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新冠肺炎抗爭的戰“疫”中,作為醫院的“抗疫視窗”,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門診部全體人員堅守崗位,奮戰一線,積極做好疫情防控等各項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自新冠疫情以來醫院高度重視防控工作,分管門診工作的沈楊副院長快速反應,統籌佈局特殊時期門診防控措施,及時調整診區設定,開闢臨時診室和緩衝候診區;不斷最佳化診療流程,前瞻性地將預檢分診環節前移至醫院第一入口處,並在全院範圍內整體調配人力資源保證重點部位的人力需求,最大限度的防止人員聚集,避免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安全。

2020年1月23日,大年二十九,意味著久違的長假即將到來。尤其對於每週只有半天休息的門診人來說,這三天假期太“奢侈”。疫情就是命令,當天下午3點半門診部接到醫院緊急通知,為減少交叉感染,次日起急診內科搬至內科診區開診,門診負責24小時分診排班。當門診部副主任張磊把春節應急值班通知發到微信群后,短短10多分鍾,護理組、一站式服務檯等主動報名,羅學紅主任、朱麗梅護士長搶著承包了大夜班。財務科、藥學部、檢驗科等相關部門配足人力,全力支持春節應急值班。

為籌備門診有序開診,春節假期,沈楊副院長和門診部副主任張磊、周迎宏沒有休息過一天,現場調研、規劃。制定篩查表、預檢分診流程,重新佈局診室,更改診區調整後的指引和標識,重新安排崗位排班,將工作做細做實。沈楊副院長每天到門診各區域現場巡查,關心醫務人員防護、診療區域感控消毒、患者是否排隊等關鍵問題,並隨著疫情發展不斷尋求新思路,克服困難,將各項防控工作落到實處。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分工不同,但每個人都好比一顆顆螺絲釘,忠於職守,任勞任怨。負責預檢分診的戴天蘭,每天戴N95口罩長達8小時,穿著防護服戰鬥在預檢分診的第一線。恰逢寒冬時節,戶外寒風凜冽,但她堅持為患者測體溫、陪護發熱病人就診。N95口罩壓得臉都不能碰,再苦再難,她都沒有喊過一聲累,還主動申請週末也不休息;為縮短病人等候時間,一站式服務檯人員每天早上7:20到崗,還要兼顧篩查臺和一站式服務兩邊的工作;急診內科調整至二樓時,在人手緊張的情況下,內科護理組的雷平、範燕臨、李月以及陸麗君,儘管身體素質較弱,但也堅持完成中午連班。

為更好地完成篩查工作,在護理部的協調下日間病房、整形外科病房給予門診部大力支持。護理組也充分挖掘人力,幾乎每人都參與了篩查工作。

門診護理組上下一盤棋,統籌安排,順利度過了門診最困難的防疫階段。在內科門診調整至五樓專家門診後,趙清貧、韓豔、劉軍平放棄過年休息,第一時間到崗。由於病人較多,護理外科劉月芳、馬東平、趙翠芬、張婷,注射室周偉芳、孫玉麗等聞訊後前來支援。

在門診恢復後,為了避免人員聚集,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確保病人就診時的安全,護理組連晚召開護理視訊會議,商量措施和對策。除繼續加強各級人員防護以外,小喇叭、警戒線、傳單統統都派上了用場。“加強培訓很重要。我們進行了網上培訓和授課,練習防護衣的穿脫流程……”張磊說。

隨著疫情防控的進展,醫院各科室主任、臨床醫生、護理部的應急隊員,紛紛加入預檢分診行列。醫務處、護理部、感染管理科等部門每天到一線指導工作,總務處兩天建成分層掛號收費處,宣傳部連夜製作通知標識……為抗擊疫情每個部門都毫無怨言,為維護門診正常診療秩序而傾盡全力。

同時,機關後勤部門和臨床服務中心的黨員、幹部、志願者等主動請纓,到門診區域開展志願服務,成為疫情防控期間各項臨時舉措順利實施的堅實後盾。

現在國內疫情日趨平穩,但防控不能有絲毫的鬆懈。對於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作為“抗疫第一線”的門診部定會嚴防死守,嚴格分診阻擊疫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這場硬仗。

……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無數白衣天使義無反顧奮戰在抗疫一線。在白衣戰士之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近距離接觸病毒,卻常常是無名英雄,他們是行走在刀尖上的防疫尖兵—檢驗科醫生。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是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之一,作為這場戰役中的“偵察兵”,中大醫院檢驗人無懼風險,迎難而上戰疫情。

生命重於泰山,防控就是責任。中大醫院檢驗黨支部聽從指揮,積極響應醫院黨委和黨支部的號召,主動請纓奔赴抗疫前線!

與此同時,為了能夠及時、高效、精準地檢測新冠病毒,醫院檢驗科於2020年1月31日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檢驗科副主任束國防以及楊傳坤兩位共產黨員,牢記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敢於衝鋒陷陣做表率,主動要求加入新型冠狀病毒檢測一線工作,在抗新冠肺炎鬥爭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時間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為了築牢防線防止疫情擴散,檢驗科及時開展病毒檢測工作。1月28日開始裝機,僅用24小時即裝機完成,1月30日在陳明副院長、李玲院長助理的協調下,接受江蘇省疾控中心及衛健委專家的核查,並獲得新冠核酸檢測資質授權,31日開始檢測,至今已完成近4000餘例檢測工作。

針對新冠病毒高傳染性的特點,在前期培訓中,檢測人員完成了手衛生消毒、防護裝備穿戴等生物安全培訓和實戰演練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提取、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擴增等多項核心技能培訓。

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是不可或缺的確診標準。檢測人員嚴格按照《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室檢驗及生物安全操作指南》《2019新型冠狀病毒相關實驗室檢測的生物安全指南》等一系列的檔案要求展開工作,不斷最佳化檢測流程,專業規範,保證結果精準可靠。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檢驗人員面對氣溶膠被感染的危險,無所畏懼。因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必須在專門的負壓PCR實驗室操作,所以檢驗人員需採取三級防護措施,全副武裝,穿連體防護服、護目鏡、N95口罩、雙層乳膠手套。整個準備過程需要1—2小時,工作期間不能進食、不能去衛生間,承受的困難難以想象。

為保證第一時間完成標本的檢測,檢測人員堅守崗位,加班加點,從早上九點開始檢測到晚上十一點,最多一天完成近300例的標本檢測工作,若是遇到可疑結果,更是忙到凌晨一兩點,對其進行複查,務必保證結果的準確性,為臨床診療提供及時快速的依據。一個班次下來,檢驗人員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臉上也留下了一道道的壓痕。

面對陌生的病毒和突然擴散的疫情,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檢驗科主任吳國球緊急動員和部署,制定應急預案;蘆慧霞、束國防、張敏等主任分工明確,科室各專業組反應迅速,根據《急診檢驗能力建設與規範中國專家共識》,為發熱門診患者提供快速準確的急診檢驗指標:血常規、C-反應蛋白、降鈣素原、凝血功能、生化指標(電解質、肝腎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譜),心肌損傷(或CK-MB)和心衰的標志物(NT-proBNP/BNP)等,為臨床及時、準確地完成新冠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篩查和鑑別提供重要的實驗診斷依據。

同時,為了應對急診手術用血,輸血科在血液制品極端稀缺的情況下,各方組織,積極協調,保證新冠疫情下急診手術的開展。

冬春季正是流感高發的季節,為了排除由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等病毒引起的肺炎,在裝置科李國昭主任、採購中心張群主任的積極配合下,緊急採購裝置和試劑,微生物工作組迅速開展流感病毒組套專案,有效篩查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為臨床醫生鑑別新冠肺炎、精準施策提供有力的依據。直面病毒,抗疫尖兵!中大檢驗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病毒面前築起一道道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防線!

……

在“抗疫勇士”的背後,有這麼一群人默默付出,為他們保駕護航。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院領導嚴密部署和指揮下,臨床醫學工程部、總務處、安保處等部門積極響應,克服種種困難,保障醫院日常工作正常執行,為抗擊疫情工作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疫情期間,臨床醫學工程部做好相關應急工作安排,全力配合醫院做好防控工作。作為醫療裝置保障部門,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臨床醫學工程部按照流程第一時間採購了一批疫情防控專用醫療裝置,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臨床醫學工程部李國昭主任未雨綢繆,在春節假期裡就安排大家不斷聯絡各家裝置供應商,積極購置呼吸機、測溫槍、負壓轉運倉、空氣消毒機等裝置。由於公司無人送貨,醫學工程部均安排人員開私家車上門取貨,平均每天要跑3-4趟。

春節期間,急診輸液室及部分臨床科室需緊急安裝空氣消毒機,但因疫情影響,公司安裝人員無法到場安裝,臨床醫學工程部自己想辦法解決安裝問題;因空氣消毒機數量不足,醫學工程部將壁掛式的消毒機改裝成移動式消毒機,方便隔離病房使用;因紫外線消毒車貨源緊張,工程師們為援鄂醫療人員自制紫外線消毒燈。

1月31日大年初八在院領導帶領下,臨床醫學工程部組織移動CT的採購調研,為抗擊疫情提供裝置支援;為支援醫院新冠病毒篩查的開展,保證檢驗科完成病毒篩查所必需的“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檢查,2月4日臨床醫學工程部組織視訊會議,談判購置相關裝置。除外,臨床醫學工程部響應醫院號召,積極報名測溫志願者工作。

疫情來襲後,臨床醫學工程部全員取消休假,時刻做好為臨床一線工作服務的準備,深入發熱門診、急診、隔離病房一線,積極保障醫療裝置正常有效執行,為醫院抗疫力量添磚加瓦。他們用自己的行動默默守護著醫療裝置的正常運轉,用另一種方式,守護生命。

2020年元宵節的清晨,當大家還在睡夢中時,中大醫院總務處的大院裡卻已熱火朝天的忙碌了起來。接到院領導的緊急通知,要求總務處準備一批赴鄂人員的生活物資,但出征人數未定,出征時間也未定,隊伍隨時都可能出發。時間緊,任務重,總務處領導立即組織相關人員根據出征隊伍的需求制定詳細的生活物資採購明細。小到一根牙刷,大到一個28寸的行李箱,共羅列出90多種生活物資,並做好220人份的物資準備。

為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數量龐雜的生活物資的採購,總務處處長朱敏生將採購物資的任務進行了分配,總務處相關人員兵分三路,按各自的明細清單分別進行採購。雖然2月的氣候寒冷、潮溼,但大家早已將這些拋至腦後,奔赴到南京的各大商場、超市。由於疫情的關係,很多商場、超市都已關閉,為了儘可能的採購到每樣物資,科室人員騎著電動車,穿梭在南京城的大街小巷,經過一整天的緊張採購,零小的的生活物資已備齊。而衝鋒衣、行李箱等大件物資由於需求數量較多,品質要求較高,商場和超市都無法滿足需求。更難的是為了達到出征隊伍整體一致性的要求,所購服裝、箱子等物資的顏色和型號必需相同。

一時間採購任務陷入了瓶頸,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透過各種渠道找到了相關物資的生產廠家,並通知廠家連夜備貨。等不及物流運送,次日早上8點,由院辦直接派出車輛前往廠家的倉庫提貨,經過兩個多小時的努力裝運,終於將所有物資運送到位。

物資採購完成後,總務處立即組織全體科室成員以及其他兄弟科室成員集中對物資進行分裝打包。他們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快速高效地完成了220人份出征物資的分裝。

你們衝在危險的第一線,我們做好你們的後方保障。疫情之下,每個後勤人有信心有能力協助一線打好這場疫情保衛戰。

作為南京定點收治新冠肺炎的醫院之一,疫情以來中大醫院高度重視,院長滕皋軍、黨委書記郭小明多次現場辦公、緊急部署,要求加強醫院內部防控,減少院內人員流動。安保處根據醫院要求,多次防疫工作調整保安崗位設定,確保防控工作無漏洞和死角。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封閉部分出入口是重中之重的任務。僅保留1號門、3號門作為進出通道,對進入院內人員進行全面篩查,加強出入人員管理,尤其是陪護人員的管理,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院區,無證人員一律不得進入住院部。

同時,安保處紮實做好醫院多個體溫監測點工作。安保處徐靜靜對測溫志願者進行培訓、排班,並負責領取、發放防護用品等工作。測溫工作開展以來,共動員醫護人員500餘人,排班1600餘人次,儘可能地避免院內人員交叉感染。

疫情以來,安保處深入一線,發熱門診、隔離病房、急診等區域需要保安24小時值守,轉診疑似患者需要保安維持秩序,急診內科搬遷後需要增加安保力量……哪裡需要他們,他們就去哪裡!

舍小家顧大家。大年二十九,安保處副主任徐晨峰給老家的父親去了個電話:“爸,本來答應年三十回去陪您吃年夜飯的,可是現在疫情發展並不太樂觀,我明天可能回不去了,對不起!”電話另一頭的父親半天沒說話,最後只說了一句:“回不來就不回吧,工作要緊,做好防護!”有了徐晨峰副主任的表率,科內其他人員也紛紛取消休假。已開始調休的苗鈞放棄休假,提前歸隊。很快安保處辦公室5名工作人員,取消休假,從大年三十起就堅守崗位、奮戰一線,堅決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 “戰鬥”,時刻準備與新冠病毒鬥爭到底!

春節期間,防疫物資異常短缺。大年初四,安保處徐晨峰副主任得知臨床一線急需護目鏡,立即發動田俊偉、李毅連夜採購1900個護目鏡。為確保次日早上8點開診後醫護人員能及時領到防護用品,凌晨6點徐晨峰等開車去商家倉庫,將1900個護目鏡順利送至醫院。

3月12日開始門診全面實行預約掛號,安保處黨員同志主動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作為志願者到門診一線手把手教患者網上預約掛號,為患者解疑答惑,受到一致好評。

警醫聯動,強強聯合。疫情管控確保了醫院內部人員及出入院患者、家屬的安全,但由於部分人員不理解、不配合,引發了矛盾糾紛。為了能及時處置、化解矛盾糾紛,安保處向轄區派出所及交警五大隊求助,共同設立警醫聯勤崗,使安保工作更加高效,院內秩序趨向穩定。

另外,醫院附近停車場均因疫情處於關閉狀態,停車難困擾了每一位職工車主。在校院領導支援下,將東南大學丁家橋校區操場作為疫情期間臨時停車區。安保處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停車證登記發放,並協調車管員進行24小時值守等工作。每天七點前到崗,引導職工車主進入臨時停車區,解決了大家的後顧之憂。疫情面前,沒有人是旁觀者。正是因為後方的嚴防死守、辛勤付出,才讓前方的“抗疫勇士”安心、放心地勇往直前、無所畏懼。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