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靠山王凱旋幷州 龐士元智破曹軍

卻說周瑜與李典對持臨陽關,不幾日人報曹操遣大將夏侯惇、夏侯淵來援,瑜道:“夏侯兄弟乃曹操帳下最心腹干將,彼今來援,臨陽不可取矣。”遂令退兵。韓當道:“此時退兵,恐敵人來追。”瑜道:“不勞老將軍憂慮,瑜自有伏計。他不追便罷,他若追,保叫他後悔。”於是吩咐眾將各自用計。

早有細作報知臨陽關上,夏侯淵道:“彼軍急退,必有大事,可出兵追擊。”李典道:“周瑜多謀,追擊恐是不妥。”淵思略半晌道:“且派小股兵馬追襲,縱有埋伏也於大局無礙。”就親引樂進並五千兵馬追趕。

行至帛陽大寨時,天已放晚。夏侯淵見敵寨裡空無一人,寨欄四周虛插旗槍。樂進道:“莫非有詐。”話音方落,四下炮聲大起,徐盛、丁奉、周泰、蔣欽各引一枝兵殺來。魏兵首尾不能相救,登時大敗。夏侯淵、樂進各引數百騎衝出包圍往臨陽就走。

行至夜裡三更,又一聲鼓響,凌超、淩統父子率軍攔住截殺。夏侯淵引軍往斜刺裡奪路而奔,天明趕回臨陽時,身後不過十餘騎。由是懊悔無比。忽探馬急來報說:“姚城、帛陽二城被破。”李典急問何故?探馬道:“周瑜差人詐稱夏侯將軍求救,誘引兵出,卻教韓當襲取了帛陽。又用同樣伎倆,教呂蒙襲了姚城。”夏侯淵嘆道:“某之不明也。”遂不敢小覷周瑜。

再說曹操在上黨,兵無戰力,又乏良藥,生恐河北軍馬強攻。於是尋來賈詡、蔣濟等商議,欲收軍回許都。賈詡道:“若棄此地,豈不平白受辱?前番略施小計,教孫策化為齏粉。今番吾當再施良計,叫河北軍膽寒!”操大喜道:“全賴文和謀劃。”於是便命升帳,教全軍棄了上黨,去城外駐紮。

先命許褚、曹休各引三千軍馬,安排火箭,分頭去西門、北門二處埋伏,待河北軍攻城之時,便將火箭射入城中引火,然後守住二門,休教走脫;又命曹仁、曹洪二將各引五千軍馬,先於城內安排硫磺硝石引火之物,隨後於東門外埋伏伺候,看城中火起,就殺出接應;曹操與賈詡引大軍伏於南門,就便看守糧車輜重。分派已畢,各將領命去訖。

細作探知,飛報於壺關上。雄尋眾官商議,忽人報張飛、徐庶引龐士元來見。雄大喜,召眾將一齊出迎,執禮甚恭。兩下敘禮畢,雄便言曹操棄城而走,統道:“大王之意如何?”雄道:“曹操非無能怯戰之輩,此去必然有詐。”

統笑道:“大王放心,吾早已料定矣!曹操此計,確實好破。”便謂窩闊達、李嚴二將,教令如此如此,二將領命去訖。統又喚張飛道:“有番大功勞,要勞煩益德公去取。”飛大喜道:“俺正欲請纓。”

統道:“益德可引軍一萬,趁夜襲取上黨城。”飛領命,出帳點兵去訖。雄道:“益德此去,必中埋伏,需兵馬接應。”統笑道:“大王不必憂慮,某自有計。”附耳說如此如此。雄大笑道:“先生真妙計也!”

卻說張飛引軍去取上黨,一路並無阻擋。待大軍入城,飛命三軍巡城,自引左右親衛來府衙。忽人報火起,飛道:“走漏之火,休得驚慌。”言未畢,人報四門一起起火,南、北、西三門皆有軍馬殺來,止有東門無人。

飛急命大軍出東門而走。方出門口,便聞喊殺之聲大起,左有曹洪,右有曹仁,兩路軍馬一齊殺來。飛正慌亂間,突聽正東之上喊聲又起,凝神看時,殺來一彪軍馬,將魏軍截做兩段。當先一將,錦袍金甲,正是劉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飛大喜,揮矛殺出敵陣,與雄相會,埋怨道:“大哥好生作怪,既識得敵計,何不早告俺知曉。”雄笑道:“三弟幾時得罪

士元先生,致有此報?”飛亦笑道:“兀那龐士元匹夫,卻與俺如此計較。”於是二人並轡殺入敵陣,所過無人能敵。曹仁、曹洪見了,不敢力戰,率軍就敗。

許褚、曹休在西、北二門見河北援軍殺到,正欲殺出接應,突聽身後馬蹄聲大作。急回頭看時,徐晃、徐商領鐵騎從後掩殺來,二人不曾防備,頓時被河北軍衝散,士卒四散奔逃;二人只能衝出重圍,來尋曹操;半道又遇曹仁、曹洪兄弟,於是合兵一處,一起繞城來尋曹操。

卻說曹操與賈詡在南門,忽見自己軍馬敗退。賈詡大驚道:“有人識破我計,上黨危矣!”操亦驚道:“如之奈何?”詡道:“可速奪城。”操遂率軍來奪城,迎頭正遇劉雄大軍,兩下一陣混戰。不過片刻,雄率軍就退。操督軍追趕,詡攔住道:“奪城要緊。”操遂不趕,引軍取城。

方至城下,卻見四門緊閉,城上旌旗佈滿,敵樓上一將叫道:“老賊!汝雖奸詐,安能出鳳雛先生之料乎?某已取城多時了。”操切齒道:“汝乃何人?”那將道:“老賊健忘,某乃顏良是也!”操大怒,便命攻城。城上亂箭射下。忽聽後軍一陣喧譁,操回頭看時,火光衝天而起,小軍飛報說河北大將窩闊達、李嚴趁亂襲我軍後路,將輜重糧草盡皆燒了。

曹操聞得糧草輜重被燒,舉止失措,賈詡道:“大王不可遲疑,速速退兵。”操嘆道:“臨陣統兵果非文和所長。”遂令前軍為後隊,往平陽而走。方行數里,忽然又是一片殺聲暴起,一枝人馬衝了過來,為首一人,竹冠道然,青衫葛袍,正是龐統。

統指操徐徐道:“敢問大王貴體頗無恙乎?”操聞言,腹中又痛。登時切齒大怒道:“誰去斬了這背主匹夫!”曹洪舞刀出陣,縱馬前衝;河北陣上李嚴卻待迎戰,忽一小將舞雙鐧而出,截住曹洪,貼身便打,二人盤馬鬥了十餘合,不分勝負。

曹洪不禁悚然道:“某正當盛年,不想竟勝不得這十四五歲小兒!”再戰數合,劉雄、張飛從城內各驅兵殺來。賈詡道:“大王再不退,恐為劉雄所擒。”操長嘆一聲:“此番敗去,不知此生能還否!”不禁憤懣滿腔,牽動頭風發作,大喝一聲,落下馬來。左右急救起。操便叫後軍為前部,前軍為後合。緩緩退入平陽。令曹仁、曹洪率軍鎮守,自引賈詡等歸弘農養病。

此戰乃劉雄與曹操爭鋒以來,唯一一次全勝,亦是龐統出山第一戰。

河北軍即勝,劉雄大出胸中惡氣。便命在上黨大擺筵席慶功,龐統引那小將前來覲見。雄看了,大吃一驚道:“赫兒怎會在此?”那小將下拜道:“兒不及通稟父王,請父王恕罪。”這小將正是劉雄次子劉赫。

原來曹操此番出三十萬兵來攻河北,劉雄令麾下所有將官府中甲丁、門客盡皆充入軍中,包括王府護衛,鄴城禁軍,以備與壺關共存亡。劉赫雖久在深宮,卻也深知此番大戰關係到河北存亡,便去見母親糜王妃,言明自己從軍意圖。

糜妃道:“汝父王為你取名赫,意喻赤忠赤義,盼能堅心明志,忠君愛國,不負天下家國之冀望。汝可知否?”赫拜道:“兒臣知父王深意。”糜妃又道:“我兒自幼勇毅剛正,深肖乃父,母心甚慰。但需知剛則易折,不能持久。凡成大事者,必剛柔相濟,汝可知否?”赫道:“兒臣謹遵母妃教導。”

糜妃泣道:“我兒自幼久居深宮中,倍受多方溺愛,不知人間疾苦,不識人生艱難,極易沾染嬌驕二氣。你今有這番意願,母親為你欣慰。但戰場無情,你需……”話未說完,已是泣不成聲。

赫哭拜道:“兒臣承母親一片慈愛,必當謹記。”於是扶母上座,叩頭拜了八拜,拭淚而去。及到壺關軍前,劉赫

便至軍政司登記。他雖然年少,但已生的七尺身高,闊頤大耳,氣宇不凡,故常人不以為意。

劉雄當下見了愛子,驚喜交加,就引眾將來見。赫拜道:“求父王恩准,兒願從軍上陣殺敵。”張飛道:“賢侄兒,你比苞兒還小一歲,從什麼軍,還是回去再練兩年罷。”

赫道:“三叔父太小覷我了。我自身有絕技,足可上陣殺敵。”飛笑道:“有何絕技,讓汝叔父開開眼界。”赫從腰裡取下兩柄黃金鐧道:“我這雙鐧分龍虎二行:龍為右鐧,長三尺六寸,重三十八斤;虎為左鐧,長二尺八寸,重二十九斤;總計有六十四路招式,三叔待仔細看清了!”語畢,使起雙鐧,當場演練,虎虎生風:

那龍鐧卻似一葦渡江燕,風中過雲龍,端的是變幻多端,神鬼莫測;虎鐧好似佛光罩玉樹,寒錐墮冰河,猶如金鐘護體,玉蟒纏腰。龍攻虎守,進退自如,只看的在場眾將神思恍惚,無不嘖嘖稱讚。

練罷,朝張飛揚眉道:“如何?”飛大喜道:“真虎父無犬子也!”雄道:“我兒深肖於我,父心大慰。只是戰場廝殺,不同宮中苦練。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亦是此理。兒既願從軍,為父怎能遮攔。就讓你往遼東巡修,如何?”

赫道:“兒願上陣殺敵,不願往遼東去。”雄道:“遼東之地,雖然苦寒,但可深入民間軍旅,體味民生百態,又可親歷江湖陣仗,領略異域風情。如此才能磨礪心志,開闊眼界。乃為修身之大計,兒頗不知否?”赫遂拜道:“兒感謝父王栽培。”雄大喜,就親筆一封書信,讓劉赫領了,來日即行。

次日,赫乃請辭,雄又囑咐道:“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兒不可不細查深思,宜謹宜慎,勉之,勉之。”赫拜道:“兒謹遵父王教誨。”於是拜辭,取路往遼東來。途勞漫漫,幾多辛苦,前後半月便至北平府。

高順聞劉赫至,便聚眾將來迎,順帳下長史韋紹密謂順道:“將軍至遼東年餘,便威震四方,屢立戰功。想來大王有猜忌將軍之心,特派此子前來。”順怒叱道:“是何言矣?汝再敢多舌,吾必斬之!”韋紹怏怏而退。於是迎劉赫入府,擺宴招待,多有歡樂。日後赫在北平,與張苞、關興講論弓馬武藝,閒時飲酒指點江山,好不快意。

一日酒後,赫於關、張引十數軍漢在城外狩獵,遠遠見有一行大雁飛來,關、張二人便邀劉赫射之,赫取泥金鵲畫弓在手,謂關張道:“二位兄長且看,非是劉赫誇口,這枝箭要射雁行內第三只雁的頭上。若射不中時,二位兄長休笑。”言訖,搭上箭,拽滿弓,覷得親切,望空中只一箭射去,果然正中雁行內第三只,直墜落山坡下,急叫軍士取來看時,那枝箭正穿在雁頭上。

關張與眾軍看了,盡皆駭然,關興稱讚道:“真是好箭,便是養由基也不及如此!”眾人皆贊。一路欣然,不覺入深山中。前軍匆匆報道:“前有黑蟒大蛇擋道,可取路別行。”

張苞奮然道:“壯士行路,何懼之有!”乃下馬提矛,起身向前而來,眾人跟隨,方走百餘步,只聞得嘩嘩弄響,一條蟒蛇橫於道中:長約丈餘,粗若水桶,搖尾吐信,踴躍欲動。眾皆失色,悚然止步:那蛇蟲不同於虎豹,可以勇力以敵。人言十蛇九毒,若為所傷,縱使你斬它千段,亦難逃一死。

張苞抬矛躍躍欲刺,劉赫急攔住,道:“兄長稍帶。”言訖,拎起朴刀,大喝一聲,飛身躍起,手起一刀,將那蛇斬為兩段。那兩段蛇身掙扎片刻,驀然不動。赫以刀分開蛇屍,昂首闊步趨過。眾人見之,愈加敬佩。眾人回到北平,以今日事告之高順,順贊道:“真虎父無犬子也!”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