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撬開他的嘴

楊天保領著郭炳兮走進城管大隊,來到城管大隊後院。

楊天保食指搓著拇指,道:“你還沒有弄明白真正的問題!”

郭炳兮不解的望著楊天保。

楊天保笑道:“你只要開口,他就會知道,他會放過你嗎?”

“那個提牢主事,我也不做了,我這幾年來弄到不少錢,足夠一家人花銷!”郭炳兮道:“你給我弄一套驗傳,我離開長安城!”

楊天保沉吟道:“沒問題,你先回答我幾個問題。”

“你問,我知道的都告訴你。”郭炳兮不過道。

楊天保低著頭,問道:“賣給馮少東刀的人,應該就是真兇或者幫兇,他是誰?”

郭炳兮道:“那個小青年是漢王的人,好像叫什麼王超!”

漢王,原來是他?

怪不得,李婉寧早就猜測是他了,只是當時楊天保還以為此事過去了。楊天保的呼吸有點急促,努力平復了一下心情:“那你知道這個王超在哪嗎?”

郭炳兮一怔,隨後苦思了一會,謹慎道:“具體他在哪,我也不清楚,只不過好幾次我都在長壽坊看見他。”

“長壽坊?”

楊天保疑惑的問道:“漢王府也不在長壽坊,他去那裡做什麼?”

郭炳兮搖搖頭:“這事我不太清楚!”

就在楊天保準備離開的時候,郭炳兮突然道:“我想起來了,他好像是去長壽坊東街八巷,那裡有一家暗門子!”

成了!

知道這些就足夠了,楊天保已經有十足的把握找到王超,於是不再理會郭炳兮。

郭炳兮等到楊天保走出了好幾步才反應過來,追上前去問道:“現在可以把我的家人還給我了吧?”

楊天保抬頭看了看郭炳兮,眼神裡帶著一絲嘲弄“呵呵”笑了一聲,頭也不回的走了。

打了我的人,還想當什麼事都沒發生過?

做夢去吧!

郭炳兮徹底傻眼了,居然這麼不講信用?說好的讓局長不打報告呢?氣憤了一陣,他突然想到楊天保根本沒承諾過。

抓一個王超的事情,自然不需要楊天保親自動手。

慕容雲和幾名影衛趁著還沒有宵禁,就前往長壽坊。

原本楊天保以為李婉寧會帶著百草堂的孩子們上課,然而他錯了,此時百草堂一個學生都沒有,此時百草堂經過楊天保勢力的擴充,他的部曲、城管子弟,還有工坊子弟,人數足足有三四百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幾乎有一所小學堂的人數多了。

天氣越來越熱,又沒有空調,在教室裡上課是非常痛苦的煎熬。李婉寧看著學生們汗流浹背,於心不忍,就讓六斤準備酒水,犒勞教師們,而她則帶著眾孩子在城管大隊院裡子玩。

這些年齡不大的熊孩子們,都玩瘋了,爬樹的爬樹,下湖逮魚的逮魚,根本就不用教,他們玩得不亦樂呼。

這年頭普通人家想買點肉吃實在太難了,很多人一輩子只買過一兩回肉甚至沒有買過一回肉,想吃肉就只好自己動腦筋,到田裡抓只田鼠或者抓條泥鰍,湊合著解解饞。

這些孩子小小年紀就跟著家人幹這活,業務熟得很,一抓一個準。

有的孩子在池塘裡捉魚,有的挖泥鰍,也有的逮黃鱔。

看來每一個熊孩子都有一顆貪玩的心,不貪玩的孩子是不正常的孩子。

就在這時,一名虎頭虎腦的孩子跳下樹,貓頭腰尋找著什麼。六斤輕手輕腳的跟在後面,一臉緊張。

這時,草叢裡露出一截尾巴,六斤還沒有反應過來,那個孩子已經閃電般出手,一下子就抓住了那條尾巴,將它提了起來,歡聲叫:“哈哈,大豐收啊!這傢伙可頂了幾十條泥鰍了!”

李婉寧呆滯的看著一條長達五尺有餘的、幾乎比她的手臂還粗的蛇,在孩子手裡奮力的扭動著身體,整個人都僵在那裡了。

那名孩子一把抓住蛇的頭,大咧咧的對六斤說:“娘子你就放心吧,它沒有毒的,而且很肥,可以煮湯……”

話還沒說完,李婉寧已經反應過來了,發出一聲慘叫:“蛇!蛇啊!”

那條可惡的蛇很配合的朝她吐出紅色的信子,嚇得她往後蹦出好幾尺,捂著臉一路哭喊著朝楊天保衝去。

那名孩子急忙解釋道:“不用怕,別怕,這蛇傷不了人的!”

他掐著他的戰利品的三寸去追李婉寧,他越追,李婉寧就跑得越快,都連滾帶爬了。毫無形象。不光是李婉寧,當看清楚那個孩子手裡那條蛇之後,連蘇音音、六斤也尖叫起來,河灘上雞飛狗跳。

楊天保上前,一把摟住李婉寧,一邊對孩子道:“拿來!”

“不給!”孩子倔強的將蛇背在身後道:“這是我抓的,我的……”

楊天保看著這一幕,無奈的說:“得,這一天下來,這些孩子就該玩瘋了,到時候可沒法管了。”

李婉寧搖搖頭笑:“不至於啦,他們聽話得很。我倒是覺得時常帶他們出去玩玩對他們有好處。”

楊天保越發的無奈:“反正不管對不對,你都是向著他們……”

楊天保好不容易扯掉了纏在李婉寧身上的熊孩子,讓孩子們排隊,在各自的班長的帶領下朝食堂進發。

李婉寧指著滿地的魚簍道:“這是孩子們的成果,你不要浪費!”

楊天保伸頭一看,這些魚簍裡的鯉魚都有四五斤重,個個長得肥大。唐朝筆記小說《酉陽雜俎》明確記載: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鯉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意思是說:唐王朝國姓為李,所以老百姓不能吃鯉魚,如果不小心從水裡打了上來,要趕緊喊幾聲赤鯉公,然後放生。誰敢販賣鯉魚,被官府抓住打六十大板。

不過,法律歸法律,一道律法畢竟管不住全國人的手和嘴,人們想吃還是照樣吃,這在一些文學作品中多有記載,而且是吃法各異。

王維《洛陽女兒行》:“洛陽女兒對門居,才可顏容十五餘。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鱠鯉魚。城中相識盡繁華,日夜經過趙李家。誰憐越女顏如玉,貧賤江頭自浣紗。”詩中吃的是生魚片。

白居易《舟行江州路上作》:“船頭有行灶,炊稻烹紅鯉。飽食起婆娑,盥漱秋江水。平生滄浪意,一旦來遊此。何況不失家,舟中載妻子。”詩中喝的是鯉魚湯。

權德輿《酬陸三十二參浙東見寄》:“驄馬別已久,鯉魚來自烹。殷勤故人意,怊悵中林情。茫茫重江外,杳杳一枝瓊。搔首望良覿,為君華發生。”詩中吃的是清燉鯉魚。

唐朝也不准許百姓殺牛,然而,程知節家中每年都摔斷數十條牛腿,牛腿斷了,自然可以光明正大的殺,至於怎麼斷的,那就不好說了。

楊天保看著這麼多肥美的鯉魚,忍不住有些技癢道:“今天我給你做道糖醋鯉魚嚐嚐。”

李婉寧倒也沒有說“君子遠庖廚”之類的話,而是給楊天保打下手。

楊天保拿著菜刀,用刀背砰砰砸著魚頭,那些鯉魚瞬間就抽搐著死去,鮮活的鯉魚,烹飪起來很是簡單,其他廚師則按照傳統的做法,燉魚,熬魚湯。

李婉寧幫助楊天保去魚鱗,看著她手法嫻熟的樣子,楊天保好奇的道:“不是不讓吃鯉魚嗎?看你的樣子,應該沒少吃?”

“人要是餓狠了,連土都吃,何況是魚?”

李婉寧不由得想起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後,那幾年她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為了生活,她和六斤就在皇宮裡捉魚,雖然會被捱打,然而六十藤條打不死人,卻能餓死人。

楊天保不解的道:“你是公主啊,怎麼會缺吃的?”

“呵呵!”李婉寧臉上笑著笑著,突然紅了起來。

楊天保不瞭解李婉寧的過去,看著她突然流淚,不禁慌了。“對不起,我說錯話了!”

李婉寧擦擦眼淚:“沒事!”

李婉寧鯉魚的魚鱗去掉,習慣性的拿著一根木棍將魚串起來,在皇宮的時候,她大多數都是用火燒著吃,有的時候,害怕別人發現,就生著吃魚。

楊天保則將鯉魚改刀,然後外面糊著一層麵粉糊糊,等到鍋裡的油燒熱,就將整條魚放進鍋裡過油,直到鯉魚炸得焦黃,這才把鯉魚揮出來。

由於沒有西紅柿,做糖醋鯉魚的糖稀就差點什麼,不過直接用糖和醋調好汁,澆在炸好的鯉魚上面,酸酸甜甜,焦焦脆脆,非常可口。

不過,還沒有等楊天保開吃,一大幫小屁孩開始圍上來了,他們嘰嘰喳喳,歡呼雀躍,面對新式的食物,他們更加有興趣。

楊天保無奈的把糖醋鯉魚讓給孩子們。

眾孩子吃飯,簡直如同打仗一番,吃得那叫兇猛,就連拿著勺子的大廚也感嘆:“這幫小子太能吃了,一天最少三斤飯!”

楊天保望著眾孩子吃飯,彷彿回到後世,在後世那些孩子挑三揀四,都是讓大人們哄著吃,現在這些孩子,根本就不需要哄,個個狼吞虎嚥,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快速清掃著自己面前的食物。

無論是大塊的肥肉,還是蔬菜,他們都是來者不拒。

等到孩子們吃完飯,他們又拿著自己的餐具,排著隊開始洗餐具,當然簡直就是打水仗,弄得一片狼藉。

就連李婉寧身上也濺了不少水花。

就在天色完全黑下來的時候,慕容雲帶著幾名扈從,駕著一輛馬車,緩緩來到城管大隊。

慕容雲向楊天保道:“幸不辱命!”

楊天保點點頭道:“撬開他的嘴!”

事實上,這件事非常難辦。作為一品親王,漢王李元昌一般罪名弄不倒他。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