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阿狸·永遠站》裡說:

我們一生會遇到8263563人,會和39778人打招呼,會和3619人熟悉,會和275人親近。

生命是一個來來回回的過程,迎來送往是它的常態。

在此期間,我們會不斷認識一些人,也會不斷被一些人認識。

但最終,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抉擇,走上不同的道路。

若能遇到三觀契合、交流順暢的人,將是我們此生的一大幸事。但對於那些我們不願苟同、內心牴觸的人,也大可不必將就。

人生本就苦短,離開那些給你添堵的人,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儘量和以下3種人保持距離吧,這樣才不會被紛紛擾擾的俗事困擾。

負能量的人

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大衛·霍金斯經過對人類心理和行為的長期研究,得出一項結論:

心理能量對人的影響是不可思議的。

當正能量的人出現時,Ta的磁場會帶動身邊事物變得有秩序和美好。而當一個人內心充滿了負能量時,傷害的不僅僅會是Ta自己,也會讓周圍人的磁場變得紊亂不堪。

深以為然。

巖巖是我從小玩到大的朋友,曾經的我們無話不談,可現在我卻越來越想遠離她。

才30出頭的她,每次和我的聊天,總是只圍繞著家長裡短:老公賺錢少,孩子不聽話,婆婆又和她吵架……

她總抱怨鄉鎮小學的工資不高,毫無發展和晉升的機會。

可是去年,她卻放棄了去省城成都工作的機會。

她嫌省城那所私立學校的教學壓力大,上班還要求坐班,不像她現在,有課才需要去學校,沒課的時間可以自由安排。

疫情期間,她被圈在家帶娃,不停地抱怨太無聊。

我忍不住,給她寄了一些我家孩子讀過的英語繪本,建議她利用宅家的時間,好好給3歲的女兒進行啟蒙。

剛剛拿到繪本那幾天,她也很認真地教了女兒,可收效不大。

她慢慢鬆懈下來,不再給女兒讀任何繪本,直至把它們束之高閣。

她告訴我:“孩子還小,看不明白繪本,也聽不懂我講的是什麼!我費盡力氣,她也沒有多少反應,我還是等以後再教她吧……”

聽了她的話,我頓時語塞,感到一陣莫名的心寒。

原來,與負能量爆棚的人交往,即使你正能量滿格,也難以讓Ta做出絲毫改變。要是稍微不注意,你還可能被Ta侵蝕,所以還是趁早遠離為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古語云,久入芝蘭之室而不聞其香,久入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

充滿負能量的人雖然不壞,可是會在潛移默化中傷害到你,Ta骨子裡的怨氣、戾氣和喪氣,會不斷扭曲你對周遭事物的看法,一步步吞食掉你對生活的所有信心和激情。

沒有人可以活成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避免不了,但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正能量,遠離那些給你帶來負面影響的人。

愛管閒事的人

前幾天,在知乎上,網友小言發文吐槽了自己的小姑:

小姑是大家庭中最愛管閒事的人,除了每天在家族群中不停嘮叨,操心大家的吃喝拉撒之外,她還喜歡替人出頭做主。

前幾天,大姑家的表哥剛提出想要借錢買房,小姑就在微信群裡給各家安排上了借款任務。

小言只能借出來3萬,可小姑給她的任務卻是5萬。小言試著和小姑商量,可小姑直接在群裡懟她:

“你平日裡賺錢容易,多借一點出來怎麼啦?怕你表哥還不上嗎?”

小言被氣得說不出話來。

原來,因為疫情的影響,她已經好幾個月沒有收到工資了,以後會怎樣,她也不知道,她是單親媽媽,除了要養女兒,每個月還要還2000多元的房貸。

女兒7月份就要參加高考,之後的學費也還沒有著落。

更氣人的是,小言後來看到了表哥的借款清單,這次家人借出來的錢都不多,一般也就3、4萬。而懟她的小姑,家裡雖然有近百萬的存款,也不過借了5萬。

生活中,總會有那麼一些人,喜歡以熱心的名義去干擾他人的生活,他們常常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審視評論著別人的一言一行。

殊不知,這給他人帶來的不是福利,而是災難。

當我們不能去經歷他人的經歷,過他人過的生活的時候,也請尊重他們的選擇,不必妄加評論,更不要隨意指責。

英國作家狄更斯在《德魯德疑案》中說,最好的禮貌是不多管閒事。

能分清自己與他人的界限,不是分內之事不管,他人私事非邀請不管,才是做人的真正修養。

人生就是一趟通往未來的旅程,若是大家道同,則可同行一程,若是道不同,那就不相為謀。

不懂感恩的人

還記得“大衣哥”朱之文嗎?最近他家房門被踹的影片上了熱搜。

兩個肆無忌憚的壯漢,在一群圍觀鄉鄰的慫恿下,踹開了大衣哥家的房門,奪走了他想要留給自己的“尊嚴”。

那之後,大衣哥有些無奈地走了出來,似乎“道具”一樣,讓村民拍照炫耀,供他們錄影片賺流量。

這已經不知是大衣哥第多少次被他們這樣“壓榨”了,近年來,他幾乎都得在村裡人的鏡頭下度日,難得片刻的清閒。

自成名以來,大衣哥沒少為村民們“幫忙”:捐款為村裡修路、無償為鄰居表演、明知收不回還往外借錢。

他幾乎有求必應,可他對村民一心一意的回饋,卻沒換來他們的尊重和感激。

“人心不足蛇吞象”,指的就是這類人:

他們不僅不懂得記住別人的好,還反而利用別人的善良,去謀求更多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朋友小惠初到採購部時,因為工作較為清閒,總是很樂意幫同事忙,打掃衛生、領快遞、幫忙帶飯等都不在話下。

可是後來,她的工作多了起來,就沒有時間幫同事們處理雜事了。

這下子,大家對她就有了各種負面情緒,議論也多了、臉色也變難看了。

小惠覺得很委屈,幫忙的事並非她應盡的本分,可為什麼大家對於不能幫忙的她要如此刻薄呢?

心灰意冷的她,主動申請調去了別的部門,她說:“和不懂感恩的人一起相處,真的太傷心了。”

作家三毛說:“朋友之間,相求小事,順水人情,理當成全。過分要求,得寸進尺,是存心喪失朋友最快的捷徑。”

在不懂感恩的人心裡,最重要的只是自己的各種利益,他們忘恩負義的本性,讓他們自動遮蔽了別人給過的善意。

人生道路,艱險且漫長,與懂得感恩的人在一起,才不會讓自己的善良被辜負,這才是人際交往的最佳方式。

詩經說: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人海茫茫,若有幸能遇到與你目標一致、真正懂你的人,一定要真心去對待。

如果遇不到,也不必刻意去強求,人際關係重在質量,而不在於數量。

負能量的人,會像擋住陽光的那一抹陰霾,矇蔽你追求美好的雙眼,阻擋你追求自由和上進的腳步。

愛管閒事的人,就像時不時出現在你生活中的那些意外,總在你平靜的生活中掀起陣陣波瀾。

與不懂善念,不知感恩的人交往,猶如在泥沼中行走,時間越長,沾上的汙穢越多,越不利於前行。

人與人交往,既要有感情投入的廣度和深度,也要懂得保持該有的分寸和距離。

一輩子太長,要把愛留給真正懂你的人;

一輩子太短,別委屈自己跟不值得的人糾纏。

願你無論何時何地,總有知心人陪在身旁,開心時可同樂,消沉時可共訴衷腸。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