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淵、康履雖然名義上是充當劉光世的後軍壓陣,但其實就是趙構派來監視劉光世的。

趙構勢力初創,兵力不多,劉光世那五萬人又是精銳,若他發起了反叛,對趙構的打擊是致命性的。

故而趙構不僅在劉光世軍中安插了許多親信,又派了王淵、康履在後監視,這才放心的讓他出征。

趙構向來是個疑心病重之人,無論是對誰都是最多隻信三分的。

王淵、康履二人是出了名的諂媚阿諛之徒,在歷史上,南宋著名的“劉苗兵變”就是此二人常年荼毒地方,使得將士不滿,而引發的大規模兵變。

王淵、康履此時至劉光世軍營後,嚴詞逼迫劉光世出兵,否則就要狀告他意欲擁兵自重。

劉光世無奈,只得讓大軍繼續拔營進發。

數日後,劉光世大軍抵達了江陵府的俞譚鎮,武植亦親自領兵八萬前去迎戰。

雙方各自紮下營寨後,翌日擺下軍陣對峙。

梁軍陣裡門旗開處,武植縱馬上前幾步,有焦挺、石秀、楊林等親衛相護。

“請問韓世忠將軍在否?故人相遇,何不出來一見?”

宋軍將士聽後,盡皆愕然,顯然沒料到那梁王武植是與他們的先鋒韓世忠認識的。

韓世忠騎馬而出,身披盔甲,手執長槍,與當初相比已是氣質大變。

韓世忠聲若洪鍾,“梁王有何要說?你當初雖對我有恩,但我一路護送千里,恩情已了,現在分屬敵對陣營,此時沙場相見,唯有奮力拼殺而已!”

武植道:“我非要你償還恩情,只是覺得那趙構乃心胸狹隘之人,毫無容人之量,提醒你在他手下辦事,切記要小心而已。”

韓世忠大怒,“大膽逆賊,竟如此誹謗我主,吾與你勢不兩立!”

韓世忠說完,便派馬向前衝殺而來。

梁軍陣裡,徐寧縱馬而出,接住韓世忠廝鬥了五十餘回合,不分勝負。

劉光世知道梁軍猛將甚多,不願鬥將吃虧,於是大旗一揮,讓大軍壓上。

武植回陣,亦召回徐寧,指揮軍隊出擊。

雙方兵馬拼殺一陣後,梁軍便鳴金收兵,緩緩而撤。

劉光世見梁軍訓練有素,軍隊強悍,心中滿是忌憚,不敢追擊,也下令收了兵。

之後一連幾日,梁軍都高掛免戰牌,拒不出戰,也不知在打什麼主意。

到了十數日後,王淵、康履再次聯袂來到了劉光世軍營。

劉光世一臉無奈的接見了他們,以為他們又要前來催促,先行解釋道:“不是我軍不肯出戰,實乃梁軍龜縮軍營不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王淵、康履卻拿出了一道金牌來,“陛下急召你班師返回臨安。”

劉光世大驚,“這裡戰事正緊張,為何如此著急返回?”

王淵道:“賊將花榮統兵五萬急攻揚州,又派阮氏兄弟渡江發起襲擊,情況緊急,需我等回師救援。”

一旁的韓世忠道:“揚州有嶽鵬舉把守,敵人定攻伐不下……”

韓世忠話還沒說完,康履就瞥了他一眼,冷笑一聲,從袖帶裡掏出一份聖旨來,“韓世忠接旨!”

韓世忠愣了一下,立即單膝跪下接旨。

“……特著韓世忠即刻卸甲入朝,免去西征先鋒官之職,欽此!”

韓世忠聽完聖旨,整個人都呆住了,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劉光世急問:“陛下為何突然降下此等聖旨?可是聽信了什麼謠言?”

康履道:“這是陛下的意思,我們可什麼都不知道,韓將軍,還不快接旨?”

“臣,接旨!”

韓世忠咬牙,雙手上捧將聖旨接下。

大帳中的將領,心裡都為韓世忠感到不忿。

王淵、康履離開後,有性子暴躁的將領立即大聲道:“難道就因為那天韓先鋒與那賊子武植,於陣前說了幾句話?”

“聖上定是聽信了別人的讒言!”

“韓將軍奮力殺敵,軍功卓著,不僅沒有封賞,反而免去了軍職,這如何讓人心服?”

一時間,眾人的交談越來越激烈,整個大帳像是炸開鍋了一樣。

突然下令班師會朝沒什麼,但免去韓世忠的官職,讓他回臨安去,就真的是惹了眾怒了。

這都什麼因為韓世忠每戰必身先士卒,又能吃苦,為人又豪爽,即便是最普通的士卒都能打得火熱,故而在這軍中威望極高。

劉光世連忙抬手,出言道:“大家不必太過緊張,我立即上奏摺一封解釋,定還韓將軍一個清白!”

韓世忠自己也強顏笑道:“我韓某問心無愧,去臨安就去臨安,說不定很快就能官復原職,與大夥繼續一起上陣殺敵了!”

眾將見劉光世和韓世忠這樣說後,只好都將那股氣憋在了心裡……

翌日,天剛微亮,劉光世便下令大軍拔寨後撤。

不多時後,武植親領大軍出寨,遠遠的跟著,因見他們撤退得甚有秩序,就沒有發起進攻。

其實在戰場之上,最能考驗一個將領軍事能力的,並非是進攻,而是撤退。

劉光世能讓大軍撤退秩序不亂,軍容整肅,不愧是歷史上的名將之一。

當劉光世的軍隊從江陵府進入復州後,梁軍沒有停下來,依舊在後面跟著,每過一地,便將那裡佔領了。

劉光世憂心忡忡,覺得再這樣撤離下去,新近攻佔的復州、鄂州等地只怕都會被梁軍盡數奪了去!

劉光世於是在復州就地駐軍,派人向王淵、康履吐露了自己的擔憂。

王淵、康履回覆,言復州、漢陽軍兩地無線可守,棄之無礙,只需與鄂州江夏留良將把守即可。

劉光世只得照做,一路撤到了鄂州的治所江夏,白白將辛苦攻佔下來的復州、漢陽軍兩地讓給了梁軍。

原本若是要留良將把守,劉光世首先想到的就是韓世忠,他是一等一的帥才,劉光世本人亦常覺得有所不如。

然而現在韓世忠已被罷官,只得另找別人了。

最後,這項重任落到了常州觀察使張浚的身上,此人亦是戰功卓著,才能突出,雖有貪財的毛病,但應該能擔此重任。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