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小談改組釋出後的第二天,廣告效果弱了很多,但打電話來訂報的人更多了。

達到了一百二十一人,相比昨天翻了一倍,小杜一個人接聽電話肯定來不及,所以讓肖編輯和老言都幫忙。

畢竟沒有官網的夢溪小談,打電話來訂購,對於打電話訂購首先要記下顧客的名字和地址。

然後是用微信或者是支付寶轉賬,當然賬號是掛的報社名,由王財務管理。

成功!

大成功!

對於山城早班、霧都夜報等等這種大報紙,或許百多個年訂就是零頭,可對於維持不下去的小報社,那這成績絕對稱得上是大成功。

打個比喻,對很多勤快作者的要求,是一天一萬字,月末月初求月票還要爆發。

對於不勤快的作者,要求是一天四千字兩章,別斷更,請假把章節補回來。

但對於別人家的小貓咪,要求是別棄坑!

有讀者說,起點有三種作者,勤快煩,不勤快的,以及別人家的小貓咪。

期待不同,階級不同,所以成功也自然不同。

言歸正傳,無論一週雙刊,還是半年起訂,都是蘇軒冕迴歸後經過調查指定的,就目前來看制訂得是非常正確。

因為一週雙刊,讓其有三天時間發酵,不會一篇接著一篇顯得侷促。而如果是一週刊又會顯得時間太長,畢竟現在的娛樂方式太多,七天時間怕被人忘記。

“譁譁譁”

蘇軒冕一到報社,就響起一篇掌聲。

李河基領頭、小郭、肖編輯、老言、邰記者、小杜、王財務等等,報社所有人都起身自發給蘇軒冕鼓掌。

“蘇監督您真是太厲害了,一開始的不應該懷疑您。”

“連載的短篇小說,感覺比起那些成名已久的作家,更有趣。”

“效果立竿見影,難怪惠琰社長要讓蘇監督來管理。”

七嘴八舌,一來眾人經過昨兒和首日是真服氣,二來眾人也怕蘇軒冕記仇啊。

“別弄這些形式化的東西,把大家組織起來也耽誤大家的時間。”蘇軒冕嘴角都快列到耳後根了,還臭不要臉的說不喜歡形式化。

“不耽誤,都是報紙成績好,大家自願的。”李河基道。

“我早就說過,蘇監督一看就有才,一定能成功,寫出來的故事太抓人了。”小杜道。

小郭瞬間出言拆臺:“早說過?你明明調查後,還在擔憂的說,解密類小說,沒多少人願意看。”

“我什麼時候這麼說了!”小杜急了。

“好了,回到各自的崗位上。”李河基制止了兩人的爭吵。

在李河基的指揮下,都回到自己崗位,畢竟事情還挺多。

“這是下一期報紙上刊登的內容,《敦厚的詐騙犯》。”蘇軒冕把昨天寫好的稿件交給肖編輯。

肖編輯快速瞄了一眼,然後道:“為什麼不是寫杜賓的了,我超喜歡杜賓這外國人。”

“換著寫,讀者才不會看膩。”蘇軒冕回答,他這篇是西村京太郎的作品,也是西村少見的短篇精品。

“對了蘇監督為什麼您不寫主角是華夏人呢?”

隨口問的一句,蘇軒冕還沒解答,就聽見李河基出言回答。

李河基道:“你沒看看內容,第一篇法庭上普通法陪審團的審判機制,硬搬到國內都不合理,第二篇失竊的信,女王部長這些職位,搬到國內合適?”

一說,肖編輯舉一反三,恍然大悟道:“噢也是,如果是國內為背景,罪犯逍遙法外也不行,這篇詐騙犯肯定也是敲詐勒索什麼的,還是把背景選在國外好。”

報社的人,是聽到了這段對話,所有人都忍不住感嘆,蘇監督雖說年輕,但想事是真周詳。

寫國外的內容,能夠避免很多東西,反正這種短篇所涉及到的國外背景知識也少,網絡時代很輕鬆就能查到。

“李主編和肖編輯你們說得很有道理,我也是這麼想的。”蘇軒冕這樣回答。

在報社呆了一會,眾人對蘇軒冕的態度明顯不同,先前尊重還是尊重,作為從出版社空降的監督怎麼可能不尊重。

但那種尊重是在於職位上,而現在的尊重不止是職位上,還有本事。

釋出的第三天,打電話訂購的讀者保持在一百人左右,稍微降下。

但報社卻更加繁忙,因為報刊亭和分銷打電話要新報,這也就是代表印了三萬份報紙,差不多買完。

夢溪小談以往的日印在五千的情況下,都距離買完,有好長一段距離。

釋出前,蘇軒冕說要印三萬份時,李河基覺得他是想當然,事實證明蘇軒冕的決定正確,又加急印刷八千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非即時新聞報就有這點好處,不追求時效,就不會被時效淘汰。

也是當天,夢溪小談引來一波小爆發,小爆發的緣故是《失竊的信》。

失竊的信實際上故事很簡單,故事發生在法國皇宮。

然後女王接到了一封重要的信件正準備看時,d部長忽然出現,就當著女王的面把信件調換了,因為信件上的內容是不可公佈,所以女王也沒辦法說自己的信是如何如何,而d部長是調換。

女王就委託巴黎警察局長,這位局長在不驚動d部長的情況下,搜遍了d部長的家,把d部長去過的所有地方都找遍了,甚至於連地板都撬開了看是否有暗格,依舊找不到信件的局長只有求助杜賓。

然後報紙刊登到此為止,沒有後面讓讀者們思考d部長把信件藏在什麼地方。

因為報社沒有官微,有貨把內容發到了論壇上,詢問論壇有沒有人能夠猜出來,引起不小關注。

並且還有不少讀者,自己猜不到就去問朋友的,也算是一種另類的案例。

逆勢上揚,打電話的人比前天更多了,問結果的,還有自己猜了個答案,想要映照自己對不對的,反正一天電話都沒有停過。

不能透劇,並且為了下一期報紙的銷量,鐵定不能透露,所以都是統一的官方口吻回答。

到下班,小杜是口乾舌燥,聽到電話鈴聲,都有點哆嗦,自然效果十分喜人,今日年訂的多達兩百位。

並且都詢問類似的問題:“下一期這個作者還連載嗎?”、“下期無限推理版塊刊登的小說,還類似嗎?”之類的。

小杜不得不感嘆,吸引力是真大。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