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他也知道這是治標不治本, 其其格已喪生母, 此時最擔憂的應當是指婚之事。按照規矩,哈宜呼已留京, 其其格自然就該撫蒙, 否則如何安撫別家王府?可蘇景看四爺的意思,是不願意讓自己的女兒撫蒙的, 蘇景還沒考慮好是否要插手這事,即便要插手,時機也未到。所以他自然不會對其其格做出任何承諾。只能送個人, 表示一番兄長關懷之意。

但蘇景很快在此事上改變了想法,因為他手下的人來稟告, 外藩蒙古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露天鐵礦。

(已下因現實和諧,地名部族名等全虛構)

“扎魯特部?”蘇景認真看過色勒莫等人帶回的地圖後,用紅筆在發現鐵礦的地方重重畫了一個圈。

“主子,這可是一座好礦,邊上還有茲勒河, 兩邊又是峽谷, 若是咱們讓峽谷上修幾個碉堡, 外面是輕易沒法攻進來的。中間這塊平地, 夠咱們修好幾個高爐了。這塊草原上還沒多少人,就算一天冒出來的煙把天都給遮光了,也不會像在江南,到處有人出來說嘴。”色勒莫兩眼放光, 竭力勸說蘇景。

他早就不是那個甚麼都不懂的草原奴隸了。從跟在蘇景身邊開始,他就拼命的學東西,所以他知道如何蒐集資訊,如何運轉訊息,如何收買更多的蒙古牧民甚至是蒙古貴族,還知道怎樣投其所好,花最少的銀子辦成更多的事情。當他認下的主子認祖歸宗,他就有了更大的野望!

他想回到草原,征服草原,讓那些曾經鞭打過他和家人的貴族們,跪在自己的面前顫顫發抖。那時候他會像那些貴族們過往做過的一樣,他們家裡的女人都抓出來,看中那個就推到帳篷裡,然後再隨便賞賜給自己的手下。

但要做到這一切,就需要自己跟隨的人擁有更強大力量。權勢,是主子需要做的事情。可武器,他們能為主子辦到!

鋼鐵,這個從蘇景嘴裡吐出來的名字,在色勒莫第一次用工匠們打造出來的新式□□不費吹灰之力就殺死三個人後,他就狂熱的痴迷於如何打造更多這樣的武器。得知打造□□需要鋼鐵,他便竭力勸說蘇景建造更多的高爐,開鑿更多的鐵礦。至於這中間需要多少人命來填,色勒莫一點都不在乎。別說死的大多是漢人,就算死的是蒙古人,他同樣不會改變想法。

人命,本來就不是甚麼值錢的東西……

但蘇景想的,卻不是色勒莫那樣簡單。

外藩蒙古,名義上屬於大清疆域,但到現在,這些地方混戰不休,從不聽朝廷諭令,他們希望的,是推翻大清的統治,恢復大元時候蒙古的榮光。而大清,剿滅不了他們,只能敲打,安撫,與之反覆拉鋸。再說,大清也不願意他們徹底消失,因為在北邊,還有一頭北極熊虎視眈眈,這頭熊,有一個厲害的殺人武器……哥薩克騎兵。

哥薩克人,善戰悍勇,來去如風,從小就生長在高寒艱苦環境中的他們,每一個都擁有強健無比的體魄,無論男女老幼,上馬就就可成為勇敢的戰士。哥薩克人的祖先,與蒙古人有深仇大恨,所以幾個世紀以來,都喜歡劫掠蒙古,到此時,哥薩克人已多半被沙俄政府操縱,他們襲擾邊境,制造事端,所求無非是滿足沙俄對土地永無休止的慾望。

要對付哥薩克人,可不像對付蒙古人那麼簡單,首先西伯利亞地區的環境和氣候影響,就是一個大問題。當年大清為何在明明打了勝仗的前提下還和沙俄簽訂下尼布楚條約?除了大清以滿人坐江山,不願意為一片所謂的荒涼之地花費太多心裡導致對內鎮壓力量不足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那裡氣候嚴寒,滿清大軍無法適應,導致傷亡慘重。得到與失去利益不成正比,在遏制沙俄進一步擴張的野心後,大清只能簽訂‘和平協定’。

蘇景當然早就知道西伯利亞以及蒙古一帶蘊含著豐富的礦藏,然而讓人去勘探是一回事,想要在那裡大搞開發又是另外一回事。高爐技術,鍛造技術還沒有突破,再加上很有可能隨之而來的哥薩克人的騷擾……

況且,此事不可能得到朝廷的支援,大清歷代以來,實行的便是鎖國與愚民政策。不是大清統治者們認識不到這樣做的危害,還是那句話,因為是以滿人統治江山,上位者們每一日都是心虛的。正如每一個初初登上皇位的人,都實行過文字獄,不管是自詡仁君的康熙,還是今後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他們都清楚這樣做是在製造冤案,可他們需要鮮血,來讓漢人銘記——不要反抗我的統治!

滿人已經得到這片錦繡河山,對他們而言,維持住已到手的統治才是最重要的,至於有極大風險的對外開拓,他們不會答應。何況疆域開拓,會使漢人急劇擴散,控制起來更加不易。

原本蘇景在書上看到康熙對西學的興趣後,還抱有一定希望,但在他進獻□□圖紙與成品技術康熙卻就此將圖紙鎖於深宮,只令工匠精心打造用以賞賜宗室親貴後,蘇景便清楚的認識到,火器之所以在後世被外國超越,從來就不是因大清不重視他們——恰恰相反,大清的統治者太聰明,他們太清晰的認識道火器將來可能擁有的巨大作用,所以統治者們不惜一切,延緩火器的進步,以延長王朝統治的壽命!

皇位上的很明白,要比發明進步,滿人無論如何比不過漢人,如果在國內大肆提倡火器,終有一日,漢人會徹底把控這種技術,然後重新奪回他們的江山,到那時,便是滿人的死期。

想要在外藩蒙古開礦鍛鋼制槍支,不是環境汙染的問題,在這個世界變革的關鍵時期,蘇景也沒空去考慮甚麼環境汙染,而是沒有朝廷支援,他連一個高爐都修不起來,可能手下的人已經被殺光了。

強壓住心裡的激動,蘇景平靜的對色勒莫道:“把人都撤回來。”

“貝勒爺……”色勒莫不甘心的想要爭辯。

“無人看守,才是保住它們的最好辦法。此時,還不是時候。”蘇景不希望因為他過多的關注,反而讓這片難得的露天鐵礦暴露出去。需知道在還沒有機械挖掘方法的此時,每一斤礦石都需要人命來堆,一片易於挖掘的露天鐵礦,簡直可以說是天賜之地了。

色勒莫從蘇景堅決的態度上,看出他心意已定,喪氣道:“奴才明白了。”

蘇景拍拍他的肩膀,“我們雖不能現在便過去開礦,但可以多蒐羅培訓一些合格的鐵匠,只要時機一到,那邊便可立即開工。”

聽蘇景如此說,色勒莫精神也振奮起來,“奴才明白了。”他頓了頓,道:“德興山那邊的硝石礦,還有鳳凰山的硫磺礦,張家溝和陳門村的人不願意再讓咱們挖了。”

硝石礦和硫磺礦可以製作硝酸,炸藥,還能用於冶金與製造玻璃,不僅是軍工,它還能提煉製造氮肥,橡膠等用於民生。蘇景已經將手上的資料交給蒐羅而來的人才,正在一步步摸索中,很快就可以見到巨大的效益,無論如何,蘇景是絕不會放手的。

在以前蘇景尚未迴歸愛新覺羅氏的時候,他還能在全國四處找一找更多的礦產,但他此時一舉一動都被無數人盯著,不適宜在根據書上的記載在中原地區四處勘探這些地方了。德興山和鳳凰山都位於漢中深山,仍屬於蜀道艱難的地方,地勢隱蔽,地方貧困落後,毫不起眼,加上他數年經營,所以他才放心讓人繼續挖礦冶煉。他這樣做,也是冒著巨大的風險,硝石礦和硫磺礦,朝廷早就管制了。他沒想到,喂了這些村民這麼多年,到底還是出了問題。

蘇景臉色十分陰沉,“他們想如何?”難道又想讓自己將每年的補償費增加一倍?

色勒莫也很惱怒村民們的不識好歹,“他們說,託主子的福,這幾年家家戶戶也掙了些銀子,主子想挖的想必也當夠了,所以想請主子把咱們的人手都撤回來。”

“撤回來……”蘇景唇角泛起一抹冷笑,“這麼說,他們不是想要銀子?”

一說到這個,色勒莫就怒火沖天,“奴才和他們的族老談過,他們不要銀子,只是不肯讓咱們的人再挖礦。他們說銀子有了,可村裡到處烏煙瘴氣,小娃娃跟老人都在咳嗽,還說村頭河裡的魚都死光了。”

聽到這個,蘇景原先竄起的怒氣消失了不少。

開礦,即便到後世,有成熟的技術,成熟的監管,環境汙染依然是巨大且無法輕易逆轉的,更何況此時全靠人力,毫無治理呢?更別說,當地還有加工坊,將挖掘出來的礦場進行初步加工再轉送,排出來的汙水以及廢物,對環境就更是巨大的傷害。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