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新華日報》在頭版刊登《抗疫英雄邱海波榮膺江蘇“時代楷模”稱號》的文章,並發表評論員文章《用擔當和智慧詮釋時代英雄》。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征,體現了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彰顯了義無反顧、捨己救人的責任擔當。他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江蘇“時代楷模”邱海波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在湖北和武漢人民遭受疫情打擊的關鍵時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臨危受命、奔赴一線,作為中央指導組和國家衛健委的專家組成員參與抗疫戰鬥。兩個月來,邱海波始終奮戰在“最前線”,發現俯臥位通氣技術治療,以其精湛的醫術拉回“掙扎在懸崖邊上”的重症患者;提議專家下沉、全國馳援、建立方艙醫院,以其專業的素養獻良策定人心、安大局;毫不猶疑衝在最前面為患者氣管插管,以其模範的行為給戰友帶去信心和力量,生動展現了新時代共產黨員、醫務工作者的高尚品格和良好形象。

“萬金不換囊中術,上醫元自能醫國。”2003年非典疫情、2005年四川豬鏈球菌病疫情、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3年H7N9禽流感疫情……只要國家需要,邱海波就一往無前;只要患者需要,邱海波就挺身而出。衝在“一線”的背後,是他敬佑生命的醫者情懷,是他“醫之大者”的“硬核”實力,也是他初心不改的堅定信仰。“我要做一個具有高尚醫德和精湛醫術的白衣戰士,為了人民的幸福,為了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切。”35年前入黨申請書中的這句話,邱海波從醫以來將其踐行在一次次“重症患者在哪裡,我們就在哪裡”的行動中,踐行在一個個“病情千變萬化,病人是盯出來的”守護裡,踐行在一聲聲“做一個有溫度的醫生”的叮嚀裡。

“孤舉者難起,眾行者易趨。”英雄的可貴,不止於個人的奮不顧身、勇往直前,還在於他的潛移默化,帶出更多的英雄。潘純、謝劍鋒、黃英姿、楊毅……這些戰“疫”一線的領軍人物,他們都有另一個身份——邱海波的學生,被形象地譽為抗疫“航母艦隊”。作為國內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邱海波率先參與並發展了“重症醫學”,以身作則詮釋醫者責任,“魔鬼訓練”打造精銳之師,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建立全國一流的重症醫學高峰學科。匡時濟世解國憂,甘灑春雨育棟樑,“醫之大者”誠如是也。

一腔赤子熱誠、一身高超醫術、一片赤膽忠心,邱海波用黨員的擔當、專家的睿智、戰士的勇猛,面對徵召慷慨前行,面對危險巋然不懼,面對恐慌砥柱中流,是勇敢堅毅的白衣勇士,也是軌物範世的楷模。向邱海波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對黨忠誠、信念堅定的政治品格,學習他心繫群眾、無私無畏的為民情懷,學習他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學習他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道德情操。當前,疫情防控進入決勝階段,全省黨員幹部群眾要像邱海波那樣有擔當、有智慧、有情懷,一鼓作氣,咬緊牙關,堅持到底,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並在3版刊登通訊文章,《白衣鎧甲裡的家國情懷》。

“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國有難,召必應,戰必勝,在病毒肆虐之時,在國家危急之際,邱海波慷慨前行,面對危險巋然不懼,在“前線中的前線”衝鋒陷陣,在危難的關頭諍諫不諱,用擔當和責任詮釋了“逆行勇士”和“時代英雄”的真正內涵。如今,這場人民戰爭正在迎來春之聲,我們相信,只要“在這場大考中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我們就能夠在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努力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

這些文字的總結,不過冰山一角。

在同事的眼裡,邱海波教授是馬不停蹄的拼命三郎。武漢金銀潭醫院巡診期間,腳步匆匆,抓起麵包就趕往下一家醫院。他的妻子趙健,早已經習慣了他臨危受命的慣常告別。“19號那天早上,他遛完狗吃完早飯,和我說了一聲,我要走啦,我說好。就像平時上班一樣。”無論是2003年非典,2008年汶川地震,還是這次奔赴武漢。行李前一晚已經準備好,按照邱海波的要求,能簡則簡。

邱海波馳援武漢,是作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此後將近兩個月的時間,趙健見到丈夫都是在新聞影片裡。“每晚我們都會簡單通個電話,有時候問他說,電視裡怎麼看你挺疲憊的啊,他否認,說沒有的事,那是沒拍好。他總是報喜不報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在武漢一線同事們的眼裡,情況遠不像邱海波和趙健提起來那樣輕描淡寫。重症醫生晁亞麗拍下過一張邱海波的背影,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邱海波教授和杜斌教授結束巡視已經接近下午1點,兩位專家顧不上吃午飯,抓起兩片麵包就趕往下一家醫院。腳步匆匆,是因為耳邊一直迴響著重症病房裡那些命懸一線的“呼救聲”。事實上,一到武漢,邱海波放下行李就衝進了感染風險最高的重症病區。一天奔波好幾家醫院,近距離檢視、救治重症患者,親自上陣示範如何為患者施行機械通氣等高感染風險的操作。“國字頭”專家衝鋒在前,醫護人員心裡踏實了,也紛紛跟上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