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普渡法相又起,鎮魔寶塔再去,那奇異女子似有所覺,雖雙目緊閉,卻也抬起了頭,不見其面上有何神色,只見其身周滔天血光洶湧而起,化道道流影子,直取那慈悲普渡法相而去。

了生禪師不敢怠慢,手中法訣流轉,口中佛語聲聲,那慈悲普渡法相四周,立時佈滿行行金色經文,構成一堅實壁牆,擋住那道道血光。

可了生禪師不曾想到,那血光霸道異常,一道強過一道,若再如此硬抗,只怕片刻便落得精疲力竭,忙御鎮魔寶塔,憑此上古神物之威,壓制住那神秘女子散發出無窮血光。

那女子側了側頭,收了那漫天血光,又愣在了那裡。

了生禪師此時心頭滿是疑惑,此人該聽不懂如今人言,可似又聽不懂上古神語,如此情形,抬手便唯有動手,毫無轉圜餘地,此人是誰?為何被封於鎮神晶棺之內?有何故事?有何身份?這些皆是一概不知。

若按了生禪師之意願,他並不想與此人死鬥,當年他於長白山中救下魔帝水靈風之時,亦感其並非凡人,可仍願教他救他,可眼前這人一身修為力量,絕非水靈風可比,若為亂世之魔,定將血洗天下!

有念及此,了生禪師唯手中訣法更疾,那慈悲普渡法相又暴漲了好幾丈高,直入雲端般,威嚴萬分。

而那鎮魔寶塔,亦化作一十二層寶塔般高,被慈悲普渡法相託於手中,俯視天地。

了生禪師一聲長嘆,因果迴圈,說不得,算不得,他不知這奇異女子是誰種的因,但如今看來,受這業果的,將變成如今這個大唐帝國!

“阿彌陀佛!”

吟了一聲佛語,那慈悲普渡法相立時託著鎮魔寶塔,夾帶著無比威嚴的金光,朝著那奇異女子,籠罩而去。

憑了生禪師之功力修為,加之鎮魔寶塔之威,如今天下,細細算來,除崑崙之外,定然無人能逃過他的鎮魔之舉。

可誰曾想,那奇異女子只是一抬頭,一聲清脆鳴叫沖天而起,不知是何靈禽之聲,稍後便見一巨大七彩雙翼自那女子身後展開,一遮天蔽日般的神禽沖天而起!

那是鳳凰?不,不是!

那是孔雀?有幾分似,但亦不盡然!

眾人只見得那對雙翼遮天蔽日,將已然籠罩而下的鎮魔寶塔金光,強行擋住,雙翼擺動,震開了鎮魔寶塔,沖天而起!

了生禪師深知那奇鳥之威,忙穩住慈悲普渡法相,功法暗運。

“上古有東夷之國,孕天地之靈禽,神鳥鳳凰,離火金烏,皆為萬古之異種,可御天地之神威。”太宗皇帝李世明啞然看著那巨大的奇鳥,目瞪口呆,又竭力猜測著此為何物,盡力從自己的認知中尋找著對此。

東夷之國國主,亦是後來的帝後羲和,便是一隻神鳥鳳凰,其修奇異功法而得人身,擅御火之術,修為亦十分了得。

而血帝吳剛,則是一隻離火金烏所修而成,說得清楚明白一些,便是一隻渾身冒火的黑色烏鴉修為人身,其御火之術比之羲和,猶有過之,曾與天帝帝俊爭奪天下。

而眼前這只靈禽,雙翼遮天蔽日,翱翔於那神秘女子上空,一身七彩羽毛,鮮豔而美麗,似鳳凰又並非鳳凰,似孔雀又並非孔雀,但一身彩羽,但向孔雀多些。

又是一聲清脆長鳴,只見那奇鳥雙翼猛撲,七彩流光席捲天際,直衝那慈悲普渡法相,當七彩流光與那慈悲普渡法相甫一接觸,便見得那慈悲普渡法相寸寸崩碎......

那光芒之下,蘊藏的乃是撕裂天地的力量!

了生禪師再穩不住慈悲普渡法相,思索片刻,甫一嘆息,乾脆撤掉慈悲普渡法相,伸手接住自天際落下的鎮魔寶塔,回頭對太宗皇帝李世明道:“造化如此!”

太宗皇帝李世明亦是苦笑,如此神力,哪是凡人可以抵擋?造化如此,又有何法?

那奇鳥緩緩低頭,似在注視著了生禪師,緩緩張嘴,一道巨大的吸攝之力立時升出,它竟是要吃那了生禪師。

了生禪師立覺吸力巨大,不可抵擋,不由自主的被吸攝之力卷得倒飛而起,思緒電轉之間,立時將那鎮魔寶塔開啟,將自己收入其中。

那奇鳥生吞了鎮魔寶塔和了生禪師之後,化七彩流光融入那奇異女子體內,而那女子至始至終,沒有開過口,亦沒有睜過眼,若是罹恨見了,或會識得,這便是於幻夢境中,授他六道之力生滅予奪的女子。

她抬足走了兩步,向著太宗皇帝李世明等人的方向走去,可也僅僅只是走了兩步,便見得她再次駐足,眉頭緊皺,痛苦神色毫不掩藏的浮現在了臉上。

太宗皇帝李世明和宵雲公主以及衛國公李靖三人,只見那奇異女子忽地駐足不前,緊緊捂著腹部,痛苦萬分。

此是為何?眾人哪裡說得清楚,只見那女子在原地搖搖晃晃的立了許久,方才再次舉步抬足,身周血光再起,身體也化道道血光,消失無蹤......

鎮神晶棺崩碎,到得此時,終已成定局!

那奇異女子突然化作血霧消散,蹤跡全無。

太宗皇帝李世明看了一眼衛國公李靖,又回頭看了一眼身後宵雲公主,臉上竟是震撼與疑惑,他一生經歷見識,遠遠超越尋常之人,但方才經歷之事,亦未有幾回。

便在此時,遠處忽有急促腳步聲起,乃一玄甲騎兵棄馬沿著林間小徑疾速奔來,行色匆匆,火急火燎,顯然是有著緊的事情需要稟告。

到得荷塘這邊,那玄甲騎兵見得四周光景,自是一愣,但好在其心性仍算毅然,未當場驚呼,撲通一聲跪地,拱手獻上信卷,急道:“啟稟陛下,千里集報,吐蕃兵馬異動,似要犯我大唐邊境!”

李世明接過信卷一看,其上所書,吐蕃各部兵馬聚集,齊開赴大唐西南邊境,似有兵變之虞!

太宗皇帝李世明嘴角一斜,將信卷握成一團,負手回頭,目中有怒有威,看向衛國公李靖,道:“西南邊陲小兒,敢犯我大唐天威,衛國公可願領兵鎮壓?”

衛國公李靖本欲立時應下,忽見那已然死去的國師李績身上,突然泛起淡淡青色光芒,越聚越亮。

待那青色光芒即將凝成實物之時,太宗皇帝李世明對那送信玄甲騎兵揮了揮手,“下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玄甲騎兵早已知此處非他該久留之處,早有退意,有令如此,怎不欣喜,忙迅速離去。

那青色光芒一絲絲,一道道,繚繞匯聚,最終凝成一古樸圓盤,便是那紫薇星盤!

眾人見得此物,方知國師李績仍留有餘地,只怕仍有許多事情要交代。

那星盤上的符文圖篆不斷閃爍流轉,便如一片星盤深邃浩瀚,青色光芒愈來愈盛,最終匯聚為一虛無縹緲的人影,立於紫薇星盤之旁。

“師父!”

宵雲公主最是沉不住氣,脫口便叫出了聲,那人不是他人,便是已然死去的國師李績。

太宗皇帝李世明和衛國公李靖臉上雖有訝異神色,但也僅僅是稍縱即逝,國師李績造化通玄,自有法門可留一神念於人間。

不錯,這便是國師李績憑紫薇星盤強行留下的一縷神魂,不可常留於事,乃是他早已算出自己命數將至,所留後手,方便同眾人商議未盡之事。

國師李績之神魂右手輕抬,接過星盤,先是看著太宗皇帝李世明,幽幽一嘆,道:“皇帝陛下,你我二人一生之夢想,似是飄搖!”

太宗皇帝李世明亦是神態滄桑無奈,他與國師李績一生夢想為何?那便是一統萬里河山,人間由人說了算!他們二人一生為此兢兢業業,一直以來,皆做得很好,可誰曾想,如今一碎裂的鎮神晶棺,似將二人一生之所為,盡數蕩盡......

國師李績走前幾步,將紫薇星盤遞給太宗皇帝李世明,道:“早些日子,我便已算到自己命數將至,當見得那鎮神晶棺之時,便確認我之命數,定與此有關,是以對於此事此物,我十分用心竭力,欲逆一番命數,唉......終歸命數已定,人力難為,死罷死罷,也無他遺憾,只是那鎮神晶棺之中人物,實是非同小可,陛下定要速速告知風侯與西王母,稱其還未功力盡復之時,將其鎮壓,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太宗皇帝李世明點了點頭道:“稍後我便遣不死衛往崑崙天宮,將此事告知於楊兄和西王母。”

若有可能,國師李績絕不想藉助崑崙瑤池天宮之力,人間災難本該由人承擔,可神魔造就的災難,人力又如何承擔,唯有神魔有力可渡。

國師李績一陣沉默之後,道:“我於那萬鬼鎮靈陣中,親見那女子身懷毀天滅地之力,被天帝帝俊親封於鎮神晶棺之中,如此便可推測,此女身份來歷,只怕比之上古九國之時的風侯雨師西王母,仍要靠前許多......”

上古九國該是上古文明最為輝煌的一個階段,時至今日,所留遺蹟雖並不多,但所留故事,皆是精彩非凡,而風侯雨師等古神,便是由那個時代便存在。

而上古九國之前九霄四海又是如何模樣,這便沒人能夠說得清楚,便是崑崙的神,也只知那個時代乃是天帝帝俊輝煌的時代,但那個時代發生過多少故事,誕生過多少人物,皆不如上古九國般清晰。

一個比十三年前險些顛覆天地的西王母還要久遠的人物,一個需得傳說之中的不世天帝親手鎮壓的神魔,究竟意味著什麼,太宗皇帝李世明不必過多思索便能想到答案。

國師李績皺眉凝目道:“陛下需記住我接下所說的話,因這些話,便是接下來最有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

太宗皇帝李世明點頭,國師李績身死而仍留神魂存事,只怕為的便是如此。

國師李績道:“若那萬鬼鎮靈陣破乃天災人禍所至,鎮神晶棺出亦乃巧合,那接下來的情況便並不複雜,陛下只需令那崑崙之古神迅速尋到此人,將其鎮壓便好。而西南吐蕃兵變,我大唐鐵騎何懼?其餘心術小人,又能成何大風大浪?”

宵雲公主聽了之後點了點頭,這些事情,她經歷得比太宗皇帝李世明要多得多,是以她最能設身處地的去分析思索,這種假設實是將如今發生的諸多事情件件分開,假設每一件事情之間皆無關聯,那便是最容易應對的情況。

李世明亦贊同。

國師李績又道:“第二種可能,便是有人再刻意謀劃些什麼,我查不到,卻能感覺到,有一個橫跨塞內外的龐大陰謀將波及整個天下,我到那天女墳林萬鬼鎮靈陣之時,便已見得陣圖有所鬆動,卻不至於崩潰,陣中靈力溢位,鎮神晶棺已有機會吸納聚集外界之力量......破陣之人分明有力量破解萬鬼鎮靈陣,卻不破除,當時我想不通為何,而今日,我怕是想通了......”

宵雲公主緩緩低頭,目中垂淚,是的,這才是最有可能的情況,而在她看來,這十有八九便是事實,而那控制整個迷局的人,便是那身懷誅心鏡的面具人!

如今,將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全部聯絡起來,便已然可以想通,當日他已如夢大家於洛水之畔做局,所謀便是亂此天下,最終因見得罹恨而自毀陰謀,改變計劃。宵雲公主本不知此事為何,但此時想來,那面具人那時便已認出了罹恨手中的魂槍龍焱,知其威力可碎鎮神晶棺,欲利用他來謀劃更大的陰謀。

而那面具人之前的計劃,定然是直接破壞萬鬼鎮靈陣。可當他見得罹恨之時,心中才改變了主意,他那時放過罹恨,日後又將事情發展一步步推動至如今局面,讓罹恨親手放出了鎮神晶棺中的神魔。

這才是最精妙的計劃,寸寸皆心......他的目的從未變過,勢要亂這中土,亂這天下,往日如此,如今亦是如此。想來那吐蕃兵變,與他亦逃不得干係......

太宗皇帝李世明眉頭緊皺,這個情況多半便是事實,若是如此,天下蒼生又是一番苦難......

國師李績道:“若是如此,陛下仍可聯合崑崙,只需將那鎮神晶棺之中的神魔鎮收服,其餘難關,憑陛下之雄才偉略,定能迎刃而解。”

確實如此,這人間陰謀再大又如何?人力不可翻天,人力不可覆地......可神魔之力可以,在這個已無神魔的人間,一個毀天滅地的神魔,意味著可以預見的災難。

面具人的陰謀,到頭來不過戰亂殺伐,太宗皇帝李世明一生戎馬中來去,哪懼這些?唯獨那鎮神晶棺中的神魔,令他十分憂心。

國師李績繼續道:“還有一種情況,那便是崑崙瑤池天宮中的西王母帝語花,憑她性情,只怕定會於此形式之下有所動作,若真個如此,天下危矣......”

這並非毫無可能的事情,西王母帝語花已千年光陰謀劃精妙陰謀,欲翻天覆地,還上古九國之輝煌,因此造就了十三年前的連綿災難,後雖被風侯帝瑤阻止,但其心性卻真個不得不防,若於此時心生他意,只怕這個天下真個危險。

如果真是這樣,那這定然是最為可怕的情況。

宵雲公主亦聽得嘆息,風侯帝瑤之所以能已人間安寧為本,是因他做過凡人,可西王母帝語花,所思所想,盡是已神的姿態。

國師李績擺了擺手,道:“罷了罷了,有些事情,註定是要發生的,那萬鬼鎮靈陣便布在那天女墳林之中,鎮神晶棺此時不出,日後亦要出世,終歸回來,小心留意對付便成。”

太宗皇帝李世明點了點頭道:“國師言之有理,這數十年間,所經所歷,哪一件不是看起來都是千難萬險?”

國師李績點頭,虛無縹緲的身影,虛無縹緲的目光,虛無縹緲的聲音道:“陛下可記得當年第一次見我的情形?”

太宗皇帝李世明道:“自是記得,當年國師初降唐,我於嶺南而歸長安,與國師於朝堂之上爭論,直言國師為亂此江山的罪人,如今想來,一番爭論,甚是激烈。”

國師李績道:“其實自我降唐之前,那時天下最適合做這皇帝的人,便是你秦王李世明,睿智而果斷,仁慈而不優柔,眼界遼闊,心胸坦蕩,卻為皇者人選。可你那時卻也太過沉不住氣,竟為摯友便敢與我當堂爭論,你可曾想過,我既敢降唐,便是不怕他人識我機心,知我意圖。”

李世明苦笑道:“自那以後,我便見識了一個陌生的大唐,父皇和大哥三弟,似變作他人一般,四妹信你極深,攻城略地,一時風光無限......而我卻大受打壓,兵權被奪,倒成了整個大唐最悠閒的人物,我那時一直不知道,一個降唐的人,怎有本事將我打壓至此?”

宵雲公主聽過那一段故事,那是瓦崗李密兵敗於洛陽王世充之手,徐世績攜李密和諸多瓦崗將領盡數降唐,而那之後,一直被委以重任的秦王李世明,卻反倒落得被打壓,兵權被奪,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後來洛陽之戰,因洛陽久攻不下,方不得不重調秦王李世明披甲上陣。

國師李績虛無縹緲的目光深深,道:“鋒芒太過必折,是以我不得不打壓於你,我不惜改變計劃,在與西王母玩弄陰謀詭計的同時,一步一步的將你送上皇位......我一直堅定的認為,這個天下,會在你的治理之下蒼生安居,百姓樂業,你做到了,並未負了期望。”

太宗皇帝李世明與國師李績之間的關係十分奇特,以往一直是敵對。當時的國師李績,還是軍師徐世績,他憑一身本領,左右著天下戰亂的發展,騙了人,亦騙了神,西王母因信了她,而落得陰謀敗落......他自二十五歲之時於蜀山丹楓觀藏經閣中查得上古九國之秘密,窺探了古神之陰謀後,便憑一己之力,努力在人間與古神之間周旋,一步步將故事引導至十三年前。

所以在西王母帝語花未敗之前,國師李績的身份都一直從未有人懷疑,亦不會有人想到這個人拿著性命在做著一件危險而偉大的事情。在那之前,他是整個天下的敵人。

當塵埃落定之後,古神迴歸崑崙,永封瑤池不涉人間,國師李績便留在了太宗皇帝李世明的身側,繼續為這天下勞心勞力。

這兩個人一生未有太多交情,但卻未彼此最為信任之人,目標一致,理念一致,所行方向一直,便已然足夠,二人同行合作十三年,立白馬之謀,滅東突厥火狼族,肅清邊關,將大唐帝國,治理成中土上國。

國師李績道:“我早知將死,是以留下這縷神魂,便是害怕去得突然,來不及交代後世,可誰曾想,真個用到這縷神魂之時,竟又不知該交代些什麼!”

他直至此時,除了交代了接下來最有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之外,其餘的似是一件也未交代。

太宗皇帝李世明忽地一笑,道:“那便不必交代,我與國師一生所歷,哪一件事起初有過半數勝算?”

國師李績亦是一笑,確實如此,確實如此,十三年前的他,又怎想得到今日的大唐帝國?

不知交代什麼,便不需交代,轉頭看向宵雲公主,語重心長道:“小丫頭,若說放心不下,便是你了......”

宵雲公主聽得眼睛發酸,輕聲哽咽道:“師父......

國師李績道:“你夠聰明,但卻太過聰明,我曾見過無數聰明人去做一些最傻的事情,撞得頭破血流亦不回頭,你亦算得其中一個......愛上一個人?真如此令人魂牽夢縈?讓人願意為之付出性命?”

宵雲公主並未回答,她知國師李績再說什麼,她為罹恨已拿性命去賭了一回,怎個不是聰明的人再做最危險的傻事?

國師李績道:“丫頭,你且記著,你這身上肩負的乃是兩個人的靈魂,你身上有她所有的智慧和美麗,亦繼承了她那雖死不悔的愛情方式......日後做事,多想想,你是大唐帝國的公主,這天下蒼生,你亦有一份責任!”

宵雲公主連連點頭,當年,天帝帝俊已煉魂大陣救年幼的她,下意識般將自己心中所愛之人的所有優點加入了聚魂之中,是以這小小公主,身上亦有一番故事。

與宵雲公主交代之後,國師李績又看向衛國公李靖,道:“藥師兄一生金戈鐵馬,吐蕃兵變自是不再話下,但該當注意,若真個有人以陰謀於背後推動,此事定要小心謹慎待之,萬不可大意。”

衛國公李靖拱手應下,最為悲涼不過英雄遲暮,想國師李績乃多麼輝煌的傳奇人物,亦落得今日這般慘淡收場,道:“國師安心,我定謹記叮囑,一步一營,小心待之,大力擊之,揚我大唐軍威,安我西南邊陲!”

國師李績道:“天策府乃當年危急時刻設計的軍事部門,掌管天下兵馬,如今天下安定,便就此費棄罷,以朝堂控十方兵道,以兵府轄各地府兵,化解盤雜軍政脈絡,減少權力來往,加強集權。”

太宗皇帝李世明點頭應下,天策府乃當年李淵為他設計的一個空殼軍事機構,乃打壓他的所在,可當洛陽之戰時,他權力重得,便漸漸將天策府發展為最高軍事機構,如今費棄,卻是有益無害,可令軍政機構簡化,權力集中。

最後,國師李績道:“最是遺憾的,該是沒有見一面薛湛這徒弟,那孩子英武仁慈,乃將帥之大才,陛下日後,可對其委以重任......”

在他說完之後,虛無縹緲的身影亦化作道道青色光芒,消散殆盡,一帶傳奇神話,終成煙塵......(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