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中年漢子呵呵一笑∶“年輕人你們是外地人吧!看來是不知道我們當地的傳說呢?”

“對的,我們是第一次來這裡旅遊的,你們這當地有啥傳說的。”那中年漢子喝了一口水然後對我們說∶“你們知道這的老爺廟不?”

“不知道,我們是第一次來這裡,所以……”我尷尬一笑,的確不知道這個老爺廟是啥東西。“那就是咯,我們這裡祭祀的湖神就是老爺廟裡供奉的定江王,它的原型就是只大頭黿。”

“啥,烏龜也能做神仙,這還真是一個地方有一個習俗,”唐道平笑著說道。那中年漢子有些不滿唐道平對他們的湖神不尊敬,他說∶“你們這些年輕人都不懂得尊敬,那定江王還是朱元璋封的。”

原來當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這裡大戰,朱元璋在康郎山一仗失利後,坐著小船向鄱陽湖口的老爺廟方向隱退。

陳友諒率領戰船,隨後緊追不放。他追呀趕呀,眼看要追到老爺廟邊,忽然船的前方有個像小船樣的大頭黿浮出水面,攔住去路。陳友諒命令侍衛對著大頭黿猛發一箭,大頭黿躲過惡箭,轉眼下沉。它鑽到陳友諒坐的船底下,緊緊貼住船底不放。

這一來,陳友諒的船前不能進,後不能退,死死地呆在湖中,陳友諒以為是大船擱淺了,忙吩咐水手用竹篙猛撐,誰知戰船在湖中像生了根一樣,一動也不動。

看著朱元璋的小船又漸漸遠去,這生擒朱元璋的大好時機將要錯過。陳友諒心中十分焦急,便舉起令旗一揮:“炮轟!”這一炮正好打在朱元璋的船尾。

朱元璋的小船頓時燃起大火,漏水下沉。正當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大頭黿翻波,向朱元璋的船迅速游過來。朱元璋便雙腳一登,跳到大頭黿的背上。大頭黿迅速張開四足踏波排浪,一下子遊到老爺廟邊。

陳友諒只好望著朱元璋逃去,悲嘆道:“這不是我的失策,而是神靈有意相助朱元璋!”這時,左右的人見陳友諒愁眉不展。就獻計說:“大王,這是鄱陽湖裡的大頭黿,老爺廟裡的黿將軍顯靈,不如去到廟裡燒香朝拜,祈求它助戰。”

陳友諒一聽,氣憤地說道:“我是湖上的大王,怎容孽種與我為難?我要拆毀它的廟宇叫他無處安身!”大頭黿深知陳友諒不仁義,決意要為朱元璋助戰到底,於是變作一道人,來到朱元璋的帳前。

朱元璋連忙起身施禮,問道:“仙師來此有何見教?”大頭黿說:“陳友諒要拆毀廟宇,活擒

將軍,引得天怒神怨。

我願助你一臂之力,打敗陳友諒。”朱元璋一聽喜從天降,忙說:“仙師有何妙計?”道人說:“請將軍隨我來。”朱元璋隨道人來到湖邊,只見道人“噗通”跳入水中,化作一隻大頭黿。大頭黿稍一停,便引頸一點頭。

不多一會,只見千百只大頭黿聚游過來,黑壓壓擺滿了一片湖面,擁著那只領頭的大頭黿,一齊向陳友諒的戰船衝去。

陳友諒見如此一大群大頭黿湧來,心中驚疑。忽然,只聽得船底嗡嗡作響,繼而船底穿了洞,湖水湧進,快逃命。待他逃出去回頭一看,只見他的戰船一艘艘全沉入水中,將士們紛紛跳水逃命,又被大頭黿一口一個吃進肚裡,陳友諒慘敗了,朱元璋平安地度過了一場大難。

後來,朱元璋做了皇帝,就重修了老爺廟,賜封“黿將軍”為“定江王”。“原來還有這樣有趣的神話故事,這老爺廟一定要去看看,”郝建一臉好奇的望著遠處天水一線的湖泊。

我們聽中年漢子講完故事後,祭祀儀式已經到了重要關頭,這下鼓炮齊鳴,湖邊的漁民根據古老的傳統,祭拜湖神。只見一個主祭師在碼頭上換了法衣,怎麼說呢?那主祭師穿的法衣就像是西遊記裡唐三藏穿的那身袈裟一樣。

待主祭司誦讀完祭文後,自有漁民獻上祭祀用的物品,祭湖前主祭師接過一名喇嘛從供桌上端來的一碗酒。待到主祭師誦完祭湖詞後。他手託酒碗,高喊∶“湖邊的漁民們開始祭湖咯,一祭萬世不老的蒼天!”

主祭師用手指沾碗中酒彈向天空,幾名漁家姑娘走到主祭師的跟前將手中的綵帶掛在主祭師的脖子上。一些青年走到碼頭上的祭祀區內將糖塊、酒水撒向天空;那主祭師又高喊∶“再祭賜予我生命的大地!”

主祭師再次用手指沾碗中酒彈向地面,接著又高喊∶“祭萬靈的湖神保佑咱們鄱陽湖漁民平平安安順順當當、多出魚、出好魚、出大魚,讓更多的人吃上咱們湖的魚。”

誦經聲和鼓樂聲中,主祭師再次來到供桌前,高喊:“湖神保佑!”祭祀儀式就差不多完成了。現場的所有漁民也一同高喊“湖神保佑!”

在旁邊誦經的喇嘛將供品依次拋入湖水中,然後喇嘛走到一側繼續誦經。一群年輕的姑娘圍著拋入供品的湖面表演舞蹈。整個祭湖儀式到這裡就差不多結束了,我們也在當地漁民的要求下品嚐了他們獨特的楊梅酒跟祭湖飯。

據說吃了這些東西後,一生都會平平安安啊,湖神會

祝福尊敬它的漁民,並且賜福給漁民,這當然只是一些傳說罷了。經過這些儀式後,祭湖神只剩下最後一個環節了,也就是最重要的環節,三位漁民代表分別上前一一焚香,並將大碗白酒一飲而盡。

接著開始最隆重的一個環節——沉湖,這下幾乎所有的人都歡呼起來,一下子就掀起整個祭湖活動的**。只見主祭司帶領眾人將擺好的祭品抬至湖邊,放在裝飾一新的木船船頭上。船工將船劃至湖中央對著湖的四周跪拜,兩名老漁民雙手托住祭品,緩緩沉入湖中。

隨後整個祭湖儀式宣告結束,接下來就是大操大辦的晚宴活動,待日落山頭,幾乎所有的人都圍了過來。

在中央點起一大堆燭火,周圍的漁民開始大肆慶祝起來,接著一箱箱的煙花炮竹也搬了過來,聽當地漁民說,這三天幾乎是日夜不停歇。

我一聽頓時愣了,尼瑪!三天都是這種排場,還讓不讓人睡覺了,好在那老伯家知道我們是外地人可能忍受不了。特意給我們安排用來防止噪音的防噪耳機,但是效果並不怎麼樣,這三天下來我每天幾乎是一雙眼睛就跟熊貓一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倒是唐道平跟郝建的精神好的不得了,每天都要去參加漁民主辦的那些慶祝活動,我只好一個人呆在那老伯家裡。沒事研究一下這周圍的地理壞境,人文風俗,還好這三天過的也快,只是一轉眼的事情,終於喧鬧的三天結束了。

我長嘆一口氣,終於可以出發了,我們跟那老伯告別,在他家裡住了幾天,那老伯不肯收我們住宿費。

我跟唐道平一商量就買了一些保健品送給那老伯跟大媽,那老伯一看推脫不了只好接受了。隨後我們告別了那老伯一家,在一家經營潛水裝備的店子裡買了一大批裝備,什麼都有,直把那老闆高興的∶“這可能是他一年的收入。”

於是我們提出一個要求,希望老闆替我們找個大一點的船隻,方便我們帶著這麼多東西出湖。那老闆笑著答應了,帶著我們去了旁邊的一個碼頭,我們上了碼頭看到這裡停著不少船隻,可以說各種各樣。

就連那種單人坐的獨木舟都有,不過大部分還是比較現代化的,畢竟像這種古老的木船到了這個年代,已經差不多都被淘汰了。

那老闆說,這裡的船大部分是漁民私人的,只要價錢合適,他們立馬就會出發,還有些是已經被淘汰了的鐵船。不過我還在這裡看到了一艘日本人留下來的船隻,據老闆說,這艘日本人的船是前些年來這裡尋寶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