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族入京任職?”

楊灝重複了一遍這句話,不是疑惑而是斟酌。

荀憂看似沒頭沒尾的話,他立刻就懂了。

然後,他果斷地搖了搖頭,“不行!”

聲音堅定得就像此刻宮中一個個花盆墜地的清脆響聲,透露出一股寧死不屈的決絕。

荀憂輕輕嘆了口氣。

楊灝在臺階上的那張長條案旁站定,渾身氣勢一振,君臨天下的霸氣又悄然回到了身上,“朕自登基以來,勵精圖治,為的就是要一掃前朝弊病,讓皇權大興,將這些盤踞在我大端土地之上的豪族徹底老實下來。這不是你我聯手,日日殫精竭慮,夜夜思量不止的事情嗎?”

荀憂又嘆了口氣,神色中不無黯然,“陛下所言極是。”

楊灝一拳輕擊在條案上,俯身凝望著下方頭顱微低的荀憂,“如今,為了突如其來的國戰,有所妥協也就罷了,何況我們還有後續手段整治他們。但若是真個聯合他們倚仗他們,豈不是又回到了當年大廉的老路,這近二十年咱們豈不都白忙活了?”

疑問聲帶著痛心和不甘,久久迴盪在這個再無旁人的空曠偏殿中,荀憂伸出手,按著兩側的太陽穴,黯然的神情上又多添了些愁緒。

他再次走上了臺階,在楊灝身側站定,伸出一根修長的手指,依舊點在那張地圖之上,重新勾畫了一下那條界限。

“陛下請看,對方的選址其實還另有玄機。”

他心念一動,一直炭筆出現在他的手中,然後在地圖上畫出了九個圓圈。

“晉王、蜀王、楚王、越王、吳王、膠東王、燕王、趙王。最大的這個圓圈是陛下直屬的地盤。”

“如今,隨著楚王驟然造反,晉國、蜀國、楚國,三國已失,不說半壁江山,至少三成的領土沒了。”

這些已經是非常瞭然的事情,楊灝沉著臉聽著,並無波瀾。

看著荀憂又在地圖上畫出了六個叉,楊灝心頭猛地一動。

“陛下請看,鎮江陸家在吳國、清河崔家在趙國、湖南袁家在越國、北海王家在燕國、東山謝家也在吳國。除開一個已然式微且身處蜀國,被我父親打壓調教多年的西山劉家,對方一個豪族都沒去碰。您認為這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楊灝死死盯住地圖東面的五個叉,沉默半晌後,“局勢還沒到那個地步。”

心中的秤桿已經不自覺地悄然傾斜。

“的確。對方不過三國之地,只要打下一國,力量對比就會瞬間有了變化。”

荀憂的話讓楊灝瞬間有些興奮,像是在黑暗中抓住了一絲明亮的希望,“是啊,朕可以命韓飛龍即刻領兵平叛,那些鼠目寸光的百姓不是要朕平定西北嘛,那朕就平給他們看!”

在困境中尋找出路,這是很自然的事。

但往往會在這個時候,多少失去些理智的判斷,陷入一種盲目的樂觀之中。

隨手抓住一個冒頭的可能,就像是抓住了整個命運,然後在耗費大量時間印證了這個可能不可能之後,又重新去抓住另一個。

如此往復,越陷越深。

就連稱得上英明睿智的大端皇帝也不例外。

荀憂很是不忍心打破這種幻想,但身為臣子、身為親人、身為朋友,他又不得不出手。

“陛下,問題在於,若咱們不跟六族加深合作,六族萬一倒向了楊洵怎麼辦?”

“這天下他都沒打下來,六族傻啊?”楊灝一愣,然後明白了荀憂所說的另一種可能,“楊洵會這麼沒志氣?”

這話問得他自己都沒什麼底氣。

荀憂乾脆輕喊了一聲,“來人!”

方才那個侍衛匆匆跑進,“陛下,菊花已經在處置了,馬上就會處置完畢。”

“不是說菊花的事。你且起來。”荀憂溫聲道。

那將領抬頭看了一眼陛下,見到陛下微微點頭才站起身來。

荀憂道:“我問你個事情,你且照實回答。”

那侍衛面色大變,登時又再次跪下,荀憂伸手一拂,一股真元將其托住,冷冷道:“站好。”

“若是我手中有十個銅板,你已經從我手裡搶走了一個,但還想要將剩下的也都搶過來,不巧你一時又沒那個本事,這個時候陛下告訴你,他可以幫你搶過來,但是需要你付出報酬,你願意付出多少?”

侍衛先是連聲說不敢不敢,最後在楊灝的冷

喝中,才戰戰兢兢地道:“末將的都是陛下的,陛下若要盡可拿去。”

楊灝皺著眉,“拋開身份,你且如實說來,朕不怪罪。”

侍衛猶豫片刻,咬牙道:“五個。”

“為何?”

“陛下能幫我,我才能成功,分走一半是可以接受的。”

“最多呢?”

侍衛想了想,“八個。”

“又是為何?”

“我原本就一個,哪怕多一個我都是賺啊。”

“行了,你下去吧。”

侍衛帶著冷汗,莫名其妙地下去。

看著殿門重新關上,荀憂道:“陛下不用滅他的口,這般雲遮霧繞的話,他們聽不懂。何況這處偏殿侍衛還是有分寸的。”

楊灝一手撐著桌子,一手揉著眉心,然後忽然憤憤地一拳砸在條案上,沒用真元,也砸得條案猛地一跳。

他怒罵道:“西北這一局,輸得太不應該了!這王巨君簡直就是個廢物!!!”

荀憂也面露恨恨之色,附和道:“坐擁如此形勢,不僅沒將凌家餘孽一網打盡,竟然連義軍的指揮權都丟了,咱們的兵馬還要幫著他們去打仗,這王巨君幸好是死了,若是不死,我將他千刀萬剮的心都有了!”

深呼吸幾口,楊灝恢復了鎮定。

這也是他喜歡這處偏殿的原因,每個人都有情緒,沒有誰能永遠憋在心底,總是要有個渠道發洩。

他看著荀憂,猶不甘心,“真要如此?”

荀憂嘆了口氣,“北面那位年輕淵皇......”

楊灝終於認了輸,“先穩住六族,探探口風吧。”

荀憂面色恢復嚴肅,“此事重大,交給他人我不放心,我親自走一趟六族理事會。”

楊灝似乎被抽走了大半的心氣,頹喪地點點頭,“辛苦了。”

---------------------------------

一城一姓,對六族所在之地而言,一點也不誇張。

東海畔的這座城中,陸家就是絕對的天,城中名揚天下的繁華全仰仗於陸家。

當地的縣令、郡守凡來上任,不拜好了陸家的碼頭,是決計討不了什麼好的。

不過這些人,往往只能見到陸家的某位城中執事,運氣好能見到某個長老。

因為陸家的核心,根本不在城中。

一片白雲青山的深處,陸家家主陸運正緩步走過陸家佔地極廣的本家宅院。

春有百花爭豔,夏有菡萏芙蓉,秋有金桂飄香,冬有傲雪凌霜。

這是陸家繁華表象下的自然和優雅,來自於一代代家主的傳承造就。

陸運走向陸家老太爺長居的院落深處,他是來向老太爺辭行的

作為六族與朝廷合作的關鍵一步,六族入京任職之事已經提上了日程。

第一批去往天京城的一些小輩已經在朝廷的安排下,進了各處衙門。

官階不高,本就是去探路的,何況有六族為後盾,未來發展總不會差了。

第二批,就是真正的重頭戲了,六族家主入京。

雖說如今幾乎各族真正掌權的還是那些還活著的老太爺,但畢竟是六族的家主啊!

除開那些關係一族安危的大事,族中日常之事還是由他們做主的。

所以此番,不僅朝廷上心,各族也更是上心。

往來的各項文書絡繹不絕,商議著其中各處細節。

這些陸運自然不會去自己操辦,自有心腹族人和幕僚處理。

當他他來到陸家老太爺居住的小院前,正在畫著一副山水圖的老頭,抬頭看了他一眼,平淡道:“看你這架勢,是要走了?”

陸運點點頭,“臨行前,特來向父親請安。”

陸家老太爺陸杭白了他一眼,“那你是不是又還有些話想問啊?”

陸運點點頭。

陸杭頭也不抬,一邊畫著一邊道:“關於職務的事?”

陸運繼續點頭。

“先說你自己的想法。”陸杭沒好氣地道:“我又不可能給你出謀劃策一輩子。”

“孩兒的意思是,初入朝廷,定然官階不會太高,可以從六部開始。”

像他們這幾人入京,朝廷只會圈定一個官階範圍,並給出一些已經空缺,或者可以調整的職位出來。

然後由這些六族家主在這

個範圍內提交一些意向,再行商議確定。

嗯,大致是一種漫天要價落地還錢的路數。

陸杭點了點頭,“繼續。”

“六部中,又以吏部、兵部和戶部為佳,入京之後,當從這些職位上著手。”

陸運侃侃而談,顯然早有腹稿。

陸杭輕輕擱下筆,搓了搓微微有些涼意的手,“我建議你換個方向。比如禮部。”

陸運詫異道:“父親,我說了吏部了啊?”

“我是說禮部,禮義廉恥的禮。”

陸運更是詫異,“禮部向來是個清水衙門,為何放著那些位高權重的職位不去,偏要去禮部?”

陸杭覺得,虎父犬子的說法很對,老子太厲害了,兒子都不願意去動腦袋,這可不是越來越不好搞嘛!

“你去天京城是幹嘛?”

“去京中任職,加深與朝廷合作,同時增強對朝局的滲透,擴大我陸家的影響力。”

陸運一說,就更是覺得沒有比像吏部這般執掌官員考評升遷更合適的部門了。

“你們這些年輕人,做事就是想得太簡單,或者說太片面。”

陸杭在一旁的茶桌上坐下,指了指對面的凳子,讓陸運坐在對面,然後動手煮茶。

“你只看到了吏部好的一面,那有沒有壞的一面呢?比如說你掌握著官員的升遷考評,升了的自然開心,那降了的呢?不會埋怨你?更何況那升了的就真是感謝你而不是感謝皇帝陛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陸運微低著頭,兩手交叉,大拇指緩緩搓動,陷入沉思。

陸杭又道:“其餘諸如兵部戶部這些都一樣,位高權重,的確是沒得說,但很容易惹得一身騷。在那個位置上的時候,人家自然不得不巴結你,但等你從那個位置上退了,惹了一大堆仇家,你堂堂陸家家主,去撞那個槍口幹嘛,你是缺那點錢還是缺那點權啊?”

陸運抬頭看著陸杭,心中嘆息一聲,自己想事情果然還是不夠周全,“父親,那禮部就沒有這些問題嗎?”

“禮部當然也有問題,問題就是你說的那些,清水衙門,沒有油水也沒啥權力。”陸杭倒出一杯茶湯,遞給陸運,接著道:“但是禮部清貴,你不缺權力、不缺油水,獨獨缺個資歷、缺個聲望,清貴的禮部就正是你的首選。”

陸運恍然大悟,連連點頭。

陸杭看著兒子這樣就來氣,要說蠢笨也不蠢,甚至還素有睿智之名,但要執掌陸家,光到這個程度可不夠。

好在還有個好孫女,陸杭心中稍微寬慰了些。

“你想想,如今還有沒有什麼大事情能夠跟禮部掛鉤的?”

陸杭不願意再直接說出答案,讓兒子自己想去。

陸運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皺眉思索,先前他的目光都盯在吏部、戶部、兵部這些身上,對禮部關注較少,一時還真想不起來。

陸杭也不催促,默默喝茶,忽然陸運雙眼一亮,“莫不是天庭敕封?”

“總算沒蠢到家。”陸杭點點頭,“天庭敕封,給了人間名分,人間豈能不回饋?人間必然在各種大事上都要強化祭祀,對天庭的聯絡必將成為重中之重,而這些事情,舍禮部其誰?”

陸運的臉上閃過一絲興奮,跟老爺子的一番談話,彷彿為他推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看到了截然不同又明顯更好的一條道路。

並且,他的經驗告訴他,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大有風光。

他連忙起身行禮,“孩兒受教了。”

陸杭又道:“不過你甫一入京,即使六族不跟你搶,朝廷也不可能直接將尚書之位給你。你自己去謀劃謀劃,爭取弄個侍郎噹噹,不行某個司郎中也不是不可以。”

陸運點點頭,便陪著父親喝著茶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

“父親,二弟有訊息了沒?”

“沒有。”

“那有琦兒的訊息了沒?”

“你問我?”

“生女兒怎麼就這麼愁人呢!女兒越好越愁。”

陸杭看了看自己這個兒子,忍住了那句懟他的話,笑著道:“若是人家上門提親怎麼辦?”

“他敢?”陸運下意識地一拍桌子,然後在陸杭似笑非笑的眼神中,氣勢漸漸弱了下來,“應該不敢吧?”

陸杭又說了句沒頭沒尾的話,“崔家姑娘如今可已經是北淵皇后了。”

陸運揉著眉心,“父親,我愁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