,居然上奏曰蝗蟲“絕食而亡、投海自死”的都有。

自欺欺人的趙恆在大朝會上出示死蝗蟲:“朕遣人遍於郊野視蝗,多自死者。”

過了幾日,曾經被貶又東山再起的王欽若興奮地奏報:“啟奏陛下,陛下誠意感動上天。京城之蝗蟲飛入河中主動求死。”

說完,王欽若還從行袖中拿出死蝗,一些阿諛奉承的官員亦紛紛自袍袖裡拿出死蝗附和王欽若的言辭。

朝官們彈冠相慶,馬屁如潮般拍向趙恆。

宰相王旦出列奏曰:“蝗出為災,災禍也,何須道賀焉?”

在他的力阻下,朝官們才停止這荒唐的慶賀。

然而蝗蟲並未絕跡,東西兩府(政事堂和樞密院)至崇政殿奏事時,飛蝗遮蔽天空,居然不少落於殿內。

趙恆大慚,對王旦說道:“百官方賀蝗蟲自死,如今蝗蟲卻飛入殿中,豈不為天下笑邪!”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隨後各地蝗災告急的文書雪片般的飛入了大宋皇宮,趙恆聞訊,又急又氣之下一病不起。

…………

一縷黃昏的陽光穿過烏雲斜照在開封城北的皇城上,衛兵們手持長槍巍然挺立,城牆的垛子上卻時不時蹦出三五個螞蚱,引得衛兵們不停撲打。

後宮崇薇殿,內殿中一股濃濃的藥味,大宋官家趙恆躺在床榻上,滿臉病容,嘴裡喃喃自語唸叨著龍圖閣侍制孫奭的諫言“將以欺上天,則上天不可欺……”

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身披鵝黃色鳳袍的劉娥從殿外進來,她小心翼翼的端著藥碗走入了殿中,侍候著趙恆喝了湯藥。

如今的劉娥已是母憑子貴,於大中祥符五年被正式封為皇后,母儀天下,趙恆一病,朝廷政事就掌握在她的手中了。

劉娥拿出手絹,輕輕的給趙恆擦拭了嘴角,說道:”陛下,小心身子,政事臣妾先幫著理一理,陛下且先安心養病。”

“嗯,皇后費心了,益兒呢。”

“益兒在資善堂讀書,官家是想喚他前來?”劉娥道。

趙恆點了點頭,劉娥忙打發內侍前去資善堂召趙受益來崇薇殿。

趙受益便是當初劉娥之侍兒李氏生下的嬰兒,如今六週歲了,大中祥符八年行了冠禮,封為壽春郡王。

一炷香後,白白胖胖,圓臉大眼的趙受益急匆匆的跑了進來,看到父親憔悴的躺在榻上,眼淚一下子湧了出來。

他爬上床榻,擁著趙恆的胳膊,抽噎道:“爹爹,你為何病了。”

趙恆慈愛的望著這個幼小的兒子,伸手替他擦去淚水道:“我兒莫哭,爹爹無礙,你已行冠禮,不可輕易落淚,近日書讀的怎樣了。”

趙受益道:“孩兒無用,只學了《千字文》、《雜字》這些,還未曾學四書五經、《論語》。”

趙恆笑笑:“我兒勿妄自菲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先打好基礎,切莫好高騖遠。爹爹已經老邁,終有一天大宋江山社稷的重擔將由你來承擔,切記要跟著師傅們好生讀書。”

“嗯,孩兒謹記爹爹教誨。”趙受益堅定的點點頭。

望著床榻上傾心交談的父子倆,侍立在一旁的劉娥神色莫明,對於這個孩子,她其實並沒有費太多心思,真正撫養趙受益長大的卻是後宮裡溫柔賢惠的楊淑妃。

趙恆或許意識到自己沒多少年好活了,翌日便召見了東宮講學的諸位教授面授機宜。

他雖然寵信劉娥,將朝中政事交於劉娥處理,但作為趙家子孫,他絕對不願意江山落於異姓之手。

唐高宗去世後武則天篡權的教訓歷歷在目,他必須加快對趙受益的培養。

說到趙受益的培養,就不能不提資善堂。

在東京汴梁皇宮東側有一座園林式宮殿,園內遍佈假山池塘,曲徑小道更是隨處可見,庭院中栽種著茂密的林木,堂內供奉著先祖的繪像,書房內一排排立著高大的書櫥。

此處最早是趙恆做開封府尹時的射堂,當時叫繼照堂。

大中祥符八年五月間趙恆便吩咐更名為資善堂,並斥資修繕,專供皇子趙受益讀書。

早在今年二月時,趙恆便令入內押班周懷政為資善堂都監,馮元、崔遵度和張士遜、孫奭為趙受益講學。

隨後又命楊懷玉、蔡伯俙、還有皇后劉娥硬塞進來的劉從德作為趙受益的伴讀。

孫奭是北宋經學家、教育家。他自幼讀經書,篤學成才,九經及第,宋太宗時入國子監為直講。

馮元年幼時便師從大儒孫奭習經,少年時便已有大成,大中祥符元年進士及第,傳聞他是“五經皆通”。

崔遵度,淡泊名利,與世無爭,掌史館十餘年。

張士遜則是太宗淳化三年(992年)進士,為人古板方正。

伴讀蔡伯俙和晏殊都是北宋赫赫有名的神童,蔡伯俙更是神童中的神童,他是福清南隅人,此時蔡伯俙名為4歲,實未及3週歲。

他應童子科考試時,父親揹著蔡伯俙到京城應試,門監戲謔蔡伯俙道“你騎父作馬”。

蔡伯俙頗有急智,當即回道“父望子成龍”,故人人皆稱之為神童,尤受趙恆的喜愛。

楊懷玉乃將門之子,是楊延昭之孫,楊文廣之子,老令公楊業和折老太君的曾孫,如今還剛出孃胎不久,襁褓裡的嬰兒哪裡能來伴讀,楊文廣便父代子職,伴讀趙禎。

劉從德麼,呵呵,那是皇后劉娥前夫龔美的兒子,耳報神一個。

…………

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八月初辰時中,壽春郡王進學時辰。

今日來給趙受益講學的是兵部郎中、龍圖閣待制孫奭。

晏殊還未正式到來,在這裡伴讀的便是蔡伯俙神童和楊文廣小軍門以及劉從德。

與民間孩童無異,孫奭開始教導的也是《千字文》這本蒙學的教材。

孫奭正講到:“俶載南畝,我藝黍稷,稅熟貢新,勸賞黜陟。”

他面向三個小孩,神色嚴肅道:“此話何解?先說前二句,“俶載”意為即始,“南畝”意為向陽的田地,此全句意思為:新年之時,即須春耕,先自向陽之地開始。後一句中的‘藝’便是栽種,意為:我等要種上黍稷。”

“後一句何解?稅者,賦稅也;熟者,黍稷成熟;貢者,上交於官府;新者,須新糧;官府存糧一存便是三年,故收糧務必是新糧,否則便爛於穀倉。全句意為:黍稷成熟之際,當上交糧稅於官府,且應當交與新糧。”

“最後一句甚是好解,前二字便是對百姓的獎懲,後二字是說官人的升貶,即核實納糧優劣,獎懲百姓,升貶官人。農為國之本,民以食為天,此四句便是勸解百姓應當注重農耕,交糧賦,天下官人亦應當以糧為綱。”

孫奭講的通俗易懂,趙受益聽的津津有味。

可他的三個伴讀表情便不一樣了,楊文廣是武將世家,對讀書識字不甚感興趣,聽著如同天書。蔡伯俙是曾經讀過,便心不在焉。劉從德卻是混日子過的,讀書也不上心。

孫奭也不管他們三個,問趙受益道:“郡王,老夫有一事欲問,《千字文》中既說要交糧納稅,為何官家今歲免除部分州府錢糧。”

趙受益忙答道:“今歲京畿、京東、京西、河北路蝗蟲肆虐,彌蓋郊野;七月,經過京城,延到江、淮,蝗蟲過境寸草不生,民生凋零,故官家減免稅賦,以慰民生。”

孫奭點點頭,臉有笑意,心下甚慰,皇子年齡幼小便懂得民生艱難,殊為難得,比那“何不食肉糜”之輩不知強上多少。

他又問道:“郡王說的不錯,眼下官家免租一事與《千字文》中一句關聯甚緊,那請問郡王,是《千字文》中哪一句?”

趙受益一時答不上來,便用腳踢了踢楊文廣,馬大哈的楊文廣本就非讀書的料,當即搔著頭皮噎住了,臉漲的通紅。

趙受益又斜睨蔡伯俙,蔡伯俙天賦異稟,自是知曉,可畏懼孫奭,不敢回答,兩個眼珠滴溜溜的打轉,就是不望向趙受益。

孫奭板起了臉:“郡王,溫故而知新方才是求學之道,怎可言帚忘笤?”

趙受益臉紅了,站起來拱手作揖:“學生萬分慚愧,請先生賜教。”

孫奭本是想訓斥於他,但看到趙受益俯首受教,便對著楊文廣道:“你速速與老夫站出來,郡王進學不勤,皆是爾等伴讀未曾與郡王一起勤加研習。”

楊文廣乖乖的站起來走到孫奭跟前,伸出左手來,孫奭拿出戒尺對著楊文廣的手掌“啪啪啪”便打了起來。

劉從德和蔡伯俙看著戒尺入肉,嘴角都抽蓄起來,彷彿打在自己身上一般。

趙禎眼望楊文廣頗為內疚,每次他讀書不勤,受罰的就是伴讀,一個個輪著被打。

孫奭打完後令楊文廣入席,又道:“郡王如不專心向學,日後必無治國之道,將來受苦受難的就是天下百姓。如同現下郡王忘卻所學,楊文廣便會受罪。”

孫奭此言甚有深意,趙受益趕緊施禮道:“學生受教了,多謝侍制提醒。”

孫奭點了點頭,然後解釋道:“郡王,官家免除賦稅,此等善行便符合第八句‘愛育黎首,臣伏戎羌,遐邇一體,率賓歸王’,郡王且說說此句是何意。”

趙受益趕緊答道:“此句說的是周朝年間,周文王和周武王愛撫、體恤百姓,四方族人俯首歸順,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天下百姓歸於王化,今歲官家免租亦是體恤我大宋百姓,贏取民心。”

孫奭笑著點了點頭說道:“郡王坐下吧,今日功課便要加上抄寫此句五十遍,作為皇子,須知百姓民生之艱難,祖宗基業之不易。”

趙受益本來松了口氣,聞聽抄寫五十遍,又焉了,御苑的果子可是成熟了,還想著去摘幾個,可孫奭是個嚴師,他不敢不從,想去摘果子定然是沒指望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