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捨身仗劍丹青照 蹈節取義夕陽歌

卻說那陳容突然身入囹圄,疑在夢中,禁不住在牢房內長吁短嘆。過得日中,牢門外小卒報道:“陳員外,樊大人來看你了。”陳容大喜,急忙擁到柵前,樊茂隔柵責道:“公賀,你此事做的不該。”

容驚道:“莫非大人也認為草民通敵?”樊茂道:“你莊內有門客向都督告密,說你私通魏延,欲要裡應外合獻城。”容拜道:“此定是有人陷害草民,草民著實冤枉,還請大人明察。”

茂道:“我自是知曉公賀忠義,奈何人證物證俱在,周都督如何肯罷休。”陳容大驚道:“如是這般,草民難保一命?”樊茂道:“若按大漢法度,通敵賣國,當誅九族。”陳容聽罷,如雷轟頂,呆立半晌。

樊茂道:“我與員外相交多年,自會設法周全員外家眷,只是來日堂下審問,員外……”陳容驚悟道:“莫非要我自盡?”樊茂哀嘆道:“罪不加於死者,員外好自為之。”說完,令人送了桌酒席來。

陳容冷笑道:“莫非周瑜要來毒殺我?”樊茂道:“此是下官一番心意,來送員外最後一程。”轉身出牢房去了。陳容呆了許久,猛然大笑數聲,端起酒壺,仰頭一飲而盡。又抓起碟中肥雞,張嘴撕咬,片刻酒肉皆盡。陳容就從腰下把絛帶解下,搭個凳子,將絛帶系上頂棚,垂下套索。然後咬緊牙關,將脖頸套入圈中,踢翻凳子,撲的一聲,凜凜之軀,便懸在頂棚晃悠。

次日,人報說陳容自縊獄中。瑜大驚,急叫眾人保密,待破魏延後,再做計較。不料牢中有一獄卒叫高保,早年得陳容施捨救命,見陳容自縊獄中,暗暗垂淚,為報陳容救命之恩,就謀劃往東武莊報信。

過的當午,高保未往牢中值崗,策馬來至東武莊,見莊門緊閉,就把門亂敲;莊內老僕出,喝問何事,高保道:“吾有要事,要見陳述少爺,煩你通報。”老僕聞言,即到莊裡,對陳容長子陳述言;述吩咐喚那高保進來。

高保走到堂內,望見陳述,大叫:“少爺,大事不好!”禁不住淚如雨下。陳述自從聽說父親被人請到衙內做客,就一直心驚肉跳。今日見高保神態,心頭大驚,急問道:“何事驚慌?速速說來。”

高保哭拜道:“陳老爺遭奸人陷害,昨夜縊死在獄中。小人為牢中獄卒,曾得陳老爺活命之恩,不敢相忘,冒死前來稟報。”陳述聽了,大叫一聲,暈倒在地。老僕與家丁上前叫喚,陳述半晌方醒,放聲大哭,眾人流淚勸解。

陳述泣道:“吾父雖是平民,卻也赤膽忠心。在淮陰二十年來,扶危濟困。今日無端被殺,此仇焉能不報?”高保道:“少爺且勿衝動,那周瑜位高權重,此仇如何能報?還是速速打點走吧。”說完,告辭去了。

陳容次子陳衛哭道:“父親既被所害,兄長還須早作打算。”陳述咬牙道:“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就令管家引了家眷連夜收拾下江東去了。自與弟陳衛聚集八百甲丁,計議報仇。

不料訊息走漏,周瑜就令樊茂、孫翊調集郡內軍馬圍剿東武莊,將陳述、陳衛盡數捉了,命斬於市。又令將陳容、陳述、陳衛三人懸屍市曹,以儆效尤,嚴令敢有私自拜祭者即捕斬之。淮陰城百姓聞陳容父子三人被殺,扶道皆哭,蓋陳容天性豁達,仗義疏財,淮陰城內士民得陳容資助而活者不計其數。

翌日天早,有一白衣人在陳容父子首級旁擺上三牲果品哭祭,哀聲震

天,情深意切。眾百姓見了,無不淚眼濃濃,拜道祭奠。吏官聞之,急告樊茂。茂大怒,指眾百姓罵道:“都督已明令禁人私祭,賤民膽敢祭奠反賊,是欲共反耶?”

那白衣人起身罵道:“陳公賀忠義豪傑之士,淮陰一郡百姓深受其恩,無不讚頌。今父子三人被戳,屍骸暴露市井。任他父子魂魄憑依異地,迎風叫月,對雨悲花,怎能不叫人悲乎!汝乃殘暴小人,枉殺忠良。吾與汝誓不同生死。”拔劍就要來殺樊茂,茂大驚,急令眾軍阻截。眾百姓亦思陳容厚恩,皆操鐵鍬鋤頭,犁耙菜刀隨那白衣人來殺樊茂,一時間全郡百姓皆反。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周瑜在衙內與孫翊、朱紀等議事,忽人報說全郡百姓皆反,軍卒抵擋不住,正往府衙殺來。瑜大驚道:“怎會一郡皆反?”急點軍出,見街道上老弱婦孺皆反。正欲下令平亂時,忽聽城外喊殺聲震天,人報魏延引軍殺到。

瑜長嘆一聲:“某錯殺義士,偈恨何及!”就引眾軍向北撤走。奔往城門下時,那白衣人仗劍追來,連殺數人,大喝道:“陳公賀肝膽義士也,汝不明情由,中賊奸計而錯殺,尚有何面目見天下人也!”說完,袖頭一甩,一支袖箭彪飛而來,正中胸口。

周瑜吃痛墜下馬來,孫翊、朱紀急護著突出城外。一路往青州奔襲。至黃昏時,已至青州地界,遠遠望去,只見前面有座寺廟落於山坡之上,周圍樹林茂盛,水流潺潺,將這座寺廟掩映其中,紅牆青瓦,房舍儼然,晨鐘暮鼓,寶象威嚴。

周瑜傷口流血不止,朱紀叫孫翊引眾軍安營紮寨,分佈寺廟左右,以防魏延。自家扶周瑜往寺內歇息。及近,見寺門上懸著一大牌匾,書寫:‘青龍寺’,跟著門口一個健壯的武僧迎了出來,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

朱紀亦雙手合十,施禮道:“叨擾大師了。此乃河北青州兵馬都督周瑜,因戰事負了傷,想來貴寺借宿一晚。”說著話從懷裡掏出一錠金子,畢恭畢敬的獻上:“些許金銀不成敬意。”

武僧道:“阿彌陀佛,出家人以慈悲為懷,自然不能貪財。如果施主誠心拜佛,就請親自去大堂上敬獻。貧僧這就去詢問主持方丈,是否允許爾等在寺中休養。”不一刻,一個老僧身披袈裟迎來,見禮道:“老僧普淨。在此相侯周都督多時了。”於是延入寺內,為周瑜傷口上藥料理,吩咐不可動怒。

次日天明,魏延就引軍追來,孫翊率軍接陣迎敵。周瑜雖患瘡痛,心中自有主張;已知魏延必來追趕,卻不見眾人來稟。至午後,魏延擂鼓吶喊,又來搦戰。孫翊佈置深溝,拒守不出。周瑜喚朱紀入帳問道:“何處鼓譟吶喊?”

朱紀道:“軍中教演士卒。”瑜怒道:“何欺我也!吾已知魏延來寨前辱罵。公既為國出力,何故坐視?”紀道:“吾見大都督病瘡,不可觸怒,故魏延搦戰,不敢報知。”瑜道:“公等不戰,主意若何?”

紀道:“某已遣人飛報北海來援。”瑜聽罷,於床上奮然躍起道:“大丈夫既食君祿,當死於戰場,以馬革裹屍還,幸也!豈可為我一人,而廢國家大事乎?”言訖,即披甲上馬。諸軍眾將,無不駭然。

瑜引數百騎出陣前。望見魏延已布成陣勢,延自立馬於門旗下,揚鞭大罵道:“周瑜匹夫已死,爾等猶如喪家之犬,還不速速投降!”罵猶未絕,瑜從群騎內出道:“魏延匹夫!見周郎否!”魏延看見,驚駭不已,疑惑道:“人說周瑜已中暗箭而死,卻是為何?”

原來

當日城內暴亂,那白衣人乃是陳容至交藏洪,字子源,曾在淮江水畔用計擒殺呂布。洪淡泊名利,不問世事。聞陳容父子被害,暴屍市井,心甚不仁。便用袖箭暗傷周瑜。及魏延破城後,厚賞從事樊茂,洪方知其因,夜間潛入府中,將其殺死,揚長而去。所以人皆傳言周瑜被臧洪射死。

周善當下進言道:“周瑜縱然不死,也必傷及心腔,氣理不順,可大罵之!”延遂率軍厲聲罵道:“周郎小兒有妙計,陪了城池又折兵。枉殺陳容真好漢,徒留世間萬罵名。”周瑜聞言大怒,大叫一聲,墜於馬下。魏延引軍圍上來,孫翊、朱紀救起周瑜,雖拼死抵擋,也擋不住蜀軍兵鋒。正危難之機,忽從北方衝來數千兵馬,為首二將正是孫權、黃柄,二人殺入陣中,救出眾將,退回寺內。魏延見其援軍到來,不敢追之甚急,就收兵下寨。

眾人及回寺內,孫翊問道:“都督貴體若何?”瑜密謂翊道:“此吾之計也。”翊道:“計將安出?”瑜道:“吾所以為此者,欲令魏延知我病危,必然欺敵。可使心腹軍士去詐降,說吾已死。今夜魏延必來劫寨。吾卻於四下埋伏以應之,則魏延可一鼓而擒也。”

孫翊道:“此計大妙!”隨就帳下舉起哀聲。眾軍大驚,盡傳言都督箭瘡大發而死,寨軍盡皆掛孝。魏延正在寨內與潘璋等人商議,說周瑜怒氣衝發,金瘡崩裂,以致墜於馬下,不久必亡。正論間,忽報:“周瑜寨內有十數個軍士來降。”魏延忙喚入問之。軍士道:“今日周瑜陣前金瘡碎裂,歸寨即死。今眾將皆已掛孝舉哀。我等皆受其之辱,故特歸降,便報此事。”魏延大喜,不疑有他,隨即商議今晚便去劫寨,奪周瑜之屍,斬其首級。

初更後便約三軍,徑投周瑜大寨。來到寨門,不見一人,但見虛插旗槍而已。情知中計,急忙退軍。四下炮聲齊發:東南西北各有軍馬殺來。延軍大敗,大軍皆被衝散,首尾不能相救。魏延引百餘騎殺出重圍,行到五里,一聲鼓響,孫權又引一軍攔住去路,截殺一陣。魏延引軍刺斜而走,又遇孫翊大殺一陣。二人趕了一程自回。

及二將回時,瑜臥病在床,面如金紙,問道:“魏延可敗?”二將據實告之,原來周瑜日間是真痛下馬去,命在旦夕。今勉強起身坐定,撫琴而奏,口中高唱道:

“月華如水,清漢如燈,彈刀清嘯,飲血歸鞘;沙土揚揚,黃雲漫漫,戰馬賓士,亂箭穿楊;安知男兒歸何處?馬革裹屍死沙場,獨留悲壯耳。漆夜無星,燭光無淚,提杯問盞,醉解千愁;霏霏雨雪,瑟瑟寒風,刀舞長空,劍挽平花,安知男兒奔何方?擂擂戰鼓奪城池,千古垂名耳。一曲終,胡不見君哭?夕陽晚照,血色英雄。”

唱完,淚如雨下。便在這時,只聽得一縷簫音,從隔壁傳了過來,音律曠達高亢,縱間高低起伏,音尾旋轉折成落寞悲聲之狀,恰與周瑜一曲和鳴。

稍時,簫音漸甫,一個青衫男子,手握一管玉簫,挑簾而入,下禮道:“小可在隔壁聽得都督琴聲悲壯,詞意淒涼。故吹奏一曲,有辱都督傾聽,幸勿見怪。”瑜抬眼看那人時,身長七尺四五,面如寶玉,細眉長眼,端的是風度翩翩。

瑜還禮道:“敢問足下何人?”那青年微笑道:“小可沈陵,字仲宇,乃青州即墨人氏。因與青龍寺主持普淨大師為友,特來瞻拜,卻不想與都督巧遇。”瑜就邀他坐下,二人交談片刻,沈陵道:“都督有恙在身,及早休息,小可不便叨擾了。”就起身辭出了。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