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小霸王大戰張遼 雪豹子奇兵制勝

時至公元199年,漢建安四年秋,劉雄平定羌人,在晉陽貢山大宴群臣,酒宴之上,張既舉杯道:“想那北羌六部初時起兵氣勢洶洶,如今轉瞬覆滅,此皆乃大王排程得當之力,誠為可賀!”

劉雄道:“德容廖贊也!此戰皆賴乃將士們奮勇殺敵之功,亦諸位將軍協同之勞。”言訖,起身滿斟一杯,至郭嘉面前敬道:“更賴奉孝數番獻計之力也!”嘉下拜遜謝,雄令取劍印付郭嘉,當筵朗聲宣道:“孤今拜奉孝為軍師中郎將。受命之日,三軍將士,皆聽排程。若有違令,皆由軍師自行發落!”眾將皆服郭嘉謀略,個個滿飲為賀。

酒過三巡,徐晃道:“河內太守張楊乘我軍與外族交戰之時,聯合黑山大帥張燕猛攻鄴城、壺關,還望大王早日降詔發兵。”雄道:“一群烏合之眾,孤王師到時,即可手到擒來。”

闞澤道:“又有青州袁紹屯兵萊湖,佔據黃河天險,時刻欲反攻河北。雖有周公瑾排程兵馬抵禦,但兵兇戰禍,未可料之,大王不可不憂也!”雄沉吟片刻道:“還是德潤先生想得周到。”便點韓當、祖茂、朱治、呂範四將領兵五千即日增援周瑜,盡歸節制。

又命徐晃為主將,呂虔、辛毗為參軍,起兵三萬匯合鄴城趙雲,反攻黑山大帥張燕;再令孫策為主將,率程普、黃蓋、張合、高覽四將,闞澤為參謀,領軍三萬出兵至新興郡,剿滅張楊所部。席散之後,眾將各領命出兵去也。

這廂孫策當下點兵,傳令三軍火速出擊。不一日已至新興郡治所隆城。郡守陸康率校尉鄧當出迎犒軍。孫策便問軍事,陸康道:“張揚遣部將楊醜、金洺駐軍朔陽城下。自家率大將張遼、越濟、卞喜、眭固屯守內原城,出兵襲擾壺關。”

孫策問道:“賊屯兵多時,竟未出兵攻城?”陸康還未答話,其身後一人朗聲應道:“賊已縱兵劫掠平焦、谷縣、漳陽、丹陵四縣,某數番建議出兵,均被陸太守以敵勢大而駁回,眼下只能固守。”策視其人,見他身材高壯,面容剛毅。乃問道:“公乃何人也?”其人答道:“某汝南富陂人呂蒙,字子明,前年來投姐夫鄧當麾下從軍,現任隆城兵曹。”

孫策轉頭斥陸康道:“大王以一郡之任委之,汝安能因膽怯而不顧百姓死活,任由賊人蹂躪民生?”陸康唯諾賠罪。策乃表呂蒙為別部司馬,收其在麾下效力。於是整備軍馬來攻朔陽。闞澤道:“賊守堅城,以逸待勞。我等千里奔襲而去,是以疲憊之師不能克也。不如用計謀破城。”策道:“將用何計?”澤道:“可用詐降之策,然後裡應外合,如此如此。”就將計策說了一遍,眾人聞聽,轟然叫好。策便令呂蒙引數千步卒喬裝往朔陽去了。

朔陽城池位於新興郡南,緊挨著河內鹿腸山脈,端是易守難攻。城內守將楊醜、金洺二人都是本地人氏。這日清晨,金洺正在巡城,忽聽城下嘈雜。登城看時,只見數千步卒都是山賊打扮,大多衣甲不全,奔逃到城下,大叫開門。

金洺問道:“爾等是何處士卒?來此作甚?”為首的一人應道:“我等皆是黑山白齊天大帥部下,因奉命攻打壺關,不料半路遇到漢將孫策,以致兵敗逃奔到此,乞求將軍接納,救我等一命!”說完,城下數千人皆跪地哀求。

金洺還欲再問,忽然城北殺聲大作,數

千人馬衝殺過來,為首大將正是孫策。那城下數千逃卒,個個恐慌,紛紛撞牆撞門。金洺就叫開城門放入。數千敗卒一擁而入,方才進去。孫策已殺到城下,大罵道:“狗賊,見小霸王孫策否?”金洺反罵道:“狗頭莽夫!”孫策大怒,便叫攻城,城上亂箭射下,孫策不能得手,只好退兵。

晌午過後,孫策又提軍殺至,喝令攻城,一時間衝車擂動,雲梯高架。楊醜、金洺急令軍士在城上嚴守。忽聽城內吶喊聲大起。急檢視時,只見今早進來的敗軍,正在城門口廝殺,奮力奪城。為頭一個大漢,手持一杆長刀,左劈右蕩,所到處血光四濺,人馬撲地。片刻之間,殺到城門口,砍斷吊索。接應城外軍馬一入城。

金洺看的大怒,提刀就來殺這大漢,戰不過五合,金洺遮攔不住,一個手慢,被那大漢一刀劈進來,砍為兩半。楊醜正在城樓階梯處指揮,見情勢不對,就欲逃走時,被張合張弓一箭射翻,跌落城下摔死。高覽、黃蓋率先突入城內,開啟四門。賊兵紛紛投降。孫策進城,一面出榜安民,一面收納降卒。於是三軍將歇一夜,次早殺奔來內原而來。

訊息飛傳至內原城,張楊大驚道:“賊竟如此迅捷!”其麾下謀士董昭道:“事已至此,可急發兵馬前去迎敵。”麾下大將眭固道:“孫策勇猛,且今大勝,力敵非為上策。不如堅守為妙。”

一人大呼道:“非也!從朔陽到內原,沿途經過谷縣、漳陽二處。而谷縣又扼住必經路之咽喉。可急發兵先把守谷縣迎敵。再分兵佔據漳陽,襲擾賊兵之側。”董昭道:“張文遠之策甚好。主公速行之。”

張楊然其說,便令張遼為主將,越濟為副將,統兵二萬前往谷縣把守。又遣卞喜、眭固二人前去漳陽拒敵。張楊自在內原為後應。要說這張遼怎會在張楊賬下。原來張遼自與窩闊達分別以後,便在倒馬關安身,他謀勇有略,劫富濟貧,人稱雪豹子,闖下不小的名聲。後有一沛國譙郡人來投,其人姓朱名贊,字子師,頗有勇力。朱贊在家鄉因與人起了爭執,犯了人命官司,便來投奔張遼,遼待其甚厚,用為心腹。後來張楊因攻打李傕、郭汜叛亂而被封為河內太守。朱贊早年與張楊有一面之顧,便勸張遼投奔張楊。

當下張遼命將糧草盡皆屯駐漳陽,然後催動三軍,晝夜兼程,趕到谷縣。安營紮寨已畢,便著斥候四下打探。不過時,探馬來報,說孫策大軍離谷縣已不足七十裡。張遼道:“孫策軍馬雖多,但遠端奔襲而來,不足為懼。且用伏兵之計破他。”便安排越濟前去誘敵,自與朱贊兩路埋伏。

且說孫策引眾軍急進,看看離城不足五十裡地,人報賊將張遼已駐守谷縣城內。策道:“諸公勿辭勞苦。待一鼓奪了谷縣,到城內再作歇息。”闞澤道:“既有敵將駐守,必定安排防守嚴密,不如暫且安營下寨,將歇兵卒,明早再去攻城。”

程普亦道:“德潤先生所言正是。況且敵情不明,冒然進擊,甚是不妥。”策思忖半晌,道:“那就分兵而進,某與公覆、德謀、子明領兵在前。就請張、高二位將軍護衛闞澤先生為後,也好接應。”闞澤還欲再勸,策道:“休來多言,我意已決!”便與程普、黃蓋領兵先行。張合、高覽率軍緊隨其後。

孫策前軍行不上十餘里,忽然一聲炮響,前頭殺出一隊人馬,為首大將手持金頂槊,高呼:“西涼越濟在此,小賊快快前來領死!”

孫策大怒,拍馬綽槍殺上,越濟挺槊便刺。兩個交馬十餘回合,越濟虛晃一槊,回馬便走。

孫策揮軍掩殺,追出三里左右,忽然兩邊山崗上殺聲大作,左邊朱贊引軍殺出,右邊張遼引軍殺出。孫策大驚,待要迴轉,後路已被切斷,前面越濟引軍反殺回來。程普綽矛抵住朱贊,黃蓋舞鞭迎上越濟。孫策持槍帶鞭來戰張遼,二人拔馬在亂軍中惡戰,鬥有五十餘合,孫策越戰越勇,張遼堪堪擋住。但麾下軍卒被賊軍四面困住,死傷慘重。程普奮力逼退朱贊,大呼孫策、黃蓋突圍。

張遼看的分明,指揮牌刀手團團圍上,不得絲毫空隙。又戰了片刻,眼見賊軍越圍越多。張遼大呼道:“孫郎!上下無路,何不早早歸降!”話音方落,忽然後面馬蹄聲大作,張合、高覽率軍撞過來,直透重圍。孫策大喜,急忙整頓殘兵,聚攏一起與張合突圍。朱贊躍馬來鬥張合,約有二十合,遮攔不住,拔馬閃至一旁。

高覽舞刀當先開路,引著孫策等一氣衝出包圍。張遼急調弓弩手放箭攔截,射倒一大片。彼時天色漸晚,張遼亦不敢窮追。只能引得勝之兵回城去了。孫策等奔退數十裡外扎下大營,不敢怠慢,連夜防守。

次日天早,張遼率軍叫陣,孫策叫張合、高覽守寨,自家與程普、黃蓋督軍出陣。兩下對壘,但見敵軍扇形雲集,陣型儼然。張遼提戟出馬,大喝道:“孫伯符,我看汝乃徒有虛名,今日可敢與吾死戰?”策大怒,心頭惡火飛騰,驟馬挺槍衝鋒,起手中長槍劈面便刺張遼。

張遼用戟格擋,當的一聲,手腕微微發麻。於是不敢大意,奮力舞戟遊弋,鬥約七十合左右,孫策反手一鞭,打在張遼左肩。遼伏鞍便走。孫策拍馬緊追。二人坐騎均乃絕世良駒,腳程不分上下,一前一後向西奔去。轉過一個山坳,忽喊聲大起,左邊山谷中越濟領軍衝出,右邊山谷中朱贊引軍殺出,張遼回馬復戰,與二人三路夾攻孫策;策力不能支,急回馬就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程普、黃蓋等各揮軍殺來。兩軍便在野地裡肉搏,殺的難解難分。戰了約莫一個時辰,忽然東方煙塵滾滾,一彪生力軍殺來,為首二將正是卞喜、眭固。策軍兩翼登時被夾,一起大亂,士卒紛紛潰散,霎時軍陣扯作六七段,彼此不能接應。策眼看敗局已定,只能引眾軍且戰且走。

營中張合、高覽知孫策兵敗,就分兩路兵殺入重圍,救出孫策等。闞澤告道:“二番兵敗,軍心已然亂也,必得城池暫屯,以待援兵。此去向西北處乃平焦縣。平焦城雖小,足可屯紮。”孫策從其說,催促殘軍進入平焦,分兵緊守四門,聚將商議。

張合道:“此處向東便能直通晉陽城,可速差人往大王求救兵。”正議間,忽報賊兵四至,將城池圍定。策問道:“誰敢突圍而出,去大王處求救?”呂蒙道:“末將願往。”張合道:“某護送汝出重圍。”孫策即令呂蒙飽食上馬,開門出城。正遇賊將朱贊截往。被張合奮力衝殺,朱贊敗走,呂蒙乘勢殺出重圍。投晉陽去了。

這廂呂蒙殺出重圍,奔了半日,行進隆城換馬。太守陸康探問軍情,蒙具言兵敗被圍,將去晉陽求援。陸康大驚道:“若孫將軍亦戰不能勝,此地將危矣。”忽一少年大喝道:“祖父如何這般膽怯也!孫兒不才,願得三千郡兵,足可破敵。”正是:老脛短智每多慮,怎似儒生出拔萃?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