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作家看起來真是太年輕了。”

“我要是有蘇軒冕作家一半的才華,那得做夢都要笑醒。”

“你們都是看蘇軒冕君小說,才喜歡蘇軒冕君的,而我是聽了蘇軒冕君的演講才喜歡的,從演講能聽出來,蘇軒冕君是個很有想法的人。”

會場嘈雜,在主要舞臺那邊,按照流程今晚的主角蘇軒冕就要登臺了。

雪山信已經完全進入了看書模式,所以對外界的事情,並不關注,繼續看下去他瞭解到,其實英國女士德貝納姆小姐,和從阿巴思諾特上校,兩人並不是熟人,只能說是旅途中遇到的老鄉。

如此一來,雪山信再次更正了對阿巴斯諾特上校的評價,他蠻橫的坐下,如果是認識,那只能夠說上校對朋友態度不行,但不認識只是老鄉,就代表這個人性格蠻橫。

上校和英國女士聊天,當波洛這個外國人不存在。

“雖然這本書沒寫時代,但按照作家的習慣,以及目前透露出來的隻言片語也是一兩百年前,一兩百年前的英國……的確是很高傲,瞧不起其他國家。”

阿婆出生於德文郡,在巴黎求學,沃林福特去世,簡單的說是根正苗紅的英國人。

所以她在書中寫當年英國的自傲,是沒問題的,但蘇軒冕作為華夏人這樣寫,哪怕是事實,實際上也稍有不妥。

蘇軒冕早就意識到了這點,但關鍵是還無可避免,因為這個前期小劇情,是人物性格的塑造。

[阿巴思諾特上校說到了旁遮普,還間或詢問了對方幾個關於巴格達的問題。很明顯,她在那兒當過家庭教師。談話中他們發現了幾個彼此共同的朋友,這立刻使二人友好起來,不再那麼拘束了。他們提到了一個叫老湯米的人,還有一個老雷吉。上校問她是直接去英國還是在斯坦布林下車。]

瑪麗·德貝納姆是當家庭教師,上校似乎還看上了這位英國女士,但前者沒多大感覺。

第二天波洛發現,上校和英國女士不怎麼說話了,也不知道是否發生了口角。

在途中,列車毫無預兆的突然停了,瑪麗非常急切的詢問列車員,出什麼事了。

列車員回答是餐車在途中不知道為什麼起火了,瑪麗向他敘述了自己為什麼如此著急。

火車應在六點五十五分到達,而她還要穿過博斯普魯斯海峽,到對岸去坐九點鐘的辛普朗東方快車,如果晚一兩個小時,就趕不上那趟列車了。

還好的是,只停了十分鐘完全來得及,到地方後,瑪麗女士趕火車去了。

博斯普魯斯海峽風高浪急,波洛很不舒服,在船上和同行的旅伴分開了,沒有再見過兩人。

到達加拉塔大橋後,波洛徑直坐車去了託卡林旅館,然後是旅店發生的事。

“瑪麗和上校應該在後面還會遇到吧,是個重要的配角,否則開頭一章都在寫這兩人,就顯得非常多餘了。”

波洛在旅店收到三封電報,其中一封的內容是[你預測的卡斯納案件有了突破進展,請速回。]

“這裡真得說一說,蘇軒冕作家佈置能力是真的強,無論是湯川學還是選擇的波洛,都能夠看出來,在之前是已經辦理了不少案件,出場就已經是成名狀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雪山信分析道:“也就是說,還有前序可以看,一開始幫將軍解決了麻煩,現在又是卡斯納,還是稍微有些好奇。”

突如其來的三封電報,讓波洛改變了出行計劃,今晚就得走,所以讓旅店幫忙訂了到倫敦的火車票。

波洛還挺有錢的,在辛普朗東方快車的頭等艙和二等艙之間,選擇了前者。

晚上九點,波洛來到餐廳準備先吃一頓再去坐火車,好巧不巧的是,又遇到了熟人布克先生,是比利時人,國際客車公司的董事。

“波洛朋友滿天下,並且還都是有權有錢的,比如那個將軍,比如現在的董事。”

雪山信不止是發現了波洛這個特點,另一個是波洛非常喜歡觀察別人,之前英國上校和瑪麗小姐。

還有現在,同在一個餐廳吃飯,波洛有注意到了兩個美國人,並且得出結論說兩人像野獸一樣。

波洛安安心心的吃著晚餐,不久後就是個壞消息,旅店門房告訴波洛,頭等艙已經訂完。

好巧不巧,既沒有旅行團,也沒有政客訪問,好像突然旅遊的人,都決定今晚出行,就連靠近車位的第16節車廂,平時必定有空床位的車廂,今晚都滿艙了。

甭說頭等艙了,波洛現在連二等艙都找不到。

作為波洛的朋友,也就是布克先生,作為國際列車董事,當即決定一定要讓波洛坐到臥鋪。

找來找去,最終把目光盯上了一個叫做哈里斯的旅客。

[“二等臥鋪的七號房。現在差四分鐘九點,這位先生還沒來。”

“是誰?”

“一個英國人,”列車員查了查他的名單,“姓哈里斯。”

“這名字是個好兆頭,”波洛說,“根據我的狄更斯小說,這位哈里斯先生不會來了。”

“把這位先生的行李搬到七號房間,”布克先生說,“如果哈里斯先生來了,就跟他說已經晚了,臥鋪不能為他留太久,到時我們再設法另行安排。我幹嗎要在乎這位哈里斯先生呢?”]

“有朋友就是好啊。”雪山信忍不住嘀咕,如果不是董事布克,今天波洛只有硬座了。

“哈里斯是什麼小說的。”

雪山信不知道哈里斯這個名字和狄更斯小說有什麼關係?要說狄更斯,雪山信唯一的印象是《雙城記》。

關於這點,其實是出自於狄更斯的小說《馬丁·翟述偉》,是小說中哈里斯先生是一個被虛構出來的名字,並不存在的人,因此是一個梗,只不過這個梗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雪山信就不知道這個梗,在糾結了一會沒有答案後,繼續看小說,波洛和七號房的“舍友”麥奎因見面了,正是波洛在旅店食堂遇到的那兩美國人之一。

第二章結束,第三章的名字叫做“波洛拒接的案子”,倒是讓人挺期待。

ps:本來更新不應該這麼慢,但本來是就有慢性咽炎,然後總感覺自己是不是中招了,每天都懷疑審視自己,好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