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此事,四爺就覺得很是為難, 對年氏今晚的大膽不免又寬容幾分, 也願意成全年氏了,哪怕年氏想要的哈哈珠子是一個漢人。

“起來罷。”四爺站起身, 把年氏扶起來, 溫聲道:“你的意思,爺都明白了。過兩日讓人把那孩子叫來見見, 若不錯,就讓他給福宜做哈哈珠子。”

年氏大喜過望,她知道這不僅是一個哈哈珠子, 更是四爺的許諾,以及預設她與大阿哥結盟。

“別哭了, 福宜他們,也是爺的兒子。”四爺笑笑,把眼眶通紅的年氏摟到懷裡,柔聲撫慰起來。

吳?f臣把兒子送到貝勒府之前,先去見了自己的妹妹, 把自己要去盛京的事情告訴了她。

聽到才見沒兩回的兄長又要走, 吳姨娘很是不捨, 但她也明白, 吳?f臣是為吳家後代子孫著想,又豈能阻攔?不過見到還是一個胖娃娃的吳熙慕,她心思一動。

“大哥要去盛京,靈寶卻還小, 不如留在京裡,我來照顧。”吳姨娘喚著侄子的小名,目光中帶著幾分殷切。

吳?f臣搖搖頭,看看邊上和外甥女玩的哈哈笑的兒子,低聲道:“我已答應貝勒爺,讓靈寶去給貝勒爺的九弟做哈哈珠子。”見吳姨娘要說話,他抬抬手,“你放心,前兩日,我帶靈寶去給雍親王磕了頭,靈寶也去見過王府九阿哥的生母年側福晉,那是位和善人。靈寶年紀小,眼下不用陪著唸書,跟著九阿哥玩耍就是了。貝勒爺應了我,他會時常將靈寶接到貝勒府去教導。貝勒爺博古通今,才氣遠在我之上,能讓貝勒爺教導靈寶,這是靈寶的福氣。”

看吳?f臣神色真誠,吳姨娘張張嘴,沒再說了。

她心知肚明兄長崇敬貝勒爺的才學,有意讓侄子去受教導是真,更多的,還是不願讓自己為難。

誰叫她,只是個妾呢?

正室夫人把孃家侄子接到身邊來養,別人不會多說甚麼,一個妾室,還有夫人盯著……

只是這些話,何苦說出來?吳姨娘心裡發苦,也不知道該不該後悔當年答應留在這府裡做妾?

她道:“大哥說的是,我在府裡,都聽人說起過端貝勒的學問,人人稱讚。老爺也說,萬歲召見幾位漢官,時常把端貝勒叫去,幾位大學士都對端貝勒十分推崇。”

吳?f臣聽了心裡一動,“他果真在你面前說過?”

吳姨娘啊了一聲,並未當回事,“是說了兩回。”

吳?f臣捋捋鬍鬚,暗暗冷笑。

好你個納喇揆敘,才把我妹妹放出來,這就想要借我的梯子兩頭下注了!

憋了一肚子火的吳?f臣看到臉色紅潤的吳姨娘,再一次後悔當初不該答應覺羅老太太,哪怕是回家跟著喝稀粥病死了,至少活的自在,哪像如今,喜怒皆操於他人之手,弄得自己也投鼠忌器!

吳?f臣忍了又忍,終究沒發作,朝納喇絳雪招招手,“絳雪過來。”

納喇絳雪把竹哨子塞給弟弟福安,讓他哄著表弟先吹著玩,自己過去給吳?f臣行了禮,仰頭清甜甜的喊了一聲舅舅。

望著外甥女玉雪一樣清靈的面龐,吳?f臣有點擔心,這孩子比她生母還生得好,偏偏是個庶出的,該如何是好?但他很快醒過神,面前的外甥女雖有一半漢人的血,卻是正經的滿人,將來是要選秀的,倒不怕耿氏胡亂做主。只是生的這般好,出身看似高貴偏偏是庶出,怕是到時候又要被指做妾室!

還有四年,若自己能在盛京幹好貝勒爺交待的事,或許能求求貝勒爺,想法子為這孩子謀一個出路。

吳?f臣心裡暗暗計較著,從懷裡掏出塊兔型玉佩遞給納喇絳雪,道:“上回舅舅見你見的急,這是舅舅補的禮。”

納喇絳雪一看這兔子雕的小巧玲瓏,玉色溫潤,還有兩顆小紅寶石鑲嵌做了眼睛,心裡就十分喜歡。只是她自幼因耿氏的緣故就練出一副好眼力,心知這兔子看上去小,怕是十分貴重,並不敢收。

吳姨娘把玉佩拿過來,發現這玉佩竟是溫熱的,大吃一驚,道:“大哥,這是暖玉?”

“沒錯。”吳?f臣看吳姨娘一臉駭然,寬慰她,“收下罷,大哥如今也是託貝勒爺的福。這暖玉,是貝勒爺賞的,在補氣安神的藥液裡浸了一年,戴在身上,能安神志,小孩子,還是要能睡才好。”

納喇絳雪上次親眼目睹生母和胞弟被人帶走,之後高熱不退,稍微好了一些又被耿氏令人強帶回府與耿氏一起關到柴房。再是聰明懂事,也不過八九歲的小姑娘,如何能不被嚇到,放出來後雖然有揆敘約束耿氏,她們母女能過上清淨的日子,但納喇絳雪卻落下個驚悸的毛病,吳姨娘讓人請府裡的大夫來看過許多次,吃了不少藥都不見效。倒是有心想請個太醫來看,然而耿氏不鬆口,吳姨娘怕把耿氏逼急了再出別的事端,也不敢強求,只是心裡愧疚的厲害。

眼下捏著這塊玉,儘管知道實在太過貴重,依舊為難了。

她想了想,問道:“靈寶可有?”

吳?f臣哈哈一笑,“那小子,吃的香睡的沉,要這作甚?”他從吳姨娘手裡把玉佩拿過來,親自給納喇絳雪佩上,道:“這玉,原來就是給絳雪求的,你不必再說了。”

吳姨娘喉頭發澀,對納喇絳雪道:“還不快謝過舅舅。”

納喇絳雪趕緊給吳?f臣福身行禮謝過。

等吳?f臣走後,納喇絳雪把玉佩仔細打量過,湊到因不舍還在擦淚的吳姨娘身邊,安慰道:“姨娘,您別哭了,這是好事,舅舅領的是正經差事呢。我聽何三姐姐說過,端貝勒很受萬歲疼愛,舅舅投在端貝勒門下,往後就不用愁了。再說舅舅過幾年就會回來,到時候肯定會留在京裡,您還能和舅舅時常相見,這兩年也能寫信過去,總比以前一直擔心要好。”

吳姨娘擦擦淚,憐愛的摟著女兒,“你啊,真會勸人。”說著想起何妙蘭,“你何三姐姐上回幫了你,後頭又來探望你,這回你舅舅帶了許多好東西來,你挑兩樣也去你何三姐姐家裡看看。”

她手指在面前一匹硃紅金絲繡柳葉團繡紋潞綢上摩挲而過,幽幽道:“何家有恩於咱們,你舅舅如今投效在端貝勒門下,幹的又是文事,你去問問何三姑娘,看看何大人可願挪一挪位置,順道把這匹布帶過去,咱們也用不上。”

納喇絳雪看了看那接近正紅的顏色,就明白為何吳姨娘說用不上。她點點頭,有些擔憂的道:“不會給舅舅添麻煩麼,要不咱們多送些東西過去。”

舅舅投效過去,就要引薦人,難免端貝勒不會有別的想法。就像她們在家裡,姨娘才復寵的第一個月,分在院裡的人都不敢馬上就推薦家裡的親戚,還是姨娘信了他們的忠心後才一家又一家連上。

“別擔心,這就是你舅舅的意思。”或許還是那位端貝勒的吩咐呢。吳?f臣臨走時那番話說的雖然不太明白,但吳姨娘約略也有點數。何家看上去不打眼,其實在旗人裡頗有幾家親戚。那位何老爺聽說又好文,端貝勒要辦的那個甚麼報紙,需要的,可不就是文人秀才。

也是有些古怪,進士舉人不要,要找秀才。

吳姨娘心裡嘀咕了兩句,對吳?f臣交待的事情上心的很。她熬了這麼多年,好容易孃家有出頭之日,也算正經有個依靠,她自然是要把事情辦好的。

“今兒就去罷,門房那兒,我安排人去說。”見女兒一臉不樂意,吳姨娘給女兒撥了撥額前的散發,“放心,夫人今兒不在府裡。”

安郡王病重,老福晉病重,安王府可能接著要辦兩門喪事,八福晉又被禁足,夫人入宮請見的牌子還一直被退回來的。眼下夫人哪還顧得上她們母女呢。

耿氏過得不好,吳姨娘心裡沒喜也沒憂,她給女兒仔細收拾了東西,吩咐車馬房安排了馬車和跟隨的下人,親自把人送出了門。

這一次納喇絳雪到何家,納喇氏比以前熱切的多,弄得何妙蘭頗有點不自在。

把人扯進屋裡,何妙蘭給納喇絳雪一面倒茶一面怪她,“帶這麼多東西來做甚?”

納喇絳雪抿著唇笑,“是我舅舅才送來的,上回姐姐來看我,都沒能進的門,我姨娘今兒特意吩咐我給姐姐送點好玩的,都不是甚麼好東西。”

“還不值錢啊?”何妙蘭把茶杯放在納喇絳雪跟前,嘟嘴道:“光是那匹潞綢就值多少銀子,你瞧何珍的眼睛都快放光了。”她捂住唇小聲湊過去,“虧得我額娘嘴皮子利索,要不我瑪麼可能都想拿去做件新衣裳穿。”

納喇絳雪笑嘻嘻道:“何三姐姐,老太太要做新衣裳,就給啊,你還不樂意?”

“我瑪麼還能穿那色?”何妙蘭大吃一驚,隨即看到納喇絳雪彎起的嘴角,戳了她一下,“好啊,你還逗我,明知道我是真捨不得。這可是我用自己的長命鎖換來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