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疫情,全國人民上下同心,聯手共建戰“疫”防線。東南大學面向團員青年開展“東南大學信仰公開課一一戰‘疫’雲講演”活動,為同學與市民答疑解惑,共同戰“疫”。

2020年4月14日晚9點,東南大學2020信仰公開課一一戰“疫”雲講演第三十四講開課,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放射科技師陶秋成作為主講人為東大學子與南京乃至全國的觀眾帶來了題為“戰‘疫’下的CT室”的直播講演。對就醫患者進行分類。醫院作為人群密集地,為防止交叉感染,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對前來就醫的患者進行了分類排查。

14天內是否有湖北旅遊史,或者有與湖北歸寧人員接觸史;14天內是否接觸過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14天內是否與疑似患者近距離接觸;是否接觸過群體發熱人群;本人是否有過發熱、咳嗽等症狀;

科室變化。為了儘快取得戰“疫”勝利,CT科室內也進行了相應整改,由此產生了七大變化。原定6號樓CT室做門診患者,2號樓CT室做病房患者改為6號樓CT做發熱跟急診患者,2號樓CT室做正常門診跟住院患者。(上發熱門診必須穿隔離衣,帶護目鏡、N95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上普通門診必須穿一次性手術衣、帶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跟護目鏡)。6號樓CT室,2號樓CT室。取報告的時間由原先的24小時縮短為2小時;針對於發熱門診的患者做到一人一單,做完紫外線消毒15分鐘以上;發現疑似患者立刻在工作群彙報科裡面指定專家讀片;針對於新冠的認知,科裡面的學習一月一次改為隨叫隨到模式,在崗人員必須參加;不允許堂食,改為科裡面統一訂飯,分開就餐;開通網上教學,保證海外班的正常課程。

遠端救火,遠端會診。2020年2月16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放射科居勝紅主任調閱了第一張從湖北省黃石市中醫院傳來的影像資料,經過半小時仔細診斷後,黃石市中醫醫院(市傳染病醫院)收到了居教授發來的第一張CT報告單。這是黃石市首次透過“江蘇-黃石遠端醫療服務平臺”進行遠端會診的病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抗疫成果,團結抗疫。經過各方努力,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放射科的抗疫成果可觀。在醫院有效的措施下,科室團結一致,面對高強度的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對前來就診的患者提供了就醫保障。在發現疑似患者高度重視,立刻報告,立馬組織會診,保障其他患者跟醫務人員的安全,得到了全院的一致好評。所有上班的工作人員沒有一人被感染,說明我們的防護措施是有效且合格的。

面對問題,陶秋成技師也侃侃而談地作答。CT是否有輻射?輻射大嗎? CT當然是有輻射的。照射劑量是決定輻射危害的首要因素,說到劑量,就有單位,我們常用“毫希弗”(msv)來表示。其實說到輻射,一直存在於我們身邊,大自然中的陽光、土壤、大理石都會產生輻射,我們把這種叫做天然背景輻射。我們大約統計過每個人每年接受的天然輻射在3msv左右。

輻射對檢查的人有什麼影響?研究表明,遭受到50msv以上的輻射量,人體的患癌的機率才會明顯增加,這就相當於33次胸部CT檢查了,遠遠超過了日常醫療工作。所以當肺炎患者或者腦出血患者需多次複查CT時不必擔心一次性輻射危害,而是應該權衡輻射劑量跟檢查必要性之間的關係。

做CT檢查時我們該注意什麼? 做完CT之後,輻射是存在的,但是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不必過度恐慌,放平心態;根據醫生醫囑,合理安排CT檢查,不要濫用CT;在檢查的過程中配合好醫生,不要隨意亂動;做好防護:患者可以對非檢查部位用鉛圍脖、鉛圍裙等遮擋防輻射。家屬在檢查室外等候,適當保持距離;根據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推薦以5年為週期,5年不得超過100msv,只要接受的總輻射量在安全數值內,我們都認為是安全的。

觀者感想與互動。

逄同學:年前去過一次醫院,戒備森嚴的專用通道和入院時嚴格的排查詢問,讓整個醫院都籠罩上了一種神秘的肅穆感。陶秋成技師的深入講解讓我對疫情時期的醫院狀況有了深入而細緻的瞭解,讓我更加走近了抗疫奮鬥的白衣天使們。雲演講中對CT的介紹,也解答了許多我久以來的疑問,讓我受益匪淺。

王同學:CT室在平時就是一個要求極為嚴格的地方,涉及到輻射和更衣等比較繁瑣的操作,這次疫情下的科室變化,科學合理,保證安全防控病毒的前提下還比平常提高了工作效率,並且發動身邊親朋好友找物資,在疫情防控下打起百倍精神,做到了有條不紊,有效合格,為他們點贊!

辰先生:從新聞報道裡,我們看到疫情期間醫護人員的偉大,而陶技師的線上演講,讓我們真正瞭解抗疫的細節與一線戰士們緊張的工作。如果2020年有顏色,那一定是聖潔的白色。他們是戰場上勇猛無畏的戰士,防護服是他們的鎧甲,醫療器械是他們的武器,他們的面前是肆虐的病毒,他們的後方是十四億同胞。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要肩負責任、擔當使命,永遠牢記每一位平凡英雄的光輝事蹟,是他們的奉獻和犧牲換來神州大地的和平安寧。這次危難,我們尚且缺少能力和經驗,能做的並不多,這激勵著我們努力發展自身,時刻準備著,在未來的一天,我們也會成為國家的頂樑柱,保護萬千同胞,以所學為所用。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