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諶的設計理念就是用一塊母模翻制大量的工作模具,壓力機造出來之後,隨著工作模具老化,一直更換工作模具就行!

工作模可能只能壓印幾百枚硬幣,到數萬枚硬幣,這與硬幣原材料的軟硬程度有關係,也與工作模具的強度與硬度有關係。確切來說就是硬幣的原材料越軟,壓制工作模具的強度和硬度越大,一塊工種模具就能夠更多壓制硬幣。衝壓的時候,在金屬板上開鑿一個與硬幣直徑相同的圓孔,將坯餅放入孔中,以防止在衝壓過程中坯餅由於受壓而延展變形。有齒邊的硬幣要求金屬墊圈內側四周要設計成齒狀,機器衝壓時,坯餅四周的齒狀和正背面圖案同時壓印出來,成為有齒邊的硬幣;周邊有字的硬幣則要使用四周刻字的工作模和分割開的金屬墊圈,然後透過液壓機將文字壓印上去。

劉諶最終確定的衝壓機設計,採用“曲杆動力”驅使衝壓頭上下移動來完成印壓。利用原模透過衝壓製成工作模需要數百噸壓力,壓印硬幣的噸位雖然小一些,但也需要相當大的壓力……

經過一番研討和實驗,硬幣衝壓模具和壓力機的事情,大致的方向上定了下來。

接下來的事情,就需要工匠們經過反覆的實驗,最終找到一種又快又好的法子,解決硬幣衝壓……

劉諶和眾人都相信,要最好的合金材料,經過衝壓制出來的硬幣,其精美程度一定是前所未有的……

當然如此的工藝,不是任何民間組織,隨便就能夠完成的,可以從防偽這一方面來說,可以說未來幾百年都是安全的。

提出比較早的是皇甫謐要求的青黴素萃取裝置,但是經過幾天的研究依然有許多難題亟待攻克;倒是衝壓裝置有了進展,僅僅用了五天時間,第一枚銅合金硬幣就被壓了出來!

當這種金燦燦亮鋥鋥的硬幣現在大殿上的時候,太子劉大壯正在主持早朝,劉諶雖然遠洋航行歸來,但他並沒有去上朝,而是依然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給太子……

大殿上的爭吵十分激烈,因為劉諶頒佈了一道聖旨,要求大漢四品以下的官員,但凡不是商人和工匠出身的,要下沉到營造廠和糧食生產社,或者長途販運的陸上海上商隊,參與勞動和管理工作,為期兩年!

現在朝堂上主要分三種人,一種人是純粹的傳統知識分子出身,這種人是讀聖賢書長大的,滿腦子都是聖賢的道理,行為準則都是以聖賢有沒有在書上說為準,在劉諶看來,大部分都迂腐可笑……他們的堅持,有一部分也是相當有道理的,當然這並不是他們有道理,而是先前說的本來有道理,他們在遵從而已。

這群人現在已經成了阻礙大漢發展的中堅力量!因為現在的大漢,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新事物,這些新事物,是先賢們從未見過,甚至想象不到的……

但這群儒生,他們總能在先賢的書中找出一些條條框框來套現在的事情,整天這樣不合禮數了,那樣有違孝道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總想著用他們的這些條條框框來改變這個世界,而從來不想著學會接受這些新事物……

當然讀聖賢書的這群人當中,有一群人,他們的思想隨著大漢的發展,一直在轉變,他們看到了劉諶給這個世界帶來的偉大變化,他們充分肯定了劉諶的卓越貢獻……

其中有一些人,他們已經看到了自身的嚴重不足,因為劉諶給他們開啟了這一扇門,讓他們看到了這個世界的廣博,也讓他們看到了這個世界學問浩如煙海!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們感到了學問不足的恐慌,也感到了面臨新形勢,他們卻束手無策的恐慌!有些天生比較敏感的人,他們就嗅到了這裡面的味道……

劉諶為什麼要創辦大漢書院?這是這些天生嗅覺就比較靈敏的人,首先提出來的問題。他們經過思索和探討,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劉諶覺得,現在的這個班底用著不夠趁手,劉諶要自己親手調教一批學生出來……

所料不錯的話,這群學生將來才是大漢朝廷的中流砥柱,因為他們所學的學問,完全是來自於劉諶的!

而劉諶有很大一部分學問,是這個世界上沒有的……

所以這群嗅覺比較靈敏的人,他們覺得要保住現在的權勢和地位,必須改變自己,要從學問和本領兩個方面去改變自己!要學著用劉諶的學問和思維去處理朝政,如此一來,才不會被劉諶拋棄。

而做出改變的途徑,就是到大漢書院去學習!現在的大漢書院,是劉諶的那三千金牌弟子中的一部分在執教!而現在實際上掌控大漢書院的是公主劉零菱……

當然現在的大漢書院也網羅了一些天下名宿,一開始的時候,這群人十分驕傲,每個人身上都有著嚴重的文人相輕的毛病,他們誰也不服誰!

如此就更別提那些和他們一起教授學生的、劉諶親傳弟子了!大儒名宿們,甚至覺得劉諶如此安排,是侮辱了他們。他們都很有情緒……

當然了,這些名宿大儒中,有一位文明天下的,他的名字叫做譙周!

這個老夫子,他顯然是一個人精!從一開始和劉諶接觸,他用了二十年時間,一直在觀察劉諶!

他得出的結論是:人不可貌相。

因為譙周本身還是個老神棍,他一度認為劉諶長成這樣的,透過面相,觀察那就是個短命相。但讓譙周覺得匪夷所思的是這個短命相的人,到目前為止還活著,而且他的容貌這些年來一直沒有發生任何改變……

整個大漢,似乎沒有人在乎劉諶到底有沒有變老,只有譙周這個老爺子,他不知道透過什麼手段,得出自己和劉諶早已經是該死之人,到目前為止都活得好好的……的這個言論,曾經受到很多人的指責和彈劾。

但劉諶認為,老爺子說的不錯,歷史上的劉諶和譙周,在這個年月裡確實已經死了……所以劉諶對這個神秘的老爺子還是有點兒好奇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