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恩賜封賢德妃,算前程薛王起嫌隙

沈軒自那一夜表白過後,行動依舊如常。賴瑾並沒有當面回應沈軒的告白,既沒有答應,也沒有反對。他一直猶猶豫豫有些徘徊。畢竟沈軒的執著讓他覺得非常動容,可這種事情並不是小孩子過家家。在目下這個時代,兩個男人大張旗鼓的談情說愛,總是叫人瞠目結舌。龍陽之好雖說不是天地不容,但也沒有哪家子弟光明正大的要在一起,連婚也不成,連子嗣也不要。這種執著太過於沉重,賴瑾生怕自己一時激動答應下來,但是又沒有足夠的勇氣支撐他走完全程。他怕他會撐不住的半途放棄,屆時他又該用何種面目去對待沈軒?

而沈軒自那一番與其說是告白不如說是效忠的一番話後,再也沒有提起任何關於感情的話題。每日裡纏著御醫問賴瑾該如何療養身子,該如何進食行動,然後用□的態度嚴格執行幾位御醫和張友士的建議,那股子認真細致的勁頭兒連賴尚榮都為之側目,暗暗猜測這人和自家小子到底有什麼瓜葛。

大抵是因為這種糾結情緒在作怪,傷後的賴瑾一直很沉默。賴尚榮誤以為這種沉默是賴瑾對於自己身體的擔憂,心中也就越發憐惜。原本對賴瑾就很縱容的賴尚榮如今更是百依百順,將之前的寵愛變成了一種毫無原則的溺愛。看得林如海都覺得心酸。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年底,身子骨恢復泰半的賴瑾不得不隨從大部隊迴轉京都,才算作罷。

一路舟車勞頓,風塵僕僕不必細說。

且說眾人到了京城,早有榮國府打發了轎子並拉行李的車輛久候。因為這次是林如海帶女上京的緣故,榮國府特特地派了二老爺賈政親自前來接應。賈母的意思是希望將林家眾人看在賈政的面兒上一起到榮國府上居住。賈政明言府上連給林家中人居住的院子都收拾好了。一應用度絕對精細舒適,只等著主人入住。

可惜林如海在路上便已經知會了京中宅子的管事前來接應,又以官員到京,理應先去戶部點卯,等待聖上傳喚,不得私下面見仕宦京官為由,婉拒了賈政的邀請。只說等面見聖上之後,會去榮國府上給老太太請安。

賈政聞言,知道朝廷律法不得違逆,便退而求其次要將林黛玉接回榮國府去,只說老太太想外孫女兒想的寢食難安,還請林如海看在兩家親戚的情分上,讓黛玉先同她回去。一旁的賈璉見狀,也少不得開口幫腔。畢竟他在前往揚州的時候,賈母交代給他的任務就是務必將林黛玉帶回去。

林如海微微一笑,也沒有答應。只說今日眾人剛剛到京,林黛玉身為林家嫡長女,也該回老宅子上看看情況,且稍加洗漱休整一番,怎好這麼風塵僕僕的就去拜見長者,也太不敬了一些。今日就不必麻煩,等來日林如海帶著女兒親自登府給老太太請安就是了。

賈政有心再勸,奈何林如海心意已決。雖然面上溫潤和緩,但口風半點兒不露。賈政口沫廢了不知多少林如海只是笑容依舊,不緊不慢的應對著,口裡大道理一堆一堆的,賈政分不清林如海到底是什麼心思,最後也只得訕訕的作罷。最後又開口邀請賴瑾跟他回府上拜見老太太,賴瑾雖然有心答應。但是他原本就是聖上欽點的欽差,此番歸京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進宮面聖,交代工作。天大地大皇帝最大,乾元帝交代的任務沒人敢違逆,賈政就是多大的膽子也不敢同聖上搶人。賴瑾只得惋惜的告罪一聲,然後帶著沈軒進宮覆命。

於是北上的一群人裡也只有薛蟠才能跟著賈政回榮國府。奈何賈政由始至終也沒睜眼看過薛蟠,薛蟠也從來不屑於賈政偽君子一般叫人膈應的品性,當下衝著林如海告辭一番,自己打馬溜溜達達的帶著行李回了榮府梨香院。心中卻盤算著叫家下人快點兒將薛家在京城的宅院修葺出來,也好搬回家自己住才對。

這廂賴瑾自然不曉得自家兄弟薛蟠的一番脾氣,他已經安安穩穩的進了大明宮,將此去江南一番風雲事無巨細的講給乾元帝聽,並且連漕幫中人使了易容術在林如海身邊潛伏三年的秘聞都說了出來。

乾元帝靜靜的聽著賴瑾的陳述。直到賴瑾敘述已畢,開口問的第一件事卻是——

“聽說你在江南的時候被漕幫刺客伏擊,一刀刺在小腹上,今後可能會子嗣艱難?”

賴瑾默然片刻,頷首應道:“是。”

乾元帝輕嘆一聲,隱隱略帶愧疚的說道:“朕沒想到義忠親王一脈竟然如此冥頑不靈,害得你小小年紀……朕會密旨讓所有御醫為你診脈看病,一定會將你的病治好。”

賴瑾有些詫異的看了乾元帝一樣,口內說道:“多謝聖上恩典。”

頓了頓,又補充道:“能為聖上辦差,是賴瑾的福氣。賴瑾從未想過自身安危會如何,只希望能不打折扣的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務。”

乾元帝又是嘆息一聲。江南一行危難重重,這一點乾元帝早就預料到了。但是乾元帝從未想過義忠親王一脈竟然敢冒大不韙,在青天白日下刺殺欽差大臣。這種惡劣的行徑自大業朝建朝以來從未有過。向來義忠親王一脈也是被逼的走投無路,不得不鋌而走險了。

乾元帝看著面前才十五六歲,氣質也有些稚嫩的少年,悄悄握緊了龍袍之下的雙手。雖然天家無情意,但乾元帝到底也是個人,當年賴尚榮為救他便已經遭難一回,如今賴瑾又為了替他辦差遭遇如此重創。一門父子為了他的帝位付出如此之多,乾元帝眨了眨眼睛,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

束手站立的賴瑾可不知道乾元帝心裡是如何的波濤洶湧。他心中盤算的卻是此番立功回京,恐怕在朝中的地位又增加了些許分量。他該如何利用這點子分量換來實惠。畢竟賴家人進入朝廷的時間太晚,如今只靠著賴尚榮和他父子兩個,頗有些不成氣候。

如今自己二叔和三叔要從軍立功,四叔也要捐官入朝。自家在吏部當中可有什麼熟人能打點一二,爭取給三位叔叔換了實惠點兒的缺兒才是。

這麼想著,賴瑾不免又想到了章呈嘉的頭上。這人目下是吏部新任尚書,同時又和馮家關係莫逆。看來自己得抽空找馮紫英幾個出來喝兩杯聯絡聯絡感情才是。

龍座上的乾元帝可沒想到一臉雲淡風輕的賴瑾心中盤算的居然是這種事情。他這會子正為得遇忠臣而感慨不已,倘或賴瑾這功夫將心中計較和盤托出,指不定聖上一高興自己解決了。只可惜賴瑾沒說,乾元帝也沒看出來,倒是越發覺得賴瑾建立奇功居然還能如此淡然沉穩,值得培養。因此態度越發平和親切的與賴瑾閒聊兩句,因顧及他元氣大傷,不能耗費心神,便也沒煩吩咐他繼續籌劃什麼。只是特特賜了不少希貴藥材,這才將賴瑾放了出來。至於沈軒則被乾元帝留了下來,說是有要事交代。

走出大明宮的時候,恰巧又碰見前來覲見的太子殿下。賴瑾向太子殿下見禮問安。太子殿下一臉熱絡的笑道:“有日子沒見你,消瘦多了。”

賴瑾微微一笑,開口說道:“江南風和日麗,人在其中長期薰染,也自然是越發的可比黃花。”

太子殿下微微一笑,關切的問道:“聽說你在路上遇見刺客,身負重傷,如今可好了些?”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賴瑾頷首笑道:“已經無礙了。多謝殿下關心。”

太子殿下又道:“你年歲尚輕,多注意保養身子,以後會安然痊癒的。”

賴瑾又是一番道謝。太子殿下心懸政事,和賴瑾稍稍閒話幾句,便進宮面見不提。

這廂賴瑾也立刻出宮,緊趕慢趕的回了賴家。彼時賴家上下齊聚在正堂內等著,他們早已在家書中得知賴瑾遇到刺客受傷的訊息,雖然賴尚榮在信中多有避諱,沒有將情況說的太具體。也好言勸慰著眾人說賴瑾沒事兒,但賴家眾人想著賴瑾既然行動都不方便了,還得耽擱一兩個月在揚州養傷,恐怕這傷也輕不了。心裡一直半懸著,只如今看到賴瑾又活蹦亂跳的出現在自己眼前,才算是微微放了心。

賴瑾並沒有告訴賴家人自己元氣大傷,恐怕會耽擱子嗣的事情。只推脫當時肩膀中了一箭,賴父擔心自己路上會留下後患,便讓自己在揚州養好傷再走。賴家眾人聞言俱都告佛不已,口裡說著明日定要拉著賴瑾去廟上還願才是。又說什麼“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賴瑾今後的日子定然越過越紅火,加官進爵,不在話下。

賴瑾微微一笑,並不答言。眾人又閒話了一會子,天色已到掌燈十分,賴大媳婦起身去張羅晚膳。少頃家下人進來安設桌椅,傳飯傳菜。眾人皆按長幼落座,圍成一桌子喧鬧吃飯。

這廂賴嬤嬤問道:“怎地不見軒兒同你一道回來,該不是你們在路上口角了吧?”

賴瑾開口笑道:“這怎麼可能。我和沈軒關係很好,只是他被聖上叫住了,說是有要事吩咐。聖上又體恤我身子不好,便叫我先回來了。”

賴嬤嬤恍然點頭,開口笑道:“軒兒是個直性子的人,他同你交好也是真心,你也要真心待他才是。”

賴瑾點了點頭。賴嬤嬤又問:“那軒兒今日還回咱們家裡吃飯嗎?”

賴瑾想了一想,有些不確定的說道:“要不,還是給沈軒留些飯菜罷。”

誰知道乾元帝拉著沈軒商議完事情,給他吃飯不給?

賴大媳婦聞言,立刻吩咐家下人在灶上多預備些吃食,等著沈軒回來吃。

賴嬤嬤又道:“還沒和你說一件喜事兒呢!府裡的大小姐被封為鳳藻宮尚書兼賢德妃娘娘,聖上開恩,下旨叫咱們家建省親園子呢!”

賴瑾心下一突,脫口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兒?”

“就是今年政老爺生辰的事兒。真可謂是喜上加喜啊!”賴大笑呵呵的說道:“你可不曉得,當時宮中太監來咱們家宣旨的時候,府裡上上下下的人可都嚇了好大一跳,還以為老爺們惹了什麼事兒呢!”

賴瑾不由得開口笑道:“府上的老爺們成日家只曉得附庸風雅,吃酒看戲,哪裡會惹出什麼禍患呢?何況赫赫揚揚的國公府上,哪怕是惹了些許禍患,只要不是太過分。聖上看在功勳老臣的面子上,也不會如何的。”

頓了頓,賴瑾又補充道:“其實聖上的性子很好,也並未對功勳老臣有什麼偏見。聖上英明無鑄,只要對國祚朝廷有利的事情,聖上都不會耽擱。之前都是功勳世家對聖上有些許誤會。”

對於自己這位上司給自己交代的結交功勳世家的工作,賴瑾一直是一絲不苟的完成。哪怕是在自己家裡也不忘替聖上宣傳仁德之名。如此敬業的操守,賴瑾真以為乾元帝該給自己加薪。

聽到賴瑾如此說話,大家有志一同的搖了搖頭。一旁的賴二開口說道:“這件事情倒也不能如此說。畢竟寧國府上的小蓉大奶奶才沒了,聖上就下了這樣的旨意,我總覺得心裡不踏實。”

賴瑾聞言心中一跳,突然想起後世那些紅學家們對於秦可卿身世以及其人與榮寧二府衰亡因果的種種猜測。不免開口問道:“二爺爺這話我聽不太明白。那寧國府的小蓉大奶奶雖然贏得上上下下交口稱讚,但到底也不過是小輩罷了。他家裡也不是什麼赫赫揚揚的名門望族,自然也威脅不到國祚,二爺爺怎麼會將她的死同聖上的態度聯絡在一起?”

賴升自覺失言,立刻轉口說道:“我就是這麼一說。畢竟家中剛剛死了人,難免晦氣不吉利,我也是擔心這一時氣運不好招惹禍患罷了。”

這理由也太牽強了吧?

賴瑾吧嗒吧嗒嘴,知道這裡頭肯定有些不能說的駭人秘聞。識趣的沒有多問。不過突然想起另一件事,不免開口問道:“對了,那小蓉大奶奶身邊的瑞珠姑娘呢?就是當年我在寧國府被焦大爺爺纏上時,偷偷跑去告訴你們的那個姑娘?”

賴升媳婦開口說道:“小蓉大奶奶年紀輕輕的就沒了,也沒留個子嗣什麼的,發喪那日竟連個摔盆兒的晚輩都沒有。珍大爺便做主讓瑞珠和寶珠兩個認了小蓉大奶奶為娘,替她摔喪駕靈。從此以後也同姑娘似的對待。還許諾將來也給他們兩個找個殷實的人家嫁了做正經奶奶。他們兩個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賴瑾又是一番嘖嘖稱奇。他記得原著中這個瑞珠可是一頭碰死了的,如今這番造化,也算是幸運了。

卻不知當日要不是瑞珠眼尖心活解救了賴瑾一次,賴升也不會吩咐他媳婦多照看著瑞珠一些。畢竟賈珍和秦可卿的汙穢事情,別人不知,賴升卻是心知肚明的。他曉得這種陰私事情,瑞珠這種身邊大丫頭最容易撞破,便提點自家媳婦平日裡多看著瑞珠一些,別讓她自己尋了死路。瑞珠一時的心善不忍竟然救了她一命,一飲一啄,皆是註定。此乃閒話,不必細說。

且說次日一早,賴瑾穿戴已畢到了榮府請安。彼時榮國府上上下下的女眷都在榮慶堂齊聚,多日不見,眾人覺得越發親香。唯有賈寶玉拉著賴瑾的手,泫然問道:“怎麼不見林妹妹,她是不是不能回來住了?”

賴瑾開口勸道:“林姑娘如今是跟著林大人一起上京的,自然不好獨自登門拜訪。等林大人面見聖上之後,自然會帶著姑娘前來給老太太請安的。”

賈寶玉一臉失望的耷拉著腦袋。

賈母有些炫耀似的說道:“多虧了你肯勸著寶玉上進。去歲好歹過了童試,如今正準備著會試。林姑爺此番回來的也巧,要是能指點寶玉一番倒是更好了。”

一旁的王夫人聞言,有些尷尬的挪了挪身子。昔日她看不上林黛玉,自然也沒想過太多。就連老太太隱隱約約說過的親上加親也十分排斥。可沒想到林如海搖身一變竟然成了一品大學士,寶玉要是有這樣的岳家扶持,將來入朝為官自然是順風順水。可要讓她對林黛玉低頭,王夫人怎麼想都覺得憋氣。

只是她再怎麼覺得受氣,也比不過寶玉的前程要緊。於是王夫人暗暗吸了一口氣,便開口笑道:“按理說,林姑爺同咱們家的關係,自然是不必如此見外的。他們林家在京城的宅子也空了許久,倉促間修葺出來也難保沒有個疏漏的地方,想起來也未必有我們府上給預備的院子舒坦。何況玉丫頭也早就是個嬌養慣了的,她在那宅子上,也未必住的好。再者她心思重,往日裡家中姐姐妹妹一起玩耍,倒也不覺得什麼。如今只剩下她自己,恐怕又會胡思亂想。老太太倘或真心疼她,不如派個人將玉丫頭接過來。大不了晚間再將人送回去,左右林姑爺白日要上朝辦差,也顧不上照顧她。咱們一家子女眷,也方便照顧。”

一席話說完,廳上眾人俱都有些詫異的打量著王夫人。邢夫人嗤笑一聲,開口說道:“以前怎麼沒見你如此著緊林姑娘,如今瞧見林姑爺升了一品大學士,便又上趕著來討好。只不知道還來不來的及。”

王夫人臉上一紅,忙撇過頭去不理會。只向著賈母說道:“我這也是為了老太太著想。免得老太太年歲已高,還飽受著思念晚輩之苦。老太太對玉丫頭的疼愛,誰看不出來呢!”

賈母微微勾了勾嘴角,淡然說道:“玉丫頭是我親親的外孫女兒,又是小小的就沒了母親。我不疼她,她就更可憐了。”

王夫人立刻介面說道:“不光是老太太,我們這些個做長輩的,也都愛她跟什麼似的。”

賈母淡淡說道:“你若是真這麼想,就好了。”

王夫人訕訕一笑,不知該如何介面。

薛寶釵心細如塵,最為敏感多疑。如今瞧見王夫人的言談舉止,自然很容易推斷出她心裡在想什麼。心中不免一陣冷笑。

昨日還到梨香院以“金玉良緣”之事勸說母親出銀子幫元妃建園子的人,今日掉過頭來又想著如何巴結林如海。薛寶釵心中微冷,也不禁考慮起哥哥說的搬回老宅子住的事情。

左右她從頭到尾也沒瞧得上只曉得內幃廝混不思上進的賈寶玉,進學下場考了那麼多年,也才過了個童試。除了空有一副好皮囊,性子說不出剛硬,手段算不得凌厲。倘或論起才學心智來,還不如賴瑾叫人看好。雖然府上自老太太起便都拿著他如珠似玉的看待,可細細想來,也不過是五品小官的嫡次子罷了,身份也未必就出眾到哪裡去。

且如今哥哥越發出息了,她薛寶釵品貌端方,家世不俗,想尋個好婆家也不難。何必整日呆在榮國府寄人籬下。堂堂的皇商之家,當年在金陵時是何等的威風跋扈,如今竟然連榮府的奴才都要巴結討好。這樣的日子,她早就過夠了。

這麼想著,薛寶釵給薛姨媽使了個眼色。薛姨媽也有些生氣王夫人的首尾兩端,原本還想著今日見老太太的時候直接將他們家出錢幫榮府建省親園子的話放出去,如今也咽在口裡不說了。

這廂王夫人瞧見薛姨媽臉上神色微冷,心中突然想起昨日在梨香園放口的話,眉宇間越發尷尬。下意識轉頭去看薛寶釵,卻見薛寶釵臉上容色不變,依舊如早先那般雍容淡雅,波瀾不驚。

王夫人輕嘆一聲,其實她很喜歡這個侄女兒的。只是若論起勢力來,自然是林如海對寶玉的前程更有幫助。更何況薛寶釵出身皇商之家,倘或想加入國公府門第上也不配。倒不如……讓林黛玉做大,薛寶釵做小?

王夫人眼眸晶亮的打量著薛寶釵,越發覺得這個主意最好不過了。左右寶玉喜歡林黛玉,他們兩個能說到一起去,寶釵性子穩重,又能勸說寶玉上進。屆時林如海在仕途上幫助寶玉,薛家又能在財勢上幫助寶玉,這豈非是兩全其美的事情?

薛寶釵冷眼瞧著王夫人喜怒形於色,心念微轉大概就明白了王夫人心中在打算什麼。當真是好氣又好笑,不過她城府深沉,這會子也懶得搭理王夫人。又給薛姨媽使了個眼色,薛姨媽勉強壓下心中的惱怒憤恨,開口說道:“昨兒個蟠兒歸京,只說我們在府上打擾的太久了。如今家裡的房子也收拾的差不多了,我們便想著儘快搬走。”

此言一出,眾人愕然。

賈母不免開口挽留道:“姨太太這是說的什麼話,好好兒的都到了大過年下,你們倘或這時候走了,我們怎麼過意的去。”

薛姨媽開了口,一股子怨氣也散發出去,心中倒是越發的淡定了。聽見賈母這麼說,立刻介面說道:“按理說,我們在府上住的也太久了。一直這麼叨擾著,才是我們過意不去。”

賈母少不得勸道:“都是親戚家的,又何必說這種見外的話。”

她還惦記著薛家能在省親園子的事情上出一份力呢!怎麼能讓薛家人這麼快就走了?

奈何薛姨媽心中一股鬱氣作祟。執意說道:“實在是在府上叨擾的太久了,我們過意不去。”

賈母見狀,只得開口說道:“好歹也過了明年正月再走才是。畢竟如今是臘月,正月不動土,壞了氣運倒不好了。”

薛姨媽聞言,又沉吟半日,思及自己一時衝動,果然薛家老宅還未來得及修葺,大過年的,他們又能去哪裡?何況她也並不是鐵了心的要同王夫人撕破臉,只是想敲打敲打她一番,叫她別不把薛家放在眼裡罷了。方才點頭說道:“既如此,還得叨擾府上一些時日。”

賈母含笑應道:“無妨無妨。”

言畢,不著痕跡的看了王夫人一眼。

這廂王夫人早被薛姨媽的一席話嚇得目瞪口呆,冷汗直流,不知如何應對。如今回過神來,立刻開口勸道:“姨太太怎麼如此說話,我們都是一家親戚,當初也是我邀著你們過來住的。這一時走了,倒叫我如何是好?”

薛姨媽看了王夫人一眼,心中還是有氣,口內卻不鹹不淡的說道:“雖然姨太太好意接了我們入府居住,但親戚就是親戚,哪有一住不走的道理?姨太太請我們來是情分,倘或我們真的長久住了,外人瞧著也是不像的。”

王夫人聞言,一時啞然無話。

賈母見狀,心中暗笑。廳內眾人也都猜出了薛姨媽為何如此惱火,各個都是屏息凝神,不敢多說一句話。倒是邢夫人面露譏諷,將一場戲看了個歡快。

廳上氣氛一時間尷尬無比,賴瑾端坐其中打量半日,卻沒瞧見王熙鳳的身影。不免開口問道:“怎地不見璉二奶奶?”

此言一出,眾人臉色又是一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