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暉成親後在家又待了一個月,書院就來了書信催促他回去。終是推脫不過,帶著新婚的妻子桃花去了湖州。

廖氏也在之後爆出了好消息,她懷孕了!

廖氏自從懷孕後,之前心裡覺得貞娘命不好的想法就煙消雲散了。她始終認為是那天晚上她對著菩薩許的願菩薩聽見了,所以她也要對菩薩信守諾言,只要她懷孕,就再不懷疑貞娘。

又過了幾個月,劉家傳來了好消息。劉家大嫂子彭氏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劉大柱給孫子取名叫劉明榮。全家稀罕的不得了。

沈劉兩家連連不斷的喜事讓鎮子上的人也嘖嘖驚歎,同時貞娘沒有懷孕的事情也不脛而走,自家人知道真相倒是沒有說什麼,外面就有人感嘆,這貞娘旺了別人家的孩子,自己的孩子緣到底還是弱了些。

一轉眼又到了過年的時候,老二沈安從株洲來了信,說張氏懷孕了,孩子剛上身反應大。張家老太太死活不讓他們回來,只能託人帶了年禮,順便歉意的表示今年不能回來過年,還連連保證,等張氏出了月子,一定回來。

沈峰就去了信,讓他們安心,只是今年不回來過年而已,年後回來也是一樣。又叮囑要好好照顧張氏,一定要平安生子。

廖氏肚子大了不方便,年前的準備工作幾乎都是貞娘一個人在做。沈毅心疼的不得了,就和沈峰商量,去人牙子處買了個丫鬟回來伺候,丫鬟名字也喜慶,叫喜丫。廖氏見了人後又給改了個名叫喜兒,她覺得老叫喜丫喜丫的,說不定就給她帶了個丫頭。叫喜兒喜兒,就能給她帶個兒子。喜兒也聽話,做事勤快,手腳利索。幫了貞娘不少忙。

左等右等也等不到老三沈暉,眼看著過年的日子就快到了的時候才接到老三從湖州發來的信。大意也是有事不能回來,就在湖州過年。讓家裡人不要擔心。

老二一家沒回來,老三一家沒回來。這個年過的滋味到底差了許多。

不過貞娘還是蠻高興的,因為今年她生辰的時候沈毅送了她一隻玉簪,樣式簡單,玉質柔和,她喜歡的不得了。

過了年,沈毅開始計劃著帶貞娘去湖州。沈峰當然是反對的了。

“八月份就要考鄉試了,不好好準備,還想著去玩?”沈峰皺著眉,一口回絕了沈毅的要求。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沈毅無奈的解釋,“大哥,不是出去玩。是想去三哥那一趟,松仁書院可是大書院,趁著還有時間,去那邊再學習一下。再說湖州和省府在一個方向,從湖州過去兩三天就到了。”

沈峰猶豫了一下,“那也不用非得帶著弟妹去啊,從鎮上去湖州,最快也得一個月的路程。一路顛簸,帶著個婦道人家多不方便。”

“大哥,這一路上總得有個人照顧我吧。”其實沈毅就是單獨和貞娘待著,大嫂廖氏懷孕後貞娘又要照顧兩個孩子,又要主持家裡的事情,實在是太忙了。雖然有喜兒幫忙,但是很多時候貞娘都不得不親力親為。沈毅現在想和貞娘好好坐下來說說話都難。

兩兄弟對於去湖州的事還有商量出個結果,朝廷就出了事。

皇帝駕崩,取消民間一切活動,科舉也暫停舉辦,舉國喪。

這下哪也不用去了,錯過了這次鄉試,等到新帝登基,再開科舉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

皇帝駕崩對於秀水鎮這個偏遠的小鎮子影響不是很大,只是不能穿喜慶顏色的衣服,不能再搞燈節龍舟之類的活動,服喪三個月而已。皇帝死了自會有太子即位,新皇帝一上臺,肯定要出一系列安撫民生的舉措。所以大家也不擔心,每天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

新帝很快就即位了,改年號為永平。原來的太子,也就是現在的永平帝,下旨減免賦稅一年,普天同慶。

這天沈峰愁眉不展的從米鋪回來,吃飯的時候也是一副食不下咽的模樣。貞娘給兩個孩子分別舀了些雞蛋羹放碗裡,看了看沈峰,伸手在桌子底下戳了沈毅一把,示意沈毅問問。廖氏的肚子已經越來越大了,兩個孩子已經都是貞娘在照顧,喜兒專門服侍廖氏。

沈毅接到暗示,嚥下嘴裡的菜,奇怪的問,“怎麼了?大哥,是不是鋪子出什麼事了?”

沈峰索性放下碗筷,看著碗裡的米,“要說皇帝已經下旨免了賦稅一年,米價應該降下來才是,最近的米價卻是越來越高,已經比往年高出兩成了,我親自找了些米農來問,都說最近收米的人多,開的價也高。那幾個米農因為是咱家的老主顧,才只把價提了兩成。。”

沈毅沉思了一下,問沈峰,“大哥,那到咱們鋪子買米的人多不多?”

沈峰長長嘆了口氣,“我就是在愁這個,最近買米的人突然多了起來,要的米也多。雖說價錢能賣起來,但是我總覺得不對勁,莫不是有人在存糧吧?”

兩兄弟都沉默了,存糧不是小事。一般殷實點的家庭都會存些糧備著,以備不時只需。但是今年是個豐年,糧食產量豐富,根本不需要存糧。

“你們別多想了,或許是人家買新米,清舊米呢。來來,繼續吃飯。”廖氏捧著個大肚子,招呼著他們吃飯。

沈峰和沈毅當下也沒有再討論,或許真是他們多心了吧。

過些天買米的風潮漸漸淡了下來,不過沈峰留了個心眼,在家裡的地窖裡存了二十石糧食。

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沈峰第二個兒子誕生了。沈峰樂的合不攏嘴,取名沈嘉欽。錚哥兒也在一旁看著弟弟直笑,他終於有自己的親弟弟了。耀哥兒也拍著巴掌樂,他今年也三歲了,沈毅不用考試,閒下來的時候就多了起來,平日裡教他不少,偶爾還會教幾句詩詞讓他背。

廖氏產後身體恢復的很快,出了月子家裡的事又全交到她的手裡,貞娘也終於能稍稍鬆口氣了。

家裡多了個孩子,幾個月的時間過的也快。貞娘的及笄禮也即將到了。笄禮,是女孩子的成人禮,俗稱“上頭”、“上頭禮”。本來是要在未嫁之前舉行,由母親擔任主人。但是貞娘情況特殊,出嫁以後才及笄,婆家又沒有婆母。廖氏就請了鎮長的母親周老太太為主人,來主持笄禮。

周老太太來時還帶了自己的兒媳鎮長夫人周夫人來做正賓,廖氏自告奮勇做了贊者。又請了劉媽媽等三位相熟交好的長輩做執事。

行禮的當天邀請很多親朋好友來觀禮。

周老太太作為主人,熱情的招呼著來的客人。貞娘沐浴更衣後,就安坐在東房等候,過了一會就聽見樂聲響起。

周老太太待大家坐定後,紅光滿面的站在正中,“今天,沈家何氏行成人笄禮,感謝大家前來觀禮!何氏無高堂,老身作為秀水鎮鎮長的母親,既是鎮上所有人的母親,今日能為主人,老身感覺甚是榮耀。老身宣佈,何氏成人笄禮正式開始!請沈家何氏來拜見各位親朋好友!”老太太中氣十足,聲音洪亮,眾人都隨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

廖氏作為贊者先走了出來,在水盆裡沾了沾水,洗了手後站到了西面。貞娘這才緩緩出來,身穿水紅色的衣衫,一頭烏黑的長髮披散下來,走到中間面向南方,對著眾人行了一禮,然後向西款款跪在席上。廖氏走上去拿出一把嶄新的梳子,輕輕為她梳著長髮,之後把梳子放在席子的南邊。

正賓是周夫人,她在東邊洗了手,拭乾以後對自家婆婆周老太太行了個禮。貞娘轉向東邊,劉媽媽奉上羅帕和發笄,周夫人走到她面前,高聲吟頌祝辭:“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又跪下為貞娘梳頭加笄,然後起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廖氏上前為貞娘象徵性的扶正笄,笑盈盈的退後站到一邊。

貞娘起身,周夫人笑著祝福了她一番。廖氏從一位執事手上取了之前就備好的素衣襦裙,陪著貞娘一同回東房,幫她換了衣裳。

貞娘換了那件素衣襦裙,出來之後對沈家何家雙方父母的牌位跪下行禮,第一拜,感謝父母養育之恩。

貞娘面向東正坐,周夫人同剛才一樣洗手拭乾,接過一位執事遞上來的髮釵,走到貞娘面前,再次高聲吟頌祝辭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廖氏上前為貞娘去掉笄,周夫人為她簪上發釵後退回原位。廖氏上前替她虛正髮釵,周夫人再次祝賀。廖氏取了曲裾深衣,再次陪貞娘去了東房換衣。

貞娘換上曲裾深衣出來後對著周夫人跪下行禮,第二拜,對有德前輩的尊敬。

又重複了一邊前面的動作,只是這次周夫人拿了一套釵冠來,走到貞娘面前,第三次高聲吟頌祝辭:“以歲之正,以月之令,鹹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t無疆,受天之慶。”祝賀之後,廖氏陪貞娘回房換上了一身大袖長裙禮服。

貞娘第三次出來,對著天地跪下行禮,第三拜,是拜皇天后土。

執事們撤掉席子等物,換上酒席。周夫人帶著貞娘入席,貞娘站到了西側,面向南邊。而周夫人面向西邊,廖氏奉上酒,貞娘轉向北邊。周夫人接過酒,面向貞娘,念祝辭:“甘醴惟厚,嘉薦令芳。拜受祭之,以定爾祥。承天之休,壽考不忘。”貞娘盈盈拜下,接過酒,周夫人退回去。貞娘跪下把酒撒些在地上做祭酒,又象徵性的抿了口,把酒杯放下。執事又遞上飯,貞娘也象徵性的吃了一口。轉身拜向周夫人,周夫人回了一禮。

貞娘又向周老太太,廖氏,劉媽媽等三位執事分別行禮,幾人均笑著點點頭算回禮。然後面向周圍觀禮的人屈膝行禮。眾人也紛紛致意祝賀。

之後就沒有貞娘太多事了,開了酒席,親朋好友都坐在一起吃吃喝喝。貞娘心裡激動,不僅是因為她成人了,還因為廖氏等眾人的幫忙。

她看向正在陪著鎮長喝酒的沈毅,微微一笑。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