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把眼睛一瞪,對紀昌道:“你過來幹什麼?這裡不用你伺候,幾位將軍都是客人,你陪好他們喝好酒就行了。”

戚繼光也對副將道:“你們自己喝去吧,我和允明要縱談天地。”

紀昌和副將們都趕緊出去了。

“還好,不用咱們伺候,不然在夫人們那裡受的氣全得撒在咱們頭上。”一個副將脖子一縮,僥倖逃過一劫。

紀昌也笑了,他並不知道況且和蕭妮兒、左羚的關係,不過況且天天住在外宅,這就是最好的證據。

戚繼光和況且也不怎麼吃菜,只是一杯一杯的喝酒,然後說是縱談古今人物也行,說是侃大山也未必不可。

戚繼光喜歡兵書戰策,他蒐羅了所有能找到的這類古籍,也都研究個透徹,他在戰術上經常有驚人的創舉,就在於他這方面下的功夫。

況且不懂這些,可是他懂歷史,對歷史上的名將名帥也研究的很深。

兩個人從先秦一直縱談到當今,當真是侃的不亦樂乎。

對於帶兵打仗且立下不朽戰功的,兩人略有分歧。

戚繼光崇拜唐朝的郭子儀,認為那才是武將的楷模,自己終生追求的最高境界。白起、韓信這些名將成就太高,只能仰望,無力達到。

況且卻是最崇拜王守仁,認為王守仁立下的戰功比郭子儀大的太多,兩人簡直不是一個等量級的。

即便在當時,對王守仁的評價也存在很大的分歧,不只是在他的戰功上,他建立的心學,更是眾說紛紜,崇拜他的認為是當朝聖人,超過朱熹、二程、張載,貶斥他的則稱他是剽竊朱子餘緒,卻又大言是自己發明,更有甚者,責罵王守仁是自誇超過朱子的浮滑不實之徒。在朝廷上層,對王氏心學的優劣也是爭論不休,這還是在陽明弟子滿天下的情形之下。

嘉靖帝很崇拜王守仁,主要是崇拜他的軍功,在理學上還是堅決支援陳慕沙這一派,嘉靖和隆慶父子二人都與陳慕沙結下布衣之交。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對他的軍功也是如此,至今依然有謠言,說是王守仁開始時接受寧王重賄,跟著寧王一起造反,只是看到攻不破南京城,這才反戈一擊,貪天功為己有。

這當然是謠諑,可是在許多別有用心的人的堅持傳播下,相信的人也不少。

戚繼光當然不相信這些,只是覺得王守仁平寧王不過一個月的事,其後就是剿滅寧王的餘孽而已,功勞是不小,卻跟郭子儀沒法比。

郭子儀那才是百戰天下,用如山般屍骨為自己鑄就不朽豐碑。

況且笑道:“郭子儀的確如此,也正因如此,才說明他只是名將,卻不是王守仁這等聖將。”

“聖將?”戚繼光不明白。

“對,名將中的超凡入聖者。”況且道。

“說來聽聽。”戚繼光道。

況且就跟他擺證據,舉例說明,兩人就像救火員,郭子儀是等到大火已經成勢了,才奮力撲救,結果卻根本不能奏功,大火蔓延,幾乎把半個國家都燒光了,最後郭子儀到處撲火、救火,自己燒的面目黧黑、遍體鱗傷的,看上去他撲滅的的確是蔓延大江以北的所有大火,其實卻是開始時救火不力,導致大火蔓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大唐幾乎覆滅,郭子儀也因此得到了再造大唐的功勳。

王守仁卻不一樣,他開始時就知道火源在哪裡,知道該當如何迅速撲滅,所以一個月內打敗寧王,且將之生俘,火勢也就被撲滅了,各處不過有些餘燼而已。

王守仁撲滅的火雖然不大,卻是可能蔓延全國、導致朝廷覆滅,上演第二次京城喋血的惡火。

這並非他瞎說,在當時許多人確實認為寧王起事有八成把握能成功,似乎大局已定。

“郭子儀的確是把火撲滅了,結果卻是燒燬了幾乎所有房屋和財產,大唐元氣大傷,以後無法中興,就在於安史之亂中損失太大了。這當然不是郭子儀的原因,卻也說明郭子儀戰功並不如王守仁之美。”況且開始解剖兩人的不同之處。

戚繼光凝神聽著,不置可否。

況且繼續道:“王守仁當時如果不是運籌入聖,用兵如神,寧王一旦攻下南京城,順流而下,焉知不能直搗京城,當時朝廷裡可是有太多寧王的內應。王守仁及時平定了寧王造反,避免全國遭到毀滅性的打擊,這份功勞從來沒有人給他算過。其後江南各地遭受的損失不是寧王造成的,而是武宗皇帝帶著一群佞幸、邊軍過來胡作非為造成的,最後還是王守仁用計,把武宗這些人請回了京城。”

“你這樣說似乎也有理啊。”戚繼光摸摸頭,感覺有幾分道理,卻無法馬上認同。

“當然有理,戚帥你想啊,如果成祖當年起事時,朝廷的統兵大帥有王守仁十分之一的本事,早就一隻手把成祖按死在了燕京之地,哪裡還有後來的四年靖難,又怎麼會有化京師為地獄的浩劫。”況且恨恨道。

戚繼光心頭大驚,雖說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但作為臣子,這樣評論君王還是很不恰當,不過他倒是贊同況且這個說法,當時的統兵大帥犯的錯誤太多,導致成祖能守住北京城這個根據地,然後四處徵兵、跟朝廷展開靖難戰役。

“先皇還是很英明的,他不顧當時內閣和兵部對王守仁的非議,堅持封王守仁伯爵,而且是新建伯,這個新建二字也是很值得玩味的,可惜因為楊廷和等人暗地裡做小動作,王守仁的伯爵只能襲封一世,這還是先皇為他爭取的。等到楊廷和等人下臺,王守仁的伯爵也就是世襲罔替了。”

戚繼光自命對這些早都瞭如指掌,此時卻被況且忽悠的有些發懵,說不出辯駁的話來。

“你對先皇評價如此之高,不會真是先皇的私生子吧?”戚繼光小聲探問道。

“胡扯,一點關係都沒有,你再這麼說我跟你急啊。”況且瞪著眼睛道。

“沒有就沒有,別急眼啊。”戚繼光笑著喝了一杯酒。

戚繼光在嘉靖年間備受擠壓,所以對嘉靖帝不能說怎麼痛恨,至少也不感恩,對他的評價自然也就不高,何況嘉靖帝耽於修道,自己的做法給天下人留下了把柄。

況且對嘉靖帝印象好,是源於他老師陳慕沙,陳慕沙是堅定的保皇黨。至於後來況且被嘉靖帝、隆慶帝父子兩個逼入京城,陷入死地,況且自然也不能毫無怨言,只是此時評論的是王守仁的事,他還是實話實說。

兩人一直談到凌晨,因為戚夫人還沒有出來,只能等著。

戚夫人最後總算出來了,在一群將士的護衛下,登上馬車打道回府。

況且和蕭妮兒、左羚都送出大門外,拱手告別。

“別忘了明天到我那兒去。”臨行前,戚夫人又叮囑一句。

“不會忘的,大姐。”左羚笑道。

況且一怔,這喝了一頓酒,就成姐妹了?

車隊走遠後,左羚笑道:“沒辦法,戚夫人非得逼著認我做幹姐妹,只好認了。”

“這也不錯。”況且評論道。

“戚夫人真是豪爽英姿,比戚帥大氣多了。”左羚如是評說。

況且心裡發笑,戚帥在夫人面前,身子都矮了半截,還讓他怎麼發揮豪爽大氣啊。不過左羚倒真是從心底裡認同戚夫人。

蕭妮兒並不這樣認為,她跟著況且進了外書房,然後坐在椅子上哼道;“她就是命好,嫁了戚帥,還總覺得自己就是個女人,要不然帶兵打仗,戚帥只能當個大兵。沒見過這麼能吹牛的女人,你說她長的也只是一般人啊,孃家也沒有什麼勢力,戚帥為何那麼怕她?”

“夫妻之間的事誰能說得清楚啊,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唄。”況且笑道。

況且知道,蕭妮兒就是跟戚夫人不投緣,看不上這種型別的女人,一直忍讓著,這會才發作出來。

“你不回去休息?”況且問道。

“都什麼時候了還休息,一會就得起來讓人幹活了,我要是睡覺,她們個個都得偷懶,這家就成狗窩了。你以為人人都像你那樣命好,當甩手掌櫃的就行了。”蕭妮兒沒好氣道。

蕭妮兒有氣是因為戚夫人不看好她,覺得她的相貌跟左羚沒法比,豪爽大氣更沒法比,一身的小家氣,不過是小家碧玉,左羚才是她最欣賞的那種能領袖群倫的巾幗豪傑。

“來,抱抱,讓你受委屈了。”況且張開雙臂。

“好稀罕你啊。還不都是你招來的惡客。”蕭妮兒這樣說著,還是老實坐在況且懷裡,把頭靠在他的胸膛上。

況且當然也不想睡了,就這樣抱著蕭妮兒,坐在太師椅上。

“那兩個姐妹是不是又在門外站崗呢?”他忽然想到這一點。

“可不是,我只要走出內宅,她們就跟著,說是雪衣交代的,貼身保護,自己家裡保護什麼啊?”蕭妮兒提到這事,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可是內宅保衛由肖雪衣負責,她也沒辦法。

“可惜啊,不能幹壞事了。”況且裝著無比心傷的樣子。

“你是想說多虧她們,你才不用應付我了吧?沒良心。”蕭妮兒笑了,用手撫摸著況且的面頰。(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