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鼓號角終於驚動了楚威王。

“他們開始攻城了,王城註定是無法保住,你跟我回祖地吧。”

楚威王撫著莊妃的墨髮輕柔的道。

莊妃面色有些憔悴,靈動的大眼睛也顯得有些呆滯,她沒有回答楚威王的話,只是呆呆的望著敞開的宮門。

“王上,我們該走了。”

庒晟面露焦急之色,因為喊殺聲已經越來越近,說明王城已經被攻破。

洛非從莊家那個密道,帶著數千精銳潛進王城,集結後,突然殺向城門,等楚軍反應過來,城門已經失守,也就在這時元初令人敲響了戰鼓,吹響了進攻號角,雖然聲勢很大但是進攻方向唯有城門這一處,其他三面只是加強了防守,應對逃跑的高手。

楚軍早就沒了鬥志,絕大部分人選擇了投降,有些負隅頑抗的,那是他們的家族被滅,仇恨或者擔心不被納降。

很快大半個王城已被佔領。

“王上,再不走來不及了。”

庒晟有些不耐了。

“走吧。”

楚威王一把將莊妃攬入懷中,轉身向宮門外走去。

“大王,我們走不了了,你看那位張顯就站在那裡。”

莊妃輕聲道。

其實她早就看到了張顯和珞瑜。

“恩!!”

楚威王猛地站住,皺著眉頭看了眼莊妃又看了眼張顯。

“你怎麼會認識他?”

“我、、、”

“嗯????!!”

“我那裡有他的畫像啊。”

“噢。”

楚威王將莊妃放了下來,他忽然想起來,張顯的畫像還是他給的。

聽到宮門外那兩位竟然有張顯,呼啦啦,眾武士就將張顯珞瑜圍了起來。

“你們退下吧。”

楚威王這時倒顯得平靜下來,他習慣性地摸了一下腰間的玉璽。那些武士猶豫了一下,這時憑空出現十多位錦袍老者,他們將楚威王保護起來,這些武士才散開。

“張顯,我真的小瞧了你啊。”

楚威王不由感嘆,玉璽交易時,他並沒有看中張顯這位毛頭小子,連玉璽這麼貴重的至寶都不留給自己,根本就是為毫無志向的年輕人。

“那是你的事。”

張顯輕飄飄的回道。

“呵呵、、是啊,就憑你們兩人就想留下我?”

楚威王乾笑一聲,搖搖頭對張顯道。

“不,我怎麼可能是兩人呢。”

張顯一招手,呼啦啦周圍憑空出現數十位大妖和人類高手。

楚威王、庒晟和諸位供奉大吃一驚,他們可都是高手,有的還是神師巔峰境界,竟然沒感應到周圍有這麼多高手埋伏。

“反抗者殺,投降者免死。”

張顯可不想再囉嗦,也不想再出手,他的內傷還沒好利索,而且這些人哪個都比他境界高。

“一會你把那個莊妃搶過來。”

張顯對珞瑜輕聲道。

“你???”

“回頭在向你解釋,動手。”

張顯一推珞瑜,自己一晃身撲向楚威王,這時大戰已經開始,那些大妖和人類高手對付楚威王的那些供奉,應該不費什麼大事。

楚威王見張顯要對他,不由撇了下嘴,他很自信能一招拿下張顯,想到這不由心思又活躍起來,拿下張顯,他就又可以翻盤了。

然而他抬起手邁出半步,卻發現張顯竟然原地沒動,他一愣,忽然覺得腰間一輕,接著後背挨了重重的一掌,身體不由之主的撲向張顯那個方向。

“噗通、、噗、、、”

楚威王撲倒在張顯腳下,胸悶氣短,一口逆血噴出,白眼一翻便昏了過去,張顯俯身在楚威王身上連點了數下。

這時珞瑜已經將莊妃制住壓著她來到張顯身邊。

偷襲楚威王的便是繆坤和兩位老者。

三人來到張顯面前深施一禮,張顯受了,虛扶一扶,三人直起腰來,退到張顯身側,繆坤將玉璽交給張顯。

等那些武士想要來解救楚威王時,張顯的人馬已經殺到,一陣箭雨,大部分人被殺,剩下的轉身就跑,可是四處都是張顯的人,往哪跑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北寒宮門前的戰鬥持續時間很短,但是卻很激烈,半個北寒宮被毀,那些供奉除了兩人重傷被俘,餘者全部被殺。

張顯一揮手,那些大妖和人類高手霎間消失,重傷的庒晟和庒嫻和繆坤等不由驚得目瞪口呆。

三五人對付一人,境界差不多,這完全是張顯單方面的屠戮,張顯之所以這麼張揚,總是倆字;震懾!

“這北寒宮不必修復拆了吧。”

張顯對這北寒宮非常厭惡。

“好,但不必那麼麻煩。”

珞瑜一揮手,廣寒宮忽然火起,轉眼間便化為灰燼。

“呃!”

張顯愕然,珞瑜看來對他留下莊妃很生氣,後果竟然如此嚴重。

而繆坤等更是看著珞瑜異常驚駭。

經此一事,凡是在場的人,能親眼目睹者,無不對張顯珞瑜敬畏。

珞瑜和小朱雀的配合,讓張顯比預期想要營造的效應,更加倍震撼效果。

午夜時分,大雨如期而至,這場大雨一直持續到第二天中午,才雲開霧散。

一場大雨沖刷掉了所有的汙垢,上京城除了人見少外,生活開始變得正常起來。

清新的空氣,讓人們忘掉了昔日令人作嘔的血腥氣,但是久見不到熟悉的面孔,才想起不久前,上京城曾流血漂櫓。

人們喜歡懷舊,但是想的多是美好的事物,人們更希冀美好的未來,楚國成為歷史,而滅掉楚國的人還沒有宣佈什麼,這讓人心有些惶惶。

而在楚威王原來的那個宏偉巨大宮殿中,一眾文武正交頭接耳小聲議論著。

在後殿中張顯楊文輝陳公威朱健元初等正在交流。

“主公提出立國名華夏,倒也沒有不妥之處,只是感覺華夏似乎有兩姓之嫌,我們是在夏季奪得江山,不如取夏為國名,頗有寓意。”

李文輝不知張顯這個‘華夏’之意,但是‘華’和‘夏’的確是兩個姓,和在一起為國名,卻是有些不妥,張顯忽視了這點,但是李文輝取‘夏’為國名倒也複合張顯的心意。

“夏“,ia,從夊從頁從臼。中國之人也。頁,頭也;臼,兩手;夊,兩足也。

“那就稱作夏朝吧。”

雖然又多了個字,但是李文輝卻理解為,‘朝’之意主謂日出地時,卻也對上他們的現狀。

另外他們現在還不能稱之為國,因為秦帝國還沒承認。

於是最後定下來為國名為‘夏朝’!

之後又討論年號問題,忢月大帝是開元大帝,年號忢月,一直沿用到至今,沒人敢篡改。

在這個問題上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這樣吧,忢月為歷號,我等立年號,也就是說歷號是永久的,年號也就是記錄每代帝王即位起始和終年,換個說法就是即位和退位。”

最後張顯提議道。

“這倒是個好建議。”

李文輝贊成。

“那就這樣吧,年號為鴻元初年,從明年初月一日算起,如何?”

張顯徵求大家意見。

“‘鴻’為氣運,‘元’為初,鴻運初起,很有意境。”

如此國號為‘夏’年號為‘鴻元’就這麼定了下來。

接下來便是朝政之事。

首先是文官事宜,張顯現在已經入鄉隨俗了,不在把自己超時代的思想強加在裡面了,這根本就很難推行,但是在土地封爵這方面他還是頂著壓力做了調整,文官武將也做了讓步。

經過爭論歸納草擬,最後形成了張顯認為和漢朝時的官制彷彿的草案,張顯看過後修改了幾處,也就這麼定下來了。

三公九卿制。

丞相李文輝。

而他的桃源幕府也就功成身退了。

丞相府司直;朱健。

長史;譚方正。

徵事;許開。

少使;君藺。

東曹掾;馬俊惠。

西曹掾;張川(建鄴城張家人)。

議曹;張賢科(坎塢城張家旁支)。

辭曹;李林(李文輝侄子)。

奏曹;馬良才。

賊曹;陳俊良。

決曹;集曹、戶曹、法曹、尉曹、倉曹、兵曹、金曹、計相、主簿、侍曹、名字略、、、

太尉;劉墉,劉墉請辭,由陳公威代理。

御史大夫;劉發。

太常;張老怪。

郎中令;元初(秦柏)。

衛尉;童奎。

太僕;費祌。

廷尉,童卡。

大行令;費侗。

宗正;張瑞(張顯的爺爺)。

大司農;張喬。

少府;薛明禮。

武官的事宜;

大將軍;劉墉,同太尉陳公威,一武一文總督全國兵馬。

驃騎將軍;廖維凱。

車騎將軍;繆百川。

衛將軍;柴銘。

撫軍大將軍;洛非。

中軍大將軍;白括。

上軍大將軍;蘭昉。

鎮軍大將軍;楊文輝。

國大將軍;張宇。

南中大將軍;羅玉。

以下略、、、、、、、、、、、

唯一沒得到明令封賞的就是赤邪亭。

而羅燁只是在少府掛了個御史中丞之職,知羅燁者少之又少。

等在大廳中的眾文武,在丞相府長史宣讀完任免事宜後散去。

夏朝建立。

鴻元初始。

忙了幾天。張顯頭都大了,不過總算是把讓他頭痛的事推給了一眾興奮地大臣們,張顯悠閒地參觀者楚威王的宮殿,本來還有些情趣,卻被珞瑜給打擾了。

“忙完了?”

“恩。”

“不覺得還有些事沒、、、、、、、、、、、、”

張顯轉身想逃,可是珞瑜一隻玉手卻擰住了他的耳朵、、、、(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