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話要說:

名分分配如下:

男主:袁一(請站錯佇列的讀劇菌,怒扔粉筆,平復心情再行列隊。)

女主:李令月。

稍微劇透:李令月負責“帝凰”,袁一負責“天下”。

劇情走向:會將“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的的天下只有你”貫穿全文,請讀劇君自行腦補豐滿劇情。  這時,上官婉兒索性直截了當道:“傳聞不假,袁一也在大典名單之內,聖後最近才將此事確定,所以,詔令這一兩日就會下達。”

薛紹嘆了口氣:“當年,那混蛋時運太佳,雖然,被中宗皇帝貶到安西都護府,可恰好躲過了廢帝風波,也算是保住了一條性命。可他先是倚靠聖後,後是獻媚中宗,如此朝秦暮楚的政治態度,按理來說,聖後應該讓他老死塞外。”

“可如今聖後卻……這就好像,當年他以戴罪之身潛入早朝,他全身綁著□□,信誓旦旦的要炸掉含元殿,換成平常人這麼做,不管多少條命都不夠死,可偏偏他不但全身而退,還能夠封候拜將。這一次次的,我真不知他是手段太高明,還是天生好命?所以,有時聖後的心思真是很難看透。”

雖然,在旁傾聽的上官婉兒,始終一言不發,可她心裡卻暗暗為薛紹的口無遮攔著急。

不管是廢帝風波,還是多年前的潛入事件,都是諱莫如深,朝廷一直刻意淡化,想要抹去的事情。

自從武后的勢力在朝廷日漸做大,如今,又以洛水瑞石為國之祥兆為由,前往洛水進行受圖大典。

種種跡象不難看出,朝廷的□□勢波譎雲詭,隨時都有變天的危險。

薛紹身為李唐宗室,又是當朝駙馬,薛紹明知自己是武后的心腹,竟然還當著她的面,對禁忌話題大談特談,甚至,還對武后評頭論足。

她真不知薛紹是政治敏感度太低,還故意為之,好藉此從她口中打聽到一些訊息。

在如此政治形勢當前,就算她與薛紹的私交再好,也只能各為其主。

即便守口如瓶的後果,對薛紹而言是毀滅性的,她也無能為力,因為時局無法逆轉,歷史的腳步更不可能停止。

這樣想著,上官婉兒便故作從容道:“聖後的心思,又怎是你我能夠猜透的?有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但說無妨。”

“駙馬爺身份尊貴,有些話放在心裡就好,不必說出來。”

看似上官婉兒只是不痛不癢的說了寥寥數語,可在薛紹聽來,不亞於厲聲訓斥。

只見,他低著頭沉思了片刻,方道:“我信得過你。”

上官婉兒隱晦的闡明立場道:“這麼說吧,大雪天很冷,穿著一件狐裘很暖和,很舒服,捨不得脫,一直穿到了夏天,發現原本的舒適,變得難受得要命。同樣一件狐裘,穿對時節才會舒適,不適宜只會要命。”

聽到這番道理,薛紹搖頭嘆了口氣:“我跟上官姑娘說人情,上官姑娘卻跟我談政治。的確,不合時宜啊!我定當緊記上官姑娘教誨。還有,關於袁一的訊息,能不能暫時不要令月?”

上官婉兒點了點頭。至此,倆人再沒交談,薛紹將上官婉兒送到府外,她便坐上等候的馬車。

回到宮中,上官婉兒便來到武后的寢宮覆命。

上官婉兒無需通報,便來到殿內,只見寢殿佈局威嚴大氣,陳設高雅奢華。

她穿過被蠟燭照得明如白晝的前殿,走過重重帷帳,來到作為前殿與內寢隔斷的黃花梨雕花側門,輕輕地敲了敲:“奴婢上官婉兒。”

這時,從內寢中傳來一個略顯威嚴而略顯滄桑的聲音:“讓她進來。”

聽到吩咐,伺候在門邊的宮女便將門開啟,見了上官婉兒,宮女恭敬地行了個禮。

上官婉兒點頭示意,然後,繼續往裡走。

只見內寢中,地面上鋪著一整塊精美的羊絨寶相紋地毯,在屋子中央擺放大號的錯金螭獸香爐,名貴的龍涎香正一縷縷地從香爐中升騰飄散。

在屋子一側擺放著大雕填“漢宮秋月”十二扇屏風,在屏風站著幾名手持托盤的宮女,而屏風裡有兩名宮女,正伺候著武后,脫去她身著的緙絲鸞鳥朝鳳繡紋朝服。

片刻後,兩名宮女小心地捧著朝服,躬身退到一旁。接著一個著素色綢緞寢衣,梳著鳳髻的老婦人從屏風裡走了出來。

只見老婦人雖然滿頭銀絲,滄桑的皺紋也爬滿了眼角,可她卻身姿輕盈,步履矯健,她神情有著令人莫名肅然起敬的莊重,眼神透露著不怒自威的神采。

彷彿,她身邊籠罩著一種無形的氣場,就算平日裡威風八面的人,只要靠近她身邊人,就感到不寒而慄,這種寒冷不像是害怕,更像是敬畏。

老婦人剛從屏風走出,旁邊的宮女就忙不迭地捧上軟底睡鞋,跪地幫她換上。

這時,上官婉兒見了婦人,只是很隨意的行了個禮。婦人點頭示意,而後,抬了抬手道:“你們,退下吧!”

聽到吩咐,一個捧著艾燻用具的宮女,上前詢問道:“聖後,艾燻還未做,奴婢是否稍後再過來?”

沒等武后吩咐,上官婉兒上前捧過托盤道:“我來吧!”

宮女點點頭:“有勞尚宮大人。”

待宮女悉數退下,武后便坐到梳妝檯前,讓上官婉兒拿下髮髻間沉重的朱釵,放下髮髻。

如此,武后感覺整個人都輕鬆下來,只見她扶著痠痛得厲害的脖子,左右晃了晃。這樣有失威嚴的小動作,恐怕只有在此時此地,她才敢肆無忌憚的顯露。

見她如此疲乏,一旁將朱釵放進妝奩的上官婉兒,詢問道:“需要奴婢,給娘娘捏捏肩嗎?”

見她點了點頭,上官婉兒便來到她身後,用極其嫻熟的手法按捏起來。

這時,極度的疲勞得到了很好的緩解,武后用輕鬆的口吻,隨口說道:“婉兒,有你在本宮身邊,真是太好了!”

上官婉兒急忙應承道:“奴婢能夠在娘娘身邊伺候,才是奴婢的福氣。”

“你這丫頭少哄本宮開心,本宮知道,在本宮跟前伺候可是很苦,談不上什麼福氣。”

此刻,上官婉兒心裡很清楚,武后說的可是大實話,就拿這番話來說,明為吐露,實為試探。若以武后話中之意,照實作答,肯定會惹得武后不痛快。

若以奉承之言,敷衍了事,又會引起武后的厭棄。

如此,上官婉兒想了想,便道:“在娘娘身邊辦事的確苦。”

聽到這兒,上官婉兒明顯感到武后鬆弛的肩膀,突然之間變得緊繃起來,上官婉兒暗暗瞥了銅鏡裡的武后,只見她臉色極為難看。

見此,上官婉兒依舊不慌不忙,繼續道:“可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嗎?娘娘如此信任奴婢,奴婢又怎能不克勤克苦,如履薄冰地將事情辦好,以報娘娘多年的知遇之恩,愛惜之情。”

說完,上官婉兒又偷偷地瞥了眼,銅鏡中的武后,只見她冷如寒霜的臉上,升騰起一抹淡淡的笑意,看得出她對自己的回答很滿意。

此時,上官婉兒方才松了口氣。

“嗯!”武后並沒有多說什麼,隨後便陷入了一陣良久的沉思。

等按過肩膀後,上官婉兒又點上艾條,幫武後在肩頸部位艾燻起來。

武后開口道:“受圖大典本宮該不該召回袁一?”

上官婉兒如實答道:“袁一曾失信於娘娘,常言道‘一日不忠,百日不用’奴婢認為不應該將他召回來。”

武后搖搖頭,露出意味深長的笑:“時間可以改變很多,卻無法改變一個痴人的心。你對他的哪點心思,又豈能瞞過本宮。本宮詢問你,反倒成你試探本宮?”

上官婉兒急忙道:“奴婢不敢。”

武后嘴角露出一抹冷笑:“不敢?五年前,他之所以逃過一劫,可全靠你暗做好人,出手相助。本宮何事不知,只是睜只眼,閉著眼罷了!”

見此,上官婉兒慌忙以首叩地,求饒道:“奴婢知錯,請娘娘恕罪!”

武后轉過身,打量著上官婉兒,輕描淡寫道:“本宮若想責罰你,也不會等到現在才說。起來吧!”

“奴婢謝過娘娘!”說罷,上官婉兒站起身來。

武后道:“本宮也不瞞你,當初本宮就是想讓他老死塞外。本宮知道,他曾率軍殺了吐蕃的戰神篤魯,讓吐蕃被迫向大唐稱臣,吐蕃人都恨他入骨,就特意讓去了管轄吐蕃的安南都護府。”

“原以為吐蕃人可得好好為難他,可沒想到吐蕃的新皇剛登基不久,就被刺身亡,留下一個剛滿週歲的太子。加之,皇后又年輕可欺。”

“如此,位高權重的親王起了不臣之心,糾集重兵要廢太子,自立成皇。”

“可惜,吐蕃親王沒料到,這皇后雖年輕,可也不是什麼善茬。就在擁兵自重的親王只差臨門一腳時,皇后已暗中聯絡到袁一,得到了他的援助。”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