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土大唐帝國的西南方,一個名叫吐蕃王朝的帝國,已然迅速崛起!

吐蕃的仙祖乃是古羌族的一個分支,一直以來,長期遊牧於青藏高原,乃是那裡最為古老的一個名族。若追溯其歷史來源,最早了追溯至夏商時代,又因此處地勢複雜,與中土交通不便,是以多年以來,中土對於這片土地,並不瞭解。

起初,這裡一直以遊牧名族為主,大部分成部落而居,未成統一國度,到得大隋帝國之前的戰亂時代,因域外各族紛紛活躍起來,這片土地也逐漸開始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統治國度。

隋文帝時期,達布聶賽終立吐蕃之國號,開始鞏固自己的政權,建立軍隊,擴張疆域,隋末時期,其子囊日繼位,這倒也算得一個本事不凡的人物,文治武功,皆有所長,經過不斷努力,將勢力逐漸擴張至拉薩河流域。

可到得大唐貞觀年間,囊日被政敵毒殺,吐蕃王朝立時陷入內亂,吐蕃本就建立不久,政權不穩,國力不強,出了這等事,自是舉國混亂,心有所圖者,亦於此時粉墨登場!

隨後,吐蕃爆發了父王諸臣和母后諸族等舊貴族策動的大規模武裝叛變。

囊日被毒殺之後,亂局橫生中,他當時年僅十三歲的兒子松贊干布,被迫繼承王位。

而此時吐蕃王朝,已然狼煙四起,如此形式,對於一個十三歲的年幼君王,實是非常不利,王朝內部,各貴族叛亂愈演愈烈,而王朝外部,那些起初被征服的小國和部落,也乘機紛紛自立復國。

危局之下,王朝風雨飄搖,松贊干布亦是天縱之才,於此時表現出與其年齡格格不入的氣魄和才華。在父親留下的一些忠心老臣的輔佐之下,明確政治方向,繼續進行他父親未盡的改革事宜,這令他得到了實力雄厚的諸多新興的奴隸主貴族集團的支援和擁護,這些人,能為他在經費方面提供莫大的幫助,因為那時的吐蕃王朝國庫,早已因連年的內戰而消耗殆盡......

隨後,他又大規模徵兵,用那些奴隸主提供的經費,迅速組建武裝了一一隻屬於他自己的軍隊,一隻只忠誠於他的軍隊,那是個由三萬人組成的騎兵團!

其時,西藏地區地廣人稀,一隻三萬人的騎兵隊伍,已經是絕對優勢的力量!後松贊干布便用這只騎兵,經過三年的征戰,終於平定了內亂,兩年之後,便將都城遷移至邏些,然後走上了迅速擴張的道路,已雷霆之勢,將那些脫離吐蕃王朝的部落和屬國征服,重新納入吐蕃王朝的版圖。最終幾乎統一了整個西藏高原。

版圖遼闊之後,松贊干布又進行了方方面面的改革,徹底廢除了那些威脅國家統一和王權穩固的舊部落協議和議會制度,建立了一整套與過去吐蕃政治制度截然相反的制度,喜愛加強中央集權。吐蕃人民稱王為贊普,松贊干布便讓贊普擁有了至高無上的全力,將吐蕃王朝治理成了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度。同時,他還制定了法律,碎制,統一度量衡等等,大力發展畜牧業,令國力愈發強盛。

吐蕃王朝的建立到興盛,不過短短數十年而已,但直至今日,已然成為了東突厥汗國之後,軍事力量和國力最為強盛的一個域外國度。

如今,吐蕃已東土天朝大唐帝國賜婚失約,侮辱吐蕃國體為由,舉兵東進,向東土大唐用兵。

戰事至今已有兩月,起初時分,大唐帝國反應不及,吐蕃二十萬大軍勢如破竹,首先拿下大唐西藏境內的附屬國吐谷渾部落,以及附近數十城鎮

戰線不斷向東推移,不久之後,大唐境內隴右道河西道諸城皆受殃及,涼州,河洲岷洲等邊陲重鎮,皆被攻下,戰線蔓延數百裡之長,吐蕃大軍,一時風頭無兩!

太宗皇帝李世明當機立斷,派下衛國公李靖領兵,少將軍薛湛副帥,調集兵馬三十萬,其中四萬乃是玄甲精騎,開赴隴右,收復失地,衛大唐帝國之聲威。李靖和薛湛父子立下軍令狀,兩月之內,必將失地全部收復,不然提頭回京。

此時,李靖兵馬開赴隴右,方才短短二十日,沿羌水而上,已將大唐境內失地盡數收復!大唐軍威名震天下,玄甲精騎更是令他國聞風喪膽,而衛國公李靖之名,更是如雷貫耳。

大大小小數十場仗打下來,李靖也終歸對吐蕃王朝這個新起的帝國有了全面的認識,起初之時,吐蕃大軍之勇猛,令他亦有些驚訝,收復城池攻城之時,他亦頗感吃力。

但好在大唐軍士皆為能征善戰者,李靖又指揮統御有方,吐蕃大軍仍不是其敵手,開來回回幾番苦戰之後,終將失城收復。

而松贊干布的吐蕃騎兵,雖為善戰之兵,但比起名震天下的玄甲精騎,仍是遜色許多,對沖之時,不下幾個回合,便敗於玄甲精騎之手。

往後的戰事便不如起初般艱難,李靖愈發瞭解了吐蕃將領的指揮習慣,能對症而用兵,是以越往後打,大唐軍隊便打得愈發輕鬆,到得後來,李靖命薛湛帶著箭神葉天珺自領一軍,分兵而戰,短短數十日,便將境內失地全部收復。

那麼接下,便是向西藏境內的吐谷渾等屬國用兵。吐谷渾乃由諸多遊牧名族部落組成的國度,曾進犯過大唐帝國邊境,被李靖已雷霆之勢滅國,納入大唐屬國。此時被吐蕃松贊干布攻陷,自需再拿回來。

吐蕃大軍也盡數撤出大唐帝國境內,撤回吐谷渾附近地界整合,似是仍想與大唐軍隊再戰。

李靖將軍隊安置於涼州城外,安營紮寨於此,整合之後,便是出兵吐谷渾。

此時已是盛夏,但涼州天氣,仍熱不起來。

這是軍隊安營紮寨於此的第二日,此時黃昏正好,金色陽光撒在草地河水之上,頗為美麗。

衛國公李靖正坐在河邊的一塊石頭上,兩鬢已霜,表情頗為疲倦,他的身旁箭神葉天珺負手而立,極目眺望著遠方。

二人乃是多年的戰友,自葉天珺降唐之後,便一直跟隨李靖麾下,他不僅箭法如神,遣兵用陣,亦是個中高手,是以李靖一直將葉天珺當作為數不多的知交好友,二人這些年來,戰場殺敵,大碗喝酒,倒也十分寫意。

自中土一統之後,葉天珺便辭去軍中職務,隱於世間,過著安靜日子,他曾已是名震天下的大將軍!他歸隱之時曾對李靖言,出兵攻伐他已無力氣,但若有外人敢來犯我中土天威,他定攜手中弓箭歸來,與其共衛中土萬里山河!

李靖今日已和諸多將領進行過商討,大多是商定出兵日期,以及用兵戰術等等,倒並不如何難定,因他心中覺得,吐蕃大軍非他敵手,但無奈便是英雄遲暮。他年紀已經太大了,連日的行軍打仗,已經讓他感覺十分疲倦勞累,看了看眼前河水,仍緩緩東流,嘆了口氣道:“李兄,我好像已經老得不中用啦,才打了二十多天仗,就累得站都站不起來啦!”

想那打天下的時候,一場仗短則數月,長則兩年,他都全程奮戰,也不至於覺得像如今般疲倦。

葉天珺道:“盡在瞎說,你與我年紀差不多大,不過六十多點,還沒老到站不不起來的地步。”

李靖笑道:“是啊,我都六十多歲啦。”

葉天珺一愣,確是如此,不知不覺間,倒也六十多歲了,人到了這個年紀,怕也再沒有多少年好活了。他因修習功法,是以身體要強壯許多,但李靖並未學過那些高深武功,自是比不得他氣脈悠長!

他亦不知為何,李靖今日似特別多愁善感,便從腰間解下酒壺喝了一口,又遞給李靖,疑惑不解道:“你一直不這樣的,今日這是怎麼了?”

李靖結果酒壺,也喝了一口道:“我也不知這是怎麼了,就是莫名其妙的想起了許多,可仔細一想,又不知再想些什麼。”

葉天珺搖了搖頭道:“你現在說話,怎的愈來愈向蕭羽那書生了?”

仙羽乃是關中畫閣之主,六派之一,曾被譽為妙筆生春,其筆下畫作,造詣非凡,加之長得儒雅,很是受人追捧。當年李唐爭奪天下之時,蕭羽便支援李世明,憑關中畫閣的勢力,給予了李世明許多幫助,是以他與李靖和葉天珺等人,都有一些交情,但因為他說話文縐縐的,葉天珺一直不甚喜歡此人。

李靖哈哈大笑,往日故友,如今想想,倒真個有好些多年不見了,便是畫閣蕭羽,也有幾年沒見了,道:“等這場仗打完,我定要尋個機會,去探一探以往那些朋友。”

葉天珺道:“這場仗,什麼時候打完?”

李靖笑道:“我說打到吐蕃王朝國都邏些城算完,可成?”

葉天珺咧嘴一笑道:“好啊,那我便幫你一箭射殺了那松贊干布,可好?”

二人哈哈大笑,笑了許久以後,李靖才道:“怕是不行啊,陛下囑咐過我,此戰意在收復失地,揚我國威,不可持續太長時間,因如今天下,還有更大的災難隱藏,沒有打仗的時間啊!”

葉天珺一愣,他遠離朝堂,自是不知這些,皺眉道:“是否出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

李靖點頭道:“今年開春之時,南方旱災,開山通渠,於天女墳林中掘出詭異物事,我與國師李績親自前往,最終帶回來了一具鎮神晶棺!”

葉天珺大吃一驚,道:“那具從未出現過的四天棺?”

李靖點頭,神色頗為凝重道:“是啦,便是那最神秘的四天棺,我與國師李績親自押運其回往長安,鎮於大慈恩寺中,本欲送往崑崙,可不曾想,最終被一個叫毛頭小子一棍擊碎,放出了一個了不得的東西。”

葉天珺皺眉道:“又是神魔?”

李靖緩緩道:“是啊,又是神魔,十幾年前,那鋪天蓋地的戰火後,陛下和我們都以為神魔已盡歸崑崙,不料還有這麼一個,而且......這一個,看起來好像還特別不簡單!”

葉天珺乃是那些事情的親身經歷者,對於上古神魔,他格外瞭解,忙道:“什麼樣的?”

李靖道:“是一個看起來長得十分好看的女人,可她那時似乎修為未復,但脫身之時便殺了國師李績,還能變出一隻遮天蔽日的七彩大鳥,將了生禪師也給吞了......”

葉天珺想了想道:“便想那血帝吳剛麼?能化作一隻離火金烏。”

李靖點頭道:“你這般說倒是有些像,只是她變出的那只大鳥看起來要五彩斑斕一些,如今了生禪師仍然音訊全無,只怕凶多吉少,陛下亦命人遍尋帝瑤所留古籍,可亦是一無所獲。”

當日孔雀明王尊消失之後,太宗皇帝李世明便大力追查,命人閱盡三門六派古籍,欲查出些許關於那女子身份來歷的資訊,可事與願違,什麼地方都沒有關於孔雀明王尊的資訊。就連那從雨師陵墓和風侯墓塔中拓印而來的壁畫中,也不見有此神魔。因此,李世明格外擔憂,因他幾乎無從著手。

葉天珺與風侯帝瑤和西王母帝語花都有過一段相處,與風侯帝瑤更是關係極深,當年風侯帝瑤還是南王楊逸之時,葉天珺便與南王楊逸相交,且二人惺惺相惜,互為兄弟,只是後來因世事無奈而反目。而葉天珺與西王母帝語花,當年西王母帝語花還未暴露身份之時,只是崑崙雲家山城的一個小女孩而已,名叫雲緲,當時崑崙雲家山城被不死魔兵滅門,唯有雲緲逃脫,被入山尋鐵花玉桂的葉天珺所救,素不相識卻千里相送,一路護送雲緲尋到洞庭紫薇宮,其間險些喪命,所以後來西王母帝語花也曾刻意放過葉天珺的性命。

所以對於上古九國之神魔,他倒算認識得格外身的一個人,此時聽得李靖說起,不由皺眉道:“上古九國之神並非生而永生,風侯和西王母乃因上古七蓮之力而不老不死,雨師等神魔便是靠功法煉體煉魂,其實上古九國時代,大部分已為凡人......這個女人被封印於鎮神晶棺中那般長時間仍不死,怕是並非上古九國之人,你回去還得多多提醒陛下,萬分小心,如能尋到其蹤跡,便請陛下直接請風侯和玄女出手罷,如此也好過亂了這來之不易的天下。”

李靖點頭,贊同道:“確該如此,神魔之力人力不可擋,我便有百萬兵亦無處著手,唯有神魔之力可抗,國師李績仙去,已然別無他法,只怕得請風侯暫破誓言,離開崑崙再臨人間一趟啦。”

葉天珺神色十分凝重,道:“也不知風侯能否敵得過那女人。”

李靖一愣,愕然道:“風侯重得不死身,又得不死心,已然為神,當年西王母那覆天裂地的陣圖,他也能進去走一走,這人間還有他敵不過的神魔?”

葉天珺道:“誰又說得準?我只知便是當年那血帝吳剛,若是雙翼皆在,那風侯等人便絕非敵手。”

李靖心頭愈發擔憂,不知那鎮神晶棺中出來的,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嘆道:“好在她出來了這麼長的日子,似也沒鬧出什麼風雨。”

葉天珺不再說話,只是凝神思索。

戰火之下,已少有時間能如現在一般,安靜交談,李靖也安安靜靜的喝起酒來,思索接下來的事情。

......

吐谷渾東面二十裡處,便是吐蕃大軍的營地所在。

此處盡是茫茫草原,夏日陽光正好,卻不燥熱,有風起,便是碧波萬里。這時,有三人策馬狂奔,奔了許久才停下駐足。

為首一人彎刀鐵甲,身材高大,十分年輕,長相威嚴,不怒自威,他拉住韁繩止住馬,眺望著東方道:“我仍覺得那個方向,連野草都比這裡的茂盛。”

他的身旁是一女子,側馬而伴,輕聲笑道:“贊普說笑啦,那邊只有高大的樹木,水草怎也比不過草原。”

那人哈哈一笑道:“神女說得對,可我還是愛極了那一片土地,總有一天,我一定會再打回去。”

那女子也笑著道:“贊普只需按我的計劃去做,那一天便不會太遠,到時候你可以看到江南的富裕,以及巴蜀的幽遠。”

那人的笑容野心十足,片刻後,他又回頭看向身邊另一人道:“殿君怎麼了?你似乎很不喜歡打仗!”

這三人便是如今的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陰陽聖殿殿君令羽宸,以及拜火琉璃。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令羽宸搖頭道:“我本就不喜歡打仗,只因此道非我所長。”(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