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諸葛亮再奏出師表 黃月英監造木牛馬

卻說文聘得吳普醫好,身體日漸恢復。這廂高順見攻城不下,乃命軍中趕製發石車,不過月餘,石車備齊。於是安排發石車,齊攻北城。三軍倏然有序,排布發石車三十餘部,真個似驟雨流星。鏖戰一日,廬江城牆破損嚴重,城中兵民死亡甚多。

漢軍諸將率軍往缺口猛衝,晝夜攻打,依舊不能得手。蜀軍壁壘如林,更有城頭強弩高射,百密無一疏;江上又有潘平、陳表率軍從戰船往來偷襲。攻守兩方,前後鏖戰十餘日,死傷過萬,廬江依舊堅如磐石。

每日戰至黃昏罷兵,但見殘陽飛渡,哀鴉驚鳴,四野腥風撲鼻,遍地哭聲不絕。蜀、漢兩國將士,俱已殺得眼紅。雖日日觀袍澤殞命傷殘,卻毫無退縮之意。

高順攻城無功,晝夜不安,心頭煩悶。這夜正在帳內獨坐,人報王濬前來參拜,順命喚入,詢問道:“士治來此如何?”濬道:“某知都督因廬江屢攻不克,特來解都督心中鬱悶。”

高順道:“士治但言無妨。”濬道:“廬江得江東補給,急切難下。都督何不乘對持之機,遣心腹武士悄然下江東,隱匿山谷,聯絡義士,暗地招兵買馬,廣播勢力,佔據江東各地山寨,連線一氣。待時機成熟,密令各地起兵,則江東六郡一舉可定。”

高順聞言鼓掌道:“士治高見也。此計若成,江東反掌可定。”濬道:“此事甚要機密,他人不可深信,末將願前往。”順從之。王濬乃領文虎、文鴦、關索三人引數百心腹扮作客商從廣陵渡河下江東。順待王濬走後,放棄攻城,率軍退守石亭、召湖。

文聘在廬江見漢軍退兵,遣使往成都致書孔明,備言詳細。孔明得書,覽閱大喜,道:“仲業真國家干城,江東無憂也!”遂聯絡在京閒居將佐至相府,計議出師。

翌日,上奏蜀主劉禪道:“臣居京中已有半年,如今軍馬分撥已定,即日將出師陽平。特連夜寫下出師表章,供陛下參詳。”呈上表章。

劉禪就御案上拆視,其表道:

“先帝慮天下不安,民生不定,故託臣以後事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出征,百般支援也。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滅魏:故誓死伐魏,剋日而定也,顧王業不可偏安於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而議者謂為非計。今敵國適疲於西,又務於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謹陳其事如左:高帝明並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後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中原各州府郡,戶口極大,民生百萬;今歲不戰,明年不徵,使河北坐大,遂並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北漢群臣,智絕過人,其用兵也,彷彿孫、吳,今若不伐,國亂至耳;況臣不出,天下無人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自蜀漢交惡以來,不過數年耳,然喪太史慈、龐德、胡遵、虞翻、魏延、朱桓、胡岐等,及偏裨將軍百十餘人,空前慘烈。先帝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治世之所有;若複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那時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四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己之力,與敵持久,此臣之未解

五也。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後主覽表甚喜,即敕令孔明出師。。

時為南蜀建興十年,北漢升泰十三年夏,孔明在成都祭旗出師,點馬謖、楊儀二人隨軍徵進。蜀主劉禪率群臣來送,孔明妻黃月英攜子女諸葛喬、諸葛瞻、諸葛果等亦來送行。

蜀主劉禪道:“丞相今日出征,何時能歸?”孔明道:“不破長安,誓不回師。”蜀主道:“朕在成都恭候丞相捷音。”

孔明拜禮道:“臣尚有一事相奏。尚書許大人、侍郎周大人,均年過七旬,雖有輔國之智,卻已老邁矣。臣推費文偉、董休昭二人輔政。”蜀主從之。孔明又將朝中大臣一一囑咐畢,遂預備起行。

董允進諫道:“丞相且慢。即今軍糧皆屯在綿竹、劍閣,人夫牛馬,搬運不便,恐誤丞相出兵大事。”孔明妻黃月英笑道:“董大人毋須擔憂。吾與夫君已運謀多時了。前月已教人造下木牛流馬三千輛,搬運糧米,甚是便利。”

眾人不解,孔明道:“木牛流馬不食水草,不食五穀,可以晝夜轉運不絕也。”眾皆驚道:“自古及今,未聞有木牛流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黃月英抿嘴一笑,從袖內付圖一紙,與眾觀看。眾人環繞而視。月英口中釋解:

“木牛之法乃方腹曲頭,一腳四足;頭入領中,舌著於腹。載多而行少:獨行者數十裡,群行者二十裡。曲者為牛頭,雙者為牛腳,橫者為牛領,轉者為牛足,覆者為牛背,方者為牛腹,垂者為牛舌,屈者為牛肋,刻者為牛齒,立者為牛角,細者為牛鞅,攝者為牛軸。牛仰雙轅,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

造流馬之法雲:“肋長三尺五寸,廣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軸孔分墨去頭四寸,徑中二寸。前腳孔分墨二寸,去前軸孔四寸五分,廣一寸。前槓孔去前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長二寸,廣一寸。後軸孔去前槓分墨一尺五分,大小與前同。後腳孔分墨去後軸孔三寸五分,大小與前同。後槓孔去後腳孔分墨二寸七分,後載克去後槓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槓長一尺八寸,廣二寸,厚一寸五分。

後槓與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長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廣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鬥。從上槓孔去肋下七寸:前後同。上槓孔去下槓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長一寸五分,廣七分:八孔同。前後四腳廣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長四寸,徑面四寸三分。孔徑中三腳槓,長二尺一寸,廣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槓耳。”

眾將聽了,讚道:“丞相真乃神人也!”孔明笑道:“此皆夫人之功勞耳。”眾人驚讚,無不拜服。

於是孔明便令馬謖引三千兵駕著木牛流馬,從綿竹、劍閣,往來搬運糧草,直抵陽平大寨,供給蜀兵之用。孔明自引其餘人馬直奔陽平關,胡奮引眾人接住。

孔明聚將升帳,胡奮道:“丞相今次出兵,先取何路?”孔明道:“出斜谷小道,繞過天水,兵屯五丈原,把涼、雍二州切斷,然後我可放手圖謀大業也。”胡奮道:“只是如今前有天水堅城,側有長安補給,我軍若輕動進擊,恐三面受敵也。”

孔明道:“玄威不必擔憂,我有計較。”遂定策出兵,令士徽、胡廣為前部,領兵出斜谷,偷襲列柳城;再令馬岱、王平、許忠為中軍,隨後跟進;自引胡烈、胡世

、楊儀為後合。

列柳城守何羊乃郭淮部將,奉命鎮守此城,今聞蜀軍引軍來犯,急與手下商議對策。校尉周規獻策道:“列柳小城,軍卒多是老弱傷病,如何交戰。若要城池不丟,唯有求助於相鄰郡縣,方可解危。而今郭伯濟率孫禮、秦朗二位將軍駐紮眉縣,可派使者前往陳以利害,使之遣軍來救。又有夏侯鍾權擁兵駐守金城,亦可往之告急,三處合一,敵兵可退也。”

何羊從之,令使者分赴兩地告急。再令周規引三千兵勇先出城下寨迎敵,自盡起餘軍隨後而來。周規得令,點兵出戰,離城十五裡處正欲下寨,孰料蜀軍已到。胡廣一馬當先,手綽混鐵槍,衝殺而來,氣勢威猛。

周規望見蜀軍勇猛精銳,又見胡廣氣勢凌人,哪敢迎戰,回馬就走。胡廣從後趕到,一槍將周規刺下馬來,亂軍砍死。漢軍見主將陣亡,四散潰逃。胡廣指揮兵馬,殺散餘兵,乘勝追殺。

何羊後軍趕至,混戰一場,抵敵不住,敗退入列柳城。胡廣引軍攻打,城上箭如雨下,蜀軍不敢強攻,只得引軍退十餘里,紮營屯住兵馬。

次日,馬岱、王平、許忠引中軍到,會合胡廣、士徽引軍罵戰,何羊堅守不出,眾將見了,遂商議對策。胡廣道:“丞相令我等為前部,怎能耽擱在這列柳小城。而今敵兵已敗,膽氣盡喪,我意當乘銳氣,一舉強攻克此城。”

士徽道:“伯威此論甚善,若拖延時日,待賊援兵來時,反為不美。”眾將皆贊同。王平道:“若要強攻,當三面攻之,留一門容其走。若四門猛攻,反激其必死之心,不易拔之。”

商議已畢,由許忠攻東門,士徽攻南門,馬岱攻北門,留西門與敵走,卻由胡廣引兵埋伏,再著王平四下接應。當下三軍攻城,勢不可擋,何羊竭力引兵防禦。奈何蜀軍委實勢大,至晌午時,軍已臨城。

何羊知守城不住了,急開西門便走。出門不遠,撞見胡廣引伏兵出,交馬無三合,被胡廣一槍刺死。其餘敗軍四下潰逃,胡廣引軍追殺。無多時,一軍殺到,兩邊擺開,當先大將駿馬鋼刀,威風凜凜,乃是金城守將夏侯霸引軍來援,正好在此相遇。

胡廣跨馬舞槍,衝殺而來,夏侯霸挺刀截住廝殺,二人在陣中鬥了三十餘合,不分勝負。忽然南面王平引軍來助陣,漢軍登時大亂,夏侯霸引兵撤退。王平、胡廣引軍急追,夏侯霸只得往眉縣方向敗去。

卻說郭淮自得列柳城急報,便率孫禮、秦朗二將提兵來救。行至半道正遇夏侯霸敗軍,於是二人合兵一處,便在距蜀軍二十餘裡處扎下營寨。次日兩軍各自起兵叫陣,列戰對圓。蜀軍士徽出馬,見夏侯霸持刀立於陣前,上首孫禮,下首秦朗,郭淮綽槍立在中軍。

士徽抬槍指夏侯霸道:“夏侯匹夫,叛國之賊,可敢與我一戰!”霸以刀指士徽道:“蠻夷小賊,尚不知羞恥?當為世人所辱笑也!”言畢,拍馬舞刀,直殺過來。士徽下首王平舉刀出戰。兩馬相交,約戰二十餘合,王平敗歸本陣。

士徽拍馬出戰,戰四十餘合,不分勝負。漢軍陣上孫禮拍馬出陣,舉刀高叫道:“蜀賊,敢與我交戰麼?”馬岱惱怒,舞刀而出,便與孫禮相鬥,戰到三十多回合,不分勝負。只見陣上四將殺作一團,把兩邊軍士都看呆了。戰了半日,依舊分不出勝負,雙方各自收兵。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