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典恩向白賚光出主意道:“花四哥在花太監的‘頭七’之後,每天都必去那醉花樓找姘頭廝混,兄弟你想找他幫忙的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

白賚光聽後頓時大喜,連忙讓黃管家為吳典恩奉上謝禮,吳典恩假意推辭了兩句,便將銀兩給收下了。

這天夜幕降臨之時,一身富家公子打扮的花子虛,如往常一般輕搖著他的美人圖紙扇,走進了醉花樓。

花子虛是這醉花樓的常客,平時出手又最為闊綽,這醉花樓幾乎所以的姐兒都得過他的厚賞。

所以當花子虛出現的時候,醉花樓的姑娘們便紛紛圍了上前,爺前爺後的嬌聲叫喚著。

花子虛毫不吝嗇,對每個叫了他的人都賞賜了一錠銀子。

聽到姑娘們紛紛向他感激的稱謝,花子虛覺得,他便像是這醉花樓的帝王一般。

醉花樓的姑娘們都散開後,花子虛便要去找熟悉的姐兒過夜,但這時,卻發現前面桌上,似乎有個熟悉的身影在那喝著悶酒。

走過去後,花子虛想了一小會,記起了那人便是與他一起在玉皇觀中結拜過的人,名字好像叫做白什麼光的。

花子虛立即上前打著招呼道:“白兄弟,來這醉花樓玩怎也不叫多幾個姐兒陪著?”

白賚光轉過身來,見花子虛後,一臉詫異的道:“原來是花四哥,你怎麼也在這?”

花子虛拉過椅子在一旁坐下,“白兄弟應該是不常來這等風月之所吧,不然也就不用奇怪了。”

隨後,花子虛又笑道:“若是有那一天花某沒來這醉花樓,那才真是天大的怪事了。”

白賚光長嘆了一聲,“還是花四哥的日子過的瀟灑啊,兄弟我就不行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花子虛詫異的“哦?”了一聲,追問白賚光遇到了什麼令他發愁的事情。

白賚光卻似乎不願多談,“那些糟心的事情,提他作甚,不說也罷,不說也罷!”

白賚光說著,便為花子虛斟了酒,與之對飲起來。

花子虛心中雖是十分的好奇,但見白賚光既然不願多說,他也就不好繼續追問下去。

兩人於是便你一杯我一杯的喝了許久的酒。

期間,白賚光時不時的對花子虛大肆吹捧一番,使得花子虛最後的時候,都不由的有些飄飄然了。

“白……白兄弟,就這麼跟你說吧,在這偌大的東平府,就還沒有花某我辦……辦不成的事!”

花子虛這時也沒有絲毫謙虛的說了這麼一句。

白賚光立即道:“就連那一品酒坊的東家武大郎,花四哥也能對付?”

花子虛皺起了眉頭,沉思了一會,“武大郎?這是哪一號人物,我怎麼沒聽說過?”

白賚光道:“那人是新近才冒出來的,開設了個酒坊,為人甚是囂張,但整個陽穀縣基本沒人敢動他一根汗毛,來頭似乎很不小。”

末了,白賚光又靈機一動,繼續說了一句,“聽說那武大郎,似乎還喜歡勾引別人的妻子……”

在白賚光看來,這花子虛也是家有美妻的人,最後那一句應該更能激起他對武植的敵意。

然而,花子虛對白賚光所說的最後一句話,似乎並沒什麼反應,反而是白賚光的前一句,有些刺激到了他。

花子虛口在念道:“整個陽穀縣,都沒人敢動那家夥一根汗毛?那是因為那家夥沒遇著花某!”

白賚光聽後,立即趁機道:“既然如此,那花四哥就幫兄弟我去教訓教訓那武大郎吧,也讓那他知道,什麼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花子虛拍著胸口道:“放心吧!這事就交給花某了,保準結果讓你滿意!”

白賚光心中暗喜,想到總算是沒有白費口舌。

兩人又喝了一會酒後,白賚光這才起身離開,而花子虛也醉醺醺的往閣樓出走去,找相熟的姐兒睡覺去了。

就在白賚光四處走動,謀劃著對付武植的計策之事,在仙橋村鹽坊中的武植,終於撈起了最後一口鍋中的食鹽。

隨後,武植便與鷓鴣街的那幾個精壯,一起氣喘吁吁的坐在了地面上。

一連忙活了近十天,武植他們終於熬製了兩千一百多斤的食鹽,這時自然都是累的不行。

休息之時,看著鹽坊中一麻袋一麻袋的食鹽,武植便在心中盤算著,該如何將這些鹽賣出才好。

在熬製食鹽的同時,武植已對這些私鹽的銷路問題進行過明察暗訪,所以現在他並非是兩眼一抹黑。

要想賣掉這些私鹽,辦法總共有三個。

一是挨家挨戶的去兜售,這效率是最低的,整整兩千斤的鹽若是按這個辦法來賣,還不知道要賣到幾時,所以首先便被武植在心中否決掉了。

第二個方法,是將鹽出售給那些專門售賣食鹽的商人。

官府將食鹽制出來後,也不是由官府的人來售賣的,他們會分配給一些商人來售賣。

每個能賣鹽的商人,都會持由官府發放、數量不等的“鹽引”。

鹽引又稱鹽鈔,是商人們取鹽的憑證,一張鹽引,能領116.5斤左右食鹽,價格是6貫錢。

有多少鹽引,就能從官府那裡取多少鹽,這沒什麼問題,但這並不代表商人就只能賣從官府那裡得來的鹽。

商人的膽若夠大的話,是可以偷偷的販賣私鹽的。

鹽引分為前後兩卷,官府從中間處蓋章後,便分為兩份,後卷給商人的,成為“引紙”,前卷存根由官府保留,稱為“引根”。

因為有引根的存在,每個商人能賣多少食鹽,官府按理說都是清清楚楚的。

不過在這其中,也完全能夠進行暗箱操作。

首先,在這個時日,許多官吏本身可能就不會將引根好好的儲存,不少都是在收齊後,隨便的就往府庫中塞去的,要想再找到相應人的引根,可沒那麼容易。

其次,賣私鹽的時候,做得隱蔽點,一般沒那個官吏會那麼閒去突擊巡查的。

當然了,若是手眼通天,能將相關的官吏都打點妥當的話,一切自是都不成問題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