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阻艱險巧渡赤沙江 施毒霧醫聖顯妙手

卻說劉雄放了柯泰,又命將向振、四魔將解進來。須臾小軍押進入殿內,雄問道:“今復有何言?”向振默然不語。連畢仁含淚道:“今日我兄弟四人盡絕,九泉之下可以相聚,卻也不枉此生了。”雄道:“你等若降,皆可得生也!”

連畢忠道:“我兄弟雖是化外之人,卻也知忠君報國;今我兄弟四人兩番招擒,已無面目回南中去了,情願受死!”劉雄操起追心刺,指著那連畢忠脖頸道:“如此最好,我便成全你!”

連畢忠哭拜道:“多謝將軍。”閉目等死。雄道:“真個不怕死的。”舉臂就將刺下去,忽聽那連畢通道:“將軍且住!可否先殺了我,休傷我大哥。”

雄道:“這是為何?”信哭道:“我兄弟四人父母早亡,自小由大哥拉扯長大,實不忍親眼見大哥慘死。”只聽連畢仁、連畢義一起哭叫道:“還請將軍先殺我兄弟三人,留我大哥一條性命。”

連畢忠哭道:“將軍速速先殺我吧。我即為長,便如先父一般,父安能見子橫屍眼前?”雄聽的感慨不已,親手扶起四人,道:“難得你兄弟四人這般義氣,世間真少見這般好男子!也罷,饒你兄弟去了,可速遣散部下軍馬,休教陣前再逢!”四人垂淚就拜。

連畢忠道:“將軍義薄雲天,古今罕見。然漢越自來不和,諒不能相助將軍,我等兄弟此去,必簡居於深山,永不相負!”雄忙扶起四人,把酒一盞。四人一起拜了三拜,出城去了。

雄又問向振道:“你待何言?”振道:“今見將軍仁義,末將願降!”雄點頭道:“甚好。你若不降,我成全你名節。今日既降,他日不可反覆。”振垂淚道:“投降已是郝顏,他日安能無恥再叛,豈非男兒乎?”雄大喜,親解其縛,賜酒壓驚,令他在李嚴麾下效力。

次日,雄在城內整備軍馬,著斥候四下打探越軍訊息,探馬去有一日乃回,稟報道:“南越軍馬盡棄各地山寨營帳,全都退入蒼翠山豹頭洞去了。”雄道:“既然如此,我便提兵入山再戰。”

高大盛道:“蒼翠深山老林,綿延千里,多有毒蛇猛獸出沒,險山惡水擋道。越人入此深山,直如鳥脫籠韁一般,翻山爬樹,奔騰躍嶺,日夜偷襲,更兼貫使毒針飛鏢,泉水投毒,燻放毒煙等伎倆,此去可謂九死一生,還望將軍三思而行。”雄道:“唯願漢越兩族永結同好,萬死不辭。”

便教聚集軍中一應軍校將士至城牆下空地,雄登城高喝道:“我前兩番擒住越王柯泰,兩番縱之,諸位將士恐怕多有不解者,說我是婦人之仁,我無言以對。但容我申一肺腑之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漢越兩族相爭交惡多年,死傷無數,屍積如山。我要殺柯泰,易如反掌;然我殺一越王,越人當再立一王;我出兵討伐一次,他們退入深山,來日再叛,長此以往,邊疆永無寧日。故司馬徽先生所言,南征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如今我欲入深山,但此去吉凶難測,願諸公勿辭辛勞,努力向前,早日平定南越,凱旋還朝。諸公其有志焉!”眾軍高呼,舉臂如林。雄大喜,便命三軍飽餐一頓,次早起行,向深山進發。

次日天晨,眾將整頓兵馬向蒼翠山進軍,入山越深,道路沒於雜草之中,更有毒蟲蛇蠍伏路傷人。雄令高翻引一排刀手斬荊砍棘開路,令趙容引一排槍手撥草尋蛇,眾皆相互攙扶,緩緩而進。

行約三日,前軍來報說前有大江阻路,雄引人來看,只見水流緩淺,江上隱隱蒸氣上騰,高大盛道:“此水叫赤沙渡。水下常年毒氣蒸發,若有人渡水,必中毒而死。若要渡時,須待夜靜水冷,毒氣不起,方可無事。”雄命李嚴、廖化選精壯軍三千,隨著高大盛,來到赤沙渡口,紮起木筏,初更時分渡水,果然無事。

二人領著三千軍馬,由高大盛在前引路,行無三里,路面漸窄,兩側崇山高崖,大盛道:“此地命為飛龍峽。”李嚴抬頭看了看,道:“好峻的嶺。”

話音未落,只聽一聲鑼響,兩側崖上湧出無數山越兵,弩箭如雨點般射將來。李嚴急叫撤軍,只聽後軍廖化大喊道:“來的舊路都阻塞了。”李嚴教軍馬四散尋路走,自家舞起長槍撥開亂箭,尋到廖化從小路奔到山沿上;高大盛突在前面,圈馬而回時,被滾木打中肩膀,跌下馬去,被亂箭射死。

三千軍馬大半陷了,李嚴、廖化二人率數百殘兵,奔到赤沙渡口,不及登筏,趟水逃回北岸,具稟劉雄中伏之事。雄便令紮寨,尋思破敵之計。一

連月餘,不得寸進,只能屯兵北岸與飛龍峽隔河相望。這日向振來稟道:“末將久在南中,對此地理甚為熟悉。將軍紮寨之地乃赤沙渡上游,水淺平緩,看似好渡,但對面飛龍峽扼住要衝,確是難過。不如移兵至下流沙口,那裡河道雖窄,但對岸地平遼闊,或能偷過。”

雄道:“離此有多遠?”振道:“距此有二十餘裡路。”雄點頭稱是,遂引眾將與向振往赤沙渡下游來探看,只見下流河道狹窄,水流洶湧,盧植道:“此水湍急怒瀾,非人力能過。”諸將皆同,唯武俊面有笑容,雄問道:“廣合以為若何?”俊道:“赤沙渡後山之上,滿布青竹,可令人砍伐,然後曬乾,首尾用繩索扎死,綁上巨石投於河中阻水,便能搭起竹橋,以渡軍馬。”眾人聞言大悟,皆贊妙計。

雄即調範忻引二萬軍馬,往後山伐竹十萬根,吊巨石投於河面狹處,搭起竹橋,闊十餘丈。雄令張飛、趙容、高翻、範忻四人引軍暗渡赤沙河偷襲飛龍峽,再令盧植、武俊、廖化三人在北岸寨中搖旗吶喊迷惑敵軍,自與關羽、李嚴、龔都、劉闢四將趁夜渡過赤沙江,徑奔飛龍峽來。

卻說柯泰引眾將扼住飛龍峽谷,數番殺退漢軍。這夜裡,忽見北岸漢軍營寨火把通亮,急引軍馬伏在山谷上檢視,卻到初更時分,人報漢軍主將劉雄親引兵馬來攻,泰喜道:“漢狗今番卻來送死也。”喝令軍士弓箭上弦。

不多時,果見劉雄引兵進入峽谷,看看將近,柯泰卻待下令放箭,忽得四下連聲炮響,早有人飛報說谷後不知從那裡殺來無數兵馬,皆要活捉大王;泰大驚,急來看時,早見火把遍野如龍,照得山林通紅,張飛、趙容、高翻、範忻四將各自奮勇殺來,身後千萬漢軍齊叫:“休走了柯泰!”泰立地不寧,欲待上馬而走,谷內漢軍也一發衝上山來,刀槍並上,亂箭齊發,山越軍一時大亂。柯泰招呼霍戒先

教弓弩手亂射,逼住漢軍陣腳,自家舞著大刀,拼死向前衝殺,竟被他撕開一個口子,招呼剩餘兵馬撞出去,投老巢豹頭洞去了。漢軍隨後趕殺,俘獲無數。

此番大勝,雄提兵渡過赤沙河,繞過飛龍峽,直至蛇盤谷內,已能遙遙望見柯泰大營。雄便令紮寨安營,埋鍋造飯。盧植道:“我軍大勝之餘,士氣高漲,何不趁勢劫敵寨勝之?”雄道:“此論不善!我料越軍必有防備,不但不可去劫寨,尚須防備他來襲我。”就令三軍和甲而睡,以防越軍趁隙來攻。

當夜至初更,夜靜闌珊,蟬鳴蛐啼,只見山風蕩蕩,吹的樹葉沙沙作響。待到二更時分,谷內黃霧騰騰,巡營軍校怪道:“天炎夏熱的,怎會起霧?真是怪哉!”說猶未了,忽有軍士大喝道:“此乃毒煙也!”軍校大驚,急忙捂了口鼻,報到中軍大帳。雄聞報大驚,急令軍士用溼布捂了口鼻,可是還有大半將士吸菸中毒,上吐下瀉。

雄見了,驚慌失措,不知所已,盧植急道:“賊人既放毒煙,必是要來襲營,快快準備。”雄道:“軍將多半中毒乏力,如何禦敵?”雲長道:“可令未中毒的將士擂鼓大喊,或能震惑賊兵。”雄道:“只能如此。”遂令軍卒用溼布捂住口鼻,擂鼓敲鑼,吶喊助威。

那柯泰先使人放毒煙,自家率兵來偷襲,行止半道,只聽漢軍營中鼓聲雷雷,震盪山谷;忙勒馬駐足道:“漢狗多施詭計,不可冒然進軍。待天明打探清楚了,再戰不遲。”遂引兵退回豹頭洞。

比及天明,日升月恆,谷內毒霧漸散。再看那中毒將士個個頭昏腦漲,渾身無力,雄令軍醫診治,軍醫道:“此乃山林間溼熱瘴毒所致,引發體熱頭痛,嘔吐腹脹之症,病雖好治,苦於無藥耳。”雄聽後,更添煩悶。召眾將道:“為今之計,只有先退兵回南海為將士們療病。”雲長道:“如此前功盡棄了。”雄嘆道:“雖如此,別無他法。”眾將聞言皆憤,卻都束手無策。

忽小校來報:有一人從蒼翠山來,直至軍前說有要事來見將軍。雄乃命請入,視其人有四旬上下,面容慈善,神態端祥,後背一藤條簍筐,手拿藥鋤,進前施禮道:“某乃南陽涅陽人張機,字仲景。因在南山中採藥,昨夜乍見毒霧瀰漫,便知是越人放毒煙害人。常言說醫者父母之心也,我雖卑微,安能視而不理?特來為將軍解毒。”眾將大喜,雄道:“先生雖有妙手,但軍中苦無良藥。”機道:“我遊歷天下,懸壺四季,廣泛收納醫方,尤對傷寒溼熱,瘴毒雜病頗有療養之法。只需這山上野生的幾味尋常草藥熬水,讓兵士飲了,兩個時辰即當恢復如初。”雄道:“不知先生要何物入藥?”張機道:“龍膽草、川連、蛇針草三味即可,這蛇盤谷內遍地都是。”雄大喜,令五千軍士攜背囊隨張機採藥。

不過半日盡皆滿載而歸,生火架鍋熬之,分與眾軍而飲,果真是病瘴之氣全消。眾軍歡悅,或手舞足蹈,或喜極而泣,都來拜謝張機,雄亦以寶物財帛酬報,機道:“某聞將軍為兩族大義不避生死,特來醫治,豈望酬之!”堅持不受,辭別而去。

後有詩讚道:懸絲一絕不可望,囊中別有日月天。濟心常懷伸一術,妙手臺前尤清廉。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