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782731,32.078562。

這是從百度地圖中查到的座標定位,與之對應的地理位置為南京市鼓樓區丁家橋87號。一個看似普通的定位,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這是百年高校東南大學,前身中央國立大學醫學院的校址駐地,亦是醫學院附屬醫院的設立地點。

除了四牌樓2號,或者說是東南大學路2號。

丁家橋87號,也同樣承載著東大的輝煌與東大人的精神。

很榮幸,能在這裡就讀醫學,並且畢業後留在了附屬醫院工作。

對這裡苦難厚重的歷史與如今熠熠生輝的風采,我是一個閱讀者、觀察者、採訪者、記錄者,更是一個踐行者,一個書寫者!

1937年,這裡是中大人西遷雞犬不留故事的.asxs.。

2020年,這裡再次成為西遷抗疫的.asxs.。

新年到來的鐘聲剛過,相信沒有人能預料到,緊隨而來的,竟是一場耗時綿長的防疫戰。

湖北的武漢人民深陷新冠肺炎疫情的水深火熱之中。

雖已跨越了世紀,以邱海波黃英姿潘純莫敏謝劍鋒丁明等為首的東大人再次踏上了西遷之路。我所在的醫學影像黨支部全員報名參戰疫區最中心,作為宣傳委員與紀檢委員,自然也是責無旁貸。即便最終未走進疫區最中心,也始終在一線。自CT篩查成為早期篩查診斷標準的那一刻,發熱門診與CT室儼然成為大多數疫情下停擺的三甲醫院最為忙碌的地方,甚至一度趕超疫情前的工作量!

我所在的核醫學科,集中在PET/CT與SPECT/CT檢查,依然默默給予危急重病患者的診療更多關愛。開工之後,我與同事立即全情投身早期腫瘤篩查與確診腫瘤評估診治以及關卡體溫監測志願者服務等工作中去。作為南京市首批四家新冠肺炎收治定點醫院,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始終在風口的最前沿,不僅那些置身疫區最中心的戰友為疫情奔忙付出,留在定點收治醫院的同仁,也都在各自崗位上為市民與病患遮風擋雨……

春節期間,我輪番收到了多方報告文學與紀實文學撰寫的任務與邀約。

坦誠地說,那段時間,我的心是紛亂的。

每天被各種疑似和確診病例刷屏。

每天被各地嚴峻防控形勢困擾。

無法靜下心去思考。

更加可怕的是,我預定的大約五千只醫用口罩,準備無償分發給防禦意識淡薄的親友和有需要的人。而接到的資訊不是被截留,便是遙遙無期地缺貨。

讓原本的焦灼,籠罩在更加的焦灼之中。

某天,項鍊讀書群的杜恩書記打電話給我。短短的兩天時間裡,幾十個人的讀書群籌集了一萬多元善款捐給了醫療機構用於防護用品購置。

某天,超級暢銷書作家、江蘇省網協副主席、南京市作協網路委員會雨魔主席布置任務。我們連同省網協跳舞主席與南京本土的著名文學網站和作家們一同做了期南京網路作家戰疫詩朗誦《向春天的方向走》,還記得我自個兒當時錄了好幾遍,每每念起疫區內逝去的市民和犧牲的醫療同行,都不免情致動容聲線哽咽。除此之外,還有一首雨魔主席監製的抗疫主題曲《中國醫者》,已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線。

某天,我收到了江蘇省作協創聯部潘老師的電話。要了我幾張工作照,還確定了一下報告文學題材的創作進度。

某天,我被邀入中作協網絡文學中心組建的新群。與全國100位網路作家一道錄製了一檔“同舟共濟、文學力量”助力影片,並在央視網播出。

某天,我開始分頭採訪中大奔赴湖北武漢黃石等疫區最中心的同仁。

某天,出版社的汪總來電話,抗疫題材的選題要在月底前報送中宣部備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某天,我接到了東大團委和教師黨委工作部“抗疫雲講演”的邀請。並被告知為醫學院、中大醫院及教師黨委工作部三方推薦,參講2020東大信仰公開課,我的主講標題最終確定為《共和國戰疫.中國醫者的擔當》。

在籌備過程中,我所積累的各種情緒被徹底激發。

開始將素材……

落屏為字!

落字成句!

落句成章!

落章成書!

也就是,大家接下來可以看到的《共和國戰疫》報告文學的部分。

方艙已關門大吉,疫情也接近尾聲。

然而,中國醫者的精神,永遠不會關閉。

只會薪火相傳,發揚光大!

中國醫者,共和國健康的護城河。

中國醫者,五星紅旗躍動的紅色。

王鵬驕 2020.03.10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