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奮軍威大破蠻牛陣 遇奇人遙指甘泉獻

卻說漢軍得張仲景醫好,士氣復振。諸將皆叫起兵來戰,雄道:“他既用此毒計害我,我們何不將計就計?”就令眾軍繼續佯裝中毒,卻暗下伏兵。

一連幾日,柯泰命人打探漢軍動向,小校皆稟說漢軍中毒,即將撤兵。柯泰不敢深信,親自潛伏來看,果見漢軍萎靡乏力,卻是中毒之狀。

當天夜裡,便引兵馬前來劫寨。前軍剛入營寨,兩下鼓聲大作,四下伏兵殺來,越軍大敗,柯泰怒道:“如何又中他奸計了?”卻待往回急奔,前面喊聲大震,火光驟起,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赤面長髯,正是關羽。

柯泰大驚,自知敵他不過,急往左奔時,只見火光衝天,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豹頭環眼,正是張飛。泰慌忙望右隊而來,只見火光又起,又一彪軍殺到,為首大將黃臉劍眉,提棒縱馬,正是劉雄。三路軍夾攻將來,四下無路。

柯泰縱然神勇,怎抵這三條大蟲,不上幾合,眼看即將被擒,忽然營前萬蹄奔騰,踏的大地顫抖,跟著哞哞亂吼,竟然無數野牛衝進營來,橫衝直撞,漢軍陣腳登時大亂,柯泰趁機撞出營寨,匹馬逃去了。

雄見柯泰突圍而去,急忙收攏軍馬屯到山上,野牛撞了一陣,也就散去了。高翻道:“此乃蠻牛陣也。”雄道:“可是昔年戰國時期田單所創的火牛陣?”

翻道:“此與火牛陣法不同。火牛陣需在牛角上捆著兩把尖刀,尾巴上系著一捆浸透了油的葦束。而這蠻牛陣只需臨陣之時,用針在牛鼻上刺一下即可,那針淬毒,奇癢無比;牛忍耐不住,便會發足狂奔,遇人撞人,遇車撞車,蠻橫無比。不過半個時辰之後,牛鼻上毒性漸漸散去,牛便會恢復如初。”眾人方悟,雄道:“可有破陣之法?”

翻道:“野牛中毒之後,常會失去理性,往往直線衝擊,可在前沿挖掘陷阱破之。”雄道:“既有破敵之策,明日提兵就戰。”

次早,雄令三軍飽餐,就引軍直撲豹頭洞來,柯泰縱兵來迎,兩下擺開陣勢,柯泰便放出千餘頭野牛衝陣而來,雄揮兵便撤,柯泰恐中其計,不敢驅兵追趕,引兵返洞中去了。

當下雄就在豹頭洞前下寨,令廖化、李嚴二人引軍悄悄前去挖掘陷阱。翌日,雄帶兵叫陣,柯泰放蠻牛陣來衝鋒,及近陣前,忽然一聲響,如山崩地陷,野牛俱落於陷坑之中;背後蠻牛發足衝鋒,急難收止,並擁而來,盡落入陷阱內。左右趙容、高翻二人引弓弩手出,萬箭齊發,將野牛盡數射死。

劉雄驅兵大進,鼓角齊鳴,三軍吶喊衝鋒,越兵盡皆膽寒,四散潰逃,柯泰不及回洞,引秦良、霍戒等人翻山越嶺而走。劉雄大軍佔了豹頭洞,盡獲其寶。當晚就在豹頭洞內,設宴慶賀,將死牛盡皆撈出,用大鍋熬煮的香氣撲鼻,眾軍大快朵頤。

這廂柯泰引著越兵數千人翻山而逃,沿路哭道:“而今洞府也被漢軍所佔,父王留的基業丟失殆盡,卻投何地安身耶?”秦良道:“只有去伏虎洞投烏大王安身了。”柯泰道:“唯恐漢軍窮追,帶累了舅父大人。”霍戒道:“非如此,別無何處可去?”

於是三人遂往伏虎洞而來。那伏虎洞烏大王名叫烏天燒,乃柯泰生母之兄,為人素懷仁義,麾下有越兵五萬餘人,頗聚威勢。當

下柯泰入洞,哀告前事,哭拜道:“還望舅父大人收容。”烏大王怒道:“漢狗欺人太甚。我這就盡起兵馬,與你報仇。”秦良勸道:“漢軍連勝數陣,士氣正旺。還請大王暫避鋒芒。”

柯泰道:“達夫所言正是。那漢狗詭計多端,還請舅父暫息雷霆之怒,堅守為上,我料漢軍數日必至。”烏大王道:“既然如此,我就待他兵到時,殺個片甲不留。”

於是一面設宴款待柯泰等人,一面令手下大將董戈集結兵馬。不過數日,果報漢軍追來,烏大王就要出兵,董戈道:“大王且聽我一言,漢軍之所以一路連勝,皆是仰仗人謀詭計。我等不如截斷他水源,在山澗水泉中投下劇毒。再調兵截斷後路,縱他有通天之能,亦是無力回天。待彼無糧無水之時,一鼓作氣,盡出奇兵,則賊將可擒也!”

烏大王道:“我雖化外之人,卻也頗有良知。此等下作手段,安能用之?縱使勝了,也徒遭人嗤笑罷了。”秦良道:“大王豈不聞漢人有句話叫兵不厭詐?況且官軍最是無恥,全是陰險狡詐之輩。”

柯泰道:“達夫所言不假,我一路兵敗,全是中了官軍詭計。”董戈道:“漢越自來不合。他恨不得將我越人趕盡殺絕,大王你又何必心懷仁念?”烏大王思略片刻,道:“那就依你所言。”董戈領命而去,遂引番軍在各處泉水山溪裡投入劇毒。

這廂劉雄屯在豹頭洞,令人四處哨探柯泰訊息,回報道:“柯泰投在他舅父烏大王賬下。那烏大王乃伏虎洞洞主,正在聚集番兵,並力拒戰。”劉雄聽說,提兵大進,令高翻、趙容在前開路。

行有二日,已至伏虎洞境內,雄方令安營下寨,忽有前軍士卒急報道:“前邊有一山澗,高翻將軍與前鋒數百刀手口乾飲於水澗,不知為何,皆有中毒跡象,渾身發紫,口不能言。趙容將軍已派人守住水源,不得飲用,命急來報於將軍定奪。”雄聞言大驚,急行至前軍,見高翻並數百軍士半仰在地,面目發紫,渾身腫脹。

雄命軍醫救之,軍醫道:“山中多險多惡,高將軍與眾軍所中之毒甚奇,雖不致命,但我平生罕見,未知何藥可解!”眾軍聞言,盡皆驚悚。雄急讓士卒挖井取水,連挖百眼,深約數丈,皆無滴水。

一連三日,軍中無水,初時以人馬溺而飲,後人馬溺亦無,軍心漸潰。雄與眾將焦急萬分,日夜難安。

南山之夜,靜謐安然,雄披衣而起,招呼雲長巡營,見軍中士卒皆坦腹裂唇,形狀堪憐。雄仰頭嘆道:“可憐我一人固執,帶累數萬兒郎遭難。”

雲長道:“柯泰五次兵敗,兩番遭擒,兵馬盡喪,想是已經膽裂,不敢再出作亂。兄長不如班師南海,以歇兵馬。”雄道:“若如此,正中柯泰之計也。我軍一退,彼必乘勢追之。我等無糧無水,皆死山中矣。”搖頭嘆息不止。

兩個邊走邊聊,不覺行到山頂上,放眼都是亂山疊嶂,老樹怪石,在月色籠罩之下粼粼影閃,遠遠地望見山畔一點燈光,劉雄指之道:“那裡有燈光之處,想必有個人家,我等前去詢問一番,或有奇遇。”

二人望著燈光處,曳開腳步奔將來。行有三里多路,來到一個去處,傍著樹林坡下,坐落間草屋,屋側窗戶裡閃出燈光來。

雄到門前扣戶,有一小童出,雄方欲通姓名,早有一老者出而迎道:“深山

僻處,不想卻有客人到此。且請屋內稍坐。”就延二人進屋,雄看那老者青衣葛巾,目光深邃,鬚髮微霜,頗有仙人之姿。當下敘禮畢,分賓主坐定。

老者道:“公莫非大漢討逆將軍否?”雄笑道:“高士何以知之?”老者道:“久聞將軍奉命南征,安得不知!”雄道:“敢問高士何人也?”老者道:“貧道琅琊人於吉,乃雲遊道人也。”

雄告道:“雄奉當今聖上旨意,率大軍南征,欲服番邦,教歸王化,使漢越軍民免受戰火苦厄。前幾番用計殺的越王柯泰大敗,不期他潛入這伏虎山中,在溪流泉澗中投毒,我軍誤飲,皆中其毒。眼看數萬兒郎將困死山中,雄乞望蒼天矜念,賜神水以救眾兵殘生,雄縱然萬死,亦不敢有辭。”

於吉道:“貧道隱居到此,往來交州,施符水以救萬民;此茅舍之後有一枯木澗,澗邊有一泉,名曰‘田中泉’,此泉水清澈盈滿,切甘甜可口,取之不盡,用之不歇。可救眾軍於危難。”雄大喜,具金帛贈之,於吉道:“貧道修行問道,豈有貪戀黃白之意!”堅持不受。雄再三拜謝,乃辭。

即與雲長回營中傳信,組織兵士前往枯木澗田中泉去挑水,果如於吉所言,泉水清甜可口,消暑去瘴,取之不竭。眾軍歡慶不已,當下飲馬擔漿,埋鍋造飯。忽軍士來報說,高將軍急毒攻心,藥石無用,命在旦夕。

雄聞言大驚,飛奔榻前;只見高翻面色紫黑,眼窩深陷,一連吐血十餘口;及見雄至,掙扎而起道:“末將曾失身為賊,幸得主公不棄收容,感激不盡。只是未能隨主公平定南疆,凱旋回朝,甚為可惜!”雄俯身抱住高翻嚎啕失聲,口不能言,翻含笑道:“主公勿要悲痛。末將能為兩族之大義盡此綿薄之力,此生亦無憾矣!”說完藹然含笑,瞑目而逝。雄放聲大哭,情真意切,眾將莫不垂淚。噩耗傳出,眾軍多有拜伏而哭者。雄命將高翻先葬於豹頭山腳下,待平蠻後上奏朝廷以大將之禮葬之。

諸事畢,雄大起三軍,直奔伏虎洞前叫陣,烏大王率軍迎戰;兩軍對壘,雄拍馬而出,指柯泰大罵道:“狼心狗行之輩,我數番饒你性命,你卻賺我入這絕境之地,更用山澗投毒這等下作手段,當真無恥之極也!幸的蒼天垂憐,賜神水保我軍無恙,豈非天意乎?你還不束手就擒,尚待執迷何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柯泰頓覺面羞,目不敢視,烏大王出馬道:“你這漢人好生無禮,你既數番大勝,不就勢回去高官厚祿,享受榮華。尚要追到山中,將我越人趕盡殺絕麼?”雄厲聲道:“我若是無情無義之輩,早就殺他柯泰千遍萬遍了。但古來兩族交戰,實是百姓受苦。大王既是長者,又貴為一洞之主,治下民生數萬,安忍見這白骨積山,血流萬里?試問誰無兄弟姐妹,誰無父母妻兒?怎能讓賢妻倚門相盼,慈母望戶而哭耶?”

烏大王聞之動容,道:“你待怎樣?”雄仰頭嘆道:“冤冤相報何時了也!我願與柯泰兄弟相伴,願與烏大王叔侄相稱,願漢越兩族永結同好,豈可得乎?”烏天燒見他言情懇切,心頭默然,方欲回話,只聽董戈縱馬而出,大罵道:“漢賊狡詐虛偽,先吃我一刀。”雄聞言大怒道:“匹夫無禮。”提棒交戰,惡鬥不過五合,董戈已遮攔不住,烏大王怕他有失,揮軍衝鋒,兩下短兵相接,廝殺了半日,都佔不到便宜,各自退兵去了。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