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臣賊子!

況且嚇得一個趔趄,尼瑪這是那個缺了八輩子德的諫官啊,怎麼上來就把自己定性為亂臣賊子了?

其實還真不算冤枉你,朱元璋明文定律:凡倡議更改《太祖寶訓》者,一律以謀反論處,若是謀反還不算亂臣賊子,什麼人才算得?

“哼哼,你也怕了?難道你上書前就沒想過後果?別告訴你不懂。”張居正冷哼道。

“這個當然想過,不過晚生覺得徐相和大人您一定可以保我,高相至少不會主張處置我吧,這樣看來就算有風波我也能過得去,不會掉河裡。”況且嘻嘻笑道。

“喲嗬,原來你打好了主意啊,皇上那裡你也是這樣想的吧?”張居正被他氣得差點笑出聲來。

況且沒說錯,有他和徐階主持內閣,怎麼著也不會把刀架到況且脖子上。徐階現在還是首輔,高拱從今天朝廷上的表現看,也是想要息事寧人。

但是,皇上究竟什麼意思?這才是關鍵。皇上沒有態度,不置可否,張居正的心一直還懸著。

按說,皇上明白況且的奏摺下發朝堂後應有的反應,然則皇上為何堅決下發。此事為何不先和他們幾個內閣大學士商議一下?內閣大學士是皇上名正言順的私人秘書,他們的職責就是事情公開前為皇上出謀劃策。

就像況且,雖說是掛名錦衣衛指揮使,實際上的職務還是御醫。至少在皇上另外正式委派他別的職務之前是這樣。

皇上究竟是想用這道摺子測試群臣,還是想借群臣的口和筆來給況且定罪?這兩種可能都存在。

給況且定罪甚至誅殺他不是不可能,儘管現在朝廷上下都認為況且是新貴,是皇上要提拔的自己的人,有時連張居正也不免這樣想。然而,事情的內幕究竟是什麼,皇上是什麼用心,他不開口,最好別去猜測。

況且可是前司禮太監黃錦接回來的,黃錦一進京城就被關押起來,然後被罷免一切職務,派去一個偏遠的地方當鎮守太監,實則就是流放。這一切絕不是偶然,背後一定大有文章。

張居正當時替況且捏了把汗,準備著隨時伸手救他一次,不想皇上在況且這兒來個大轉彎,不但沒有絲毫怪罪,反而給他封了個錦衣衛指揮使的高官。

是出反常必有妖,一般人都懂的道理張居正當然更加明白,問題卻是無人知道這妖究竟是什麼?

張居正認同況且這樣做是在測試皇上的心思,只是覺得這辦法是太蠢了,等於把自己的腦袋放在鍘刀下面試試舒服不舒服,然後抬眼看皇上救不救他,這不是拿自己的腦袋開玩笑嗎?皇上如果覺得這是在逼宮,他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

況且撓撓頭道:“大人,晚生不是魯莽,也不是單純想要試探皇上,真的是覺得現在開海禁恰逢其時,至於《太祖寶訓》,多少年來改動過的不計其數,只不過上下都裝著看不見就是了。海禁為何就不能放開?這可是關乎國計民生的大事啊。”

張居正嘆道:“不是現在正其時,早就該這樣做,關鍵是朝廷大臣小臣們並不關心這個,只要他們腰囊裡不缺銀子,他們哪管國庫缺不缺銀子,更不會關心民間有沒有足夠的銀子用。尤其是那些諫官,他們沒事還要找事找人罵幾句,彈上一章,你現在可是給他們立了一個又圓又亮堂的靶子,他們不射你射誰?”

“那皇上什麼意思?”況且問道。諫官的反應他早就預料到了,只是沒想到第一個出頭的諫官如此毒舌。

“皇上沒意思,什麼意思都沒有。我愁的也是這個啊。”張居正一嘆道。

“僅僅如此,大人也不至於生如此大的氣吧,還發生了什麼?”況且追問道。

“有人出頭後,又有十多位諫官附議,說的都差不多,最後都說你是恃寵而驕,目無太祖遺訓,此風決不可長,應當殺之以儆效尤。”

“看來這些諫官都想殺我啊,我哪兒得罪他們了?”況且叫屈道。

“他們就是幹這個的,不是得不得罪的問題。幾位內閣大學士也沒得罪過他們,還經常為他們向皇上討情分,不是一樣挨他們的罵麼。諫官的話倒是不必太在意,好在大臣們還在觀望,沒有出頭開口的。”張居正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大人您氣什麼啊?”況且倒是納悶了。

“我氣的是高相,我和他出來後,這傢伙居然以為是我慫恿你上書試探皇上和朝廷的反應,說了好多譏諷的話,我和他相交多少年了,他竟然如此看待我。我難道不知道此事的利害關係?難道我會害你不成?”張居正氣的須髯飄拂,兩手都有些發顫。

“不是晚生多嘴,高相其實有些大嘴巴的,總願意說些傷人的話,大人不必太在意。”況且能想見兩人在宮外的情景,看來這兩人的芥蒂是愈來愈深了。

“不過今天有件事可以看出些皇上的心思,諫官們群情激昂時,皇上卻不耐煩了,直接起身退朝,這是皇上即位以來第一次。要不然,今天還不知如何收場呢。”

“那就是說皇上不反對我的奏摺?”況且急忙問道。

“現在還說不好,總感覺皇上是有深意的。”張居正道。

“你先回去吧,好好睡個覺,這事一時半會完不了,估計今天許多人都要睡不著了,要揣摩皇上的心思,然後琢磨好明天該怎樣上書表明態度。”張居正的火慢慢消了。

他今天如此動怒,一則是因為此事惹出的麻煩的確太大了,連他也不知會發展到何等地步,最後如何收場。他隱隱有種恐懼,害怕最後失控,不可收拾。其二就是被高拱嗆的,高拱譏笑他拿況且當槍使,過後還得皇上跟他高拱來保況且。最讓他生氣的就是這個。

“高相是不是誤會了,因為我的奏摺跟大人的放一起了,當初要是走錦衣衛使司那裡上奏或許他就沒這些話了。”況且現在有些後悔搭張居正的順風車了,如此上奏的確方便快捷,卻給張居正惹來了麻煩。

雖說高拱現在不是首輔,但誰都明白,在皇上的心裡,高拱才是第一人,隨後才是張居正、陳以勤,其他人都得往後站。

“那也沒用,你是我的幕僚,不管你有什麼事,我都脫不了干係,不過這也沒什麼可怕的,我還不至於這點事都擔不起。只是今後遇到這種大事,一定先跟我商量一下,不要再自作主張。”

“晚生記住了。”況且應道。

“回去吧,我也得休息了。這幾天你天天晚上過來一趟,有什麼情況我好告訴你。”張居正揮揮手道。

“多謝大人,晚生告辭。”況且躬身一禮後退出去了。

庭院裡站著好十幾個幕僚,有替況且擔心的,也有想看熱鬧的,還有十多個家人在外面候著,等候老爺的傳喚。

“小子,過關了?”一個老幕僚有些詫異地看著況且走出來,沒聽到那裡摔茶碗砸椅子的響動,這可不像大人的風格啊。

“嗯。”況且點點頭,卻有點納悶,這些人大冷天的看什麼風景啊。

“大人……沒罵你?”領他來的幕僚問道。

“罵了幾句。”況且老實承認。

“然後呢?”

“然後大人就笑了。”況且笑道。

“笑了?”幕僚們都呆住了。

“然後大人跟我說了些話,就讓我出來了,大人想要休息了。”況且道。

“這……”幕僚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都不明白張居正叫況且來前的滔天怒火究竟哪兒去了,按理說都應該發洩到況且身上才對啊。

“這就叫同人不同命啊,雖說都是幕僚,咱們這輩子是比不上小兄弟了,要是咱們捅出這麼大婁子,後果怎麼樣,想都不用想,直接卷鋪蓋走人吧。小兄弟呢,只是輕輕罵了幾句,說不定還怕罵重了,又給補兩顆甜棗吃吃。”一個幕僚陰陽怪氣道。

“允明現在不僅僅是幕僚,還是錦衣衛指揮使,是皇上的人,大人當然要另眼相看。”又一位幕僚不無酸意道。

他們深諳朝廷典章制度,更富有官場經驗,許多人還出任過知縣、知府的職務,當然知道今天這個婁子捅的有多大,說把天捅個窟窿都不為過。

原以為張居正就算不把況且逐出去,也會痛罵他半個晚上,讓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孰料他們聽了半天也沒聽到張居正的痛罵聲,裡面的氣氛一直很平和。這不能不讓他們感到節奏亂了,大人行為異常。

至於況且的那個錦衣衛指揮使,他們還真都沒當回事,不就是皇上想寄祿嗎?像這種突然拔擢過高的人,一般都有個專有名詞:佞人。

歷代皇上身邊都有幾個這樣的佞人,一般都是和尚道士異人之類的,會封他們個禮部侍郎、工部尚書之類,也只是應名而已,並沒有實際職務。

所以對於此事,他們倒是很同情況且,覺得一個非常有才華的江南才子,前途無限,卻在步入官場的第一步就走岔道了,這事不但對他將來沒有好處,反而可能很成為終身之玷。

不管這些人做如何想,況且不奉陪了,他自己走出去,一直等在車裡,緊張地聽著動靜的周鼎成過來接上他,然後上車回府。

“怎麼樣?”周鼎成緊張得大氣都不敢喘。

“啥事沒有,不過今天只是開始,以後如何發展還不好說。”況且心裡並不輕鬆,至少皇上態度沒有亮明前,一切都是未知數。(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