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摞情報堆在面前,袁術頗為撓頭。

“長安事態愈發嚴重,李先生怎麼看?”

李助手捻疏須,聲色不動。“董仲穎與呂奉先之決裂,或早或晚。南陽該如何應對,要視袁公心中志向而定。”

“哦?”袁術微微一笑。

榮登九五,面南稱帝,是他和李助之間的默契。

不過,現在時機尚不成熟。稱帝這種話,現在說出來,多少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嘿嘿,術真心討教,李先生就不要兜圈子了嘛!”

李助也笑了。

“袁公曠世之才。而今,長安事態,是天降之機。機不可失,主動方能爭先。”

“如何主動?”

李助探身向前,壓低聲音道:“今礙袁公成大志者,唯一事爾。”

袁術當然清楚李助的意思。他想要稱帝的最大障礙,就是當今皇帝劉協還在。此時稱帝,必引得萬夫所指,天下諸侯,群起而攻。

袁術無奈地嘆口氣。

李助繼續道:“韓非子有云,其君之危,猶累卵也。如今,長安陷入危局,而當今之君,亦猶累卵也!”

“李先生的意思是,還要繼續等?”袁術心不甘啊!

長安雖亂,但畢竟還是大漢的地盤。董卓呂布,雖有狼子野心,也不敢輕易把皇帝怎麼樣。

而當今皇帝劉協,僅僅十一歲。

繼續等,啥時候是頭啊?!

一想到這事,自詡沉穩儒雅的袁術,也不禁皺起眉頭,連連嘆氣。

“袁公莫氣餒,只需稍作謀劃,便可遂願。”

袁術急道:“李先生快講。”

李助三角眼眯著,陰險盡露。“袁公若想成大志,有兩件事,必須滿足其一。”

“那兩件事?”

“其一。便是那小皇帝暴斃!”

話說到這個份上,李助已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不再有任何避諱,直說大逆不道之詞。

而袁術。也已被皇帝夢衝昏了頭腦,說起當今皇帝,也是直言不諱。

“那董卓或是呂布,真的敢對小皇帝下毒手?”

李助道:“他們不敢。”

袁術失望。

皇帝劉協不會死,只能另尋它策。“那其二呢?”

“其二。便是再有如董卓一般的亂臣賊子出現,挾持小皇帝及百官。那時,則天下再次大亂,袁公可趁機行胸中大志。”

袁術還是不甚滿意。“可是,長安城裡,董卓的勢力太大。那呂布只有匹夫之勇,怕是難以取董卓而代之。”

李助笑了。

他想看到的,就是袁術素手無策。如此,才能盡顯他李助的謀略,才能加重袁術對他的依賴。

“袁公所言不錯。正因此。我們必須主動行事!”

“啊?!”袁術一驚。“難不成,要派人去動手?”

派人刺殺劉協,袁術不是沒想過。可是,這太瘋狂了。一旦事情敗露,不僅會引來天下諸侯共討,甚至連屬下將士,也會有人背叛。畢竟,現在還是大漢的天下。

“欸。”李助又笑了。笑得很得意,很自信。“行刺暗殺,人所不齒。李某怎會給袁公謀劃如此低劣之策?”

李助的自信。讓袁術看到了希望。他知道李助一定有了高明的主意,趕緊起身,整理衣衫,鄭重一禮:“請問李先生良策。”

李助吊足了袁術的胃口。終於說出了他的陰謀。

“只要小皇帝留在長安,我們便無能為力,亦無主動可言。但是,只要設法使小皇帝離開長安,則事情便可盡在袁公掌握。”

袁術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李助繼續道:“小皇帝離開長安,出了潼關。只有兩種歸宿。一是被某路諸侯,以勤王之名接去。如此,袁公便可帶頭聲討。以袁公之威望,天下必一呼百應。不過,這只是下策。”

“哦?”

這只是下策?

那上策一定更好!

袁術興奮了。

“袁公啊,小皇帝一出潼關,便進入弘農。弘農,紛亂混雜之地。”李助故意停頓了一會,陰險地笑道:“小皇帝進了弘農,誰能保證不出意外?別人不說,便是那白波軍裡,流賊盜寇混雜,說不準,就有人做出什麼事來。嘿嘿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袁術眼睛亮了!

對啊!

小皇帝劉協出了潼關,只需暗中指使白波軍韓暹等,以勤王保護皇帝為名出兵,趁亂下手,那小皇帝劉協絕對死無葬身之地!

到那時,漢室帝脈斷絕,不僅是他袁術,怕是很多諸侯,都要忙不迭地登基稱帝呢!

而他袁術,手握代表天下大權的玉璽,才是正統!

而這麼做,唯一的代價,就是要捨棄韓暹和他的白波軍。

把韓暹作為犧牲品,殺之以謝天下,他袁術才能爭取到天下更多人的支援!

袁術的嘴角,慢慢向上勾起,他快要笑出聲來了……

可是,他的嘴角勾了一半,又慢慢向下耷去……

他想到一個難題:怎麼才能讓小皇帝逃出長安,逃出潼關呢?

“李先生有所不知,那雍州,遍佈董卓之西涼軍。想逃出潼關,難啊!”

袁術越是想不出主意,李助越是得意。他終於可以丟擲最得意的謀劃了!

“袁公,事在人為。只需長安城裡,有人伸出援手即可!”

袁術愁眉苦臉地搖搖頭。“若是幾年前,朝廷上下,我袁氏族人及門客頗多,再難的事,都不再話下。可是,那董逆亂政後,盡屠在京袁氏族人。長安城裡,無有內援啊!”

“有!”

“啊?!”袁術大驚。“難道,李先生在長安還有得力內應?”

“嘿嘿……”李助笑了。“李某雖無內應,但長安城裡,小皇帝身邊,不乏愚忠之輩。那些人,密謀東歸小皇帝和朝廷已久。得袁公資助,必全力以赴,促成此事。而西涼軍,也非鐵板一塊。袁公只需破費些錢財,疏通其中關鍵之人,則小皇帝東歸,可期也!”

“哦?哦?哈哈哈……”袁術終於朗聲笑了出來。

有了李助的謀劃,找那些愚忠賣命之輩,就簡單多了。

袁術對長安及皇帝身邊的人,可謂瞭如指掌。

文天祥是小皇帝身邊死忠之臣,西園軍對皇帝也極為忠心。西園眾校尉,除個別董卓黨羽,餘者都可利用!

袁術還想到一個重量級的幫手——弘農楊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