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王猛一番分析,劉芒的思路清晰了。

從全域性角度看,當今皇帝劉協的安全重於一切。

只要皇帝還在,即便其仍被困於長安,也能保證相對的穩定。幷州需要時間來發展,河東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

劉芒立刻給吳用去信,囑咐其在長安的一切行動,務必以保證皇帝陛下安全為首。必要時,可主動與文天祥郭侃,甚至王允呂布等合作,表明幷州的態度。

長安之亂,不可避免。

劉芒力所不及,無法左右長安危局,只能寄希望,相對穩定的局面,能多持續一段時間。

可是,劉芒也很清楚,穩定,難啊!

就如同要在疾行的大車上,豎立一枚雞蛋,也許能成功,但雞蛋遲早會倒下,甚至跌得粉碎……

長安危局,河東亂局。

河東之關鍵,在於白波軍能否被瓦解,而關鍵中的關鍵在於鄧羌的抉擇。

劉芒給鄧羌寫了一份委任狀,交給王猛。

“以弱示人,以巧避剛;坐山觀虎,趁亂而圖。”是王猛籌劃的謀取河東的思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簡單說,就是要“雷聲大雨點小”,擺出一付想要控制鹽池,卻又不敢輕易動兵的姿態。

為此,劉芒在河東各地,大肆張貼告示,宣告河東已歸自己掌管,卻沒向汾水以南派出軍隊。

同時,任命寇準為河東太守、徐世績為河東將軍,單雄信為鹽池鹽監,告示諸地。

對這幾人的任命,是早就定下的。只因河東局勢不明,怕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才一直未對外宣佈。

如今,以這些任命為“雷聲”,向中條山和蒲坂發聲。

白波軍和蒲坂,在“五寨霸鹽池”時期,就佔有鹽池一席之地。不會輕易放棄既得利益。

而現在,白波軍得到袁術的明確支援,蒲坂得到董卓的任命,兩家都自認為是鹽池的合法控制者。都想藉機獨霸鹽池。

劉芒還給白波軍和蒲坂去了信。

信中宣告,鹽池已經歸併州所有,姓劉了!劉芒在信中表示,從大局考慮,不想和兩家撕破麵皮。希望能和平解決河東及鹽池問題,提議找合適的時間地點,大家坐下來,好好談談。

此舉目的,也是“以弱示人”,促使白波軍和蒲坂放下顧慮,儘快展開行動。

三家都覬覦鹽池,但也都有所顧忌。

談判,的確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但白波軍楊奉韓暹和蒲坂侯選不是傻瓜,他們都清楚。即便要談判,也要搶先控制鹽池的全部或大部。

這樣,才能在談判桌上擁有足夠的籌碼。

而劉芒希望的,就是他們儘快有所動作。

倉促之間,對手才可能作出錯誤的決定。如此,劉芒就有機會“坐山觀虎,趁亂而圖”。

……

比劉芒更關注長安局勢的,是南陽袁術。

而比袁術更關注的,是李助。

李助,幼習武。甚聰穎,世人奇之。

得遇高人,傳授雜家之學,自比先秦雜家代表人物屍佼、呂不韋。

而更以呂不韋為榜樣。

漢末。天下大亂,諸侯並起。

亂世,讓李助看到了一展胸中抱負的希望。他發誓,要成為當世呂不韋。

戰國末年,大商人呂不韋得遇在趙國作人質的秦王庶出孫子子楚,傾盡其財。幫助子楚。留下著名成語“奇貨可居”。

子楚最終繼位秦國,是為秦莊襄王。而呂不韋“囤積居奇”也終得回報,成為秦國國相。權傾一時。

李助想成為呂不韋,卻沒有奇貨可居的籌碼。

散盡家財,拉起一支隊伍。但因為得不到門閥世家的支援,李助的隊伍漸漸淪為打家劫舍的山賊。

董卓亂政,天下諸侯群起而討。董卓不敵,脅迫皇帝及朝中百官遷都長安,並放火燒了京城洛陽。

洛陽,幾近廢墟。

百萬洛陽百姓、世家以及皇宮中的宦官宮女,棄家逃難。

李助的侄兒李懹帶領隊伍,在黃河兩岸趁火打劫,搶劫錢財。

李懹打劫倒也頗有經驗。

從洛陽皇宮中逃出的宦官宮女,多攜帶宮中珍寶,且沒什麼反抗能力。劫掠他們,省時省力收穫大。

機緣巧合,竟然得到傳國玉璽!

李助狂喜,認為這是上天的啟示!

李助反思,總結教訓,得出結論。之前起兵而未能成功,皆因太過心急。

如今得到傳國玉璽,決不能辜負上天的眷顧!

李助精心籌劃,定下了穩步發展壯大的戰略。命侄兒李懹盤踞王屋山,慢慢發展,而他自己,投身上黨張楊處。

準備積攢實力,有朝一日,時機成熟,先取上黨,再戰中原,稱霸天下。

怎料,劉芒出現了!

張楊垮了,王屋山垮了,辛辛苦苦積攢的家底蕩然無存。李助淪為喪家之犬。

不過,李助並沒有絕望。他還有“奇貨可居”的傳國玉璽!

雖然君臨天下之夢破滅,但憑此奇貨和一身才學,李助自信仍可以像呂不韋一樣,走向人臣巔峰!

投奔哪個諸侯,李助頗費一番思量。

玉璽這件奇貨,在不同的諸侯眼裡,價值大不相同。對於沒有自立之心者,玉璽並不能給李助帶來足夠的回報。

他必須找到一個“識貨”、且願意為此開出大價錢的買家!

而且,這個人必須有足夠的實力、在天下諸侯中,有足夠的影響力。

袁術,就是李助認定的買主!

四世三公袁氏嫡子,坐擁中原富饒之地,手下兵強馬壯。最重要的,李助認為,袁術和其兄弟袁紹相比,有著更大的野心!

袁術的野心,將無限地放大玉璽的奇貨價值,而李助也可憑此獲得更大的回報!

袁術也沒讓李助失望。笑納玉璽,厚待李助。任命李助為長史,以為心腹幕僚。

因為玉璽,袁術重用李助。但他卻看不起草根出身的侯君集。

李助雖受重用,但在袁術這裡,卻沒有自己的羽翼。為長遠計,李助向袁術極力推薦侯君集。

袁術很給李助面子,授侯君集為將,地位僅次於大將紀靈。

……

袁術,得到天下至寶傳國玉璽,又受到朝廷的晉封。不斷擴張領地,將豫州汝南納入囊中的同時,還在爭取白波軍上,佔得先機。

白波軍主要頭領韓暹,已暗中派人聯絡袁術,表示願意歸附到袁術麾下。

袁術志得意滿,順風順水。

和劉芒一樣,袁術也在時時關注著長安的動向。

但是,兩人關注長安的目的卻不相同。

劉芒關注長安動向,是為了制定自己的發展戰略。

而袁術關注長安,是為了心中的皇帝夢!

這個夢,除了進獻玉璽的李助,沒人知道。

在時機尚不成熟時,袁術不會對別人說,即便跟隨其多年的紀靈等人,也不能說。

在劉芒問計於王猛的同時,荊州南陽,袁術和李助,也在秘密分析著長安的局勢……(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