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孟祥看著這個年輕弟子笑了笑道:“別急!聽我說完!我有一個任務交給你去做!到不是和你想的那樣!”禪那轉悲為喜,點了點頭道:“還請示下!”康孟祥沉吟道:“你去洛陽白馬寺,到了之後就在那兒掛單等我!我在長安還有一些瑣事要處理!”禪那點了點頭,雙手合什道:“嗯!”只是康孟祥沒注意的是,禪那低頭的時候,眼神不自覺的盯上了那枚帖子……


夜深了,禪那回了房休息,康孟祥的房間一直亮著光,短短的蠟燭已經支撐不了火苗,一時間明暗交綴,康孟祥輕輕的放下了帖子,收了起來,隨後上了床,儘管閉上了眼睛,但心中依然不平靜……明面上看,帖子上的話很直白,請他做一件法事,順便請他解經,只不過這經書卻是安世高所留……


貂蟬溫柔的給小皇帝戴上了衣冠,後者輕輕一笑,對劉啟道:“怎麼樣,這件衣服還合身麼?”貂蟬自然不是王秀,畢竟後者已經進了賈府,安安心心的等著從蘿莉變御姐,從少女變人妻,準確的說是新的一位宮女,姿色沒有前任那般出眾……不過令新任貂蟬有些幽怨的是,劉啟就沒掃過她一眼,要知道,前任的幸福人生可是令無數宮女羨慕嫉妒恨……


劉啟自然沒理會這一任貂蟬,去掉了那神秘光環後,所謂的貂蟬事實上就是管理衣帽的宮女而已,真論起來,和那些服侍君王太后的宮女沒啥不同,只不過是分工不同罷了……劉啟點了點頭,坦白說這身衣服稍有些大,不過那時候劉協也差不多長高了。這一身實際上是禮袍,是訂婚時所穿的正裝,小皇帝光結婚就得耗一年功夫,至於成親時的禮服,據李儒的訊息說,還沒開工,僅是將材料收集全了,畢竟小皇帝如今正是長個的時候……


劉啟看著劉協,好吧,這廝拖到後世就是得批評教育的主兒,丫的十一歲就得成親?娶得十二歲的少女也不像話,不過這一世兒,那些大臣恨不得第二年皇后就懷胎,至於小皇帝是否有這個功能以及能不能因此折壽,他們才懶得管,畢竟東漢就是這麼玩的,皇帝活到了三十多歲,山陵崩,再換一個正吃奶的小孩子,糊弄糊弄那個宮中有些愚笨的女人以及她的兄弟,真正的大權還在士族手裡……


所以說,教科書和史書上說的東漢衰敗是敗在宦官和後族那是純扯淡,真正的原因是,出了個奇葩的皇帝鬥倒了打了盹的士族,士族醒了之後反擊的力量過大,權力穩固三角塌了,規則破碎,所以大漢朝就完了。這是和其他朝代都不一樣的地方,因為漢朝雖然走向了衰敗,但“敗”是敗在士族手中,國力還未受損,所以中原打仗很high,邊疆打異族依然很high,要不《後漢書》說“國恆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劉協有些皺眉,轉了一圈,看著銅鏡,道:“是不是有些大?師傅啊!你看,這袖子都快遮上手了!”劉啟眨了眨眼睛,所謂的“快”僅僅是蓋住了大半個手巴掌,還沒誇張到那種地步,輕聲道:“協!剛剛好!再說,你這衣服幾個月後穿不就正合適!”


說是這麼說,劉啟喉頭不自覺的蠕動了一下,當皇帝就是敗家啊,結個婚,龍袍重新縫,訂親一件,成親又是一件,這還不說,這些衣服不是和那些正袍一般,平時朝會還能穿,這些算是一次性消耗品,當然訂親的那件用的還能稍久點,畢竟出場的次數還多些……腐敗啊腐敗,當然,這衣服只是大頭中的小頭了,真正燒錢的就是什麼成親的聘禮,成親當日的花費,當然在統治階級高壓下,人力付出幾乎可以忽略了……


劉協感到有些難受,畢竟除了衣服之外,銅冠也是大了一點,不僅僅是頭上的壓感還有耳朵眼旁的黃玉也大了幾分,只是這愁眉苦臉的樣子倒是讓劉協多了幾分可愛,少了幾分皇家氣度!“嗒嗒嗒”一陣腳步聲傳來,劉協剛抬頭,就見得蔡侍中走來。蔡邕行了一禮,滿意道:“陛下!不錯!有了些英武之氣!”


劉協不免有些氣苦,事實上,這些人入宮,侍衛都被交代過不用稟告了,天天這個點教書,雷打不動,已經成了規律,況且,蔡侍中病了還有王司徒、趙侍中,反正小皇帝這兒,有著劉啟王越這些人訓練,身子骨還算是強壯,至少很長時間已經沒生病了……


劉啟笑呵呵的道:“陛下,啟先行告退!”劉協有些氣苦的看著他,因為他知道,劉啟所謂的告退是真的告退,而且接下來的行動就是跑去長樂宮,那裡有從洛陽處一起搬來的動物……劉啟出了宮門,看著正在和侍衛對接腰牌的呂布,笑道:“這不是溫侯麼?”呂布笑了笑道:“啟?這算不算是臨陣脫逃?如今可沒到放衙的時候!”劉啟撇了撇嘴道:“想不到如溫侯這般偉男子也會說這俏皮話!”


呂布哈哈大笑,接過了腰牌,轉頭對劉啟道:“我進宮,啟!有時間來我家喝酒!”劉啟的臉一綠,想起了什麼,慌忙的逃走了,又惹得呂布哈哈大笑,大搖大擺的入了後殿……


讓劉啟“奪路而逃”自然是呂布家的奇葩女公子,尤其是某人還算是有些威名,女公子不依不撓的要“單挑”,尤其是劉啟忍不住稍微動了一下手就算是捅了馬蜂窩……無良呂布自然不會糾結六歲女孩和十二歲小男孩的打鬧,反正當時也快過年了,找些樂子也好……


話說過來,這還是劉啟頭一次去長樂宮,儘管目前還在修繕中,不過劉啟認為這所謂的無人之宮,定然掩不了其中的荒涼氣味。說是無人,實則上是指沒有居住的皇族,長樂宮,東宮也,太后之位空懸,故無人。當然,這個東宮並不是指太子,而是因為它在未央宮之東而得稱。


劉啟剛驗腰牌,恰逢一隊士卒巡邏,為首的伍長朝著劉啟行了一禮,道:“拜見劉北宮!”劉啟看著這張熟悉的臉,笑了起來,道:“成宮衛了,不錯!”這熟悉的臉當然不是未發跡的“名武將”,而是劉啟當初在長安鬥五斗米教時的部下之一,是個傳令兵,名喚王猛,倒是熟悉。當然,此王猛非彼王猛,畢竟差了幾百年,不過有一個相同點就是,喜歡動腦子,是個機靈人……


有一個導遊,事情果然方便,劉啟跟著這一隊士卒轉了北頭,那些西苑動物如今被安排在神仙殿,也就是長樂宮前殿之北。王猛嘆道:“沒想到劉北宮來這裡卻是為這些禽獸!不過……”劉啟笑道:“怎麼?”王猛看了劉啟一眼,道:“不過劉北宮最好有些心理準備!這些禽獸難養活,恐怕剩不了幾隻……”


劉啟愣了一下,就聽得王猛低聲道:“別忘了這兩年長安不好過,糧食人還不夠吃,更不用說這些玩物,甚至有些人餓極了,還從那裡……”劉啟看著王猛的手指點了點北方,不由得笑了起來,點了點頭,不以為意,誰在大漢朝跟我說有什麼保護動物我跟誰急,丫的如今的山林裡可是老虎遍地走的時代,偶爾迷失道路的野豬衝擊田園並不是什麼新鮮的大事件……


過了半個時辰,王猛和另一隊士卒換了崗,劉啟和他告別後,就進了這所謂的神仙殿,只不過這味道卻是有些古怪……果然純天然,某郎君皺了皺鼻子,看著不遠處的一垛巴巴雷,心中不自覺的懷疑他這一行是不是一個錯誤……


一個黑影猛然從他身旁跳過,三兩下就上了樹,劉啟定睛一看,卻是一隻大貓鼓起全身皮毛虎視眈眈的瞅著他,或許那巴巴雷就是它的出品?


說是貓,劉啟也有些不敢恭維,比傳統印象中的貓足足的大了幾號,眼睛著麼一約莫,竟然有四五尺(漢尺,不要說米,畢竟某人已經快被古化了),儘管偏瘦(營養不良),但這麼一瞧還是很令人震撼的,尤其是那貓的那一身皮,黃黑斑點,乍一看還以為是虎豹皮……劉啟可不曉得這就是山貓,畢竟他沒見過這東西,《山海經》中雖然出場過,不過劉啟一時間沒對的上號,畢竟文字版無圖還是太坑爹……


山貓,或許說是猞猁,盯著他幾眼,眼神一眯,正要衝下去的時候,看著那位男子猛然發出了一道光芒,心中不自覺的提起了警覺,一股畏懼燃起,壓住了對食物的慾望,幾個跳躍,閃去了身影……


劉啟縱然有些不懼,心中還是免不了起了一絲欣喜,果然還是道術管用,像什麼火石之類的,等到真點了火,估計那貓就衝下來了。劉啟的預感是正確的,自打他感到一陣殺氣,全身彷彿被盯住了的時候,就知道這是這只貓幹的好事,儘管他不曉得為啥同樣都是貓,這一隻看起來攻擊力極強,但右手還是毫不遲疑的催動了道法,金光浮動,一個火球浮於掌心……


好吧,劉啟並不曉得,他如今在長樂宮中能使用道術還是託了董胖和劉協的福,在這倆人的拆遷下,長安城中的大陣終於破損的不能執行了,儘管這套陣法本身也因為龍氣截斷而快到了盡頭,只不過皇宮這一改,改的更快了一些……無知者無畏,無知者可怕,誰叫當初會稽符籙派鬧得那一出使得大多數修行者隱於山林,以至於偌大個長安城,連個提醒的人都沒有……


神仙殿,就是求神仙的,只不過此時劉啟有些厭惡這個地方,那些沒節操的道士為了自己的私慾,糊弄君王擺弄是非……不過劉啟卻沒想想,那些人看似可恨,實則是有自知之明,眼見修行無望,不在紅塵上撈上一筆,哪能對得起自己這麼長時間深山求道,若是有那個機緣,誰還願意混在紅塵中……


走了大半圈,劉啟都有些麻木了,像什麼兔子之類的小型動物是絕對不見蹤跡,偶爾能憑著過人靈覺能發現狐狸之流(要不改行做獵人,絕對能發一筆?),也是一閃即逝,至於鳥兒,貌似除了籠養的奇鳥沒有別的了……劉啟有些喪氣,但他卻沒想到,那些黃門自然是心存畏懼不敢多入,所以像大類猛禽自然早早的放了,小的奇鳥就在大門口處的小屋子,一天進來幾趟喂點就算當了差、應了卯……


“晦氣”劉啟有些恨恨的踢了一塊石頭,“撲”的一聲砸在了一塊石頭上,猛然一聲吼嘯,四周的動物猛然一空……劉啟有些無辜的看著自己的腿,貌似沒幹什麼啊,只是聽聲音,就知道這不是什麼好動物,正是山中之王!


又是一聲巨吼,不過這一次劉啟辨明了方向,就轉了個身,聽起來好像離著比較遠啊……儘管某人道術高超,只不過老虎這類動物還是敬而遠之為上,他是來找樂子不是找麻煩的,畢竟這一類動物,沒惹毛還好,一旦惹毛了,可就是不死不休。儘管很多人都說自己心智有缺(打鬥方面),但劉啟並不想享受一下虎吻……


可惜的是,某人今天出門沒看黃曆,就在他走了二三百步的時候,聽到了草叢中傳來了聲音。劉啟撇撇嘴,貌似是什麼小型動物,話說回來,這可是罕見啊,一個好奇心升起,劉啟邁了幾步一瞅,隨後就咽了一口唾液,心中猛然升起了不祥的預感……


你妹,我才不做武松李逵!劉啟看到了兩隻幼虎正在草中慢爬,小小的如同小貓一般,其中一隻很扎眼,全身通白,若不是的虎崽額頭上有一個王字,他還在笑呵呵的想——終於看著正常的貓了……


在他眼中算是“正常”,但若真落了其他古人眼裡,那可就不是正常了!說到這兒,實際上,劉啟一直還有思維誤區,扭不過來,畢竟古代的貓經過二千年的演化,和後世的貓大不相同,這個年代的貓大多都是彪悍型,也就是個頭如狸,至於寵物型的貓真正登場還是在宋朝的時候,波斯貓隨著船隊到達大宋才產生的……當然,其真實原因筆者也有些模糊,或許貓之所以不列於十二生肖則是和它們的半馴養性有關?畢竟貓最早的出場可是在周代就有,只不過那時候是作為保佑田地的貓“神”出現的(拜祭貓神,捕田鼠,汗一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