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

大理寺監牢內,楊天保獨自待在一間牢室之內,這間牢室打掃得乾乾淨淨,通風良好,沒有任何異味。

這是楊天保作為勳貴的優待,哪怕是坐牢,享受的也是至尊級別的待遇。吃食從外面送來的,與家中並無兩樣。不過,楊天保卻沒有安心,反而顧慮重重。

這件事本身可大可小,楊天保就是擔心,李世民興大獄,誅連無辜。就像漢武帝時期的巫蠱之禍一樣,漢武帝難道不知道弄一個小木人針釓不能害死人?

如果真能這樣害死人的話,要軍隊幹嘛?直接把所有人的生辰八字刻在木人上,看誰不順眼就扎誰?

天下盡在掌握之中。

但是,劉徹還是發動了巫蠱之亂,最終死傷十數萬人,丞相公孫賀家族、衛子夫的兩個女兒、衛太子劉據全家。在老程看來,這場巫蠱之禍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傳承太子之位。

在漢初那個政治環境中,大漢以孝治國,從呂后開始,就有了太后干涉政治的原因,劉徹自己有著親身休會,他登基之後,當了十五年木偶,這才擺脫竇太后與王娡對於朝廷的控制,其中的艱辛他非常清楚。

劉徹的出發點當然是好的,就是為了打擊衛子夫一系的勢力,為劉據登基剷平障礙。衛子夫是聰明人,在公孫賀(衛子夫的妹夫)和女兒、女婿、以及衛青麾下將校先後死難後,她已經琢磨出味道了,於是劉據決定造反,衛子夫將手中的車輛、甲冑、兵杖送給劉據使用。

哪怕劉據死了,衛子夫自盡,凌駕朝廷之外的外戚集團衛霍集團,最終煙消雲散。然而劉徹並沒有罷手,他立劉弗陵為皇太子,卻在臨死之前,賜死劉弗陵的生母鉤戈夫人。

劉徹的目的最終還是成功了,他保住了漢朝皇權,避免外戚干政。

李世民與李建成鬥了九年,誰是李建成的人,他甚至比李建成更清楚,到底是誰給李建成上諡號?

絕對不會是楊天保這個粗鄙武夫可以做出來的,如果是魏徵他反而更可信。

現在最怕的就是山東世族門閥利用這件事,擴大影響,打擊他的威信。這並不是李世民上綱上線。而是作為一個皇帝,必須統一全國思想,對於陽奉陰違的異已份子,必須堅決打擊,絕不手軟。

在李建成擔任太子時代,朝廷與世族門閥的矛盾還沒有激發,還沒有真正的撕破臉,追諡李建成、抬高李建成的政治地位,就是挑釁李世民的統治地位。

皇帝為了天下,為了統治,這可是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的,在清朝入關之後,大規模的武裝抵抗結束之後,特別是剃髮易服,引起漢人嚴重不滿,當時人們面對屠刀,已經嚇破了膽

不敢明面造反,開始利用文字流傳反清思想,於是,清朝貫穿三百年的文字獄開始興起,除了個別事件以外,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捕風捉影。

死傷多少人,這還是其次,關鍵是一旦文字獄興起,就會禁錮思想,這才是最致命的根本。

不過,楊天保現在被禁止探視任何人,他也無法傳出訊息,這讓他有心無力,更加無奈。

楊天保被抓進來之後,既沒有提審,也沒有過堂,一切都透著詭異。

……

漢王府,漢王李元昌做賊心虛,哪怕楊天保被抓之後,他非常開心,也沒有敢放肆,而是命漢王府護軍,日夜巡視王府。

馮少東轉了一大圈,根本無法神不知鬼不覺的淺入漢王府。就在馮少東正在為難的時候,突然,兩輛豪華馬車在七八名護衛的簇擁下從巷子口駛進來。

馮少東都好奇的爬在遠處的屋脊上,前看著這幾輛馬車停在眼前,馬車停下,馬車上下來一名身材肥胖如球的男子。

男子下車,來到門前,一名隨從輕輕敲響木門。

時間不長,漢王府後門開啟,出現一名身穿漢王府僕從裝的小廝,小廝疑惑的望著眾人:“你們是誰?”

胖男子滿堆笑道:“請稟告林挺禮林管事,利州安富貴來訪!”

小廝砰一下關上門。

馮少東正準備離開,突然心中一動,他看到在燈光照耀下的馬車上出現的紋路,利州安氏。

利州安氏是巴蜀有名的茶葉商人,隨著楊天保以奶茶的方式推出茶葉,這讓這個時代茶葉開始消費量大增。楊天保那點茶葉,甚至不能滿足長安一成百姓的消耗,所以大量巴蜀茶葉商人開始湧向長安。

而且茶也有向茶磚方向發展,這個利州安氏前段時間,四處找門路,就是想掛靠在一家權貴門下。巴蜀的茶葉運到長安,成本其實不低,可是無論東市還是西市,市署都會課以稅收。

由於王公貴族都有免稅的特權,很多商賈會掛靠在王公大臣名下,以求避稅。

果不其然,時間不長,漢王府後門再開啟,那名林管事與安富貴交談一番,開始開啟後門,不過後門太窄,馬車根本就進不去。

幾名王府僕從出現來到馬車前,從後面那輛馬車上,抬下四隻大木箱子,看上去非常沉重,而且行走間還有嘩嘩的銅錢碰撞聲響起。

馮少東看到這一幕,頓時有了一個主意。

他悄悄在隨從面前低語一番,隨從快回離開,就在林管事送著安富貴離開的時候,小巷子又出現一馬車,還有四五名隨從。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馮少東則沾滿了鬍子,充當江南客商。

“林爺且慢!”

林管事疑惑的望著馮少東道:“你是……”

馮少東笑道:“林爺,在下江州布商吳次仁,聽聞漢王樂善好施,江州吳氏想投效,還請林爺行個方便!”

說著,馮少東不著痕跡的將一枚藍天玉玉佩塞進林挺禮的手中。

林挺禮入手,就知道這塊玉佩價值在萬錢以上,對於林挺禮來說,這相當於他滿年的俸祿。

其實這種掛靠,兩方都有利。

商號所賺的錢,會分給王府一份,王府多了一份收入,當然商號會不交稅,收益更大,這樣以來,除了國庫減少稅收之外,也算是皆大歡喜。

林管事尋思著馮少東既然出手如此大方,那麼他還想要好處。

林管事沉吟道:“這個……不太好辦啊!”

馮少東道:“吳氏商號每年會在長安銷售布帛八千匹!”

《文獻通考》記載,“關市之稅,凡布$、什器、香藥、寶貨、羊轟,民間典賣莊田、店宅、馬牛、驢驟、橐束,及商人販鹽茶,皆算。有敢藏匿物貨,為官司所捕獲,沒其三分之一,以其半異捕者。販繁而不由官路者罪之。有官須者十取其一,謂之抽稅。

首先,有關市之稅,分為過稅和住稅兩種,過稅主要針對透過關卡的商販徵收;住稅則是收取自城內的市中進行交易的商人。據《文獻通考》記載:“關市以下,則非地賦,亦非口賦,乃貨物之稅也。關市者,貨之所聚,故有賦,如後世商稅是也;山澤者,貨之所出,故有賦,如後世榷鹽、榷茶之類是也。”

按照馮少東所說,八千匹布帛產出的稅收,其實是住稅,既所在州縣所收,以及行稅,加在一起,一年要交一千零二十四匹布帛,約合產出的八分之一略高。

林管事一聽這,就知道這是一個大戶。

一千多匹布帛,價值相當於於三千多貫錢,按照五五分賬,王府可以進賬一千五百貫,對於李元昌而言,這是一筆巨大的收入,他作為外院管事,功勞是大大的,可以在李元昌面前獲得重視。

林挺禮略作思考,就道:“如此干係重大,某做不了主!”

馮少東有些為難的道:“若是漢王府不方便,那在下只好去蜀王府看看!”

馮少東假裝要走,林挺禮倒是慌了。

他不是不能辦,這本身不是大事,就是他職權範圍內的事情,幫助王府增加創效,遇到這種好事,他怎麼可能把肥肉拒之門外?

更何況,江州吳氏也不敢欺騙漢王府。

林挺禮一邊將馮少東請進後院,在後院廂房內看茶,隨即讓人擬寫契約,一邊通知李元昌。

就要林挺禮離開之後,馮少東朝自己的隨從使個眼色,隨從會意,抱著神位牌,假裝出上茅廁,趁機將神位牌藏在漢王府的佛閣之中。

雖然說花費六七百貫,對於楊天保來說,這個生意做得實在太值了。

李元昌喝得有些醉了,哪有心意管這些破事,大手一揮。

林挺禮與馮少東簽下契約,隨即馮少東讓人送來大量布帛,從此江州吳氏布商,就掛在漢王府名下,而江州官府和長安市易司,都不能向他們收稅。

只有行商的人才知道,明面上的稅,其實並不算太重,至少比網路寫手稿費稅低多了,然而,真正難辦的還是各地的小吏,他們拿的才是大頭。

馮少東離開後,剛剛來到軒天下,還沒有來得及向楊天保彙報,就看到軒天下此時的人明顯多了不少。

馮少東暗暗警惕起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