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黨羽

海運不受結冰之擾,春冬的沿海反比有颱風的夏秋更熱鬧些。翠綠在天津靠岸,輕籲了口氣。時隔多年,她終於又回到了京城。立在她邊上的,是未婚夫張安,乃江西研發中心僅次於穆大工的核心技術員。此番被調入京城統管五軍武備研發,做的是兵部虞衡清吏司正六品主事。翠綠不是不後悔當日的幼稚,待到王虎等人升官,便知無望。除去不願嫁人的翠華,她與翠柳分別同意了穆大工與張安的追求。穆大工人在江西,卻已是領了兵部正五品虞衡清吏司郎中的職位,京中自然也有個郎中,只兩處不相干,暫無衝突。但沒有經過科舉的張安直入兵部,即便有庭芳在上頂著,壓力也可想而知。

一齊跟來的還有許多人,楊志初總共挑了十個幕僚,其中六個是給庭芳的,四個是給徐景昌的。好幕僚從來難尋,江西四處用人,勻出十個已是極限。只能靠庭芳自己在京中尋摸了。除此之外,還帶了個小丫頭,年僅十二歲的小朵兒,被其堂姐君子墨毫不留情的扔上了船,揮淚與母親告別,以期在庭芳跟前混一個真正的前程。

一行人從天津行到京城,幕僚們都是要拜見新主,不敢大意,在京中客棧裡好生歇了一夜,次日才浩浩蕩蕩的乘坐馬車去往定國公府。

恰逢休沐,徐景昌夫妻等在家中。彼此廝見,庭芳看著為首的幕僚笑了笑:“馬先生竟肯來京中,感激不盡。”

馬授原在江西任知事,與庭芳有過一面之緣,不曾想庭芳還記得,頓時生出些許感動。餘下的幕僚,就都是生人了。皆是四五十歲的年紀,算得上是幕僚的黃金年歲。

人太多,不得好生說話,不過彼此說些風土。做幕僚的都是有眼色的人,知道翠綠定有私房閒話,估量著時間差不多,便都告退了。庭芳使了春逸去安頓。公侯府邸一家子幾個官都不稀奇,庭芳與徐景昌各佔了正院左右的兩個院子做外書房,外書房後頭的院子恰安置幕僚與家眷,正好辦公。

打發了幕僚們,徐景昌看著張安就有些心癢難耐,他真是好久沒摸著作坊了,趕緊把人帶去外書房說話。庭芳哭笑不得,既然只剩女眷,她也就攜著翠綠入了自家起居的正房。

落座後,庭芳笑問:“年前翠華來信說你們定了親,是已成婚了,還是預備成婚呢?”

翠綠勉強笑道:“且慢著些吧,他要管武備處,我則要打理成衣廠,此刻結婚太誤事兒了。”結婚就難免懷孕,新廠初立千頭萬緒,懷個孕直接就沒她站的地兒了。本就是在南昌時反應太慢,巧宗兒都叫前頭的姐姐搶了,自己混成了管內務的,次後庭芳離京,更是混不進去別人的地盤。聽聞庭芳要南昌調人入京管五軍成衣廠,立刻同君子墨申請,才抓住的機會,自是不會輕易放過。翠華便是嫌婚姻拖累,索性不肯結婚。她與翠柳還是覺著嫁個男人有指望些,才松的口。

庭芳卻是笑著搖頭:“京城比南昌複雜百倍,裡頭還有許多被罰的官眷,更是不好管理。你初來乍到,陛下不會讓你當領頭,你管不來。且先從小管事做起,再慢慢往上爬。張安也做不到一言堂,京中水深著呢。既如此,你的婚事就別拖了吧。橫豎現在也沒法子獨當一面,先把孩子生了也使得。”

翠綠苦笑道:“生孩子真耽誤功夫。”

庭芳亦苦笑:“我知道,可有什麼法子呢?要麼你學翠華不嫁,既是嫁了,總要過這一遭兒。我算是解脫了,太醫說我再不能生。為了這點好處,回回行經痛不欲生,我也認了。”

管過事兒的人才知道無法避孕到底有多糟心。翠綠深深嘆了口氣:“我當真寧可他納妾了。”

庭芳道:“你們這般盤算著結為夫妻的,我也常見。到底怎生相處,你自家把握吧。只得利益也不是沒有白頭到老的,可既然做了夫妻,能生出幾分情誼總比沒有強。”

翠綠道:“真真什麼事都瞞不過郡主去。”

庭芳笑道:“你既想嫁人,正六品敕命自然捨不得放手。說句實話,他們幾個都是老光棍了,跟你們年紀都差著輩兒。張安又木訥,你不喜歡他人之常情。可是你們與尋常女眷不同,世上夫妻真能談的來的少之又少,休浪費機緣。”能從丫頭做到誥命,擱古代個個算奇蹟。多少官家女一輩子連個七八品都撈不著,在南昌的幾個丫頭,也就是趕巧兒了,顯的六品不值錢。只這般心態上的攀比,庭芳也懶的勸。想的通也罷,想不通也罷,都是自己的選擇了。

翠綠低頭不語。張安求娶她,是穆大工做的媒,當日能被庭瑤挑中送往東湖的,至少是偌大的福王府中能數得上名號的人。固然不如翠榮之機敏,稱句伶俐並不為過。張安著實不大合她心意,可她錯失了良機,選擇已是不多。姐妹們都有誥命,叫她嫁個白身更是不願。心中有些委屈,可路又是自己選的,無處可訴,滿心悵然。

庭芳還有正事,便道:“你入得京來,雙拳難敵四首,我送兩個幫手與你。”

翠綠看著庭芳。

庭芳笑道:“你忘了豆青與豆芽了?她兩個在我跟前閒的撂貓逗狗,一年大二年小的,也該歷練了。”

翠綠忙點頭應了,豆青與豆芽在南昌亦是管過事的,庭芳本就缺丫頭,還勻兩個出來,很是不易。

庭芳想的是豆青與豆芽皆是在東湖買的,無牽無掛,孑然一身。她們終身都依附著葉家,雖年齡小,但是心腹。庭芳對一群趕在廢賤籍之前就放良的丫頭有再造之恩,翠榮幾個固然有父母,身上卻深深蓋著她葉庭芳的標籤。徐家於武將系統是不怕的,本就是勳貴出身,便是沒有功績混進去也容易。可是文官系統,自己人實在太少。

翠柳與翠綠兩個的夫君,硬生生的混進了兵部,即便是技工,也是踩入了文官系統的大門。一方面,是庭芳嫡系對朝堂的滲透,另一方面也是昭示著庭芳的嫡系到底多麼容易出頭。她必須把豆青與豆芽放出去,要她們嶄露頭角,出現在世人面前。這是底層官家能夠上葉太傅之契機。對上要有關係,對下亦不可放鬆,沒有爪牙,叫甚一代權臣?

昭寧帝防備著庭芳再嫁丫頭給武將,庭芳調教丫頭的手段確實太強。或者說,有她把過關的男人,確實醒事。沒有妾,枕邊風就太厲害了。劉達再是昭寧帝的潛邸舊人,眾人看他的眼神,就變成了徐景昌的嫡系。翠綠再是悵然,也知道沒有庭芳,她下輩子都未必能混成良家子,更逞論正六品誥命。對無根無基的丫頭們而言,庭芳是她們全部的依仗,為了保持地位,她們只會是庭芳黨,永遠是庭芳黨。文武雙全,退能管內宅,進能當主事的丫頭背後,都是庭芳花費的無數心血。所以武將不能再籠絡,亦不必要再籠絡。接下來是各種法子的與文官結盟,聯姻,是非常好的手段。

庭芳又問君子墨近況,翠綠一一答了。庭芳所認識的女眷中,就屬君子墨最不消操心,她自家就麻溜的把日子過了。庭芳聽見翠綠說娘子軍搞的有聲有色,哀怨的道:“那混人小氣到死吧,我叫她給我調幾個人來,就壓著不讓。我快被大公主磨死了。”

翠綠指著立在一旁的小朵兒道:“她把妹妹賠給你了。”

庭芳看著比豆芽還小的小朵兒,簡直一臉血。這是賠給她一個丫頭,還是要她給帶閨女啊!庭芳鬱悶的問小朵兒:“你姐姐把你攆進京來有何打算?你娘呢?”

小朵兒規規矩矩答道:“回郡主的話,姐姐使我入京伺候郡主,並跟在郡主身邊好生學學為人處世。”

庭芳只得問:“你會什麼?”

小朵兒答道:“讀書識字,騎射武藝都跟著姐姐學了點兒,只恐入不得郡主的眼。”

庭芳點點頭:“那便跟著我出門吧。”

小朵兒乾脆的應了聲是。

庭芳輕笑:“有點你姐姐的利索勁兒。”

又閒話了幾人景況,翠綠才緩緩道:“有一事得報與郡主知道。”

庭芳斂了笑,問:“何事?”

翠綠低聲道:“好叫郡主知道,華百戶沒了。”

庭芳怔住,半晌才問:“怎麼沒的?”

翠綠道:“今冬尤其冷,他著了涼,病沒幾日就去了。”

庭芳沉默了好一會兒,問道:“他可有甚心願沒有?”

翠綠道:“他說他想郡主,叫我們告訴您,好好習武。還說想回大同,他想家。”

庭芳眼睛發酸,又一個疼愛過她的人離世,又一個叫她四丫頭的人消失。然而生老病死非人力可強求。征戰邊疆幾十年,華松的身體早就千瘡百孔。能撐到如今,已是不錯。理智如此,心裡還是忍不住的難過。深呼吸好幾下,才道:“他的屍骸呢?”

翠綠道:“不敢帶到郡主跟前,暫寄放在廟裡。”

庭芳便道:“我知道了。”

翠綠看著庭芳微微泛紅的眼圈,有些無措。

庭芳垂下眼,熊老頭,我其實也挺想你的,卻是再也不得見了。我會使人送你回大同,與妻女團聚。望你來生再不經此離殤,白頭到老,無疾而終。

第204章綿紡機的作用

二月初二,春寒陡峭。昭寧帝拿著禮部呈上來的摺子,久久不語。據朝鮮使臣奏報,日本正在鬧“還政於天皇”的把戲。前年,庭芳誘使菲爾德去算計日本,今年就有了訊息。昭寧帝靠在椅背上,閉眼沉思。西洋人的確對干政有巨大的興趣,亦可輕易把一國玩弄於股掌之間。離的那樣近的日本,其政體昭寧帝很容易查的到。猶如春秋戰國的周天子一般的存在,掀起這般輿論,定讓渡了利益與西洋。以他短暫的執政經驗就可判斷,這份讓渡,必然是極其殘酷的。用庭芳的話來講,便是喪權辱國。

昭寧帝的肌肉繃的有些緊,日本並不富庶,尚引豺狼虎豹,那肥如膏粱的華夏呢?昭寧帝不願去想,又不得不想。菲爾德一介商戶,就能攪起日本的血雨腥風。所利用的無非是貪慾。天皇想奪回至高無上的權力,幕府想守護鍋裡煮熟的鴨子。雙方面對堅船利炮的菲爾德,又會各自許出怎樣的承諾?

再是艱難險阻,昭寧帝絕不會對洋人退讓分毫。可是別人呢?盤踞在華夏各個角落的豪強,如果面對同樣的情況,會有怎樣的反應?兩晉南北朝,不照例有那麼多漢人做了北朝的高官麼?昭寧帝想著國朝再孱弱下去,豪強爭相出賣的景象,就覺得不寒而慄。他不覺得是杞人憂天,豪強的嘴臉,他真是見的太多了。

五軍成衣廠已落成,昭寧帝終於親眼看到了珍妮機的模樣。尤其是與手工紡紗機在一起對比的時候,那種震撼,可謂可怖。這便是西洋人的實力!管中窺豹,雖止冰山一角,卻也能猜得到太多。

昭寧帝吐出一口濁氣,對太監吩咐道:“把工部郎中楊士恆喚來。”

太監應聲而去。工部郎中楊士恆原是工部柴炭司不入流的副使,上回戶部成立工商司之時以算學選拔人才,不獨民間自詡善於算學的人參與了考試,連帶工部一些不得臉的也跟著摻和。朝堂上精於算學之人,不在戶部便在工部了,餘者不過是些喜好,難以拔尖。楊士恆山西人,其家族祖上受益於開中制,很是闊過一陣,後來隨著鹽運中心往江蘇遷移,加之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的引進,大同軍屯不似之前重度依賴運糧,山西的商人便逐漸沒了聲息。楊士恆家中仗著祖產種些糧食做些買賣過活。然他自幼聰慧,極善算賬,父母便送他去私塾上學。後中了舉人,使了點錢財混進了工部,沒甚聲響兒。昭寧帝公開招考會算學的人,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竟是考了個魁首。

昭寧帝嫡系太少,朝堂掐架都沒幾個幫手。早就觀察著低階的官員們。抓到個楊士恆,毫不含糊的從不入流直提到工部虞衡清吏司做主事,哪知他算學上確有大才,在核銷各地軍費時,連抓了三個報假賬的,直升工部任新出爐的國企司郎中,一年內完成了三級跳,成為了朝中數得上號的人物。

入到乾清宮,昭寧帝便問:“我且問你,江西那處半自動繅絲機可有譜兒了?”

楊士恆恭敬道:“回陛下話,還在加緊研究。”

昭寧帝皺眉道:“棉紗機都投入生產許久了,怎地繅絲機就那般艱難?”

楊士恆道:“繅絲工藝比棉紡複雜,再則棉紡是在西洋珍妮機的基礎上生產,如今還未有人見過繅絲機是什麼模樣,全靠著人去實驗。”

昭寧帝道:“還能加大投入否?國企司的賬上還有多少銀錢?”

楊士恆苦笑:“銀錢乃其次,天下工匠都奔赴去了江西,卻也是不夠。光國企這一塊,縫紉機在改良,船舶製造的先期研發,鋼鐵鍛造皆不能缺人。虞衡清吏司的火器改良佔了大頭。朝廷苦無算學、機械人才久矣,一時半會兒難以追上。”

昭寧帝頭痛,他急需絲綢換錢,歲入實在太磕磣,時時捉襟見肘。這才年初,預算就已支出了一半,絲綢是最暢銷的商品,偏偏囿於產量,有錢賺不著。對比珍妮機與土法紡紗的速度,有腦子的人都算的出來人均產量的差異。

楊士恆又道:“年前引進了飛梭技術,紡織再不似以往那般純手工,速度快了十倍。然即便如此,江西的棉布依然供不應求。臣之見,可四處增設廠房。人總離不得衣食住行,咱們也不一定就在自家港口賣與西洋人,還能開了船賣去南洋。朝鮮、安南等地接壤,更好做生意。體量雖小,積攢起來便可觀了。”

昭寧帝道:“這不是沒船麼?”

楊士恆道:“無需西洋那般大船,只別叫朝中官員插手,鼓勵商人往南洋去,朝廷只在海關收進出口貨物的稅,自有商戶不畏艱難險阻下南洋。有紡紗機與縫紉機,成本降了一半還多,南洋朝鮮再是貧窮,誰又真能不穿衣裳?一樣是衣裳,自是便宜的更好。”

昭寧帝覺得順了點氣:“罷了,此事你同人仔細思量,還有,注意控制棉花規模,休侵佔太多田土,光有銀錢沒有糧食易生亂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楊士恆道:“朝鮮亦產棉花,不若從朝鮮購買,由海運運輸到江南進行紡織,再銷往南洋。西洋人前次嘗試著販棉布,卻是運輸成本高昂,雖比土法便宜,但被江西棉布衝擊,賺頭太少。商人逐利,洋人的東西我們要的不多,不利於合作。臣以為,隨著機器的使用,可逐漸與他們購買鋼材。咱們的鋼產量始終上不去,終究是要進口的。商場上皆是如此,你來我往,方見繁華。”

昭寧帝靈機一動,笑出聲來:“這些你們工部官員商議去,我管不了那麼細。”

楊士恆應了。

昭寧帝又問左右:“太傅呢?”

趙太監答道:“應在上書房理事。”

昭寧帝笑道:“原是皇子們上學的地方,倒叫她使成了衙門。也罷,近朱者赤,叫皇子們打小兒接觸下朝政也是好的。”

趙太監亦笑道:“大公主喜歡太傅,日日跟著太傅,太傅理事她就寫功課。鬧的別的殿下們也跟著進進出出,難為太傅竟也不受干擾。”

李初暉就是昭寧帝派去盯著庭芳的,見女兒能盯住人,昭寧帝心下大慰。他不是不信任庭芳,實在是怕徐清學的太好,將來生出不必要的爭端。今年徐清將要啟蒙,他會仔細挑揀好的嬤嬤並先生教導。徐景昌的長子,未來的定國公,固然不希望他滿腦子治國之道,也不希望養成紈絝子弟。

揮退楊士恆,不多時昭寧帝便等到了庭芳。如今乾清宮被庭瑤狠狠收拾過一遍,再不似篩子。昭寧帝賜坐後,開門見山的道:“我方才有了一條好計。”

庭芳笑道:“臣請陛下賜教。”

昭寧帝道:“江南,土地極難收回。才楊士恆同我說,叫朝鮮種棉花,在江南設廠,做成衣裳銷往南洋。思路非常好。可是在江南設廠,難免便宜了豪強。橫豎珍妮機在我們手上,他們想仿也無人才。那我們便出個政策,拿土地換珍妮機。棉紡生意暴利,雖不如土地穩定,卻是能吸引許多膽大之人。即可逐步蠶食土地,慢慢變成王田。山東的王田已有成效,先不提豪強的莊園,至少今歲的收成已是可觀。江南是最難啃的骨頭,若能不顯山不露水的分化,別的地界兒更加容易了。”

庭芳抽抽嘴角,尼瑪這招太黑了!江南有豪強,但江南的繁華由密佈的中產而奠定。中產對田產可沒有過強的執念!江西的棉布長期供不應求,軍需不算,湖南湖北等地因地利不便,且還買不著隔壁江西的棉布成衣。在江南設廠,不獨可出口南洋,亦可供江南幾省消耗。江西的專做軍需,湖南可設廠自給自足。天下人人要穿衣,紡織廠開遍大江南北都不稀奇。旁的不論,利潤太恐怖了。於是心更黑的補充了一句:“可請商戶參股,朝廷四成,商戶六成。皆大歡喜。”

昭寧帝心道,若論心黑手狠,只服葉太傅。朝廷參股,保證朝廷利益的同時,避免了地方官的盤剝。商戶參股,則調動了商戶的積極性,朝廷是不可能出人去做銷售的,但商戶定然要去。有了四成的利,頭幾年不收稅也使得。必然有商戶不要命的衝進來。他們會成為新的勢力,直達天聽的勢力,自然而然的擠兌、逼迫原有的豪強地盤。不過是借力打力的變種。唯一可慮的,乃朝廷的信譽不好,商戶未必就敢與朝廷合作。

昭寧帝露出一絲笑:“那個叫劉永豐的,有興趣做棉紡麼?”得樹個典型!見人賺錢了,自然要紅了眼,買漲殺跌乃人性,到時候就是商戶求著朝廷了,土地更好收攏。

庭芳道:“且要問問。”

昭寧帝點頭:“強扭的瓜不甜,我知道。我也問問袁首輔,看他家有沒有意思。對了,房家呢?房知德就要娶親,他名下應有田土,同朝廷合作開個廠子,不拘尋哪個族人打理,可補貼家用。只別叫他自個兒冒頭,官員不得經商的律令不可違背。房知德幾個姐姐都嫁在京中,打問一圈兒,有錢大家一起賺嘛!”

庭芳:“……”昭寧帝這貨的利誘術徹底出師了!皇帝這崗位,真鍛鍊人吶!

第205章江南,棉花經濟戰

手搖珍妮機的結構並不複雜,大山寨國的山寨技術毋庸置疑。先前庭芳只記得無梭織布機,卻是沒發明,只得先用珍妮機配合縫紉機使用,中間卡著手工織布,效率雖然比以往高的多,但總是產業鏈條中的弱項。生意做的多了,就有洋人推薦新產品飛梭織布機,華夏方知飛梭織布機還在珍妮機前頭,火速買了幾臺,飛快的山寨、配置進了各個廠房,成衣的價格又跌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緊接著昭寧帝令國企司與江南豪強置換土地。江南商戶早看著江西棉布眼熱不已,卻是迫於宗族勢力,沒幾個人敢伸手。房家被錢良功使離間計坑過一遭,又被嚴鴻信鑽了空子,宗族勢力大幅度削弱。房知德寫了一封信,就有族人奓著膽子與官府接觸。江南的官府很不願辦理此事,偏偏房家開罪不起,只得把散碎的田土划進了王田,上奏昭寧帝,請他批珍妮機。

珍妮機江西早能量產,順著長江就裝配到了地頭。房家作為典型,國企司還特特調了足量的棉花與他們,房家大房領了紡紗廠,二房分了織布廠,三房得的便是成衣廠。蓋了嶄新的廠房,三廠並棉花倉庫做一處,連城一片。

此時消息閉塞,許多人家聽過珍妮機的名頭,卻是不曾見過。江西棉布好,眾人卻很是不信其產量。待到房家廠房蓋起來,遠近的紡織戶都去瞧,才個個瞪大了眼。改良過後的珍妮機一次紡紗二十四根,立時就是土法的二十四倍!飛梭織布機的速度更是土法無法比擬。待再看了縫紉機,眾商戶都是腳底發軟,雙道線密密縫的衣裳何其奢侈,可在女工飛快踩著的縫紉機下,眼睜睜的就看著一條襦裙成了型。再看另一組更為精細,女眷的裙子就屬裙襴最費事,有了縫紉機,連裙襴都輕而易舉。固然比素色裙子多耗些許功夫,其利潤更甚一籌。做衣裳裁下來的碎布頭,一晃神間就成了個小荷包。參觀之人的眼裡全是驚懼之色!如此速度,如此產量,他們的人工成本幾乎可以不計!國企司入股,他們還可以不用繳稅,一旦產品衝擊市場,後果不堪設想。

江南的織戶們,登時陷入了兩難。沒有點子關係,在商場上是混不下去的。江南豪強反王田,誰不知道此刻把田產獻上,豪強有的是法子整死他們。但若不換了那機器來,房家擴大規模,還有他們的活路麼?更有連田土都無的純織戶,只覺得天旋地轉,他們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眼前全是死路。

都知道江西的棉布厲害,不親眼所見,根本無法想象其厲害的程度。從紡紗到成衣,流水線生產下,簡直神乎其技。不獨棉織戶驚恐,絲織戶也陷入了恐慌。有綿紡機,就一定會有繅絲機。一旦有了似珍妮機一般的繅絲技術,江南傳統絲商再無競爭餘地。

江南籍的官員幾乎恨出血來!紡織是江南的支柱,家家戶戶都或多或少的涉及此道。江南河流密佈,糧倉卻在湖廣,為何?因為江南經濟發展下,願意種田的已是少數,多半以紡織相關的行業為生。故才有繁盛的人口和數不清的城池。昭寧帝這一招插的過於狠戾,動到了紡織,就是硬生生的從他們口裡奪糧。更別提昭寧帝意在王田,兩邊夾擊,若是成功,他們的根基蕩然無存。

江南黨迅速反應,春日裡的戲酒不斷,不住的串聯。昭寧帝也是咬著牙使力,不獨廠房工人盡數從南昌調配,連棉花都不從江南收購,堅決要把房家工廠的招牌樹立起來,將散碎的織戶拉到他的陣營。

江南黨的反擊出乎意料的劇烈,三月春闈,四月間放榜,房知德竟是落榜!把昭寧帝梗的半死。還不待消氣,江南急奏,房家廠房因雨夜裡被雷劈中,突發大火,毀之殆盡!昭寧帝在乾清宮氣的直砸桌子:“欺人太甚!欺人太甚!”你大爺的,燒廠房根本就是不允許機械生產進入江南!昭寧帝如何能忍不為朝堂博弈,只看他需要海量的銀錢發展軍備,就絕不能攔著產業升級。沒有巨大的貿易量,他拿什麼佈置海防又拿什麼抵禦洋人的貪慾?華北平原的水利年久失修,運河淤積甚重,九邊所耗不菲,哪裡都要錢,他最缺的就是錢。江南黨居然為了一己私利,毫不退讓!與謀反何異?

庭芳也是愕然,昭寧帝用紡織滲透,已是非常和緩的方式。豪強佔著大量的土地,不是不能合作的。最起碼織戶需要的棉花,在此時的運輸條件下,不可能真的長期依靠外地供給。棉花本就是經濟作物,必要交易才能活躍。機械棉紡的興起,至少對擁有大片土地的豪強損害不算很大。可是豪強居然連這點子利益都不肯吐!他們大舉走私,繞過海關與洋人直接交易,賺的盆滿缽滿,昭寧帝都沒細查。皇帝留了一線,你們竟半分情面不講,作死麼?

此檯面下的較量,昭寧帝被江南黨一巴掌抽在臉上,脆響迴盪在朝堂,卻不能發火。損失並不大,紡織業初立,房家不過一萬多兩銀錢,光房知德的私庫都不只這點子,江南黨燒的恰恰不是錢,而東山再起,缺的亦不是錢。

昭寧帝隱忍著怒火,想方設法的瓦解江南豪強。幸而江南有兩塊地方屬於庭芳,一個東湖,一個淮揚。庭芳一面安撫著氣瘋了的昭寧帝,一面指使劉永豐脅迫淮揚知府上報,以劉家族田換廠!江南側目!但淮揚作為庭芳的自留地,只要袁家不作妖,誰也動不得分毫。隨著機器同時抵達淮揚的還有批量生產的廠房木板並大量的工匠,巨大的廠房只需六日便可完工。短短兩個月,劉永豐的產品就已經開始販賣了。

對付江南,沒有辦法連根拔起,那就打經濟戰吧!

劉家造過反,在江南各地的據點奇多。劉永年死後,其人脈自然由劉永豐繼承。劉永豐知道上頭到底在想什麼,聯合江西,以三分之一的價格對整個江南進行成衣傾銷。地方保護完全無用武之地,三分之一的價格,實在太低了!花式繁多配色鮮亮的成衣,市場本就是庶民,豪強躲在暗處,如何能禁得了劉永豐?劉永豐一槓子攪和的原本均衡的棉紡織業亂七八糟。他的棉花竟全用的是江西的。成衣市場被奪,首當其衝的便是成衣鋪子與布莊生意一落千丈,壓力立刻就層層推到了棉農身上。傳統的紡織廠開不了工,棉花就沒有人要。

昭寧帝滿破著不要江南今年的賦稅,就是不許周遭放一朵江南棉花入內。至九月間,原先熱鬧的棉花田裡,再無了中人。棉農含淚收著棉花,一捆捆的打好包,卻是不知銷往何處。棉農至多種些日常菜蔬,田地裡一顆稻子都無,望著老天,不知今冬如何過年。

豪強開始心慌,每年的田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不是誰都能從日漸嚴苛的海關受益,除了鹽商家族,絕大多數依靠的還是廣袤土地上的產出。今年天氣非常好,風調雨順,然而棉花囤在鄉間,完全銷售不了。昭寧帝終於運氣好了一回,去年底北邊打了一回後,大半年都沒有大戰事,日常衝突尚可承受。九月開始收穫,安徽全境的王田豐收、絲綢遠銷海外,山東、甘肅、湖南等平叛之地半王田的賦稅也十分喜人。他騰出了手來,直接以江西狙擊江南的經濟,在強悍的工業力量碾壓下,傳統的棉紡廠一家一家的破產。

出不去的棉花,入不了的糧食,江南境內的糧價登時瘋漲!唯有絲商與鹽商還算好過,可見此情景,誰又不覺得脊背發涼。被逼的走投無路的小地主們,開始倒戈。他們甚至跨地區找淮揚知府,要求上繳田地,不求機器,只求賤價收購棉花,讓他們得以活命。

豪強開始還能用低價購買棉花穩住行事,可隨著棉花逐步收穫,他們也開始疲軟。江南的棉紡可是遠銷全國的,光憑江南本地的豪強怎麼吃的下!何況他們又不是做慈善的。地方官的壓力也逐步增加,百姓沒有吃的,就會造反,襲擊府庫,成為流民。境內有了流民,這輩子官也就到頭了。官員皆非本地人,家鄉宗族懼怕滿天下的江南人,可他自己更怕眼前的江南人。若沒了官職,擁有萬般家產的他們,不過是肥羊!

面對滿朝堂各處想方設法要錢的官僚,昭寧帝堅決不鬆口。他不停的派人去九邊,穩住邊疆大將,最好是不要像去年底那般再打一場。只要邊疆不打仗,他就能有信心跟官僚們耗。問他要錢,不就是逼他放開對江南的禁令麼?昭寧帝心中惡狠狠的想,你們統統想得美!他寧可穿粗布的衣裳,也絕不向江南黨妥協!春天的巴掌扇的爽吧?真當皇帝的巴掌是那麼好扇的麼?兩省的賦稅就想要他低頭?就想要他放過?呵呵!

江南開始混亂,昭寧帝知道,糧價的瘋漲,會讓很多人餓死,很多很多人餓死。不想死的會變成流民,肆虐江南。或許江南的氣象,因此多年不能恢復。可是昭寧帝不為所動。因為江南黨實在太過分了!

山東已實行了半王田,安徽江西兩省皆是庭芳的地盤,往下福建,山林密佈,自成體系。朝中無法控制,但那處也十分貧瘠。因糧食不夠,自古就有走私的傳統,更不可能往江南供糧。江南被活活堵在其中,天氣開始變涼,糧食越來越貴,越來越貴……

種棉花的中小地主終於繃不住了,全線潰敗。民意沸騰,連皇帝都能掀翻,何況豪強。散碎的土地一點點的收歸國有,中小地主陷入了赤貧。棉花價格被壓的如同廢紙,土地換來了糧食,苟延殘喘,不知明年如何生存。而豪強的莊園,依舊紋絲不動。

將近一年的博弈,昭寧帝並沒有勝利,他的回擊只是回擊給了豪強一巴掌。豪強的損失再大,根基卻始終屹立在江南廣袤的土地上。

昭寧帝眼神冰冷,明年,非弄死你們不可!

第206章葉晗的身體

一年的經濟戰,打的庭芳筋疲力竭。幾省圍堵,說著容易,辦起來卻步步驚心。舊黨不止江南,別處亦有。看著江南黨的情狀,面上不動聲色,背地裡一直使絆子。山東就繞過了東湖與淮揚,不知從江蘇買走了多少棉花。差點就叫他們依著那條商路緩過氣兒來,不過硬叫昭寧帝截斷了。

艱難的鬥爭中,昭寧帝可謂進步神速。,一面與江南周旋,一面還以懲治貪腐的名義硬生生騰出空兒,提拔了一批低階官員。忠心再不可期,至少是摻了沙子。舊黨在江南之事上動作,沙子們就在後頭拆臺。總算咬著牙撐到了中小地主投降。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

京中大雪,天氣越發冷冽。被痛經折磨的庭芳只得請假修養。抱著手爐窩在炕上,難受的眉頭緊皺。陳氏親端了盞紅糖薑湯喂她吃下,也不覺得好過多少。越氏急道:“怎生比上回還嚴重?要我說,還是請太醫再來瞧瞧。”

庭芳道:“太醫待會兒就來,別去催他。”

豆子調整了下迎枕,讓喝完薑湯的庭芳靠的更舒服些。

痛經這等毛病,現有的醫學是查不出問題的。自從生了葉晗,月經比以往更亂,痛起來更是毫不含糊,八成是激素問題,只能加強鍛煉,靠身體慢慢調節。夏日裡還好些,到了冬日,痛的都起不來床。昭寧帝不欲外界知道庭芳的身體狀況,王太醫嘴巴閉的比蚌殼還緊。可她這般時時請假,誰又不猜葉太傅體弱多病?

跟江南掐了小一年,原先兩邊積攢的好感化作了雲煙,此時此刻也不知多少人在家裡燒香拜佛,盼著她趕緊蹬腿。紛紛大雪中,房知德扶著剛有了身子的庭珊來探病。房知德落榜後,為了將來打算,先去任邵英身邊做了幕僚,以免閉門三年就再摸不著海運的路數。如今夫妻兩個依然暫居定國公府,只成婚了不好意思再似往常一般白吃白喝,每月往苗秦氏那處交銀子,以便自家開支。

庭珊和庭琇前後腳成婚,越氏卻還賴在定國公府居住,把康先生也一併請了過來,教著庭珮哥幾個的課業。橫豎她家現在沒有收益,便是搬回了葉家,還得庭芳賬上出銀子養他們,更是麻煩。還不如同陳氏做個伴兒,日常也有個說話的去處。

葉家空著,� ��芳便使人間隔成四個院子,分別租給了京中官員。葉家那地段僅次於公侯府邸,空著浪費。租金恰好補貼下家用。

庭珊本就日日在國公府裡竄,正房她比庭芳還呆的多些。熟練的上炕,引來越氏好一陣的埋怨:“你就不能慢點兒?才有了身子,頭三個月正是要緊的時候。”

房知德忙道:“岳母無須憂心,太醫看著說她健朗著呢。”

越氏沒好氣的道:“你也不愧是跟著我們四姑爺同門,這慣媳婦兒的毛病一模一樣!”

庭芳毫不留情的插刀道:“他要同師兄不一樣,你就該真急了。”

越氏:“……”

庭珊笑嘻嘻的道:“說起來,原先你不是叫四妹夫大師兄的麼?叫著叫著就便師兄了。你有好些個師兄呢!”

庭芳道:“是啊,我還有二師兄呢!”

房知德道:“你才二師兄!”

庭芳挑眉:“怎麼,又以下犯上了?”

房知德撇嘴:“再不讓人佔點子便宜。”又問,“你怎地臉色這般難看?這樣兒我們大師兄捨得出門?”

庭芳道:“他出門時天還沒亮呢,再說了衙門的事兒是那般好丟開手的麼?我上月跟江南打擂臺時,痛的死去活來,還不是照例得在家理事。歇幾日,且得去戶部查今年的歲入。陛下也是出爾反爾的好手,說了讓我做太傅專管教書,現在什麼狗皮倒灶的事兒都扔給我,我看他將來還要不要別人做太傅!”

房知德道:“本朝太傅本來就不輕易封賞,非天子心腹,誰沒事肖想那個位置。”

說沒兩句話,乳母姚氏抱著抽噎的葉晗進來。葉晗伸手就要庭芳抱。庭芳心疼的抱到懷中哄著,卻是問姚氏:“今兒咳的好些?”

姚氏搖頭:“才睡了一會子,就是咳醒來的。我抱著睡也是咳,一直哭著尋郡主,才帶了進來。”

陳氏伸手去抱葉晗,葉晗卻摟著庭芳的脖子不肯撒手。庭芳衝陳氏擺擺手:“罷了,我抱著他吧。”

陳氏道:“你本就不舒服。”

庭芳笑笑:“無事,他才多重?”葉晗打生下來就弱,每年秋冬必犯咳症,庭芳養的提心吊膽。姚氏更是精心,此時孩童夭折率極高,她自己的孩子便是生下來沒了聲息,奶了葉晗一場,看的比庭芳還重。咳嗽之人,半躺著要好受些,她就整夜整夜的抱著。此刻眼下一片青色,庭芳便道:“哥兒在我這裡,你且去睡一下,省的夜裡帶她沒精神。”

姚氏應了,橫豎白日裡能帶的人多,她不敢很熬著,省的夜裡看不好。

葉晗也是怪,庭芳基本沒空帶他,偏他最粘庭芳,徐景昌都靠後。此刻不舒服的緊,更要撲到母親懷裡撒嬌。庭芳自覺對不起葉晗,只得忍著不適抱著。葉晗哼哼唧唧,庭芳輕柔的拍著。直把葉晗拍的沉沉睡去。陳氏又道:“我抱會子吧!”

庭芳搖頭:“換手他就醒。病著合該好好睡才容易好。我難得在家幾日,抱抱也不打緊。”說著調整了個更舒服的姿勢,繼續一下一下的拍著。

庭珊看著庭芳臉色蒼白的哄著兒子,打了個寒顫:“帶孩子真是太累了!”

越氏道:“咱們這樣的人家不算累了,尋常人家沒有乳母丫頭,當娘的一刻也撒不得手。”

陳氏道:“晗哥兒弱些,比尋常的哥兒難帶。”

越氏安慰道:“大些就好了。”又岔開話題道,“你京中幾個大姑子家的年禮可預備好了?如今姑爺已成婚,再比不的往日,禮數一點都不能錯。”

庭珊道:“早收拾好了,五妹妹那處的禮都送到了。前兒她還使人來同我說要來家裡耍,卻是吐的厲害。婚前我拉著她一同打拳她不肯,現在吃虧了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庭芳道:“她那跟打拳沒關係,孕婦吐一吐不打緊。只不好出門,她橫豎在家呆的住,也無妨了。”

抱著葉晗,庭芳徹底無法睡了。葉晗在她懷裡倒是睡的安穩,中間咳了好幾回都沒醒。他一覺睡了一個多時辰,庭芳胳膊都麻了。睡醒了的葉晗不再發脾氣,扔他到陳氏懷裡也不惱,庭芳才無力的歪在了迎枕上。豆子見她額上有汗珠,摸了一把後背,果然已是浸透了。忙柔聲勸道:“郡主,且去裡間換身衣裳。”

房知德忙跳起:“我先回去看書,你們說話吧。”說畢趕緊退出屋子,一溜煙的跑了。

屋內統共房知德一個男人,他走了,就無需庭芳挪動。庭芳在葉晗與痛經雙重夾擊下,累的脫力。任由幾個丫頭替她擦背換衣裳。越氏趕緊喚了春逸來,叫把葉晗抱去東邊屋裡。因葉晗總咳嗽,徐景昌把東屋的牆壁加厚,又做了隔層,再配上厚重的棉絮簾子,隔絕了聲音。葉晗再干擾不到庭芳。

見庭芳睡了,越氏與陳氏也不好再呆在屋裡,齊齊挪去了東廂,順道看管徐清,不要他往上房混鬧,省的攪了庭芳。

肚子劇痛,庭芳哪裡睡的著,不過在炕上滾著。未時末,徐景昌從外頭回來,見庭芳一臉煞白,忙問:“太醫瞧過沒?”

庭芳有氣無力的道:“才來過,不過開藥,沒甚用。”

徐景昌坐在庭芳邊上,輕輕替她揉著肚子。庭芳半睜著眼問道:“你今兒回來的好早。”

徐景昌道:“沒什麼急事,先回來看看你。我也該慢慢把事兒交給劉達了,再是我管著,叫什麼事兒。”

庭芳道:“陛下可不放心別人管,便是打算調你去管火器,中軍左都督一職還得你掛著。”

徐景昌苦笑:“真管了火器研發,更沒空著家了。中軍還能分權,做起火器來,當真是脫手不得。你這個樣子,我怎敢把家裡丟開手。”

庭芳道:“我沒什麼事,冬日裡肚子痛幾回罷了。只不放心葉晗,打入冬開始他就沒好利索過。徐清著涼,咳兩三日就見好。他一咳起來,論月算。已是瘦的跟只貓兒一樣了,我看著他就愁。”說著眼圈泛紅,“師兄,我是真怕,怕他熬不過。”

徐景昌忙安撫道:“別太憂心,太醫不是說了麼?他體弱,學走路便晚些。待大點兒同他哥哥往院子裡撒歡就好了。”

庭芳爬起來靠在牆上,低聲道:“是我心大,懷著他都不知道。”當日她生產兇險,葉晗何曾不兇險?在肚子裡的時候就不如徐清活潑,還當他天生安靜。生下來才知道,哪裡是安靜,根本就是底子弱。想想現在的醫療條件,庭芳如何不憂。

徐景昌道:“你再說下去,我可抬不起頭來了。好妹妹,別想那麼多。你實在不放心,我們就請個大夫在家,日日跟著,如何?”

庭芳點點頭:“只得如此了。太醫不好常留家中,往民間請個厲害的,請太醫多帶帶吧。”

徐景昌把庭芳擁入懷中,柔聲道:“別怕,長的像我的孩子,命大。”

庭芳笑出聲來,徐景昌的確挺命大的。

徐景昌扯出個笑臉:“總算笑了。睡吧,我陪你。”

“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