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諸葛亮兵出祁山 張永年徇私獲罪

卻說曹操遣人望漢中打聽諸葛亮為何因缺糧退兵。原來諸葛亮知曹操領兵攻打荊州,自家分身乏術,不能入荊州禦敵,便起漢中大軍十五萬攻打長安,來逼曹操回軍。

再說雍涼都督司馬懿到任長安之後,厲兵秣馬,施政求賢,不過年餘雍涼之地兵強馬壯,好不強盛,又得良將數員為輔。

先有太原人郝昭字伯道,猿臂善射,又精城防守禦之道,極有謀略,文武兼備;又有太原陽曲人郭淮字伯濟,智略超群,又便弓馬,能文善武;隴西狄道人王雙字子全,身長九尺,勇猛善戰,善使流星飛錘,百發百中,有萬夫不當之勇;又得青州東萊人王基,字伯興,其人文武兼備,才高於世,為司馬懿所倚重;涼州酒泉人費耀字宏達,善於治軍佈陣,頗有謀略。其餘孫禮、秦朗、戴陵、周貢、崔諒、馬旺、何葛之輩無論焉,端得是文武齊備,好不興旺。把涼州各個要道把守的嚴嚴實實。

卻說孔明此番北進,乃從祁山進發,行過武都山。魏將郭淮、王雙、崔諒立寨山北抵禦,看川軍勢大,就退至禮縣下寨。那禮縣城池遂小,卻地勢險要。郭淮於各處要隘設伏抵禦,川軍雖眾,卻也只能步步推進。

這日人報王基、孫禮來援,郭淮請入帳內,陳述戰況,王基道:“孔明多謀,川軍勢力又大,只能憑藉禮縣地理險峻設伏破之。否則他一旦衝過,就可直抵天水,那關西之地不保也。”郭淮稱讚,就將兵馬盡數聚在一起,在禮縣城南山到後下寨。

孔明攻打幾日,不能得手。就派張翼引軍誘敵。張翼領了三千軍,殺到郭淮寨前罵戰。王雙道:“匹夫無禮,待某去斬之!”郭淮道:“彼來挑戰,倘若數合敗走,必是有詐。子全不可追他。”雙得令,於是點五千兵出戰。鬥了數合,張翼拔馬就走,王雙冷笑一聲,收軍回營。

次日,張嶷又來罵戰,郭淮就令王雙出,戰約七八後,張嶷亦敗走。王雙不敢,收軍回營。第三日時,龐德率軍叫罵,王基道:“子全今日出陣,卻也詐敗。看他等如何?”雙領命,點軍交鋒。龐德舞刀迎上,與王雙鬥了二十合上下,雙掩刀詐敗。軍士就要追趕,龐德攔住道:“此人武藝不在我之下,定是詐敗而走。”遂引軍還。盡告訴孔明,孔明笑道:“彼小小伎倆,安能瞞過我。”遂吩咐諸將用計。

卻說王雙敗回營後,郭淮道:“川軍若明日再敢來罵戰,子全可詐作追襲。我與孫禮將軍分兵兩路從山上進兵,然後三面攻他,可獲勝也。”王基道:“縱使如此,亦得有後援足備。”郭淮遂命崔諒引軍為後。

次日,果人報張裔前來叫陣。王雙便引軍出。張裔舞槍而上,戰無三合,詐敗而走。雙按郭淮計策,佯作追擊,追約十餘里,山谷中忽然金鼓齊鳴,王平、吳蘭兩路伏軍分左右殺出,張裔翻身回戰;王雙揮刀敵住二將,大戰二十餘合,殺的二人汗流浹背。

此時郭淮、孫禮亦各自從山上衝殺下來,兩軍就在山谷中混殺,約過一個時辰。崔諒引一隊生力軍馬,殺入陣來。川軍登時倍感吃力,再鬥片刻,陣勢大亂,儼然有潰逃之勢。亂軍中吳蘭被王雙一刀砍翻馬下,眾軍盡皆震怖,漫山遍野而逃。

郭淮、孫禮相視一笑,道:“如此看來,孔明再無伏兵也。我等當盡力追殺。”於是四人各引一對兵馬追襲,一路追逐十餘里,看見一座營寨。郭淮率軍攻打,寨兵不能守,四散奔走。王雙率軍還欲趕,被郭淮攔住,指

了指天道:“天色已晚。況且今日也殺的夠了,且回營中,明日再說。”於是命軍士將川軍營寨、軍械、輜重盡數燒了,卻才收軍回奔。

返行至半道,天色已經大晚。魏軍士卒鏖戰多時,如今得勝而歸,只欲極早回去慶功。忽然鑼鼓喧天,兩邊山嶺上火把通明,照的四野如同白晝。山道前殺出一軍,當先大將舉槍高呼道:“太史慈在此!魏將哪裡走!”郭淮大驚。

王雙暴喝一聲,舞刀而出。太史慈揮槍截住,二馬盤旋大戰,刀槍並舉,在黑夜裡鬥了三十合左右,無分勝負。王雙戰太史慈不下,心中焦躁,暗思道:“太史慈久負盛名,英雄了得,果真名不虛傳!”眉頭一皺,心生一計,佯做不敵,賣個破綻虛晃一招,撥馬便退。

太史慈不知他伎倆,拍馬就追。王雙覷的他近,早暗掣得流星錘在手,回頭照定面門只一錘,喝聲:“著!”,太史慈凝神看時,避之不及,急閃過面門時打中左肩,只打得痛徹心肺,搖搖欲墜,幾乎落馬,慌忙撥馬扶鞍而逃。郭淮見了,趁機率眾突圍而走。

一路急奔至營外,方欲進寨。只聽一聲炮響,寨門豎起,箭樓上火把搖曳。火光下一人羽扇綸巾,正是孔明,捻鬚大笑道:“將軍何來遲耶?”郭淮大怒,就欲揮軍奪寨。人報說探得張翼、張穎、王平三路兵馬衝殺過來,不知多少。郭淮知今日事不可為,只能引敗軍往天水方向奔走。

孔明既奪禮縣,傳令歇息一日,就引軍來取天水。及至城下,郭淮率軍列陣而待,出罵道:“諸葛亮,某前日不識地理,故中你計。今番可敢與我一決勝負?”孔明笑道:“郭伯濟,我看你也是員難得的將才,為何要去協助國賊?不如臨陣倒戈,隨我匡扶漢室。我將平生所學盡數傳授於你,如何?”

淮冷笑道:“多蒙諸葛先生高看。只是淮食君之祿,怎能臨陣投敵?閒話少說,快來與我決戰吧。”孔明笑道:“汝既不識抬舉,某留你不得。”遂令張裔出馬,孫禮抵住,二人鬥十合左右,張裔遮攔不住,回馬就走。馬岱舞槍出陣,截住孫禮,二人鬥三十餘合,不分勝負。

王基道:“彼軍從禮縣倍道而來,走的人馬睏乏。不可與他消耗,率軍衝鋒便是。”郭淮道:“某正有此意。”長槍一揮,魏軍吶喊衝殺過來。川兵雖眾,怎奈確實疲憊,抵擋一陣就退。

郭淮下令追擊,崔諒道:“小心孔明有埋伏。”淮道:“四下裡盡是平原,一望無際,彼安能伏兵?”親引兵馬掩殺上來,追有兩裡。忽然北方煙塵大作,跟著數萬鐵騎如風一般殺來,馬蹄踏的大地隆隆顫抖,為首一將正是馬超。

原來孔明知馬超素得羌人之心,羌人以超為神威天將軍,於是在破禮縣之後,就讓超去借來羌兵數萬,伏在天水左近,吩咐若城裡有兵出,即殺來接引。當下馬超率羌騎衝入魏兵叢裡,所過如推波浪,殺的魏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渠。郭淮嘆道:“孔明真非我等能抵也。”遂引敗軍連夜投長安去了。

孔明大勝,又得天水,遂聚得勝之兵,入城賞勞。正欲制計攻打長安,忽報成都張松有書告急。孔明大驚,拆封視之。書雲:

“近聞曹操遣人攜禮往南中去,蠻王孟獲已答應盡出二十萬洞兵助魏,倘使蠻兵入蜀,為禍不淺。所幸未曾出兵。今松探知訊息,伏望諸葛軍師祈允,暫緩進兵。待有訊息,再容申稟。”

孔明覽畢,大為驚詫,乃聚諸將道:“南人野蠻,倘若興兵寇蜀,百姓盡皆塗炭也。吾須早回

。”即傳令,教天水大寨人馬,且退回陽平關內。楊儀道:“軍師倘若退兵,前番所得城池也需遣人把守。”

孔明嘆道:“我若不在,何人是司馬懿敵手。不若盡退,少傷生靈。”於是遣王平、張嶷、張裔、張翼分兵兩駱,徐徐退入漢中。令馬超、龐德、馬岱把守陽平關。

眾將見川軍退,來稟司馬懿道:“今川兵連勝數陣,為何盡數退去,卻是何意?”懿道:“孔明詭計極多,不可輕動。”郝昭進言道:“川軍拔天水、祁山大營而退,正可乘勢追之,都督按兵不動,畏懼如虎,不怕天下笑耳?”懿厲聲道:“他笑任他笑,我就是不追。誰人敢私自出兵追擊,定斬不赦。”眾將不敢再言。

卻說孔明退兵漢中,即歸成都見玄德。玄德道:“孤已命張永年辦備軍糧,即日就要送往祁山大營。軍師因何突然班師?”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孔明大驚道:“張永年發書告急,說蠻王孟獲欲出兵寇川,行事緊迫,因此速速回師。”玄德大驚,令人訪察。

原來玄德感張松引川之功,封他為王府簿曹,又領蜀郡從事,掌管錢糧。此番督辦孔明北伐軍糧草,原已採購妥當,屯在劍閣,命其子張表看管。

張表好酒愛色,一日引部下周芝、吳懇在好友唐奎府中做客,見其婦孫氏貌美,有意出言輕薄。奎弟唐丞性剛,拔劍怒目而叱。表暗驚,遂收斂。及回家中,周芝道:“大人不見唐丞有殺大人之心麼?”

表怒道:“我早晚要殺此匹夫解恨。”吳懇道:“我有一計,可殺唐奎兄弟,又可霸其妻妾。”表道:“何計?”懇道:“可設宴誘殺唐奎,嫁禍於外人。然後如此如此。”表大喜道:“唐奎素來與鄭成交好。恰好能行此計。”遂於家中設酒席,宴請唐奎、鄭成。

奎弟唐丞勸奎不去。奎不從,遂單身前來赴宴。酒酣,周芝、吳懇二人帶刀衝進,將唐奎砍死在堂下。又嫁禍給鄭成。將鄭成斬首於市。然後謂奎妾孫氏道:“我為汝夫報仇,汝當從我,不從則死。”孫氏哭道:“夫君方遭毒手,屍骨未寒,不忍便從。可待滿祭之後,再成親不遲。”表從之,遂不起疑。

唐奎弟唐丞始覺此事蹊蹺,便來問孫氏,孫氏哭拜道:“汝兄為張表所殺,且嫁禍鄭成。又欲強佔妾身,妾已詐許之,以安其心。叔叔可暗下計策,雪此仇辱,為我夫君沉冤!”

唐丞咬牙大怒道:“我早知此賊不懷好心。”遂定下計來。到至滿祭之日,張表派周芝來接孫氏過府。孫氏爬在唐奎靈牌前大哭,哭罷,即除去孝服,沐浴薰香,濃妝豔裹,隨周芝去了。

是夜,張表於屋內置酒,孫氏談笑自若,盡興奉陪。張表大喜,不覺酒酣,抱孫氏入內室,欲行房事。唐丞忽從窗外躍入,將張表砍死床頭。

唐丞少年之時,曾拜大俠王越為師,習練劍法。後來遊俠江湖,頗有膽略。又趁夜潛入周芝、吳懇屋內,將二人盡數刺死。四下放火燒了張表府邸後,攜嫂遠循,隱於山林。

張表房舍緊挨著劍閣糧倉,大火蔓延過去,直將糧倉燒絕。待人來救時,已是不及。張松不知其中原委,只道是遺漏之火。於是心生一計,詐書投於孔明,希望延緩數日,自己再想辦法籌備軍糧。孰料孔明得書即回。只能面見玄德,告求免死。玄德大怒道:“匹夫為一家之故,敢廢國家大事!”遂命斬之。張松為人品行不端,多得罪川中文武,是以無人出言求情。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