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擊強寇徐晃破飛燕 平黑山劉雄傳美名

時至公元200年,漢建安五年春,陸遜大破張楊,收降張遼,平定河內、內原、平陽三郡,由是名震天下。劉雄上表加封陸遜為冠軍將軍,丹陵候。加封張遼為振威將軍。於是親率眾將赴河內,大會文武慶功。

正飲酒間,忽見座上一人大哭而起,拔劍在手,直取張遼。遼忙側身閃來,旁邊越濟、朱贊二將推案而起,拔劍出鞘。眾皆大驚,急視其人,乃呂蒙也。蒙自幼跟隨姐夫鄧當,彼此情深。因被張遼所殺。今日相見,故欲報仇。

劉雄連忙起身來勸,謂蒙道:“文遠殺汝姐夫,彼時各為其主,不容不盡力。今既為一家人,豈可復理舊仇?萬事皆看孤面。”呂蒙叩頭大哭道:“不共戴天之仇,豈容不報!”雄與眾將再三勸之,呂蒙咬唇出血,怒目而視張遼。

劉雄即日命張遼領本部兵五千,往河內待命,以避呂蒙。遼拜謝,領兵自往河內去了。雄又加封為呂蒙為武衛中郎將,使其往周瑜麾下聽令。蒙只得含恨而走。及筵席散,雄就整頓兵馬,從河內出兵,與徐晃夾擊黑山軍。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再說黑山大帥張燕,自從鹿腸山出兵以來,連勝數陣,不料卻阻在壺關,難得寸進。那鹿腸山便是世人俗稱的黑山。及聞張楊兵敗,急召眾人商議道:“而今盟軍相繼被敵人各個擊破。現有郭大帥率於氐根、青牛角、張白騎三位渠帥屯兵鹿腸山。我欲下書召他等來會齊,一則避免被敵逐個擊破,二則更壯聲威也。”

黃龍道:“不然。如今官軍正欲攻殺山寨。而郭大帥兵馬正好捫住官軍之背。如若前來匯合,反為官軍所乘。不如叫他出兵誘敵,我軍從後夾擊,料可勝也。”張燕聞言,思略半晌,轉頭問畢勇基道:“師公之意如何?”畢勇基道:“若是這般移兵西進,前番辛苦盡皆白費了。”眾將聞他如此說,都陷入沉思。

楊鳳率先開口:“強攻壺關難破,既無好計時,就依黃龍大帥所言。”畢勇基道:“壺關之南有一小關,名為離石,甚為險峻。關上止有守軍數百。不如先奪下此關,屯駐兵馬埋伏。然後再移兵西進。”張燕然之,於是命左校、楊鳳、貴朵三人引五千步卒,前去攻打離石關。

軍行至離石關外七十裡。天已遲暮。左校就令貴朵喬裝打扮,先去往離石關探聽虛實。其餘軍馬,依舊按部就班,各自休息。等到天大明,排齊隊伍,往離石進發。行無十里,貴朵跑來稟道:“各位大帥,離石關上已無一兵一卒了。”

左校道:“這卻奇怪了!”貴朵道:“不奇怪,不奇怪。那關上本就三百餘守軍。如今聽說我黑山大軍攻來,早嚇的捲鋪蓋跑了,自然是空關一座。”楊鳳道:“你可探聽的清楚了?”貴朵道:“絕無差池。關上現在只剩下十幾個老夥頭軍。二位大帥若不信我,我願率一千軍馬為前鋒。”左校道:“既然如此,便與你一千軍馬,多加小心。”貴朵領命去了。左校揮軍隨後依次而行。

貴朵全副披掛,率一千軍馬,走了兩個時辰,離離石尚有些裡,老遠望見箭塔高聳,前方哨馬來報:“關門大開,並無軍馬。”貴朵哈哈大笑,喝令軍馬進關。將近關下,忽然南方煙塵大起,貴朵臉色大變:“爺爺已探得清楚了,哪裡來得軍馬?”回頭大叫一聲:“退兵,退兵!”

只聽

得背後殺聲漸進,當先一員大將,身長八尺有餘,手提大斧,高呼道:“河東徐公明在此!”只一斧,兜頭劈下,把貴朵頭顱劈開,頓時倒地死了。其餘賊兵發一聲喊,四散潰逃。

這時左校在後,忽聽前面嘈雜大作,片刻之間,貴朵部下的潰兵潮水般衝下來,頓時把隊伍衝得七零八落。左校大驚,正待整頓,官軍已如風一般殺到。楊鳳手舞大刀,上前交戰。戰無十合,抵擋不住,回馬便走。徐晃麾軍掩殺,威若天神,所到之處,血光飛濺,眾軍望風而靡。

左校急急調遣精兵,列隊纏鬥,不防右翼殺聲忽起,一彪軍馬突出,當先大將喝道:“晉陽包乾在此,賊寇前來領死!”左校急切之間,奔走不得,被包乾劈面一刀砍翻下馬。楊鳳見勢不對,只能棄了部眾。單騎突圍去了。徐晃乘勢追殺,直趕出十餘里,斬首二千餘級,俘虜二千餘,大獲全勝。

楊鳳急急逃的性命,奔告張燕說離石關外埋伏官軍大隊人馬,左校、貴朵盡被斬了。張燕大怒,就要出戰。畢勇基道:“敵情不明,如何能勝?”話音未落,斥候報說官軍前來攻打營寨,漫山遍野殺來,不知多少。黃龍道:“若坐待他來攻時,事若不協,決無倖免。不如率軍奮力擊之,或可得生。”“張燕道:“也罷,便聽師傅的。”於是整備兵馬衝殺過來。

迎面一軍撞來,當先大將,正是徐晃族弟徐商。張楊飛馬綽槍殺上,鬥十餘合,徐商抵擋不住,不由暗暗心驚,於是回馬敗走。張燕縱軍追趕,片刻之間,來到一個去處,名喚鴨舌潭。包乾見徐商敗走,大吼一聲,挺刀先上,截住張燕混殺。交馬十回合上下,徐商翻身殺回,兩個共鬥張燕。

張燕奮力交戰,槍沾寒光影影,二十餘合,未見勝敗。此時官軍大隊殺來,徐晃揮舞大斧,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黑山軍漸有潰敗之勢。張燕看敵軍勢眾,難免心焦。大喝一聲,長槍挾風突刺,包乾急去擋時,被槍芒刺傷肩頭,墜落下馬。徐商拼死揮出一斧,逼退張燕,掩護包乾撤走。張燕勢如猛虎,大呼酣戰,在敵陣中縱橫衝殺,所向皆靡。徐晃綽斧截住。

張燕看他身姿雄健,不敢輕視,上前交鋒。兩個斧來槍往,戰約三十合,徐晃虛晃一招,招呼撤軍。張燕見狀,大喝道:“乘勢一舉攻殺敵軍,則大局定矣!”於是率軍追殺過來。前鋒方追數里,忽然兩邊山坳裡弓箭手萬弩齊發,賊軍頓時倒下一片。跟著鼓聲如雷,卻是孫策率程普、黃蓋等將,直圍過來。張燕見勢不對,就率軍往後便退,行約七八裡地,卻到鴨舌潭畔邊。官軍全線反攻過來。

那鴨舌潭水深過腹齊胸,賊軍跋涉而過。黃蓋、程普各帶了數千會水的軍士,脫得赤條條的,各自拿瞭解腕鋼刀,跳下水去,一陣砍殺。頓時將鴨舌潭水染紅,浮屍橫滿。張燕道:“勢至如此,唯死戰全力突進,或能得脫。”畢勇基道:“非也。敵將勇猛,力敵絕無勝算。不如佯攻岸上敵軍,待他們包圍過來時,再涉水而走。”張燕從其言。

於是令左髭丈八、楊鳳二人督軍背靠畔邊,頻頻衝擊敵陣。黃蓋、程普見敵軍不在下水,各都吶喊鼓譟殺來。張燕看的大喜,叫道:“活命的都隨某來!”掉轉頭,向潭裡殺去。張燕突身在前,長槍分刺,登時殺開血路。畢勇基揮舞長劍,身若遊龍一般,緊隨其後。

片刻之間,已涉水奔上對岸。張燕暗自慶

幸,回看左右,卻不見了黃龍。大驚之下,急忙呼喊:“師傅!師傅!”卻看黃龍引三五十人,被敵將包圍在陣心。遙遙聽到有人呼喊,舉目看見張燕立在對岸,神色憂急,高聲答道:“飛燕,師父不能再陪你了。你要替師父照顧好你師公。”便不在迴音。

張燕看的悲不能禁。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引畢勇基、楊鳳二人並千餘殘軍,投鹿腸山而去。黃龍抵禦了片刻,部下皆亡,自家亦被黃蓋所斬。左髭丈八逃至潭中,被程普飛矛擲中,死在河裡。徐晃大勝一陣,於是一面聯絡孫策所部,一面將軍馬分編隊伍,依次往黑山開進。

再說劉雄引眾軍在鹿腸山道口與黑山大帥於氐根對峙,雖時有小戰,皆沒什麼成敗。劉雄幾次強攻,均被賊在山嶺裡設伏擊退。這日接到訊息,說徐晃引軍聯合孫策所部,在鴨舌潭重創賊首張燕。劉雄得知訊息,喜不自勝,即刻遣使往徐晃軍中,委他節制諸路兵馬,教加緊進兵。自家就欲乘勢強攻鹿腸山。

郭嘉諫道:“不可。賊野戰雖敗,但今此彼上下一心,共守老巢,自然同仇敵愾。以小生之見,莫過於堅守待變,等徐公明、孫伯符兩軍到後,再三面攻之,使賊應接不暇,必然是不戰自潰。倘若此刻貿然出擊,萬一有失,反把眼下大好的局面破壞了。”雄然其說,遂令三軍堅守,伺機而動。

不過半月,徐晃、孫策二軍前後皆至,分別圍住山西和山北。雄起兵圍住山南,止留山東缺口,卻令審配、呂虔二將埋伏左右。如此圍困兩月有餘,已至深秋時節,山上草木枯黃。雄令三軍各負柴薪,但到賊營,即便舉火。恰逢當夜西北風甚急。黑山大營盡皆駐於山林之中,連綿百餘里。一處火起,瞬間蔓延,烈焰飛猖,將整個鹿腸山化為火海,照耀如同白日。

張燕見官軍大舉燒山,悲呼一聲:“天亡我也!”口吐鮮血。眾急救醒,就引眾將往山下突圍,正逢漢將張遼引軍殺到,大喝道:“雪豹子張遼在此!黑山老賊,還我殺母之仇!”提戟便直衝上來,賊將青牛角舞槍迎上。張燕撥馬投東便走。

張遼數合便斬了青牛角,引兵追來。張燕急急奔走,前面有二軍殺至,乃漢將越濟、朱贊也,兩下夾攻。張白騎、楊鳳抵住二人。張燕奪路奔走,畢勇基道:“如此這般亂竄,終究難以逃生。不如舍了兵馬,妝扮成官軍,方能脫身。”燕道:“但需一人引開官軍。”郭大賢道:“某願引開賊兵!”張燕也顧不得絮禮,當即脫了衣甲,與畢勇基二人喬裝一番,趁眼下戰局混亂,由是走脫投南去了。

再說楊鳳、張白騎二人,鬥了片刻之後,卻被流失射翻馬下,亂軍踏為肉泥。這邊郭大賢為了引開官軍,卻向北突圍,正好撞見孫策,被官軍四面圍住。郭大賢不知孫策勇武,挺槍縱馬殺來,不過十合,被策一鞭打中後腦,吐血落馬,死於亂軍之中。剩餘黑山軍大潰,降者無數。

再看鹿腸山上血流成河,屍積如山,滿地屍首焦黃,不堪入目。由是號稱百萬的黑山大軍,至此平定。黃河沿岸百姓常年遭受山賊洗禮,苦不堪言。今聞黑山被剿,無不傳頌感德,皆稱雄“濟父天王”。後有詩讚道:

“秙拜師門更南去,自把玉釵敲砌竹。傾國名傳盡隨意,懷孟長鄉共白頭。君臣赬面有憂色,且喜江山得康樂。隨風飄向何處落,豪氣風雲倏九州。”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