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氣氛很壓抑,皇帝臉黑黑的,指著下方站著的韓相說,“你把情況說給他們聽聽。”

韓相站出來,“是。”他神色肅穆的環視一週,朗聲道,“日前接到邊疆守軍來報,發現就在我朝邊疆,倭國大有蠢蠢欲動之勢。今年春天,倭國搶我百姓糧食,導致數千百姓食不果腹。四月時候,倭國小股軍馬搶我邊疆百姓百十餘口,其中婦女孩童佔之大半,我朝探子得報,倭國將我朝百姓販賣成奴役,連孩童也不曾放過。”

朝堂上安安靜靜的,大家都在認真的聽著這些訊息。

韓相接著說,“日前,倭國開始集結軍隊,先是小股軍隊慢慢潛行,在離我國境百十餘裡地駐紮,欲形成大股力量,妄圖侵犯我朝領土。”

韓相說完,衝著皇帝行禮退下,皇帝沉著的看著眾人,“眾位愛卿,你們都聽到了。邊疆子民正在受苦,戰火也將襲來,你們有什麼想法?”

眾臣小聲的議論著,過了一會兒,有位官員站出來,“稟皇上,微臣以為,國與國之間應該以和為貴,這些蠻夷之人,必是羨慕我朝物產豐富,若是我們能用他們所需要的物品賜予他們,即可以此令他們退回,也可使我朝免受戰火之苦。”

他這話一出,眾臣都開始議論紛紛了。歷國歷朝,打仗都是件極其傷國本的事情,打仗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若是大舉興兵,軍隊士兵不夠就需要全國徵兵,這樣會減少勞動力,從而造成國內生產力降低。

一般來說,國與國之間,都是儘量保持友好,打仗是件損人不利己的事兒,除非是一些野心過大的君主會肆意侵犯友邦,只要是明君,都不會輕易出兵。

韓相冷哼一聲,“梁大人是真聽不明白還是假裝聽不明白?你口中所謂蠻夷的倭國人,信奉一種武力精神,物力很難使他們屈服。你以為是小孩子打架,拿顆糖就會罷手嗎?這次倭國人小兵集匯,眼看著就是風雨欲來之勢,這時候還說以和為貴,有什麼用處?只怕倭國人會拿了好處還打你一巴掌!”

韓相這話說的毫不客氣,那位梁大人老臉一紅,忙分辨道,“微臣絕不是這個意思。只是微臣不願士兵血流成河,多生殺孽啊!”

朝廷上百官開始分辨起來,一邊以梁大人為首主張以和為貴,一邊以韓相為首主張積極應戰,在朝堂上吵的不亦樂乎。

“夠了!”皇帝怒喝一聲,“朕讓你們參議政事,不是讓你們來吵架的。”

皇帝此刻帝王之氣盡顯,他從龍椅上站起來,嚴肅的說,“倭國欲犯我朝,其心可誅!朕決意調集軍隊,誓挫其銳氣!我□□之威,不可侵犯!”

“皇上......”

皇帝伸手,高聲說,“不必再勸,今日敢擄我子民,明日就敢亂我國家!朕現在想知道,哪位將軍願意帶兵前往?”

慕容將軍第一個上前跪下,“臣願帶兵,與敵國一絕死戰!”

皇帝微微有些動容,“慕容將軍,你年事已高,可以......”

“皇上!”慕容將軍跪下磕頭,“臣今年不過六十有五,身強力壯,正是為國出力的時候!皇上,您聽臣一言,臣早年駐守邊疆,熟悉邊疆工事、地形。而且當年倭國也曾屢屢侵犯我朝領土,每次戰爭,臣皆有參加,對於對方的兵力佈置,軍事將領的戰術都很熟悉。所以皇上,此次臣才是最適合的人!”

皇上思考了一下,“好!朕就答應慕容將軍的請求,此次你帶兵前去,若是對方不動,可先與對方兩相為營,且看看他們耍的什麼花樣。若是對方有動兵之勢,殺無赦!”

“臣領命!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慕容將軍鄭重的接過兵符,踏出金殿。

得知慕容將軍這次要出征迎敵,貞娘慌了,馬上對沈毅說,“相公,你快去打聽打聽,銘哥兒會不會跟去?他才去軍營幾個月啊,這就要上戰場了?”

沈毅點點頭,對著錦哥兒說,“錦哥兒,在家照顧好你娘和妹妹,爹去一趟京郊大營。”

錦哥兒知道事情嚴重,連連點頭。

沈毅不敢耽擱,快馬到了京郊大營,結果卻被擋在了門外,因為慕容將軍要整頓軍隊出發,戰事將起,所有的軍營不允許任何人進入,以防混進了探子。

沈毅趕緊又轉頭騎馬到京城,守城的官兵也戒嚴了,沈毅不常出入京城,官兵並不認識他。還好沈毅早備著這招,身上揣著皇帝給他的一道令牌,這樣一路闖進了皇宮,一見到皇帝就問,“皇上,這次出征是慕容將軍嗎?”

皇帝似乎是早料到他會來一樣,扶著沈毅坐下,“先生不要著急,這次確實是慕容將軍帶兵前往邊疆平亂。”

沈毅忙抓著他的手問,“那銘哥兒呢?”

皇帝神色一頓,正色說,“先生,銘哥兒現在是慕容將軍麾下的士兵,自然是會跟著一起去的。”

“那.....會不會打仗?”沈毅急切的問。

皇帝臉色微微一暗,“先生,我不想騙你。從探子發上來的奏報來看,打仗是必須的。倭國派了一個姓山木的將軍,屢屢騷擾我邊疆守軍。大大小小的衝突已經爆發了很多了,現在他們囤積兵力,這一仗,勢必免不了。”

“那......”沈毅一臉的頹然。

“先生。”皇上正色說,“先生,銘哥兒既是你的兒子,我也一直把他當弟弟看,可是不只他一個人有家有爹孃有親人,你看看這些奏報,倭國掠去了我們多少百姓,屠戮了多少村子,有些孩子甚至不滿三歲。先生,這是在保家衛國,你放心,銘哥兒是慕容將軍貼身帶著的,不會有事的。”

從皇宮出來天已經傍晚了,沈毅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出來的,他只是在想,該怎麼告訴貞娘,兒子真的去了戰場上,她一直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沈毅覺得自己到底還是自私的,皇帝的決定是對的,軍人就是為了保家衛國的,可是為什麼他還是想怪皇帝呢?為什麼早不打晚不打,偏偏他沈毅的兒子才進軍營就要打?

回到了書院,家裡早都坐滿了人,一看見他回來都湧上來問,“怎麼樣了?現在是什麼情況?”

貞娘撲上來,眼淚汪汪的問他,“你看見兒子沒?他怎麼樣了?這次他不去的吧?”

沈毅怔怔的看著妻子,緩緩的說,“軍營不讓進,我進宮了。皇上說,保家衛國是軍人的責任,慕容將軍要去,他也是要去的。”

沈毅等著妻子的嚎啕大哭,他太明白妻子現在心裡的感受了。

可是貞娘沒哭,她在明白銘哥兒上了戰場後,整個人突然鎮靜了下來,她長出了口氣,“我知道他在哪就行了,他會沒事的,肯定會沒事的。”

眾人看著,也都不知道該勸些什麼。

第二天,銘哥兒的書信到了,上面寫著他即將出征,為了怕爹孃擔心,所以臨走之前寫了這封信,還說去了邊疆,不知道書信能多久寫一封,不過他還是會儘量多寫,好讓貞娘和沈毅放心。

看到書信那一刻,沈毅心也略略安了一點,不過讓他驚訝的是貞娘的態度,貞娘變得無比樂觀,她仔細的把那封信看了又看,然後放在一個小匣子裡,還請了一尊菩薩,說要開始吃素,要求菩薩保佑銘哥兒平安歸來。

沈毅全由著她了,別人不懂,他懂。兒子這一去,生死前途未譜,這種提心吊膽的日子,只有為人父母才會明白。

所以即使當從來不是很篤信鬼神的貞娘要請菩薩的時候,沈毅跟著一起請了。貞娘要吃素,做一個信女,求菩薩保佑兒子,他也不說什麼,全部照辦。他們的孩子有三個,可是每一個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他們的心肝肉,尤其是銘哥兒,是他們第一個孩子,他們傾注了無數的心血和愛在這個孩子身上。

現在兒子去了戰場,貞娘需要一種信念支撐她,沈毅全都懂。

銘哥兒的信開始來的很勤,都會說自己在哪,正在幹什麼,有時候多寫一點會描述下當地的風土人情,有時候簡單就一句平安勿念。

貞娘把這些信全都小心翼翼的存在小匣子裡,沒事兒的時候拿出來看看。

漸漸地,信越來越少,銘哥兒的位置也離邊疆越來越近。

信少了也沒關係,沈毅經常透過朝廷裡的人去打聽一些訊息。

真正開戰實在銘哥兒到達邊疆後三個月,倭國看見軍隊慢慢集合,戰事被提前了,沈毅和貞娘還有收到過銘哥兒的來信,不過看著信裡的內容,似乎是戰前寫的。

這場仗,打了五個月,以慕容將軍大勝為完結,倭國山木將軍的首級被斬下,倭國投降了,答應退兵,還讓出了上千里的水草豐美的牧區。

人還沒有班師回朝,慕容將軍的捷報快一步到了朝廷,皇帝開啟一看,在金鑾殿上拍著桌子就哈哈大笑,連連稱讚,“英雄出少年!英雄出少年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喜訊傳到沈毅和貞娘耳朵裡,他們才知道,銘哥兒不僅沒事,還勇追敵軍,一箭射殺了倭國將軍山木,還砍下山木的頭顱帶回軍營。

貞娘喜極而泣,忍不住抓著來人問,“我兒子有沒有受傷?我兒子有沒有受傷?”來人不好意思的說,喜報上只有這些內容,並沒有提及威武將軍有沒有受傷。

得知銘哥兒斬獲敵首,大破倭軍士氣後,皇帝嘉獎銘哥兒,並且封他為正二品威武將軍!

等銘哥兒回來又是很長一段日子,慕容將軍班師回朝的時候,皇帝親自去城門迎接將軍,沈毅和貞娘也來了,遠遠的,看見銘哥兒騎在馬上,人黑了,也瘦了,但是看著卻精神無比。

周圍的百姓都嘖嘖稱讚著,“看見沒,馬上那位年輕的將軍,就是這次立下大功的威武將軍!才十八歲,就奪取了敵人的首級!真是了不起!”

“是啊,他爹是當朝太傅,文官教出一個武將兒子,真是文武雙全啊!”

“大將軍!大將軍!”

百姓們都歡呼起來,皇帝當即下旨,為了慶功,舉國同歡三日!

銘哥兒的眼睛到處亂瞟,今天這個日子,爹孃肯定是會來。

“大哥,大哥......”猛地聽到弟弟妹妹的聲音,銘哥兒往那邊一看,果然看見爹孃和弟弟妹妹。他高興的搖搖手,和皇帝說話也心不在焉起來。

好不容易吃完了皇帝擺下的慶功宴,銘哥兒連夜騎著馬,從宮裡趕回了家。

“爹,娘,我回來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