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個月,終於可以買到《東方快車謀殺案》了。”

“都等了半年了,看完嫌疑人,我就想看其他的推理小說,但就是沒有,為什麼沒有作家寫?讀者們的呼喊聲這麼大。”

“都在等第一本推理小說的銷量,估計是都在等。”

作為暢銷書作家蘇軒冕的第二本書,同時也是推理小說的開山之作,新書發佈會自然舉辦得很大。

地址位於東京帝國酒店,帝國酒店的第一層今日都被租賃了下來,並且發出了一千份現在的邀請名額。

蘇軒冕不知道為什麼RB人對帝國酒店如此偏愛,反正他不喜歡。

作為本場發佈會的主角,蘇軒冕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我們的視線不對準他,聚焦來參加的讀者。

千人以上的大聚會,在RB很少見,東方快車謀殺案發佈會是由三省堂、蔦屋書店、紀伊國屋聯合主持,所以安排得很恰當,來賓多而不亂。

讀者們三兩聚在一堆,聊自己的,毫無疑問的是,一千名都讀者都購買了東方快車謀殺案。

一個叫做雪山信的讀者,他今年三十一歲,是個路過的假面騎士……呸呸,串臺了,是個路過的富二代。

“看書才是正經事。”所以在雪山信買到書後,沒有和同好交流,也沒有往前擠,想要見到作家,反而是找了一個角落的沙發貓著。

撕開書外面包裝的的透明塑膠,封面是一輛行駛的火車,背景是大雪封山。

封面圖案一般,最引人注意的其實還是分別位於上下兩端的橫幅:[推理一番作!]、[顯微鏡作家蘇軒冕力作!]

“咦,這是什麼?”雪山信發現有個東西掉在地上了,他撿起來一瞅,是個書籤。

書籤很正常,論起周邊來說,書籤是最便宜的了,吸引雪山信的,主要是書籤上的字。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蘇家族偵探資訊——

名:赫爾克里·波洛

國籍:比利時

民族:瓦隆人

出生地:比利時-列日省-斯帕

出生日期:約1864年

逝世日期:1975年8月6日

信仰:天主教

主要成就:破獲諸多奇案]

“這個是偵探卡片?”雪山信反應過來,漫畫週刊裡經常會出現這個。

“這樣說來,湯川學應當也有。”

要說雪山信和旁人不同,他看完了嫌疑人,更喜歡湯川學。石神是非常聰明沒錯,但雪山信更喜歡湯川教授。

要說這個偵探卡,在後世是非常出名,諸多偵探迷爭執,到底誰才是蘇家族的第一偵探。

如此爭執持續了半個多世紀,直到蘇軒冕死翹翹,都沒有結果。

言歸正傳,雪山信開始看書,前言他沒有興趣看,直接看簡介——

[午夜過後,一場大雪迫使東方快車停了下來。這輛豪華列車整年都處於滿員狀態。但那天早上卻發現少了一名乘客。一個美國人死在了他的包廂裡,他被刺了十二刀,可他包廂的門卻是反鎖著的。

隨著緊張氣氛逐漸增強,偵探赫爾克里·波洛想出了兩個偵破此案的方法……]

“被刺了十二刀?看起來我還挺期待。”雪山信興致滿滿,他的眼睛,早就已經急不可待了。

在他開始看書時,那邊的活動已經開始了,先生發佈會的主持人講話什麼都開始了。

歡迎致辭,然後還有介紹嘉賓,今天邀請了不少知名作家,還有大報的總編。

一人上來說一句話,半小時就沒了,也就在知道這一點,雪山信才沒有興趣聽,他知道蘇作家要出來,至少還要半小時。

“文筆又變了,對於筆鋒如此掌控自如,真是文壇少有。”雪山信感嘆。

東方快車謀殺案,第一章叫託羅斯快車上的重要旅客。

一開始是交代了託羅斯快車的火車的構造,一節廚房車和一節餐車,一臥鋪車廂和兩節普通客車廂。

嚴格來說,阿婆寫的原文,託羅斯快車的結構,實際上是和現在存在的託羅斯快車不同的,蘇軒冕也思考了一番,還想按照原文來,因為並不一定要和現實一致。

緊接著由年輕中尉的視角,轉到將軍在向一位陌生人道謝,而這個陌生人就是波洛。

火車目前停在阿勒頗,中尉和將軍都是來送波洛上火車的,並且趁著上車這段時間,聊幾句。

聽將軍的語氣,似乎波洛救了他的命。

[“每年這個時候,旅行的人都很

少。”他說著,看了看他們上方的臥鋪車窗。

“是這樣。”波洛先生附和道。

“但願您別被大雪困在託羅斯!”

“以前有過嗎?”

“有過,是的。今年還沒有。”]

雪山通道:“這flag立得,一看就知道會被困住。”

因為是要寫車廂的事,所以火車發出後,開始介紹火車人員。

“這個小細節還挺有意思。”雪山信注意到。

[“請上車,先生。”臥鋪列車員說道。波洛先生裝出一副萬般不捨的樣子上了火車。列車員跟在他身後也爬上了火車。波洛先生揮動著雙手。迪博斯克中尉向他敬禮。火車猛地一動,緩緩向前開去。

“可算結束了!”波洛先生嘟囔著。]

除了將軍本人,包括中尉和波洛,都覺得將軍的話太多。

然後上車時,列成員討要,波洛還真給了,從兩點就可以看出這位比利時偵探,人情味還挺濃的。

出場人物,首先是這臥鋪車廂的瑪麗·德貝納姆,一來沒有睡好,一來是因為車廂悶熱,二來是因為擇床,所以在火車到站時活動活動。

上車後,波洛走到了餐車,因為給了小費,所以列車員說了不少資訊,因為下雪旅客很少,同波洛在阿勒頗上來的旅客只有兩位,都是英國人。

一位是從印度來的上校,一位是英國女士,在餐車對面坐著的,就是那位英國女士。

隨即來了一位四五十多歲的男子,雙鬢發白,身材消瘦,波洛想這應當就是印度來的那位英國上校了。

很快兩人的對話證實了波洛的猜想。

英國女士叫德貝納姆,而上校叫阿巴思諾特,兩人認識。

從阿巴思諾特點菜的方式,以及言行來說,看得出是個很蠻橫的人,不太會顧及人的感受。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