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山一役,劉敏軍被梁兵殺得折了一大半,其餘四散逃竄,二千輛車,燒個盡絕,只有劉敏同三四千敗殘軍卒,向前逃奔,到宛城去了。

武植下令犒勞全軍有功之士,將各將領的功勞都登記在冊,回京後再行封賞。

這時,忽有士兵來報:“寨前來了個騎驢的道士,自稱‘許貫中’,說有要事求見大王。”

“許貫中?”武植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就是一時想不起來。

帳中的燕青大喜道:“哥哥,此人正是當初獻三晉全圖與我的那個!”

武植聽後,連忙傳令道:“快快有請!”

不多時後,士兵領著個人走了進來。

眾人看去,但見那人目炯雙瞳,眉分八字,七尺長短身材,三牙掩口髭鬚。戴一頂烏縐紗抹眉頭巾,穿一領沿邊褐布道服,著一雙方頭青布履。

武植見此人相貌古怪,風神爽雅,很是不俗,忙下階來,躬身施禮道:“敢問高士大名?”

那人道:“小子姓許,名貫忠,祖貫是大名府人氏,後移居山野。昔日與燕將軍交契,不想一別有數個年頭,不得相聚。

後來小人在江湖上,聞得小乙哥已在梁王麾下,欣羨不已。今聞梁王攻打王慶,特來此處瞻望。”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燕青立即道:“小弟與許兄久別,不意在此相遇,許兄是有大才的,何不投降我家哥哥麾下?”

許貫忠道:“以前某之所以歸隱不出,是因為老母已年逾七旬,需在旁侍奉,現在老母已歸逝,又守孝期滿,正欲出山投效梁王。”

武植聽後,頓時大喜,“小乙長說先生英雄肝膽,只恨武某命薄,無緣得遇。今承看重,真是天之大幸!”

於是武植當即任命許貫忠為軍中的記室參軍,擺下筵席來慶賀。

許貫忠投桃報李,立即拿出了一副地圖來奉上。

武植讓人開啟一看,見竟是淮西、荊襄的戰略全圖,上面不僅標註了王慶地盤的各處險要之地,就連將領何人,兵馬多寡也寫得較為詳細。

武植欣然道:“有此地圖在手,王慶命不久矣!”

許貫忠此人,盡知天下地略形勢,有“活地圖”之稱,也是個水滸裡的奇人之一,武植能得他效力,無異於是如虎添翼了。

筵席後,許貫忠指著宛城道:“宛城山水盤紆,丘原膏沃,地稱陸海,若賊人浮撥兵將,以重兵守之,急切難克。

最近玉露生涼,軍馬都已強健,我軍又剛大勝,兵威大振,城中損兵折將,最是虛弱之時,若速往攻之,必能攻克,只是須別分兵南北屯紮,以防賊人救兵前來。”

許貫忠的提議,正與武植所想不謀而合,當即贊同了。

於是在翌日天明後,武植下令大軍拔寨而行,離了方城山,望南進發,一直進軍到宛城十里外紮寨。

安營紮寨期間,武植又令湯隆、李雲、薛永等監造攻城器具,隨後便讓眾將領兵馬將宛城圍得水洩不通。

與此同時,武植還教秦明、楊志、黃信、孫立、宣贊、郝思文、陳達、楊春等統領兵馬三萬,屯紮宛城之東,以防王慶南來救兵。

再令呼延灼、董平、索超、韓滔、彭圮、單廷珪、魏定國、歐鵬、鄧飛等人,領兵三萬,屯紮宛城之西,以拒王慶東、西兩側來援兵馬。

安排已定,武植便即下令大軍攻打宛城。

城中守將劉敏,那天中了武植之計,只逃脫得性命到宛城後,即差人往襄陽王慶處申報,並行文去鄰近州縣,求取救兵。

他見城池已被梁兵圍了城池,便下令堅守城池,待救兵至方可出擊。

武植攻打城池,一連六七日,城垣堅固,急切不能得下。

這宛城所處的鄧州東臨唐州,也是王慶的地盤。

唐州守將張壽聽聞宛城告急後,便即領救兵二萬前來,卻被呼延灼、董平、索超等殺得大敗。

守將張壽在慌忙敗退時,被亂軍哄踩而死,其餘偏牙將士及軍卒都潰散了去。

同日,又有宛城之南,安昌、義陽等縣救兵到來,也被秦明、楊志、黃信等大敗賊兵,擒其將柏仁、張怡,送到武植軍寨處決了。

二處廝殺,斬獲甚多,武植讓人將賊將的首級於城池附近懸掛,警示城裡士兵。

那些援軍不來尚可,來了又這麼快就遭此大敗,對城中守軍的士氣打擊頗是巨大。

武植於是下令全軍再次發起猛攻,命魯智深、糜貹、李逵、武松等悍將,率先登勇士攻南門,令軍士用囊裝土,四面擁起堆距,逼近城垣。

又選勇敢輕捷之士,用飛橋轉關轆,越溝塹、渡池濠,軍士一齊奮勇攻城。

宛城確實是座堅城,不然也不會在梁軍猛攻下堅守了這麼多天。

然而城中本就因為那次主動出戰傷筋動骨過,又見援軍大敗而士氣跌落,現在突遇梁軍猛攻,瞬間就陷入了險境之中

雙方廝殺半響,從城南率先登勇士的魯智深、李逵等將率先攻上城牆,併力殺散守軍,將南門打了開來。

武植於是領兵自南門而入,守軍四潰,這宛城遂為梁軍克。

梁軍四出追擊潰敗之兵,活擒守將劉敏及許多偏牙將佐,殺死軍士四千餘人,降者上萬人。

武植佔據宛城府衙後,出榜安民,撲滅城中火焰,救治受傷士兵,不在話下。

隨後,武植接見了那鄧州主將劉敏,問他是否願意歸降。

劉敏只沉思了一會,便向武植伏地請降,武植將他扶起,引為軍中將佐,領數千降兵聽用。

這劉敏原本的命運是被宋軍所殺,但武植覺得此人也算是有智謀,只是遭遇了一場大敗才導致宛城難守,不妨留其性命,說不定有大用。

別的不說,這劉敏作為王慶勢力獨擋一面的將領,對王慶內部瞭解甚深,留下他便可知王慶虛實,他既然肯歸降,武植沒理由不接受。

攻克宛城後,武植一邊於城裡料理軍務,一邊派兵去奪取鄧州的其餘城縣,好為繼續率兵南下掃清障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