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溝內海拔2400米以上的山坡上部地帶,分佈有以“天眼”、“船湖”、“杜鵑池”為代表的10餘處高山海子,水面面積最大的約200畝,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構成了優美的風光。

溝內大大小小的奇瀑深潭不勝枚舉,在崇山峻嶺和密林深谷中奔騰咆哮,其形如雪濤奔湧、滾滾而下,其聲如萬馬奔騰、千軍吶喊,形成黑竹溝森林公園極為壯觀的動態水景景觀。

溝內因高山眾多,高度均在著名的峨眉山之上,能見到雲海、佛光、日出日落等奇異景象。季節差異的山地氣候景觀,冬季在公園海拔2200米以上,積雪履蓋,千姿百態的雪凇、霧凇、冰掛、冰凌等,構成了冬季景觀一絕。當地人談起黑竹溝,就會向你道出一些神秘的歷史事件來:說解放初期胡宗南殘部半個連30多人進入而不見蹤影。

說解放軍三個偵察兵從甘洛縣方向進入黑竹溝僅排長一人生還;說1995年解放軍某部測繪隊在黑竹溝高緣派出二名戰士購糧,途經黑竹溝失蹤,後來只發現二人的武器。

1976年四川森堪一大隊三名隊員失蹤於黑竹溝,發動全縣人民尋找,三個月後只發現三具無肉骨架。1991年6月24日黃昏,神秘的黑竹溝突然濃雲密佈,林霧滾滾,大有蔽日遮天之勢,川南林業局設計工程小隊的7名隊員,17名民工集體失蹤於黑竹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由於發現的早,尋找及時,這24名測繪員只在黑竹溝深谷充當了20個小時的“山老虎”,歷盡艱難而無一傷亡。黑竹溝,至今能親臨其境的旅遊者甚少,由於媒體的披露,人們時有所聞,它以其新、奇、險的特點,吸引著為數眾多的攝影家、科學家組成的考察隊深入其中探險揭秘。

有人說她是“恐怖魔溝”,有人說她是“中國的百慕大三角”,又有人說她是一條普普通通的小山溝,不管怎麼說,黑竹溝是一塊有爭議的處女地。

黑竹溝位於峨眉山西南約100多公裡的峨邊彝族自治縣,地跨斯合鎮、勒烏鄉和金巖鄉,面積約180多平方公裡。它是四川盆地與川西高原,山地的過渡地帶,境內重巒疊蟑,溪澗幽深,迷霧繚繞,給人一種陰沉沉的感覺,這裡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條件複雜,生態原始,加之彝族古老的傳說和彝族同胞對這塊神奇土地的崇拜。

並曾出現過數次

人、畜進溝神秘失蹤現象,於是給入一種神秘莫測之感,也產生了眾多的令人費解之謎,讓人目瞪口呆。1997年,四川省林業廳的兩位工作人員進入峽谷後,再也沒有回來。2006年,川南林業局組成調查隊再次探險黑竹溝,他們在關門石前約兩千米處放入獵犬。

可是好久都不見獵犬回來。嚮導急了,對著天空大喊,霎時陣陣濃霧滾滾而出,隊員們近在咫尺卻看不到彼此,只好停止探險。人進去後是怎樣失蹤的,很多原因至今還是個謎。據不完全統計,自1951年至今,川南林業局、四川省林業廳勘探隊,部隊測繪隊和彝族同胞曾多次在黑竹溝遇險。

其中三死三傷,二人失蹤。據當地的彝族長者介紹,1950年,國民黨胡宗南殘部30餘人,仗著武器精良,穿越黑竹溝,入溝後無一人生還,因此,這裡留下了“恐怖死亡谷”之說。我們雖然聽聞過關於一些死亡谷的傳聞,可是沒有實地考察過,並不知道虛實,可是聽楊子說,從這裡繼續往前就是崑崙山的一個巨大的無人區。

當地人給這裡取名叫地獄之門,而且裡面暗藏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東西,所以我們決定在當地找個嚮導,然後再橫穿茫茫無人區地獄之門。於是在楊子的建議下,我們轉道往西,橫穿那稜格勒河,傍晚時候我們終於沿著那稜格勒河到達了一個小村子。

那是一個很普通的村子,像這樣的村子,在崑崙山裡面比比皆是,我們把山地車開到村口,停下。然後一個個下車觀察四周的壞境,這村子裡面的住戶並不多,也就十來戶,他們的大門都很矮,即便是後邊那些華麗的樓閣,其底樓的門仍較矮,比標準的門少說也矮三分之一。

除非是孩子,不然一般人都必須低頭彎腰才能出入。而且門口地勢內低外高向裡呈慢坡形,這樣更顯得房門矮得出奇,給人一種房與門的比例嚴重失調的感覺。

“他們的房子修建的真是怪,這門檻這麼低,是為了幹什麼用的。”陸偉說,這可能跟當地的習俗有關吧,等下到了村子裡去問問,我們帶著一大批東西進了村子,找了一個房子比較大的藏民家裡住宿。

這家藏民十分好客,擺了一大堆好菜招待我們,我們當然不能吃喝別人的,於是也把一些藏地稀少的東西轉送給他們。那個叫贊布林的藏民問我們是不是準備穿過死亡谷,我們點頭是的,他說

,這死亡谷裡面很危險,沒有那種非常熟悉的嚮導帶路,很容易就迷失在裡面。

贊布林說,如果我們缺少嚮導,他可以免費帶我們穿過死亡谷,只是讓我們能夠捎他一程,去拉薩的大昭寺還個願。我們正愁沒有嚮導,立馬就答應下來,喝了一些青稞酒,我們就問他,你們這裡的門檻怎麼修的這麼低。

贊布林顯得有些謹慎,把門關上對我們說∶“這是流傳在崑崙山的恐怖傳說,也可以說是我們的一種古老習俗吧!”原來修建矮門房屋實際上是預防行屍闖入的一種手段。“行屍”是藏語“弱郎”的翻譯,是指人死後再起來到處亂闖,危害活人。

所謂“弱郎”,既非復活也不是詐屍,藏族所言“弱郎”,就是指有些邪惡或飢寒之人死去後,其餘孽未盡,心存憾意。

故導致死後起屍去完成邪惡人生的餘孽或尋求未得的食物,但必須在其軀體完好無損的狀態中才能實現。如此說來,藏區的葬俗本身給起屍提供了極好的機會。

在藏區,尤其在城鎮,不管什麼人死,並不馬上送往天葬臺去喂鷹,而是先在其家中安放幾天,請僧人誦經祈禱,超度亡靈。送往生等一系列葬禮活動,屍體在家至少停放三至七天後才就葬。若發生起屍,一般都在這期間。

許多老者和天葬師都說,他們曾經見過起屍,並且見過多次,但起屍都不是突發性的,而是事先皆有預兆。那些將要起的屍,其面部膨脹,皮色呈紫黑,毛髮上豎,身上起水泡,然後緩緩睜眼坐起,接著起身舉手直直朝前跑去。

所有起屍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不會講話,不會彎腰,連眼珠子都不會轉動,只能直盯前方,身子也直直往前跑。假如遇上活人,起屍便用僵硬的手“摸頂”,使活人立刻死亡的同時也變成起屍。這種離奇而恐怖的作用只限於活人之身,對別的動物則無效。

人們常言起屍具有五種型別:第一膚起,第二肉起,這兩種型別的起屍,是由其皮或肉起的作用。第三種叫做“血起”,此類起屍由其血所為。

這三種起屍較易對付,只要用刀、槍、箭等器具戳傷其皮肉,讓血液流出,就能使起屍即刻倒地而不再危害人了。第四種叫做“骨起”,即導致這種起屍的主要因素在其骨中,只有擊傷其骨才能對付。第五種則叫“痣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